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05节

李昌夏教授:“等离子体物理。”

老人了然地点了点头:“我听说过,那是个很深奥的方向。”

能在飞机上碰到学术界的人,本身便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

再加上坐飞机又比较无聊,现在就开始倒时差也未免有点太早了,于是几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根据这位老人的说法,几天前他沪上那边参加了一场国际材料学界的学术会议,现在正准备返回美国。

总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陆舟笑着问道。

“我可以问下你的名字吗?”

“蒙奇·G·巴旺迪,”巴旺迪教授笑了笑,和颜悦色地说道,“你呢?”

听到这个名字,陆舟微微愣了下。

巴旺迪?

这也太巧了吧,这都能遇上?

“……陆舟”

听到了陆舟的名字,巴旺迪明显也愣住了,随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陆舟?你是那个陆舟?这真是……实在是太巧了。”

陆舟笑了笑说道:“确实太巧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你。”

李昌夏教授:“你们认识?”

陆舟点头道:“算是吧,虽然只是工作上的交流,真人到还是第一次见到。”

还记得很久以前,大概他还在金大读本科的时候,巴旺迪教授便担任过他的审稿人。

就算是现在,陆舟依然记得,那篇论文是关于计算材料的。

当时整个计算材料学还属于没什么人去搞的新兴学科,现在过了这么些年,这门新兴学科在国际材料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再也不至于找个审稿人都那么不容易了。

一路上,巴旺迪教授和陆舟聊了不少材料学方面的事情。

尤其是关于两人都熟悉的碳纳米材料领域。

在闲聊中,巴旺迪说起了最近碳纳米材料研究的近况。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IEEE国际电子设备会议,就在几个月前的会议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班纳吉教授报告了他们关于全碳互连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陆舟:“全碳互连技术?”

“没错,”巴旺迪教授笑了笑,继续说道,“简单的来讲,他们制作了一个完整的芯片,用碳基纳米材料取代铜在电子芯片互连。听说IBM对他们的研究很感兴趣,最近这一块正在变得热门,我敢打赌,看了他们的论文之后,你一定也会感兴趣。”

用碳纳米材料来连接芯片?

这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

联想到SG-1导线合成工艺的突破,陆舟脸上浮现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如果有空的话,我会留意下。”

再往后的时间里,两人又聊了不少东西。

因为有个可以交流学术问题的同行,这趟航班虽然枯燥,但倒也没让陆舟感觉到那么的无聊。

就这样,经过十数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洛杉矶机场的跑道上。

下了飞机之后,站在飞机舷梯的外面,巴旺迪教授和陆舟握了握手,做了简单的告别。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来麻省理工大学拜访我,那么再见了。”

握着巴旺迪教授的手晃了晃,陆舟笑着说道:“一路顺风,如果有机会来金陵,你也可以来金大那边拜访我。”

分道扬镳之后,陆舟这边在机场外面叫了两辆出租车,一行人径直赶往了举行会议的洲际大酒店。

在穿过酒店大堂的时候,陆舟正准备向电梯走去。

这时候,旁边忽然传来了搭话的声音。

“您好,请问您是陆教授吗?”

第505章 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

停住脚步,陆舟向叫住自己的那人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你是?”

“米希尔·本德鲍尔,Tri-Alpha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走到了陆舟面前,本德鲍尔伸出了右手,面露微笑说道,“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

Tri-Alpha?

陆舟饶有兴趣地抬了抬眉毛。

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名鼎鼎的三阿尔法公司,他还是听说过的。

作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商业可控核聚变公司,这家企业背后的大老板是一直有着“清洁能源情结”的互联网企业——谷歌。

为了让在Tri-Alpha公司在2-U机器上进行的实验取得更快的进展,谷歌还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验光师算法”,通过更高效的人机交互方案,来帮助核聚变实验更有效地产生实验所需的等离子体。

不只是老东家牛逼,Tri-Alpha自己也很争气,独立研发了一套名为“场反向配置(FR)”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个长圆柱体,中间连接了几个类似小圆柱仓的装置,可以比传统微波加热装置更迅速地提升等离子体温度。

毫无疑问,无论是验光师算法还是场反向配置装置,在可控聚变领域都属于黑科技了。

只不过陆舟总觉得,他们似乎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奇怪的地方。

毕竟无论是先进的人机交互方案,还是更快的提升等离子体温度,都不是可控核聚变所面临的技术瓶颈。

握住他的右手晃了晃,陆舟开口说道:“同样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请问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首节上一节50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