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98节

虽说科学家的事情不能叫骗,但他还是希望,华国的科技树能少走一点弯路,将钱花在真正需要用钱的项目上。

即便这些项目,可能缺乏了那么点想象力。

第277章 我,陆舟,不喜欢钱

听完陆舟的话后,吕开民沉思了一会儿。

片刻之后,他说道。

“感谢你提供的宝贵意见,我们会认真考虑。”

陆舟点了点头,没继续说话。

他并不需要靠噱头去拿经费,所以话都说的比较直接。

出于责任,意见他提出来,至于是否参考,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而且吕先生肯定也不可能只听他的一面之词,还要综合许多专家的经验。涉及到具体生产、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还是电池领域的工程师更有发言权。

一伙人继续吃饭,后面基本上都是聊聊生活,聊聊家常。

除了被吕先生、黎院长两个老家伙用长辈调侃晚辈的语气疯狂试探“有没有对象”、“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之外,倒是没再聊什么严肃的话题。

和吕老先生聊过了之后,陆舟忽然发现,自己原本还有些难以平静下来的心态,不知不觉中似乎已经调整过来了。

倒不是做学问做出了使命感。

而是他恍然中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用心听他作报告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学术界的学者,而他的意见也超出了学术圈之外。

一家企业的兴衰,一国的发展战略,乃至世界的未来,都在潜移默化中,被他的论文影响着。

甚至不需要论文。

毫不夸张的讲,他只需要动动手指,在自己的围脖上喊一嗓子“锂空电池好”,明天立刻就会有一批科研经费涌入这个方向,说不准相关概念的PPT企业股价还能涨一大截……当然,这么做肯定会被真正懂的人骂就是了。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他所做的可能仅仅只是一点微小的工作,但带来的改变,却是能用肉眼看见的。

相比之下,四亿这东西带来的震撼,似乎也没那么令人激动了……

emmm……

好吧。

就算有,也只有一点点。

……

次日,MRS会议继续进行,很多有意思报告,陆舟都有在留意。

这是接触研究前沿领域的好机会,任何打算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而且不只是交流学术问题而已。

在会议上,他还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尤其是一位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牛人。

这个人便是传说中的大卫·肖(D.E.Shaw)——一说到计算化学,很难不提到这个名字。

30岁不到就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并且作为研究超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顶级专家,他在学术界已经小有名气。

然而哥伦比亚大学地处纽约,遍地暴发都是商界精英,一分钟几十几百万美元上下,过着各种花天酒地,香车美女环绕的生活……

换一个正常的男人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态都是会变得。

大卫·肖也不例外,坐了几年教授的冷板凳之后,终于坐不下去了,杀进了华尔街的大染缸。

所有人都认为,他结局可能会像那些耐不住寂寞的教授们一样,无声无息的淹没在这大染缸中。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不到十年的时间,他的名字便在华尔街成就了一段传奇。

通过自创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高频交易模式,大卫在资本市场上,狂剪41亿美元羊毛,杀入全球财富榜前500。

很明显,这时候的他,已经得到了他当初想要却得不到的一切。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他的传奇顶多留在华尔街,成为激励基金男的鸡汤之一。

然而就在他已经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他忽然顿悟了。

是的,这家伙忽然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而且他的顿悟,不是像某位山村教师那样说说而已。

就在人生巅峰的时候,这位牛人忽然杀了个回马枪,脱掉西装,强势回归了学术界。

对于已经不差钱的他来说,重来一次的他再也不用跪舔NIH、NSF的官员讨要一点可怜的经费,哪里缺钱他就用钱砸哪里,丝毫不在意学术之外的商业前景。

做计算化学的蹭不到超算?

租一台?买一台?

不,他自己造了一台!

然后,分子动力学界的“歼星舰”,大名鼎鼎的超算Anton便横空出世了。

说实话,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你是研究数学的天才,我是研究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天才,我们完全可以联手,为整个计算化学构筑一个崭新的框架。想想看吧,100年后,人们一说起计算化学,就会想到我们俩名字,我们将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MRS举办的官方晚会上,坐在对面的大卫,和陆舟侃侃而谈道。

虽然大多数用天才称呼自己的人,都会被视作是一种自恋的表现,但或许是在华尔街待久了的缘故,这位仁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竟然没有让人产生违和感。

对于他描绘的蓝图,陆舟笑着打趣道:“然后等100年后,被一群小伙子们对着课本抱怨,说这家伙写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大卫打了个响指,哈哈笑着说道,“怎么样,感兴趣不?”

“确实很感兴趣,”陆舟笑着说道,“如果你有更具体的想法,可以来普林斯顿找我。”

“没问题,”大卫咧嘴一笑,“如果你在做高分子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数学模型需要用到超算,也可以来纽约找我。”

听到超算,陆舟心中微微一动,开口说道:“事实上,我对超算一直很感兴趣,甚至打算自己买一台。”

“这是个好主意,不过那玩意花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忽然想到了什么,大卫接着说道,“对了,你和优美科达成的专利授权协议签了没?”

陆舟:“签了意向书,怎么了?”

大卫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给自己倒了杯红酒,慢悠悠地说道:“如果我是你,这个时候应该考虑一下税的问题。”

陆舟微微皱眉:“还需要交税?”

大卫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当然,只要这笔资金进入美国,肯定逃不过税务局的眼睛,或者说鼻子……说实话,他们的鼻子比狗还灵。而且你现在是普林斯顿的教授,我猜你肯定更换了签证类型。”

陆舟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

确实,他那份数学教授的年薪,就是要交税的。只不过普林斯顿开给他的四十万是税后年薪,所以他一直没有关注过这方面。

陆舟问道:“有办法可以避免吗?”

大卫自信一笑。

“这很容易,你可以直接找个小岛开个账户。当然我的建议是,你可以直接在开曼群岛成立一家专利管理公司,花一点银行账户里的利息请几个会计。微软和IBM处理知识产权的收入就是怎么干的,华尔街有不少办这类案子的事务所。”

“只要资金的流动都发生在离岸公司之间的账户上,这笔钱就从来没进入过美国,也没有在这里发生过实际经营,联邦的税务局也就管不到你头上去。”

第278章 离岸公司

以前陆舟就有过类似的打算,只不过一直没忙过来。

大卫的话到是给他提了个醒,真要是让美国税务局捞一笔的话,4亿美元的个人所得,少说也得缴个1亿。

平白无故让人分走1亿,陆舟估计自己得难受死。

针对这种情况,开曼群岛无疑是个完美的选择。

岛内税种只有进口税、工商登记税、旅游者税等几个简单的税种。对于注册在岛内的公司,官方不但不征收营业税,甚至不对公司账目进行审计,除了每年一月统一缴纳一笔牌照费之外,便再无任何索取。

由于在这里挂马甲的公司实在太多,近的有微软谷歌,远的有BAT三巨头,即便牌照费不高,却也成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根据大卫的说法,纽约有专门的事务所,可以解决从离岸公司的注册到开户,再到后续的一系列做账审计服务。

他甚至这辈子都不用踏上那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小岛,就能在那里拥有一家“跨国公司”。

MRS举办的晚会结束后,陆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现在连开公司都能外包了吗?”翻看着大卫给自己的名片,他在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拿出手机拨出了上面的号码。

根据大卫的说法,这家缩写为“AM”的事务所在材料学这个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主要服务于各大高校和科技公司,在离岸公司注册和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基本上他能想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电话很快接通了,对面传来了公式化的女声。

“先生您好,这里是AM事务所,请问您打算办理什么业务?”

陆舟简单地说明了自己需要一家离岸专利管理公司,与海外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授权合作,并且对收入做一定的“税务筹划”。

在听完了他的要求之后,对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尤其是在了解到他不是随便问问之后,声音也认真了起来。

“……可以具体问下,您的经营规模预期是在什么样的区间内吗?比如一年预期盈利是一百万美元以下,还是以上?”

陆舟想了想。

“……大概一亿以上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大概三秒。

“先生?”

陆舟:“怎么了?”

“抱歉,我没听清楚,您说的是……”

陆舟:“一亿以上,有什么问题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丝小声骚动,有脚步声,有翻文件的声音。

紧接着电话被抢走,换了一个人来和陆舟洽谈。

“您好先生,我是伍尔夫·维特,这边将由我为您提供全程咨询服务。请问您的名字是?”

这位的声音,明显热情了许多。

“陆舟。”

“好的,陆舟先生。”伍尔夫用胳膊夹着手机,飞快地在纸上填写客户资料,“是这样的,您打算做专利管理公司的话,如果账户资金往来数额较大,即便开曼群岛本身是对企业账目不进行审计,银行方面也会要求您提供一份公司的营业报表进行备案。”

陆舟皱眉问道:“很麻烦吗?”

“不不不,一点也不麻烦,我们这边可以向您提供三种方案……”

一听他似乎打算将三种方案从头到尾介绍一遍,陆舟便头疼地打断了他的话。

“把你的三种方案发到我的邮箱,并且附上你们的报价。如果合适我会和你们联系,我不想在电话里讨论这件事,就这样。”

伍尔夫迅速收住了话头:“好的先生,请问您的邮箱是……”

交代了自己的邮箱之后,陆舟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要求,然后便挂断了电话。

首节上一节19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