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68节

盯着手中的笔记本看了好一会儿,他的眉头也皱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脸上才挤出来一个勉强的笑容。

“……你还真会给我们出难题,搁欧洲那ITER的工程招标大会都没你们这么多事儿。”

听到这句话,陆舟淡淡笑了笑,说道:“毕竟是第一台反应堆,有个好的开始才能做到好的示范,我想做的尽可能完美一点。”

虽然系统没有规定DEMO示范堆的具体“验收标准”,但毫无疑问任务奖励是与成果成正比的。将这示范堆造的越牛逼,任务奖励自然也就越高。

更何况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示范堆的性能越强,技术推广阶段遇到的阻力便越小。站在一名研究人员的角度,他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认可。

合上了笔记本,李院士说道:“行吧,等明天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我回所里开个会研究研究,过两天给你结果。”

陆舟点了点头:“嗯,拜托你了。”

……

将最后一件工作安排了下去,STAR-2示范堆基地这边的工作基本上已经按部就班地走上了正轨,无论是工程现场上还是研究所内都是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

示范堆就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国内整个核聚变研究的未来。

即便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也都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他们正从事着一项伟大的工作。

他们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到现在为止,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他们已经取得了无数阶段性的成果,取得了无数次的胜利,无数次的证明了自己。

并且,所有人都毫不怀疑,只要有陆总设计师在,他们会一直胜利下去,直到跨过最后的终点线。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很难产生消极的情绪。

可以说,即便是食堂里的厨师,都是怀着一腔热情在工作着。

情况乐观的话,年前就能完成所有组件。

至于是元旦前还是春节前,那就得看运气了。

对于陆舟自己而言,现在需要他去解决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件事情是回紫金山那边的STAR仿星器研究所,借助STAR实验堆装置尽快完成液锂中子回收系统的最后设计。

其他人这么给力,自己也不能拖后腿。

作为整个核聚变反应堆的最核心部件,可以说这一部分的设计直接决定着STAR-2示范堆工程的成败。如果完成了这一部分,继“等离子体控制技术”之后,“氚滞留”这个可控聚变的第二大难关也将被他攻克。

同时,这也是最后一个难关了。

至于用什么机组来发电,用什么装置来发热,在反应堆的下面安装“保险”……等等这些结构,都只是决定胜利的果实能否更加完美罢了。

至于另一件事,便是解决超算算法的问题。

目前而言,STAR实验堆的等离子体控制,都是在小艾的协助下完成的。

等到示范堆建成了,他总不能把小艾再弄到示范堆的主控计算机上去吧?

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小艾这家伙都不太适合在人前抛头露面,至少现在不合适。

最理想的做法是,将与等离子体控制方案相关的算法,从它的主程序中分离出来。

如果解决了以上这两个问题,再完成了所有“拼图”的组装。

示范堆的竣工,便指日可待了。

想到这里,陆舟的心中不禁有些发热。

无数个日夜的努力。

这一天总算是要被他等来了。

第549章 神秘的“900区”

夜色笼罩,距离田湾核电站专家村不远的酒吧,晃动的灯光中杂揉着重金属的音乐和啤酒泡沫的气味。

作为华国和俄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除了华国自己的工程师之外,专家村里还住着不少俄国那边过来的核电专家。

往常这个时候,这些外籍员工都会来这里放松。

相比之下,反倒是华国人自己很少光顾这里。

坐在吧台边上,格奥尔吉喝得微醺,一边晃悠着酒杯,和同事闲聊着。

“你说那些华国人到底在干什么?”

自从部队开赴这一带,将三期工程的预备厂址封锁之后,和他们隔着几公里的那片区域就像是从地图上消失了一样,而正在进行中的三期工程也陷入了停滞状态。

这一系列的举动,很难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华国人究竟在里面干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着所有在这里工作的外籍人员,也由此成了一件相当具有话题性的事情。

然而,在这里工作的华国工程师,似乎并不愿意谈论这个问题。

至于普通员工,虽然和他们一样对那块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兴趣,但了解的情况恐怕还没他们多。

坐在格奥尔吉的旁边,马格西姆用不确定地语气说道:“听说是核聚变。”

“核聚变?!”格奥尔吉瞪大了眼睛,再次灌了一口辛辣的鸡尾酒,憋着笑意说道,“你在开玩笑吗?那是三期工程的厂址,他们拿来做可控聚变实验?”

晃着酒杯,马格西姆表情有些惆怅。

“好像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有看过他们的报纸……他们在核聚变技术上走的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远,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用它来发电。”

如果示范堆成功的话,三期工程大概也没必要建了吧。

到时候别说是二代核裂变机组了,就算是三代核裂变他们也不大会需要了。

首节上一节56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