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794节

然而麻烦就麻烦在这位大佬实在是太牛逼,名字同时进了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初选名单。

工程院那边就不用说了,可控聚变工程的总设计师,入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出意外等个两三年就能进学部主.席团,少说也是一个学部主任或者委员会秘书长。

这要是能出意外,别说半个华国的核电人都不同意,只怕长老院那一关都过不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工程院那边肯定会把这院士头衔给他的前提下,科学院这边还有必要给吗?

同时担任两院院士的学者不是没有,但同一年颁发两个院士头衔……

这未免也太夸张了。

很多资历很老的教授都还在排队,其中也不乏做出过重大研究成果的人,这一下子拿两个院士的头衔,很难不让人心里多想。

看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钱主任,王诗成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开口说道:“我听说工程院那边也有人推荐了他的名字,我寻思着要不要先把他的申请压一届,和工程院那边错开。”

“哦,”钱主任笑了笑问,“那你帮我想想,你们燕大哪位青年才俊,比陆教授更合适?”

王诗成不说话了。

这是第二个让他头疼的地方。

将他推迟一届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奈何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再加上凌云勋章的份量,用谁把他刷下来都不合适。毕竟别说是国内了,就算是放眼整个国际社会,想要找一个光环比他更耀眼的学者也是基本找不出来。

“我琢磨着怎么选都不合适,所以过来找您商量。您觉得怎么办比较合适,那就怎么办好了。”想不出来解决的方法,王诗成很果断地将这个皮球踢给了钱主任。

钱主任摇了摇头:“我觉得你把这个问题想的太复杂了。”

王诗成:“复杂?”

“没错,”钱主任点了下头,继续说道,“这个院士的头衔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他的意见已经能影响到高层的决策,能得到的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也不是一般院士能争取到的了。就算多一个院士的头衔,对他来说也顶多算是锦上添花。”

浑浊的瞳孔微微闪烁了一丝精芒,王诗成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往后推一推也无伤大雅。”

钱主任:“不,我的意思是……他当不当选对他不重要,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王诗成:“……”

-

(祝大家猪年快乐,猪年吉祥!顿顿有大猪蹄子吃,而且怎么吃都吃不胖~~~~)

第714章 倾转旋翼空天飞机的蓝图

自从祥瑞号上天之后,陆舟便将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的研发部门,从现场转移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这边,成立了专门的航天科技研究所,来研究包括电推进系统在内的航天相关技术。

由于存在较多保密项目的缘故,研究所的大楼坐落在整个研究院安保级别最高,位置最靠近核心区域的位置。

和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其它研究所不同,航天科技研究所主要对口的是星空科技的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绝大多数的经费也是直接来自星空科技的账户,并不像计算材料研究所那样会和其它企业展开技术合作。

而这航天科技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自然是由祥瑞号的设计者侯光担任。

以他曾经参与过863计划的经验,论资历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而论实力,整个研究所没有人比他更熟悉祥瑞号的构造,以及整体的设计思路,由他来负责协调各项目组的关系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侯光也确实没有辜负陆舟的期望,在陆舟不在金陵的这段时间里,他不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研究机构的整体搬迁,而且在搬迁的同时也没有落下手上的工作。

一方面组织技术员对祥瑞号空天飞机进行了模块化的拆卸,一方面在维护设备的同时对其中的损伤区域进行了评估,并且有条不絮地对上一次试飞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将所有的情况都汇总在了一份20页的报告上。

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报告,并且准备好了会议需要用到的PPT,陆舟打了个电话给侯光,在研究所的四号会议厅里,召集航天科技研究所的技术骨干们,开了一场小型的会议。

“……首先很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的努力,我代表不了全国人民,仅代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向诸位表示最真诚的敬意与感谢。”

简单地开场白后,会议室里响起了啪啪啪地掌声。

陆舟微微点头示意,很快掌声停下。

清了清嗓子,他将那份20页的报告轻轻放在了多媒体讲桌上,继续说道。

“长话短说,报告的内容我已经看过了。”

“祥瑞号的设计很成功,但我认为依旧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根据检修结果分析,机翼部分以及机腹部分在返回大气层阶段承受热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正如我们优秀的工程师所分析的,其主要原因是在进入大气层稠密段速度过快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考虑很久,也和认识的专家交流过这方面的意见。我认为既然电推进的推力相对化学引擎较为‘柔和’,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抛弃传统化学火箭的‘炮仗式’设计,将四台副引擎从航天飞机的尾部移动到翼部,尾部只保留一台主引擎。”

“与此同时,在保留一对固定翼不变的情况下,给空天飞机增加一对可双轴联动的副机翼,用于悬挂并控制引擎的喷射方向。”

陆舟的话音落下,小声诧异的交头接耳在会议室里传开,不少人的脸上都带着惊讶的表情。

这种设计倒算不上什么新奇,基本上就是参考了倾转旋翼机的模式,将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混合在了一起。然而这种模式虽然不罕见,但应用在航天领域,不少人都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并没有禁止会议室内的讨论,陆舟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

“通过这阵改进设计,我们可以采用逆喷射引擎主动减速的方式来对返航飞行器进行减速,并且平衡重力影响,在飞行器抵达大气层稠密段之前,将飞行速度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以避免摩擦损耗。”

听完了陆舟的陈述之后,侯光思忖了片刻,起身说道。

“这种设计很有意思……我会组织技术科的人进行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我已经做过了,虽然是在模拟软件上。”脸上露出了微笑,陆舟握住鼠标,点开了一个文件夹,很快一张三维构图呈现在了幕布上。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仅供参考。”

幕布正中央飘着的,是一张关于这架倾转旋翼空天飞机的概念图形,在它的旁边悬浮着的窗口内,则是动态展示着飞行器所处高度、大气层密度、以及飞行速度与机身状态等各项参数,并且实时绘制成了渐变的曲线图形。

这其中涉及到计算的部分全都是陆舟一个人完成的。

至于绘制模型,以及对整个飞行过程的模拟,则是小艾通过高超的代码技术替他搞定的。

盯着幕布上的图像,侯光表情略微诧异地推了下眼睛,下意识便问道。

“这是……哪个公司的软件?”

首节上一节794/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