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22节

显然这次学校知道除了陆舟之外还有他的妹妹也要一并返校,所以特地派了两辆车来。如此这般殷勤,也更让陆舟笃定了,母校有事麻烦自己。

至于小彤,这会儿就是整个人都有点懵逼的状态。

虽然她知道自己的老哥很牛逼,但还是没有料到,校长竟然会记住自己一个学生的名字。

下意识地看了陆舟一眼,见老哥点头,小彤才拖着行李箱,乖巧地向后面那辆车走去。

一行人上了车,陆舟和许院士坐在了后排,等车子发动上了公路,便问道。

“许院士,能不能给我透个底?到底是啥事儿?”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许院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就在一个月前,华国科技部联合多个部委研究,出台了新能源技术研究发展扶植纲领,确立了从光伏技术到新一代电池技术等一系列发展方向。为了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号召,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金大也是当仁不让地扛起了大旗。”

“市局也很支持上京的决定,打算在金陵大学城沿地铁线一带建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整合金陵各大高校的人才资源。上京的领导对这件事高度重视,特意派了工作组下来。”

“工作组的组长是能源局的一把手,听说您过完年之后就要回普林斯顿了,他可是特地把工作行程的第一站,放在了您这里。”

说着,许院士看着陆舟,友善地笑了笑。

而听完之后陆舟就一个反应。

这尼玛还不叫大事儿啊?

在心中吐槽了下,他开口继续说道:“他有说过见我是为了什么事吗?”

许院士笑着说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向你保证,肯定是好事儿。”

……

许院士的话,陆舟当然是相信的。

一行人回了学校后,在化院教研楼的一间办公室里,陆舟见到了黎院士,以及一个意料之中的人。

在波士顿,他们见过一面。

“陆教授,我们又见面了。”面带微笑地看着陆舟,吕开民伸出了右手。

陆舟笑着和他握了握手,说道:“吕局长好。”

在波士顿的时候,吕老曾经以私人身份拜访过他,并且询问了他关于锂电池技术发展方向的意见。

虽然吕老这次是以公家的身份拜访,而且还是在国内,但他的身上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官威。

不管是他真的性格和蔼可亲,还是出于对一名国际知名学者的尊重,能放下身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足以证明他的气度并非等闲之辈。

“不用叫我局长,还是叫我吕先生吧,”松开了手,吕老笑着说道,“本来我是打算去金陵拜访您的,但工作组这边还有很多安排实在走不开。所以只能劳烦您来一趟金陵了,还希望陆教授不要见外。”

陆舟微微笑了笑:“哪里,我正好也想来母校这边看看。”

吕老点了点头,停顿了片刻,稍微换上了些严肃的表情,看着陆舟认真地说道:“上次在波士顿与您谈过之后,我回到上京和上级部委的领导反应了您的意见。经过专家组的研究讨论,我们最终认定,锂硫电池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对于华国的这个决定,陆舟并不感到意外。

相比起锂空电池来说,锂硫电池无疑更具备现实意义上的可能性。由国家制定这种大方向,就意味着更多的经费能落实到这一领域上,而不是浪费在一些除了登刊《自然》、《科学》之外毫无现实意义的课题上。

当然,陆舟也不会天真地认为,真的自己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要说唯一一点影响的话,自己在波士顿说的那些话,顶多算是给锂硫电池投了一票。

而他也很高兴地看到,自己这一票起了作用。

陆舟欣然道:“锂硫电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很高兴能看到国家做出正确的选择。”

“也是多亏了陆教授的指点,”吕老笑着客套了一句之后,停顿了片刻,说出了自己此行的来意,“其实,我这次来拜访您,主要是为了请求你的帮助。”

陆舟:“帮助?”

“是的,”吕老认真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能源发展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为了实华国制造2025计划,我们需要储能性能更高的电池,这种电池最好能做到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循环使用次数高。”

“然而工业界给我们的普遍反馈是,要生产这种电池,还有很多理论上的难题都有待解决。否则安全性和可循环使用次数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我们虽然不称霸,但也不能任由其他人在国际贸易的平台上建立专利壁垒,搭起狙击我们新能源战略的桥头堡。”

“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吕老语气诚恳地说道,“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第298章 锂硫电池的大项目

锂硫电池国外也在做,而且已经起步很久。

做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人类文明点亮这个科技树还需要解锁10个技术难题,而这10个技术难题可以诞生100个专利,那么国外的研究机构可能已经建立了30到40个专利,甚至更多。

在wto的框架下,一旦某家企业在某个领域形成了无法绕过的专利壁垒,对于其它企业来说都将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

比如在芯片领域,高通已经成功当上了其它3c厂商的爸爸,就算流氓到要求你对自己的专利公开授权,你也无可奈何。

因为博弈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况下,而实力不对等的时候,就不存在博弈这个问题。

将企业换成国家,这一规律同样适用,只不过作用主体从市场占有率变成了贸易顺差、依存度之类的东西。

听了吕老的请求,陆舟微微愣了下,在认真地思考了片刻之后,谨慎地回答道“虽然我很想帮上你的忙,但我只是对负极材料有所研究,对整个锂电池的研究却并不多,恐怕很难派上用场。”

倒不是他藏拙了,他说的全都是实话。

改性pds薄膜虽然解决了最让人头疼的锂枝晶问题,但锂硫电池的技术难点并不完全在锂负极材料上。

比如首当其中的,就是电极循环性能极差。

硫正极在放电时不是直接生成硫化锂,而是逐步被还原,伴随多硫化锂中间产物的生成。而多硫化锂会溶解在绝大多数电解液中,发生溶解流失。这些溶解的多硫化锂会扩散到负极还原、再在正极氧化。

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正极材料和负极黏在一起,虽然不一定会造成安全问题,但却会让整个电池变得不可循环。

而这,也就是萨罗特教授在rs会议上反呛克雷尔教授的“穿梭效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正极材料上入手,也可以从电解液上入手,选择虽然很多,但想要解决却并不容易。

陆舟通过扫描枪从残骸上解析下来的半张图纸,大概率是远超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锂空气电池,并且至少跳了两个段位。

锂空气电池虽然同样适用锂做负极,但并不以硫做正极,甚至连电解液都不知道有没有,自然不需要考虑“穿梭效应”这个问题。

首节上一节222/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