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90节

而且成本上,锂金属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恭喜宿主完成奖励任务!】

【任务完成情况如下:解决锂枝晶问题。】

【任务最终评价:无(奖励任务无评价)】

【任务奖励:7万材料学经验,1万生化学经验,残骸。】

一片纯白的系统空间内。

看着全息面板上探出的经验提示,陆舟嘴角不由翘起一丝笑意。

不愧是高等文明的技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电极,带来的经验都是相当可观的。

这些经验扔数学上肯定掀不起什么水花,但他的材料学和生化学都是LV1,扔在这两学科上,直接让他体会到了坐火箭的感觉。

这个奖励任务,大概是他做的最愉快的一个了。

“系统,打开属性面板!”

白光一闪,数据面板很快出现在陆舟面前。

A.数学:LV5(54000/30万)

B.物理学:LV3(53100/10万)

C.生化学:LV2(4000/5万)

D.工程学:LV1(0/10000)

E.材料学:LV3(13000/10万)

F.能源学:LV1(0/10000)

G.信息学:LV1(3000/10000)

积分:2475

材料学连升两级,到了LV3,现在和物理平级。生化学也升了一级,现在是LV2。

不过,虽然陆舟在系统任务的指引下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但毕竟不是专职研究这一领域的人,对于那种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暂时还感觉不到。

至少不像数学给他带来的感觉那么直观。

可能,这也与两样学科并不是那么依赖“灵感”这种东西有关。

关掉了属性面板之后,陆舟惯例看向了旁边的物品栏。

躺在物品栏中的残骸二号,是一块黑色的立方体,大小和一块三阶魔方差不多,单从外观上看,给人一种很迷的感觉。

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电池的残骸一号不同,对于这个存在未知的东西,陆舟将它从物品栏里拿出来看了半天,依旧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它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高等文明的玩具?

也不太像。

至于武器,更谈不上。

最迷的是,这块立方体的表面上没有任何刮痕,陆舟甚至看不出来,这玩意儿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才被系统判定为“残骸”送到自己这里。

将这个研究不透的东西暂时放在了一边,陆舟继续看向了任务栏。

奖励任务做完了。

接下来又得做“选择题”了。

但愿,会刷些有意思的任务出来。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伸出手指,点了上去。

任务1:精益求精

说明:锂负极材料的技术不只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捋平截面褶皱的碳纳米材料小球同样重要。

要求:在实验室中成功制备该产物,并发表一篇论文。

奖励:5万材料学经验。积分500点。抽奖机会(85%垃圾,9%样品,6%图纸)

任务2:即便是伟大的工作也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

说明:实验室就像一个黑洞,在项目结题之前,身为项目负责人的你,永远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或许你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但你的合伙人却不一定和你同样自信。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筹经费吧。

要求:从任务领取开始截止到年底(16年12月31日),计算宿主个人资产增福。

奖励:1-???自由经验(1000美元=1自由经验)。积分500点。抽奖机会(80%垃圾,10%特殊,7%样品,3%图纸)。

任务3: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任务

说明:一名顶尖科研人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完成了多少研究,更在于他培养了多少不逊色于他的人才。许多学者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留下的学说依旧影响并改变着未来。

要求:培养至少一名学生,并完成毕业论文。

奖励:1-???学科经验(最终经验由论文学术价值、学生参与度综合评定),积分500点。抽奖机会(50%垃圾,30%样品,20%图纸)

盯着这三个任务,陆舟思索了很久。

捋平截面褶皱的碳纳米材料小球确实重要,但并非决定性的重要。

对于制造出那块“残骸”的高等文明来说,那些褶皱是不可接受的瑕疵,但对于地球上任何一家电池生产厂商来说,这点瑕疵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毕竟相比起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后者决定的才是产品的生命力,而前者只是决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罢了。

锂负极材料自身的优越性,本身就已经完爆石墨负极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那些中空结构的碳纳米小球,以陆舟现在的条件,即便知道分子结构和三维概念图像,也没办法将其复制。

综合这两个原因,任务1可以放弃了。

至于任务3,可塑性很强,听起来也似乎很有吸引力,但短期内是很难完成的。

即便是最有潜力的薇拉,即便群构法已经为很多加性数论的命题铺平了道路,角谷猜想的难度也超越了她能力的范畴。

虽然陆舟自己出手的话或许能做到,但考虑到学科经验会根据学生参与度计算,最后很可能出现明明是一个重大的猜想,但奖励的经验却是不尽人意的情况。

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陆舟最终还是选择了任务2。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距离年底也没多久了,任务周期首先不会太长。1000:1的换算比让人难受了点,但考虑到专利授权,还是能获得不少经验的。

唯一让他好奇,那个抽奖中10%的【特殊】究竟是什么。

这么小的获奖概率,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抽到……

第267章 来自顶会的邀请

选择了任务2,退出系统空间,意识回归了现实。

从书桌前站起身来,陆舟正准备去厨房泡杯咖啡,便听见小彤惊喜的叫声从客厅传来。

“老哥!你上电视了!”

“电视?”

疑惑地重复了一遍,陆舟走到了电视机前,看向了屏幕中的画面。

屏幕中正在放映的是克拉福德奖的颁奖现场,他从瑞典国王的手中接过奖牌,而旁白的陈述,则是对他个人的介绍。

然后紧接着画面一转,到了某个大学的实验室。

正在接受哥伦比亚电视台记者采访的克雷尔教授,用激动的语气说道。

“……或许半年,或许一年,你就能用到待机一个星期的智能机。再过个几年,你就能在PPT以外的地方看到续航上千公里的特拉斯……相信我,我吹的牛绝对比你们吹的靠谱。”

采访继续进行。

足足持续了两分钟,才转到下一条新闻。

陆舟回过头,看见小彤正用闪闪发亮的眼睛看着自己,不由微微愣了下。

“……怎么了?”

小彤激动地问道:“老哥!那个专利到底是什么呀?”

哟,英语学的不错啊。

竟然还能听懂个大概?

陆舟意外地看了妹妹一眼,随口回答道:“和锂电池有关的专利,材料学方面的,具体的和你说了你也不懂。”

“专利?”小彤的眼睛闪闪发亮,“很值钱吗?”

这小财迷!

整天到晚就知道钱,知识是文明的财富,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老实说,换成钱有多少,他也不知道。

但以这项技术的关键性,这笔钱想来应该还是挺多的吧。

“想知道吗?”

小彤一脸的好奇,用力点头:“嗯嗯!”

“想知道就好好读书吧。等你有本事了,以后帮我管钱,你就知道这些专利值多少钱了。”

虽然,只能看着。

扔下了这句话,陆舟哈哈笑了笑,也不管身后的小彤如何抗议,转身朝着旁边的电脑桌走了过去。

装了逼就跑的感觉,真刺激。

……

原本陆舟以为,区区一篇论文而已,并不会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化。

当初他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并且拿下克拉福德奖的奖牌,媒体的连续报道虽然让他的名字广为人知,但却并没有对他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至少他走在大街上也没人跑过来和他握手。

而这也是陆舟并不拒绝采访的原因。

但这篇刊登在《自然》上的论文却完全不同给。

首节上一节190/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