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32节

洗了个澡之后,躺在床上玩着手机的陆舟,看到围脖上刷到99+的消息,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笑意。

要不要转发抽几个用餐名额?

不过仔细想了想之后,陆舟觉得还是算了吧。

虽然听起来似乎很有意思,但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

就在这时,手机忽然响起了铃声。

看到是小彤打来的,陆舟便按下了接通的按钮。

电话刚一接通,兴奋雀跃的声音便从那头传来过来。

“老哥老哥!我数学建模大赛成绩出来了!我拿到了国赛一等奖哦!”

听到这个好消息,陆舟笑着说道:“国一啊,不错不错,有前途!”

想起当初数学建模大赛,陆舟还真是怀念。

比赛结束之后,他和另外两名队友便没了什么交集。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听到陆舟夸奖的声音,小彤得意地哼哼笑着,虽然看不到她此刻的模样,但光是脑补,陆舟都能想象出这家伙自恋的表情。

从各方面来说,小彤都很像他。

要说唯一哪个地方不像的,恐怕也就只有谦虚这点吧。

眼睛转了转,握着手机的小彤,嘻嘻笑着说道:“那老哥,有没有什么奖励呀?”

陆舟笑着答道:“有啊,带你出去旅游怎么样?”

“真的真的?”小彤眼睛一亮,不过很快,又语气狐疑地问道,“不对啊老哥,你平时都是很忙的,怎么突然有时间出去玩了?”

陆舟:“到也不完全是去玩的。”

小彤疑惑道:“不完全是去玩?”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顺便还要领个诺贝尔奖。”

除了诺贝尔奖之外,好像还有个拖了蛮久的克雷研究所的千禧大奖。

正好要去欧洲,顺便去一趟法兰西学院,把那个千禧难题的一百万美元也给领了好了……

小彤:“……”

第449章 陆舟的“故居”

陆舟是睡觉了。

国内此刻天还亮着。

和昨天那份匆忙拿来的临时稿不同,今天的央视却是准备了万字的新闻稿,并且在国际新闻栏目,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为他与诺贝尔化学奖准备了一个专题报道。

在次日的正式报道中,新闻主持人不但介绍了陆舟的生平,介绍了他的光荣事迹,介绍了他解决的那些难题,更介绍了他在国际上取得的荣誉。

甚至就连他曾经在克拉福德奖颁奖典礼上说过的话,都被那些目光如炬的新闻工作者们重新翻了出来。

“科学改变世界,而数学改变科学。”

现在来看,这句振奋人心的宣言,并非只是一句虚言。

他确实是做到了,而且就在这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他用自己学识创造了一门潜力无限的学科,创造了一个属于华国学者的奇迹,也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类心智的奇迹。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新闻发布会与官网信息刚刚公布的时候,还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当宣传机器为此而开动的第二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件轰动全国的新闻了。

包括,不是很喜欢刷围脖的小彤,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也在食堂的那台电视机上,看到了哥哥的身影。

事实上,陆舟不是第一个拿下诺贝尔化学奖的华人,在他之前还有一位美籍华人,更早些时候还有一位夷州人,但对于国家而言,他们显然都不值得去宣传。

身为第一位拿着华国的身份证,拿着华国的护照,取得这一荣誉的华国籍学者,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刷新了诺贝尔奖最年轻获奖者的记录,以及成为了世界上首位菲尔茨奖与诺贝尔奖的双料得主……

无论是哪一个成就,都足以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了。

当初劳伦斯·布拉格25岁年少成名,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了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澳大利亚为他和他的父亲盖了一座博物馆,同时将“布拉格”这个姓氏作为全国年度最佳物理博士论文奖进行纪念。

斯德哥尔摩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获奖者,在他获奖五十周年的时候举行了特别的庆祝活动,并且邀请他本人做了历史上第一场“诺贝尔讲座”。

对于陆舟,这位诞生于本土的诺奖学者,华国更加重视。

不只是因为他现在还没回来,更是因为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的基本战略之一。

盖博物馆什么的太形式主义了,而且对他来说“纪念”还有点太早了。

不过当地的旅游局,倒是提前将他家的那栋房子注册成了文物。哪怕未来有一天小区拆了,那栋没有电梯的老式公寓也会单独留下来,并且由专业人士不断修缮,维持它“当年”的原貌。

当然了,至于具体如何执行,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毕竟就算注册了文物,也不存在把屋子里的人从“故居”中赶出去的说法。

至于另一个从中受益的,大概便是陆舟曾经的高中了。

当年陆舟拿下陈省身数学奖和柯尔数论奖的时候,江陵六中便沾了他的光,评了几年都没下来的省重点,就在教育部的重点关注之下,一路绿灯地插队评上了。

现在拿了诺贝尔奖,意义又不一样了。

这不但为江陵六中添了栋新楼、盖了座新体育馆,市委领导下来的政策,更是俨然打算将这座才评上省重点不久的高中,当成江陵市的教育模范工程来打造。

家乡发生的这些事情,陆舟也是在和老爹打电话的时候,从电话里听来的。

当最初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也是诧异的不行,一时半会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陆舟“爸……”

首节上一节432/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