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796节

这次发射任务的指令舱和登月舱都是航科集团完成,因此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登月舱和指令舱与祥瑞号空天飞机的兼容。

设备能否顺利出舱,出舱之后能否成功回收,执行登月任务时航天器之间是否会存在干扰,这些问题都是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和讨论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等到了月球上把东西扔下去了发现收不回来,那就尴尬了。

跟随陆舟的脚步,一行人很快见到了停在机库中的那架庞然大物。

和空军装备研究所的专家们当初是一个表情,在看到了真家伙之后,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印上了深深的惊讶与震撼。

尤其是那五只造型粗犷的电推进喷口。

在那锃亮的金属外壳与螺线型的纹理上,几乎凝聚着所有航天、航空科研人员毕生的梦想……

愣神了大概六七秒,回过神来之后的孙承平感慨了一声道。

“这就是祥瑞号?”

陆舟笑了笑说:“第一次见到?”

“那倒不至于,”孙总摇了摇头,语气颇为感慨地说道,“在电视里还是见过两次的。只不过隔着屏幕看再久,终归是没有亲眼见到那么震撼。”

陆舟笑着说:“想上去坐一坐吗?我保证更刺激。”

孙承平干咳了一声说:“这……还是不必了,我这个人有点恐高。”

与此同时,祥瑞号的旁边,航科集团的专家已经开始与金陵高等研究院这边的技术员展开了交流。

“……你们这玩意儿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力大概是多少?”

侯光:“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25吨。”

“25吨吗?”航科集团的专家思忖了片刻之后,继续问道,“那你觉得采用哪种方案比较合适?”

侯光:“目前看来,最靠谱的依然是月球轨道集合。我们的建议是将指令舱整合在祥瑞号舱内,在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只投放登月舱到月球表面,这样可以避免指令舱回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登月方法主要分为四种,直接起飞、地球轨道集合、月球表面集合、以及月球轨道集合。从安全系数的角度考虑是1>4>2>3。而从火箭性能要求的角度考虑则是2>4>3>1。

事实上,历史上阿波罗飞船选择的也正是方案4,即月球轨道集合方法。先发射一艘飞船整体飞到月球轨道,一部分(登月舱)降落到月球,一部分(指令舱)留在轨道。在执行完登月任务之后,降落的那部分再返回月球轨道,组合后返回地球。

听完了侯光的话之后,那工程师摸着下巴点了下头。

“将指令舱整合在飞船上吗?很有意思的想法,我们这边会考虑下的……”

看着站在祥瑞号旁边交流着意见的工程师们,孙承平语气颇为感慨地说道。

“没想到在有生之年,可以看见我们华国人的脚印印在九天之上的弦月。”

陆舟笑着说道:“九天之上的弦月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会去更远的地方。”

视线从空天飞机转向了陆舟,孙承平用带着几分困惑的语气开口道。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陆舟:“什么问题?”

孙承平:“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你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一名数学家,但你在其它领域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越了你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陆舟笑了笑问:“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孙承平:“难道不是吗?”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无论是可控聚变还是航天,这些超级工程早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解决,人们所需要的只是大量的资源,以及尝试错误的时间。然而数学上的问题却存在本质的不同,一百年和两百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即便一项数学工具已经被完善,但如果没有人去攀登这些人类心智的珠峰,那些问题就永远不会得到答案。”

孙承平笑着说:“那我就更觉得奇怪了。”

“奇怪什么?”

孙承平:“既然你认为数学如此重要,那为何会对航天感兴趣?”

陆舟:“你是好奇我研究这玩意儿的动机吗?”

孙承平点了点头。

“算是吧。”

陆舟笑了笑,用轻松地口吻回答道。

“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就在那里,等着我去解决。”

第716章 白宫的反制

准格尔盆地中央。

贯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公路上,一列重型工程设备托着滚滚尘埃,正浩浩荡荡地杀入沙漠深处。

随着火种计划的选址完成之后,科技部那边的资金很快到位,几乎是在招标工作完成的同时,施工单位的设备便从最近的乌市开赴了施工现场。

此时此刻,军营附近的工地上,成排的活动房已经搭建完毕。戴着小黄帽的工人们很快完成了器械和物资的装卸,在活动房的附近搭起了基本的生活设施,而与此相隔不远的空地,开赴现场的重型设备已经开始在施工区域内耕耘。

任何伟大的工程都是先从地基开始,生物圈a同样不例外。

在搭建起钢筋支架之前,施工单位会先将这片区域挖空,挖出一座三到四米深的大坑,然后再在地上打入钢筋,浇筑水泥,最后铺上不锈钢板。

看着在不远处空地上耕耘着的工程设备,带着安全帽的胡教授正一丝不苟地看着手中的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听着在他的旁边的工地负责人说道。

“……这是我们的施工方案,从一期工程开始,现在是打地基,你看看有什么问题,如果有的话可以现在提,我想办法解决。”

将图纸和施工方案仔细地看了一遍,确认没有疏漏之后,胡教授才点了点头。

“基本上没有问题,最快什么时候能建好?”

眯着眼睛看了眼远处的地平线的漫天翻滚的黄沙,负责人开口说道:“一期工程三个月就够了,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快的话六个月,慢的话七八个月左右,具体还得看这里的天气。要是隔三差五来场沙尘暴,工期肯定得延误。”

不只是沙尘暴。

还有突如其来的高温等等。

首节上一节796/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