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身帝国 第288节

  每个模块的大小都分为:小、中、大、极大,每个等级还分为ABC三个小等级,例如小A就是最小的模块,小C则是小模块中最大的存在。

  不光细化了这些模块的分级,在这些模块的周围所有面上,是可以连接任意一个不同或者相同模块的通用接口,就像搭积木一样,使用者可以任意调整各个模块所处的位置。

  当然,这样的设计会浪费很多空间,毕竟一些模块不可能是正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唐士哲只能在边角填充一些电池或者氧气瓶来凑整。

  为了保证这些模块在遭遇攻击后的生存能力,每个模块都内含能够保证模块最低标准运转的小型反应堆。

  这种设计意味着,使用模块化拼装成的飞船,就算被敌人击中了反应堆,武器和推进系统也不会彻底当机,而是能够以最低功率继续运转,不会让飞船变成手毫无反抗之力的靶子。

  大型的反应堆舱室起的作用将仅仅是能够让所有模块满血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运转效率。

  不光是武器舱和反应堆舱,就连生活舱也配备了独立的反应堆和维生系统,能够保证整艘飞船除了生活舱全部被击毁的情况下船员依旧能够存活超过三个月时间。

  而飞船最重要的装甲部分,就如同衣服的粘扣一样,可以贴在任何模块的外表面上。

  当然,为了保证装甲的防护性能,在贴满了整艘飞船后还需要错位再次贴上两层装甲,防止敌人的攻击通过装甲间的缝隙攻击到船舱。

  这种模块化设计大大提升了战舰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让一些原本无法承担战舰制造任务的工厂也能够参与战舰的建造。

  再加上纳米机器人负责的战舰内部装饰的制造,大大拉低了整艘战舰的成本。

  可以说,泰坦集团这种模块化的飞船不光建造速度提升了一倍,建造成本更是被压缩到了五千克红色能量液。

  当然,这不是没有牺牲的,这种成本低廉的模块化战舰的防御力、机动性只有普通战舰的百分之八十五。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块化设计的战舰,在不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去掉武器模块改造成运输船。

  当战舰的外层套上几个和战舰本体差不多大小的货仓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能够再认出这些飞船是由战舰改造来的。

  这种飞船也是唐士哲的星际运输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板。”几名设计人员看着走来的唐士哲纷纷鞠了鞠躬。

  唐士哲摆了摆手站到了全息投影前:“这就是你们的成果?我要的外贸型战舰也是这个么?”唐士哲指了指屏幕。

  “没错老板,五千克红色能量液的造价绝对已经独步银河。根本没有人能够再超越这个造价了,除非他们的战舰全部采用纳米机器人建造,但是那样的战舰性能绝对会惨不忍睹!”几名科学家纷纷点头肯定道。

  “将这种飞船标价七千克能量液,挂到我们银河系内所有分公司进行出售,量大有优惠。”唐士哲摸了摸下巴决定道。

  虽然后来六大文明看到如此多的资金存量有些眼红,调走了百分之六十分配给了他们自己的银行,但是留给泰坦银行的资金还是有着百分之四十的。

  有了如此充足的可支配资金,泰坦集团走上了疯狂的扩张之路。

  凡是星络网络辐射到的星区,必定会在当地集市星系内有着泰坦集团的分公司。

  得益于和六大文明良好的关系,泰坦集团被准许在远离市场的一片空域内修建集团的工厂和仓库。

  随着大笔的能量液被洒进了市场之中,泰坦集团从每个分公司周围的文明处收购了大量出售的工厂和船厂设备。

  这些设备都会被运送到最近的集市行星系内用于分公司工厂的建立。

  有了壹的帮助,泰坦集团可以在第一时间锁定那些市场中标价最低的设备。

  短短半年的时间,泰坦集团便已经在银河系内拥有了超过五百座的工厂和分公司。

  泰坦集团分公司所在的地方,就意味着泰坦集团的其它业务也会扩展过去。

  泰坦银行、泰坦航空、泰坦矿业等等公司都以各个分公司为中心,疯狂向着周围扩张。

  泰坦集团的子公司甚至已经在各个文明的首都都购置了产业和自己的办公大楼。

  泰坦集团仿佛一只有着无数爪子的章鱼,开始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各个文明。

  但是,因为除了星络网络和网络市场之外泰坦集团并未开始其它产品销售的缘故,各个文明并未对泰坦集团产生警觉,认为它只是在正常的扩张而已。

  这种扩张势头甚至都惊动了六大文明中的薇耶希斯,这个顶级文明以喜爱记录银河系中的大事件出名。

  在薇耶希斯的银河史记中这样描述道:银河系中从未出现过如同泰坦集团一般的商业怪兽,它的成长和扩张速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很难想象,百年之后它会成为怎样的庞然大物,或许我们六大文明亲手创造了一个怪物!

  泰坦集团如此疯狂的消费,直接带动了小半个银河系的经济发展。

  虽然泰坦集团花的钱不过是截留下的卖方资金,但是当这些钱流入市场之后,让各个文明的收入直线上升,它们挣得钱多了,花的钱自然也会增加。

  而泰坦银行也在此时悄然开放了对各个文明的贷款服务。

第618章 竞争对手的出现

  众所周知,信贷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是让资产不断膨胀的杠杆。

  例如某文明的年收入为十万吨红色能量液,因为它的信用良好,并且短期内没有被吞并的危险,那么泰坦集团就会给他提供一万吨能量液的贷款。

  这就意味着,这个文明今年可用的支出便达到了十一万吨红色能量液,它们可以用这些能量液去购买用于星际扩张的设备和工具,让自己不断增加年收入。

  要知道,一个人的支出增加,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另外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假如下一个和此文明交易的文明获得了十一万吨红色能量液,那么泰坦集团就会为其释放一万一千吨能量液的贷款。

  这个时候,这个文明今年就会拥有十二万一千吨的收入!(假设)

  如此循环,只要泰坦集团能够不断提供贷款,整个市场内的资金会不断增加。

  而这些资金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卖家出售物品泰坦集团截留的资金。随着卖家获得的资金数量增加,泰坦银行能够释放的贷款也就越多。

  泰坦银行为这些文明设定的年利息只有百分之十,如果这些文明将资金用于发展自身的建设,很快就能用提升的生产力抵消掉这部分的利息。

  换句话说,泰坦集团就如同吸附在银河系上的水蛭,源源不断将银河系内众多文明发展增加的资产变成自己口袋里的能量液。

  而这笔交易的本金还是来自于这些文明自身。如果没有发生大规模挤兑事件或者市场关闭的情况,这几乎就是一个没有风险的无本买卖。

  就算泰坦集团放出贷款的文明在第二年被敌对文明吞并了,其它大部分安全文明产生的利润也会抵消掉这一部分不良资产。

  更何况,泰坦集团还会贴心地提供“复国贷款”服务,一旦某个借贷了大笔贷款被消灭的文明,只要在泰坦银行借出更多的资本雇佣黑面具国际,只要对方不是泰坦银行的客户,那么黑面具国际就会帮你复国。

  虽然,复国之后欠下如此高昂的债务,你的文明到底还属于不属于你自己这还是个未知数。

  可能有丝丝的几率变成泰坦集团旗下的资产....

  在泰坦银行开通了贷款服务后,泰坦航空也紧跟其后发布了泰坦集团出品的模块化战舰。

  这些仅销售七千克红色能量液的战舰不光性能和这些文明建造的战舰相差无比,造价却足足便宜了一千多克能量液。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八艘飞船省下的能量液都能再建造上一艘了,这些文明深刻明白了什么叫造不如买的道理。

  论成本,任何文明都无法与泰坦集团相比,要知道泰坦集团的五百多个工厂能够同时生产出数百万艘的战舰,当产量增加到如此程度后,每艘战舰的成本已经被压缩到了极致。

  而那些初级文明根本不可能在同等时间建造出如此多的战舰。

  没办法,大量没有安全感的文明只能从泰坦银行贷款,分期购买这些泰坦集团的战舰。

  一来一回,泰坦集团不光挣到了卖战舰的钱,还从贷款利息中又挣到了一大笔。

  整个泰坦集团在唐士哲的领导下仿佛一台造钱机器,源源不断从银河系中赚取巨额的利润。

  而在吞并了共和国后,泰坦集团拥有了大量可供驱使的员工。

  这些人只需要在路上稍经培训,便能立刻上岗,前往银河系内数百个分公司为泰坦集团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不过,所有事情终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一个名叫银河重工的公司名称频繁出现在了星络网络中,这个异常被壹及时的发现并开始和其余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整合。

  很快,关于银河重工的分析报告便摆上了唐士哲的桌面。

  唐士哲皱着眉看着手中的资料,他一直以为这个银河系中并没有大型的公司势力。

  但是面前的事实告诉他,银河系中不光有着大型企业,更是有着横跨数百光年的海盗和佣兵组织存在。

  因为联络方式的落后,这些组织一直盘踞在银河系较为古老的星区,并没有向外积极扩张。

  当星络网络扩张到这些组织和公司地盘的时候,他们的存在才被发现。

  “据我们目前调查和从六大文明那里获得的资料可知,在银河系的另外一端,文明分布较为密集,并且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那里是银河系较为古老的区域,靠近银河系的核心,那里遍布着各种古老文明的遗迹,这些公司和组织便盘踞在这些遗迹所在的行星上。”唐二向着唐士哲汇报道。

  唐士哲有些疑惑:“为什么我们之前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六大文明应该知晓这些公司和组织的存在啊。”

  “那个...老板,我们没有问过...六大文明当然不会主动告诉我们。”

  “而且六大文明采用的全部都是暗空间通讯,根本没有使用我们的星络网络,我们甚至都没有办法获得六大文明的情报。”

  “这些公司也删去了在万维网络上有关他们的信息,似乎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通讯网络。”

  “当然,这种网络并不是及时的,不然六大文明也不会采用暗空间通讯了。”唐二顿了顿回道。

  “银河系重工,成立于八百年前,主要业务是战舰和商用飞船以及地面装备。”

  “这家公司的业务正好和我们有着冲突啊。”

  “还有这几家放贷的海盗,貌似我们的泰坦银行连海盗的生意都抢了。”唐士哲摸了摸自己并不存在的胡子渣。

  看起来,如果想要将泰坦集团的势力扩张到整个银河系,前方还有着不少阻碍啊。

  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家伙别来找自己麻烦了,不过还是需要做两手准备,先生产出来一些战舰存上吧。

  “派一小队的克隆人向银河系中心区渗透,我要知道这些公司的详细资料,让他们带上寄生分裂体,如果有可能就寄生一些公司的高层,方便我们获取情报。”唐士哲沉吟了片刻对着唐二命令道。

第619章 以催债为名的战争

  半年后,通往墨塞德教会星域的航线上。

  一支由两万艘模块化水星级驱逐舰和一艘二十公里长“巡洋舰”组成的舰队正在以战斗阵型向教会飞速接近着。

  舰队内旗舰,也就是那艘巡洋舰机库内,数万名全副武装的集团警卫正排成一列列纵队进入到固定在发射轨道上的登陆舱内。

  “所有员工听令,入侵到敌人的战舰后禁止严重破坏行为!他们的战舰包括战舰内的装备、士兵身上穿的装备、甚至那些士兵本身都是泰坦集团的财产。”

  “因此,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最大限度保存敌人装备完好的情况下占领敌人的战舰!”机库中间的一处平台上,一个唐士哲的全息投影正在不断重复着唐士哲的讲话。

  半年前,墨塞德教会因为无力支付贷款产生的巨额利息,直接选择成为了一名“老赖”,无论如何都不愿偿还泰坦集团的贷款。

  没有办法,唐士哲只能派出一支集团最精锐的舰队前去讨债。

  按照他们当初在贷款时签订的协议,一旦教会无法偿还贷款,那么泰坦集团就将自动获得教会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当时的教会想的非常简单,他们拿到了如此多的战舰,随随便扫平一个文明就足以偿还泰坦集团的贷款了,怎么可能会出现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

  结果,谁都没料到泰坦集团竟然向周边的文明出售了数量更多的战舰,一下子将教会的扩张计划掐死在了胎腹中。

  面对着一年百分之三十的高利率,高达二十四万吨能量液的贷款利息,教会根本无法支付起如此多的能量液,就算他们疯狂出售国内的各种物资也是如此。

  他们原本是打算出售掉一半战舰回血的,但是当他们将战舰挂到市场中的时候,才发现战舰市场已经被七千克红色能量液的模块化战舰所占据。

  他们曾经高价购买的战舰现在不光成为了二手战舰价值大大降低,因为性价比的缘故就算吐血每艘八千克能量液都没有人愿意购买。

  而这种以超低价血洗了整个市场的战舰正是泰坦集团出品!

  气不过下,教会直接选择了拒绝支付剩下的贷款利息,只愿意慢慢偿还本金。

  唐士哲是这么好说话的人么?当然不是。

  看到教会不打算偿还利息后,他便果断公布了当初的协议,以标榜泰坦集团合理地拥有着教会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为了讨债,唐士哲可是煞费苦心,这支舰队的所有战舰已经全部换装上了低级文明才能研发出的设备和装甲,性能远超市场上出售的那些模块化战舰。

首节上一节288/3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