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89节

看着彻底累趴下的两名学生,陆舟有些不好意思,用歉意的口吻说道。

“辛苦你们了……等过两天,我请你们吃饭。现在,赶紧去睡会儿吧。”

虽然他也在陪着他们一起熬夜,但自己毕竟熬夜熬习惯了,再加上身体的代谢功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强化,无论是承受能力还是恢复能力他都比这两个菜鸟强得多。

话音刚落,咚的一声,杰里科脑袋磕在了桌子上,不到两秒书房内便鼾声如雷。

然而,另一位,却是正好相反,面对陆舟的劝说无动于衷。

“不,我不累!”

虽然顶着两坨黑的发青的黑眼圈,但魏文的精神依旧亢奋着。只见他一遍又一遍地核对着屏幕中的论文,不放过哪怕一个标点,嘴上同时反复念叨着。

“我再检查一遍,最后一遍!”

这已经是他不知第几次说这句话了。

看着一脸狂热的魏文,陆舟汗道“别把自己累坏了,先检查一遍就足够了。”

直到报告会开始的前一天,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对论文进行细节上的修改,没必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压缩到这一个星期之内。

看着对问题的严重性毫无自觉的陆舟,魏文忍不住提醒道。

“教授,这可是ns方程!”

陆舟“……呃,是的。”

看着“无动于衷”的陆舟,魏文微微愣了下。

“您难道一点都不激动吗?”

陆舟轻咳了一声“一开始确实挺激动的……但无论怎么说,也不可能激动三天吧?”

魏文“……”

为啥不能?

这可是千禧难题!

换做是他,别说是三天了,一辈子怕是都不够用……

……

陆舟上传论文的时间,比预期中晚了三天。

而关注着这篇论文的同行们,也整整等了三天。

当论文上传之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官网访问量,便达到了一个突兀的峰值,以至于差点没把服务器给整歇逼了。

论文上传之后的几天里,各大专业性的数学论坛上,如同湖水一般寂静。

除了时不时冒出来几个小学渣发帖询问“情况怎么样?”之外,并没有引发太大的波澜。

没办法,就算是专业性质的论坛,真正牛逼的大牛也没那么多时间在论坛上灌水。

而论坛群众们眼中的大佬,其实也只是比一般人略强的水准。

能看懂论文的牛人这会儿都在费力地啃着论文,看不懂的“大佬”在局势明朗之前,也不太敢随便高谈阔论。

毕竟,要是刚一开口就被打脸,那就太丢人了……

一百页的论文,想在短时间内啃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对于整个数学界来说几乎陌生的“l流形”,即使是精通几乎所有数学方向的陶哲轩,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论文读透。

意犹未尽地放下了手中的论文,他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脑,在个人博客上,更新了自己对论文的观点。

【他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研究思路,用微分流形的方法在偏微分方程与拓扑学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这种研究思路非常巧妙,以至于让我想起了早年看过的由布劳沃先生撰写的那篇关于不动点定理的论文……】

【我无法肯定地说他的证明过程一定正确,我只能说我暂时挑不出明显的毛病。晚些时候我会写一篇更专业的博客,来分析他这篇论文,以及他在论文中所运用到的研究思想……或者说方法。】

【当然,即便他大概率是成功了,我依然有不少问题想要向他提问。ns方程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我研究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很遗憾我没能彻底解决它,但还好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比我更聪明的天才。】

【万幸,我的机票买在了30号!真是越来越期待月底了)】

……

终于,在论文上传的第二周,关于ns方程的讨论彻底引爆了。

随着学术界几名比较活跃的大牛发表了自己对论文的看法,热议的声音就像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台风,席卷了几乎整个数学界,并且横穿而过,甚至入侵到了物理学的领域。

国内著名的水木论坛,关于“ns方程”的帖子几乎屠版。

【我就想知道陆神超神了没?有没有数学系的大佬来说说?】

【大佬来了也没用,陆神的论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懂的。就今天,我们教授正好在课上提到过,据说上个星期邱成桐数学研究中心组织了一场研讨会,召集了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拓扑学三个研究方向的教授,他们研究他这篇论文。】

【有结果了吗?】

【这我哪知道?就算讨论出来也不会通知我啊。不过我翻墙到外网上看了陶神的博客,这位大牛似乎很看好陆神的论文。】

【都是神仙……商业互吹吧。】

【鬼晓得。】

【牛逼啊!ns方程,千禧难题……这要是解决了,进千人都没问题了吧?】

【噗……还千人呢,别个连自然科学一等奖都拿了,带的学生都进千人了,你这不开玩笑呢?】

【啥也不说了,我要去自费巴西。不旅游,不看足球,就想近距离摸一摸陆神,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楼上的带我一个。】

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7月31日当天。

虽然明天才是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

首节上一节38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