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27节

“我知道还有很多困难没有解决,但我也相信诸位,也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共同克服!”

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台下响起了雷动的掌声。

示意众人安静,徐剑锋在多媒体讲台上轻轻摞了摞文件,用平稳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们集团会与STAR仿星器研究所展开密切合作。与此同时,我们会成立一支专家小组,常驻在金陵那边,与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进行交流。”

“我这里有一份名单,接下来我会点名。所有点到名字的人,明天去金陵报道。”

“希望被点到名字的人,能够服从组织的安排,如果有疑问的话,直接来找我。”

会议进行到这里,需要宣布的事情差不多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点名,确定派往金陵那边的工作小组的人选了。

可控核聚变……

看着老总手中的那份名单,苏亦文的心中一片火热。

总觉得……

他这辈子,怕是有机会见证历史了。

……

高层回复的速度,比陆舟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在寄出那封信的第三天,他便收到了长老的回信。

而回信中只有三个字——

【没问题。】..

俗话说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在收到这封回信的同时,陆舟也切实体会到了这一点。

首先到位的是430亿元的研究经费。

原本被他花的所剩无几的研究经费,再次充盈了起来。

另一方面,到位的不只是研究经费,相关的政策支持也一并到位了。

随着由中央最高层签署的行政文件下达,可控聚变示范堆项目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速上马。

在征询了陆舟本人的建议之后,这台尚且停留在计划书上的聚变堆,被正式定名为“STAR-2”装置。

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自然是STAR仿星器研究所,而主要承建单位,则是华国核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国核工业集团。

从核电技术的开发到核电站的设计,再到核燃料的生产和供应,这家由国家出资设立,经长老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在核电相关工程上拥有着丰富的经验。

至于合作单位则是五花八门,包括两桶油、国家电网以及其它国有或国资控股企业在内,总数超过了一百多家。

这其中有出钱的,也有出人的,也有出人出钱又出力的。

总之,研究之外的一切麻烦,有关部门都已经替他摆平了。

他所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如何实现这项工程便足够了……

第521章 烧开水未免也太浪费了

这些天来,陆舟基本上都在开会。

其中有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内部会议,也有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会议,更有去合作单位开的会议……

对于如何实现可控聚变堆,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张大致的蓝图,但光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将这张蓝图实现的。

身为这个大型科研工程的负责人及总设计师,他必须将这个庞大的课题割裂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然后分配给合适的人选,并且将那些难以解决的部分单独拎出来,集中力量去解决掉。

随便举个例子的话,像是“等离子体排灰气中氚回收与氘氚燃料供给”、“氚安全包容”这些课题,通过查阅文献便可以知道华科院已经有进行过类似的研究。

因此,这些重复性的研究工作自然无需他再去做了,只需要让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或者机构得到足够的项目经费,继续深入研究,并且想办法将它并用到仿星器的设计上便可。

至于“第一壁包层材料”、“抗中子辐照材料”、“增殖包层中氚提取”、“以及氚滞留”等等这些难度较大的课题,陆舟则是留给了金陵高等研究院,由他本人亲自带队攻克。

项目启动之后的第三天。

在star仿星器研究所中,陆舟见到了华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派来的工作小组。

负责带队的是核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王曾光院士,这位老院士已经在核工业领域工作多年,对于裂变式反应堆以及核电发电机组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虽然在裂变反应堆上积累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聚变反应堆,但同样都是核电,双方彼此之间还是存在相通之处的。

比如在发电机组的设计上。

关于如何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老院士带来了一张设计草图。

借鉴了高温气冷堆的设计思路,这套装置同样也可以被用于核聚变发电上。

不过,在简单地看了眼这张草图之后,陆舟便将它放了下来。

“难得做出来这么先进的技术,继续烧开水未免有些太浪费了。”

王院士:“但你不可否认的是,烧开水依然是最高效的方式。”

陆舟摇了摇头:“未必。”

王院士没有说话,而是等待着陆舟继续说下去。

然而,陆舟并没有没做任何解释,只是随手取过了一张a4纸在桌上摊开,接着拿起了圆珠笔,在上面随手画起了草图。

随着工程学等级达到了lv4,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终于渐渐体会到了工程学等级所带来的能力提升效果。

如果说数学等级强化的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字的敏感以及计算能力的话,那么工程学等级除了提升对工程学知识的吸收之外,更进一步强化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成可以用语言、图形、数字等等工具进行描述的能力。

就比如现在。

首节上一节527/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