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72节

“但这很数学,”陆舟一听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无情否定,顿时就不乐意了,强撑着困意,据理力争道,“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4号样本的FTIR图表,在8~12h龄期时,掺CNTs试样与空白试样在800~1025cm^-1处特征峰的迁移速度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计算不会有误。

更何况在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他又重新算了至少三遍!

陆舟强硬的态度,让钱忠明微微一怔,固执的态度,因为迟疑而软化了几分。

盯着图表看了半天,他捏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两人的争论,把在旁边坐样品分析的刘波吸引了过来。

问过争论的原因之后,刘师兄盯着桌上的几张A4纸,脸上浮现了耐人寻味的表情。

“CNTs材料对波兰特水泥早龄期的水化反应没有影响?这确实太匪夷所思了。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匪夷所思,”钱师兄认同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从分子动力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可能的,碳纳米管侧面高度离域化的大π键,势必对硅氧四面体的聚合过程造成干涉……”

刘师兄提出反议道:“但这只是众多流派的观点之一,也许它并不正确,或者说存在疏漏……”

看着陷入讨论的二人,陆舟没有说话,也插不上话,因为到了后面他完全听不懂他们俩在讨论些什么。

隔行如隔山,就好像他要是讲线性泛函的最优反演理论,他们两个听着同样得是一脸懵逼,不知所云。

看着讨论的二人,陆舟不由在心中感慨。

果然还是得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啊。

进入真正前沿的科研领域,一个数学学位怕是不够……

要不,等着系统真给他整了个黑科技图纸出来,只怕他也是两眼抓瞎,门都摸不着。

其实如果陆舟对材料物理有所了解的话,便会知道,国际学术界对于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虽然在材料中适当加入碳纳米管,可以提升材料强度,在很多领域都得到证实。比如最典型的采用激光合金化及后淬火工艺合成碳纳米管/4#钢,复合材料硬度能达到HRC69……

但是,对于碳纳米管是如何做到这点,目前都只是依据宏观现象做出的理论猜想。所以,如果在不同教科书上看到不同的解释,一定不要觉得奇怪,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一个“定论”。

而钱师兄所说的,便是关于碳纳米管对水泥材料增强机理的主流猜想之一。

至于这种猜想是否正确,或者说能不能适用于这个课题……

老实说他自己并没有深究过,而是直接拿来当结论用了。

如果陆舟的计算结果没错,那么无疑将为证伪这个猜想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反例。

但这实在是太意外,也太荒谬了!

过了好一会儿,钱师兄和刘师兄两人似乎达成了共识,看向陆舟。

沉吟片刻,钱忠明开口了。

“我无法立刻给你答复……我需要进行实验。”

“如果你的计算结果没有错的话。”

“这将是一个重大发现!”

陆舟立刻问道:“有多重大?”

刘波笑了笑,说:“具体多重大我也不好说,但对于碳纳米管材料研究这一领域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至少能让后来者少走不少弯路。当然了,要说学术价值,肯定比不上你证明那个世界难题。”

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谦虚道:“那都是虚的。”

“你这话说的,学术上的事情只分是或不是,哪有什么虚不虚的,”刘波笑着摇了摇头,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正如咱们钱师兄说的,这个东西还需要实验论证,不经过实验证明的东西,我也没办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还有,我能不能厚着脸皮拜托你一件事?”

陆舟问:“什么事?”

钱忠明干咳了声,不好意思地说道:“关于你的这个数学证明,能不能等到我们的项目结束之后再发表?因为不只是我们在做这方面研究,就我们知道的折大也在做……”

现在发表这研究成果,等于给对手扫清通往终点的障碍,没准别人也走进了这个死胡同呢?

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厚道,但事关科研经费和大半年的努力是否白费,就是不善言辞的钱忠明,也不得不厚着脸皮提出这个要求了。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就这啊,好说好说,”陆舟笑了笑,不在意地说道。

能够发现这个结论,意外的成分居多。而且如果没有钱师兄和刘师兄提供的那些实验数据作为支撑,他也不可能凭空写出一大堆公式,更不可能发现这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按照惯例,两位师兄的名字,也能列在二作、三作的位置。

对于论文的二作、三作,他们的意见还是应该参考下的。

这既是礼貌问题,也是节操问题。

钱忠明:“最晚下个月月底,快的话这个月月底!我保证可以出结果,到时候你再发表这篇论文就没问题了。”

陆舟笑着说:“没事,我不急这一会儿,到时候通知我一声就可以了。”

其实陆舟还是需要冒一点风险的,毕竟要是有人在这时候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且率先发表了论文,那么他这五天来连续奋战的成果就付之东流了。

但,凡事以大局为重。

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小……

事关重大,钱忠明立刻给李荣恩教授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李教授没说什么,只是让钱忠明带着陆舟的那篇论文初稿和放在新校区实验室的几个样品,立刻去一趟老校区的实验室。

如果陆舟通过数学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的实验很明显已经走入了误区。

不过,现在纠正过来,还为时不晚!

第九十六章 这很数学!

A教楼,某间教室。

校园助手社的第四次社团会议结束,讨论了关于新版本上线的问题。

和上次一样,社长陆舟依旧缺席了会议,取而代之的是副社长吴大海和担任产品经理的袁部长主持。或许是因为创始人不在的缘故,大家士气不怎么高。

毕竟大家这大半个月来都很辛苦,搞开发的在写代码,搞策划的也没闲着,哪怕是跑腿的,都有事情要做。

虽然大多数人都热衷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忙碌的生活,当创业的热情随着时间褪去之后,会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的。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散会。”

将粉笔丢在了多媒体讲桌上,袁立伟向吴大海点了点头,然后走下讲台。

吴胖子走上讲台,拍了拍手,笑了笑。

“大家辛苦了,都饿了吧,社长帮我们在校门口的小鱼庄定了一桌,大家一起吃个饭吧。”

有饭吃,最关键的是有人请。

吴胖子的这句话,总算是让大伙儿恢复了些士气。

仔细想想,除了时间之外,他们其实也没付出什么,甚至连大多数社团都要交的团费都没交。

即便不参加社团活动,省下来的时间也大多会浪费在召唤师峡谷之类的地方,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总归能有所收获。比如跟着荣海一起搞代码的几个软件院大一萌新,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会,现在的话至少能用C++写一些简单的算法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

但人,始终是情绪驱使的生物。

到了小鱼庄,菜上齐了,依旧没有看到社长的人,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

“咱们的社长怎么没来?不会连聚餐也翘了吧?”

“陆舟他有点事情,这几天在搞物院的科研项目,可能没有时间,过两天就好了。”吴大海笑着举起了酒杯,岔开了这个话题,“来,大家干杯。”

发问的那人脸上虽然不怎么满意,但却没再说什么。

吃完了饭后,一伙人一起走到校门口后,三五成群地向着各自的寝室楼走去。

先前在发问的那人名叫李瑞哲,软件院大一新生。在他旁边的,是和他同班的老乡,名字叫卫丰。两人是在做兼职时认识的吴胖子,也是一起被吴胖子给“忽悠”进的这个校园助手社。

虽然一开始两个人都怀着同样的热情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但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李瑞哲已经多少有些厌倦了。

创始人数次缺席社团活动只是一个导火索,不满的情绪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积累了,而且在社团活动中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能是因为喝了点酒的缘故,再加上旁边没有别人,他说话的语气就比较直,向自己老乡抱怨道。

“我们累死累活地写代码,写程序,他在干什么?”

卫丰其时到还好,对于吴胖子给出的理由表示理解,并没有觉得什么心里不平衡的地方。

毕竟,他本身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入的社。跟着那个叫荣海的学长一起做项目,从最初的什么也不会到现在已经能写一些简单的算法,他自我感觉是学了不少东西,而这已经符合他的预期了。

至于靠着创业项目发财什么的……

老实说他还真没想过。

“……社长有科研项目要做,这几天可能忙不过来,我觉得也不是不能理解吧。而且他也写了不少代码,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做。”

见朋友没有顺着自己的话说,李瑞哲表情有些不悦。

“切,我还有高数要考呢,我咋没说忙着复习高数没空呢?谁没有点儿自己的事儿?”

卫丰不太喜欢背后议论别人是非,便伸出手拍了拍他的后背,笑着打圆场道:“好了好了,瑞哲,你喝多了。”

“我没喝多。”打了个酒嗝,不耐烦地推开了卫丰伸来的手,李瑞哲小声嘀咕道,“我就是觉得不爽……”

是的,仅仅是不爽而已。

然而不爽的人,并不止他一个……

……

大概就在论文送去老校区的第七天,实验结果出来了。

得出的结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当然了,这里的“所有人”,包括了刘波、钱忠明,甚至是李荣恩教授和他带的一名博士生,却并不包括陆舟。

毕竟对于自己的计算能力,陆舟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更何况他已经私下里反复验算了许多遍,只要钱师兄给他的数据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结论就不可能出错!

“难以置信……”

“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CNTs材料在掺入到波特兰水泥时,确实并未对早龄期的水化反应产生任何影响!”

“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那么我们的实验就进入了误区,解决2号样品抗压能力的关键不是在早龄期的水化反应上,而是应该从别的地方入手。”

陆舟问:“还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吗?”

钱师兄摇了摇头:“暂时没有了……关于碳纳米管材料用量调整的实验将重启,你已经帮我们节省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联想到最近看的那些文献,陆舟想了想后,开口说道:“我有个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讲。”

“请务必告诉我!”钱师兄认真地说道。

“前段时间我参考了东大最近发表的那篇关于碳纳米管水性分散体的文献,将里面的部分实验数据导入了前些时候我建立的那个数学模型中进行了重新计算,然后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关于CNTs材料的用量,为什么不试着对0.4wt%-0.5wt%这一区间进行实验?”

“0.4至0.5?”钱师兄的眉头微微皱起,“1wt%以下的配比我们做过0.6-0.8组,得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优选的方案还是在1以上……0.4-0.5会不会太少了?”

“所以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陆舟耸了耸肩,“既然我已经帮你们节省了这么多无意义实验的时间,那为什么不试一试我提出的这个方案呢?”

首节上一节72/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