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13节

虽然这意味着他将一无所有,不得不重头再来,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跟着这位大佬做课题,首先经费的事情完全不用担心。哪怕陆舟自己的钱不够用了,也会有大把的企业乐意掏钱让他继续研究下去。

只要能出成果,只要论文上有他的一席之地,哪怕让他白干活他都乐意干下去。

而等到成果出来的那天,没有人会计较他的过去,没有人会在意他曾经如何不得志,他会成为康奈尔大学电池材料领域的权威,他的母校会以他的名字为荣……

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一天不会等太久,这笔投资绝对是值得的!

并没有让陆舟等待太久,萨罗特将合同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便在末尾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除了一份研究所的转让合同之外,还有一份雇佣协议和一份保密协议。

陆舟以十万美元的年薪聘请他担任研究所的负责人,至于加薪或者其他福利,就看他自己的后续表现了。

谈完了合同上的事,接着就是研究上的事情了。

让伍尔夫先一步回去之后,陆舟将U盘插在了笔记本电脑上,调出了他用Hyperchem软件重新绘制的分子模型。

看着出现在屏幕中球状结构,萨罗特的眼中浮现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是?”

陆舟:“这是什么你不需要知道,事实上除了用数学的方法推算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之外,我也不是很确定它的价值。我需要你按照我的要求,帮我完成一些实验,验证我在计算材料方面的一些猜测。如果你按我的要求做到了,我会让你的名字出现在论文中。”

说着,陆舟点了下鼠标。

屏幕中的图形开始变换,与此同时,他继续说明道。

“更多的信息我没法提供给你,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个由富勒烯材料和碳纳米管材料经过扑拓变换得到的图形。用化学上的语言进行描述便是,两种材料进行π键重组得到的碳纳米球体。”

萨罗特微微皱眉,盯着这模型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问道:“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课题,但我们该如何将富勒烯材料和一个碳纳米管融合在一起?”

其实他最想问的是,这玩意儿做出来了又有什么用,但陆舟脸上的表情明显不打算和他解释,所以他也就把这句话憋在了心里。

陆舟用看智障一样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我知道该怎么合成这玩意儿,还需要你干什么?”

萨罗特讪讪笑了笑,也意识到自己问了句废话。

没有理他,陆舟继续说道:“过几天会有星空科技的人过来和你接触,至于研究方面的事情我会通过邮件和你联系。另外,每个月我会定期检查你这里的研究进度。”

“另外,这几天我会在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打电话或者过来找我都可以。还有什么疑问吗?”

萨罗特立刻摇头:“没有了。”

陆舟点了点头。

现在合同签完了,该交代的东西也交代清楚了,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必要。

研究经费的问题,会由星空科技那边来和萨罗特教授接触,最晚下个月实验项目就会启动。

将数据拷到了电脑上,陆舟收起了U盘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萨罗特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对了,现在这个研究所已经是你的了,继续用我的名字会不会不太合适?我的意思是,要不就改名叫陆舟研究所?”

第291章 身为教授的乐趣

这听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怎么可能!

“不不不,这毕竟是你的心血,还是继续叫萨罗特研究所吧。”

不由分说地拒绝了萨罗特教授的提议,陆舟不给他任何说服自己的机会,二话不说走了。

开玩笑,真把自己的名字挂在研究所的前面,指不定这家伙下回逢人吹牛,又得吹出一个新境界。

而且,把自己的名字当成前缀挂研究所的前面,陆舟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就仿佛研究的对象不是材料,而是自己。

仔细想了想,果然还是算了。

次日,美国数学学会新年的第一场学术会议,在伯克利分校拉开了序幕。

看在这次学术会议的份上,加州大学的学生们甚至将原定计划中的抗议活动,推迟到了一个星期之后。

虽然普林斯顿的教授们通常对政治漠不关心,但并非所有教授们都是如此。

比如陶教授,便是其中的典范。

虽然生活中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一个宽容、腼腆、谦虚的人,但在个人博客上,陶神的网络形象却和他在个人生活中的形象截然相反,最大的爱好便是指点江山。

比如不久前,他通过逻辑学的角度证明川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总统,就被不少媒体报道过。而川谱在推特上的反呛也相当有意思——“陶哲轩声称我不适合当总统,但骗子希拉里就没问题。而真相是,陶哲轩那小子只针对我,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的分析学家。他连挂谷宗一猜想都证明不出来,悲哀!”

然而,该来的总是会来。

陶哲轩最近都没有更新博客,看得出来他的情绪并不怎么高。

当然,虽然加州的学生和教授们对这位总统没有任何好感,但这些小插曲并不会影响学术会议的氛围,毕竟学术是纯粹的,而这也是无数学者们坚持的。

在门口收集了一些钢笔之类的小纪念品,陆舟穿过熙熙攘攘地海报展示区,直接来到了位于二楼的一间报告厅,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很低调的坐下。

坐下之后他才发现,坐在自己旁边的正是陶教授。

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陆舟问道:“你也在这儿?”

陶教授笑了笑,开玩笑道:“这可是打探你们进度的好机会,我当然不会错过。”

陆舟哈哈笑着说:“尽管打探,最好是帮我把它解决了。”

两人正说话间,报告会开始了。

会场内的听众们渐渐停止了交头接耳,将视线投向了讲台上的报告人。

首节上一节213/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