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8节

香槟是两个月前就买好的,为的就是这一刻。

安静地享用完这顿晚餐,陆舟从容不迫地去厨房洗了个手,然后回到了书桌前,开始为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个收尾。

越过了将近五十页的论文纸,他在昨天未写完便沉沉睡去的地方,提笔继续写道。

【……显见,我们有Px(1,1)≥P(x,x^{1/16})-(1/2)∑Px(x,p,x)-Q/2-x^(log4)……(30)】

【……由式(30)、引理8、引理9、引理10,可证明定理1成立。】

所谓的定理1,便是他在论文中,定义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表述。

即,给定一个充分大的偶数N,存在素数P1和P2,满足N=P1+P2。

与之类似的便是陈氏定理N=P1+P2·P3,以及一系列关于P(a,b)的定理。

当然了,虽然现在在他的论文中,这条公式被称为定理1,但也许要不了多久,等数学界普遍接受了他的证明过程,这条定理兴许便会升级为“陆式定理”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种重大的数学猜想审稿周期一般会比较长。

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用了三年才被数学界认可,望月新一关于ABC猜想的证明因为掺杂了大量的“神秘术语”,审稿门槛至少也得先读懂他的“宇宙纪理论”才算是入门,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看完,预计未来也很困难。

一个重大猜想的审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命题的热度,以及这项工作究竟“新”到了什么程度。

在证明孪生素数定理时,陆舟并没有运用到特别新颖的理论,只是在泽尔贝格教授95年发表的那篇论文中提到的拓扑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已经研究过这篇论文的人,便可以很快了解到他做了哪些工作。

而证明波利尼亚克-陆定理的论文,审稿周期明显就拉长了一大截。

即便他的群构法在孪生素数定理的证明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其中魔改的成分也使得它远远偏离了筛法的范畴,即使审稿人是德利涅这种大牛,也用了不少时间才下最后的定论。

而这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论文,陆舟一共写了五十页,而其中更是至少花了一半的篇幅,去论述他为整个证明搭建的理论框架。

这一部分的工作,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篇论文发表了。

很大程度上他的审稿周期,取决于别人对他提出的理论框架的兴趣,以及对他所提出的理论框架的接受程度。

至于具体需要多久,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其实陆舟以前就在思考,系统对于任务完成的判定标准,究竟是什么。

如果他对一个定理完成了证明,但十年甚至是几十年,也无人认可他的工作,是否意味着他的任务就得卡上这么久?

而且最让他不理解的是,既然系统的数据库中储存着庞大的数据,那么它必定来自一个高等文明——至少这个文明比地球上的文明要发达。

且不去讨论它存在的动机,陆舟觉得,确定一个问题是否被解决,来自高等文明的系统应该也不会参考“土著”的意见。

如此分析的话,陆舟得出的结论便是,系统任务的完成应该是由两个因素判定。

一个是正确性。

另一个,便是公开!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验证,他的证明是否正确。

如果只是为了公开的话,不一定得发到期刊上……

……

完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之后,陆舟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将纸上的东西整理到电脑中,并转成了PDF格式的文件,然后登陆了Arxiv的官网,将论文上传。

正确性,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因为他的习惯是对每一个结论都进行严谨的验算,对所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反复推敲。

至于公开。

没有同行评审环节的Arxiv,无疑是最快的选择!

唯一的弊端可能就是和有些期刊、会议的投稿原则冲突,比如在截稿之前上传论文可能会违反双盲规则等等,不过陆舟现在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了,而且他相信那些接收稿件的期刊,也不会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毕竟投稿人不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柯尔数论奖的得主。报告的学术成果也不是什么默默无闻的工作,而是希尔伯特23问第八问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仅次于千禧难题的解析数论界的皇冠之一!

过两天,他会再将论文重新整理一下,解决下格式上的问题,让它看起来舒服一点,然后投稿《数学年刊》。

当初证明怀尔斯的那篇关于费马大定理证明的论文,由六位审稿人同时审理,陆舟不知道自己的论文将由几位大佬评审,但想来应该也不会少于四个吧?

看着网页上弹出的上传完毕的提示弹窗,陆舟长出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就算是完成公开了吧?

论文发表之后,关注这一领域的人或者研究单位,都会收到一个alert(类似于提醒)。不出意外的话,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应该已经有人在看他的文章了。

就是不知道系统对于论文的量是否存在一个判定值,如果存在的话,就得等几天才能验证他的猜测了。

坐在电脑前,等了一杯咖啡的功夫,陆舟闭上双眼,深呼吸了一口气,轻声默念。

“系统。”

当他再次睁开眼,入目已是一片纯白。

距离上次回到这里,已经很有一段时间了,以至于这次进来这地方,陆舟甚至有些不适应的感觉。

走到了半透明的全息屏幕旁边,他怀着一丝忐忑的心情,伸手按在了任务栏的位置。

很快他便能验证自己的猜测……

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思路究竟是否正确。

等等……

就在这时,陆舟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果系统没有给自己回应的话,那究竟是说明自己对任务完成判定的条件分析错误,还是说明自己的论文本身存在问题?

然而,系统并没有给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

宛如天籁一般的提示音响起。

紧接着,一行文字映入他的眼帘。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第236章 一杯咖啡的时间

一杯咖啡的功夫,已经足够发生很多事情。

就在陆舟回到床上平躺着,意识进入系统空间的时候,与普林斯顿相隔上千公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格兰维尔(Andrew·Granville)正在浏览Arxiv的网页。

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有时候是在晨跑结束之后,有时候是在睡觉前。

虽然大多数教授喜欢把盯梢Arxiv上同行最新研究进展的工作扔给实验室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去做,但格兰维尔却喜欢在这件事上亲力亲为。

虽然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Arxiv上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但很多新人提出了一些极具创意的想法,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只是还不完善而已。

粗略的看了大概十篇论文的样子,格兰维尔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起身去睡觉。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个人页面,忽然收到了一个网站发来的alert,而且正好来自他关注的两个标签——解析数论以及素数问题。

格兰维尔皱了皱眉,强迫症促使他点开了提醒。

然而在看到文章的标题之后,他的嘴角便不由撇了撇。

《任一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不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欧拉陈述吗?

一般来说,这种论文会被扔进“一般数学”的分区,而这个分区早就被他设置屏蔽了。

格兰维尔不知道这个论文为何会触发提醒,但想来大概是网站出了什么bug或者是工作人员疏忽了。

摇了摇头,就在他打算合上笔记本电脑去睡觉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投稿者的名字。

然后……

他就愣住了。

Lu·Zhou?

去年柯尔数论奖得主?

周式猜测、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的证明者?

这篇论文的意思是……今年他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WTF?!

格兰维尔瞬间懵逼了,也瞬间清醒了!

原本的困意一扫而空,但他并没有动,而是坐在椅子上呆立了足足有半分钟那么久。

紧接着他看了眼日历,确认已经是5月份,而不是4月1号。

论文一共五十多页,但相比起标题中所蕴含的信息量,这根本不算什么。

“竟然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不可能。”

嘴里小声念叨着,格兰维尔点开了论文,顺着论文的摘要,一行一行往下看了下去。

然后,这篇论文,他便看了一宿……

……

另一边,远在大西洋对岸的巴黎高师,正进行一场关于弱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讲座。

而演讲者,自然是这一猜想的证明者,哈洛德·赫尔夫戈特。

“……圆法的尽头在弱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能证明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被表示成三个奇素数的和,但很难将它推广到偶数。”

“当然,我的证明远远称不上完美,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空间。但如果在座的各位有兴趣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还是建议你们换一条思路,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讲座进入尾声。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坐在这里的不只有巴黎高师的教授和研究员,也有学生。

等了很久,一位年轻人站起来发言。

“赫尔夫戈特教授,请问您觉得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还需要多久?”

赫尔夫戈特想了想,回答道:“这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现有的,还是前所未有的。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我甚至希望它永远不会被解决。瞧瞧我们已经得到了什么?我们改进了古老的筛法,创造了圆法和密率法等等……不是我贪心,但没准通过这个命题,我们还能收获更多的宝藏也说不定。”

讲座结束了。

台下响起了掌声,将赫尔夫戈特教授送出了报告厅。

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他提着公文包,向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推开门,走向自己的位置,然而还没等他坐下来喝口水,他的学生便一脸的惊诧地快步向他走了过来。

“教授!我在Arxiv上看到一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

赫尔夫戈特将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上,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用不紧不慢的声音说道,“阿莫斯,我和你说了很多次,Arxiv上的文章要有选择性的看。佩雷尔曼只有一个,也大概只会有一个,你应该看的是我给你划的那些经典刊物,而不是一些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糟粕。”

数学和计算机不同,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一个想法(idea)差了两个月,可能就意味着差了一个世纪。所以很多人喜欢先占坑,后补充,才会频繁的使用Arxiv。

而数学,说实话仅凭一个想法,意义真的不大。

阿莫斯表情很无奈,他知道自己的老板不喜欢Arxiv,但还是试图解释道:“可是教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去年柯尔数论奖得主!总不可能他写的论文也是糟粕吧。”

赫尔夫戈特微微愣了下,表情非常惊讶。

倒不是因为柯尔数论奖的名头,这种名头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已经是浮云了。但是去年的柯尔奖得主,他却知道是谁的。因为就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那场学术交流会议上,那位华国年轻人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首节上一节16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