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24节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补贴政策,在拿地上陆舟享受了很大程度的优惠。

大学城这边,附近房价普遍3万以上,开发商拿地的价格往往得一亩地七百万以上。

而根据吕老的承诺,如果陆舟只要确保两亿rb的投资金额,在拿地上国家会补贴三成,如果投资超过四亿rb,补贴力度也会跟着翻一倍。而陆舟最初的打算,便是投资一亿美元,补贴力度自然是按照最大的标准来。

市局给陆舟的价格本身就是五百万一亩的地板价,再加上国家的补贴,他实际上一亩地只需要花两百万左右。

而这样一来,他就能将更多的钱投在仪器设备和实验预算上。

研究所的选址告一段落之后,

陆舟便给怀特打了个电话,剩下的事情会由星空科技方面去和金陵市政府、施工方进行接触,不需要他亲自操心这些琐屑的事情。

至于在研究所建起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陆舟只能先借用金大的场地了。好在新校区里,那种刚刚建好还没搬设备进来的实验楼有很多,而金大也愿意帮他这个忙。

为了这件事情,化院的黎院长,甚至亲自带着陆舟,在金大的校园里挑选实验场地。

两人在校园里一边走着,一边闲聊。

黎院长笑着问“都说普林斯顿聚集着世界最聪明的头脑,陆教授在普林斯顿工作快一年了,对那边的见闻有什么感触没?”

陆舟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我最大的感触是可惜。”

黎院长意外道“哦?哪里可惜?”

陆舟笑了笑说“只说我个人感触的话,在本科教育上,普林斯顿大学新生的头脑,其实并不比刚刚经历过高考、并且高出一本线一百多分的天才们强太多。至少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上我们并不落后,甚至可以说有自己的优势。”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

“然而,从本科阶段开始,两者之间的差距便会不断放大。而且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放大,是在整体上。而到了硕士阶段,已经很难具备可比性。”

黎院长无奈地说道“陆教授,这样对比太不公平了。普林斯顿的本科教育在世界上都是堪称一流的水平,别说是我们,就算是哈佛和麻省理工,在本科教育上都很难和它比较。”

陆舟笑了笑“是啊,所以我只是觉得可惜。”

顿了顿,他结束了这个略微有些沉重的话题,继续说道。

“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参照普林斯顿的模式,在金陵大学的旁边建一所高等研究所。”

黎院长迟疑道“这是个好想法,不过实现起来,恐怕不太容易。”

陆舟点了点头“您说的没错。”

复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成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

如果只是在旁边盖个楼,雇一些研究员搞研究,再在旁边的金大挂个教职,很可能只是流于形式的模仿。

这样的高等研究所最终的结局,顶多是发展成金大的博士后站点,或者第二个研究生院,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浪费大把的资源。

黎院长“普高所从建立的初衷开始,就是一所柏拉图式的研究机构。说实话,这种理想化的研究机构,在国内很难生存下来。而且即便生存下来了,也很难做出成绩来。”

“慢慢尝试吧,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年轻,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挺乐观的,”陆舟笑了笑,用开玩笑的语气继续说道,“要不这还没开张的研究院,干脆就叫金陵计算材料学研究所好了。”

黎院士哈哈笑道“可以啊,你不介意让我们沾这个光,我们自然是举双手欢迎!咱们金大正好在研究开个计算材料系,要不你再兼职当个系主任?我挑几个尖子生给你培养?”

陆舟也笑着说道“系主任还是不必了,我怕一个没忍住,把你们化院的人才全忽悠去搞数学了。”

“那可不行,亏本的买卖我可不干!”

两人都在用开玩笑的口吻在吹牛,谁也没有将这些话当真。

不过,虽然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了先前那番话,但在听到了黎院长的提议之后,陆舟也不禁认真思考起了这个问题来。

战场便是最好的练兵场,这次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大动作,不仅仅是攻克光伏材料、锂硫电池等技术的大会战,同时也是一个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机会。

他不一定要完全复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模式,完全可以自己摸索出一条合适国内学术环境的模式出来。

如果这个模式事实证明是可行的,他会试着将它推广到数学、物理等领域。

不管能不能成功,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想到这里,陆舟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那我可得提点要求了,”

黎院长大方道“要什么,说吧!”

陆舟只说了一个字。

“人!”

第300章 化院的大新闻

对于金陵大学的化院来说,这个学期和往年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开学的第一堂班会上,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导员罕见地出现在了教室,一句话没说,便将一份文件扔到了学委手上,示意他发下去。

“……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实习文件?给我们大一的发这玩意儿干啥?”

“卧槽,还有工资?”

“哪个星期要求工作时间十小时,按照时薪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一千。可以的,我生活费都才八百。”

这宣传单还没发完,应化一班的学生们便像是炸开了锅一样讨论了起来。

韩梦琪也是一样,对于这份宣传单上的内容感到奇怪。

不过,对她而言,也仅仅只是奇怪而已。

坐在韩梦琪的旁边,一个看起来身材稍显高挑的女生,戳了戳她的胳膊,好奇地问道。

“梦琪梦琪,你感不感兴趣啊?”

应化一班总共只有八名女生,加起来刚好两个寝室。这个叫李芳的小姑娘,既是她的室友,也是她的闺蜜。

“没兴趣……”

首节上一节224/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