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身帝国 第241节

  “谁来?”李阳向身后看去,他可不敢随便实验外星的玩意,万一把他搞死了怎么办?

  “你上!!”唐士哲在通话器中喊道,谁知道这个鬼东西会不会收集分裂体的基因进行破解,还是小心为妙。

  李阳耸了耸肩,站到了圆圈中,他知道,就算获得了什么先进知识,在离开这里后也会被集团全部读取,他可不认为自己掌握点异能就能敌过泰坦集团的舰队。

  当李阳站到圆圈中后,地面上镶嵌的金属环瞬间飞起,将李阳包裹在了中间。

  “开始检测基因....”

  “基因对比中,吻合程度97%”

  “飞船备用系统激活,开始播放遗留日志!”一阵李阳等人熟悉的汉语在神殿中回响着。

  呲呲..呲呲..呲呲...

  一阵杂音后,神殿的半空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

  投影中显示的是一艘飞船的舰桥,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

  “这里是回归03号探索船,我们即将离港!我们即将离港!”

  “请公会的兄弟姐妹们放心,我们绝对会寻找到我们的母星!”

  “所有船员准备进入休眠状态,飞船即将进入虫洞航行状态!请所有船员进入休眠状态!”舰桥内回响着舰长的喊声。

  只见舰桥的中间凸起平台上,舰长手扶着栏杆眺望着远处的星空。

  透过舰桥的巨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繁华的太空都市和数不清的宇宙飞船。

  “请大家谨记我们的使命!我们是第三批出发寻找蓝星的探索者,我们身上承载着的是全公会七千亿佣兵的信念!”

  “虫洞引擎准备启动!倒计时!3!2!1!”

  “飞船开始进入虫洞!防护盾全部开至最大值!”第一段视频到这里结束。

  第二段视频紧接着播放了出来。

  这次依旧是处于舰桥中,所有船员所在的位置都被从天花板上落下的玻璃罩所笼罩,玻璃罩中还充满了透明的液体。

  “虫洞航行结束!虫洞引擎超负荷运转974小时,崩溃概率93.1%”

  “请立刻停止虫洞航行!请立刻停止虫洞航行!”在一阵警报声中,几名身着白色宇航服的船员小跑着来到了舰桥。

  “舰长,怎么办?我们必须退出虫洞!不然一旦虫洞引擎爆炸我们就完蛋了!”

  “船上可是还有着十五万名志愿者啊!”一名船员对着一旁的舰长大喊道。

  “不行!虫洞引擎一生只能启动一次!公会目前只制造出来了三台虫洞引擎,我们的飞船上根本没有备用的引擎!一旦跃出虫洞,我们就再也无法前往到预定的目标点了!”

  “这个目标点可是无数公会科学家佣兵耗费了数十年时间计算出来最可能是太阳系的坐标!”

  “一旦我们错过了这个坐标,等到下一台虫洞引擎被制造出来,就是两百年后了!我们也将会迷失在无尽的星空中!”

  “我们赌不起!公会赌不起!继续航行!”舰长大声反驳道,一旦他们离开虫洞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距离目标点剩余4秒!”

  “3!”

  “2!警报,虫洞引擎故障!”

  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传来,舰长和几名工作人员直接被抛飞了出去撞到了周围的玻璃罐体上!

  接着,大量的电火花从飞船的控制台内喷射而出,火苗瞬间从各处窜起。

  “员,启动灭火装置!”

  “木,你去看看导航系统,我们有没有到达目标坐标!”舰长从地上站起身来喘着粗气。

  在一阵喷气声中,控制台上的火苗和电火花被各处喷出的白色气体所覆盖。

  不一会,舰桥内便再次恢复了平静,只剩下了不间断的警报声。

  “我们...我们到了!”

  “舰长!我们到了!这是木星!”名叫木的船员惊喜地大喊道,舰长几人急忙狂奔到了舷窗前。

  果然,在飞船的不远处正漂浮着一颗硕大的气态行星。

  “正在对照星图!这里是太阳系没有错了!”

  “我们回家了!”舰长兴奋地在原地不断跳起。

  “飞船东西系统损毁100%,辅助动力系统损毁89%,反应堆过载90%,飞船维生系统损坏73.1%,飞船机库离线,飞船货仓离线。”

  “飞船轨道正在改变,疑似被木星卫星木卫二引力捕获,预计49小时后飞船将会坠毁!”这时,有些不应景的提示声突然响起,提示的内容让舰桥内的众人愣在了原地。

第516章 来早了

  “开启飞船的自动修复功能!将所有能量调动到辅助推进器和自动修复模块上!”

  “一定要坚持住啊!我们已经到家了!”

  “向共和国发送广播,告知他们我们的存在!”舰长咬着牙对着众人吩咐道,他们已经经历艰难险阻来到了太阳系,绝对不能就这么失败!

  “广播已经发送,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不光如此,我们在太阳系内也没有发现任何电磁波的痕迹!”

  “我们已经紧急修复了一台探测飞行器,正在进入发射程序!预计24小时后到达蓝星轨道!”船员们一边忙碌着一边帮处于休眠中的同伴们唤醒。

  因为遍布于飞船全身的虫洞引擎出现了过载爆炸情况,整艘飞船已经损毁严重,他们需要足够的人手帮助修复飞船。

  这艘集合了公会最先进科技的探索飞船不光能够进行虫洞航行,更是拥有着自我修复的能力(仅限船壳),只要拥有足够的能量,这艘飞船便能将自己修复完好!

  片刻后,一架银色无人机从飞船内飞出,冲向了远处的那颗蓝色行星。

  视频再次中断,当恢复的时候,记录的时间已经延后了24小时…

  这个时候,舰桥内的主屏幕上正显示着一架无人机从外面拍摄到的飞船外景。

  只见这艘刚刚出厂没有几个月的飞船上已经遍布爆炸后留下的黑色痕迹。

  整艘飞船的外壳至少被炸飞了百分之五十,破烂的船壳下是裸露的舱室和闪烁着电光的电线。

  因为虫洞引擎连接着飞船绝大部分反应堆的缘故,这次过载爆炸直接造成了能量回流现象,大部分的反应堆也因为能量回流而炸毁,连带着,这些反应堆附近的舱室也全部被炸成了废墟!

  “船上志愿者损失2.87万人,维生物资丢失78.71%,飞船设备舱全部被炸毁,推进器、机库同样被毁!这些被炸毁的区域已经无法彻底复原了,我们只能恢复这些区域的船舱和外层护甲!”

  “虽然辅助推进器已经全功率运转,但是我们依旧在向木卫二坠毁,辅助推进器帮我们争取到了26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联络到共和国,那么就算我们坠毁了也没有关系!”

  “但是…现在一直没有搜索到任何电磁信号,让我有些担心!”一名船员欲言又止。

  大家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毕竟从虫洞关闭已经过去了足足千年的时间,在这一千年中,共和国是否还能存在都是问题!

  要知道,就连他们公会的上任会长和十二圆桌佣兵都在五百年前的灾厄中战死,光那场战斗,公会便损失了近五千亿名佣兵。

  这些佣兵绝大部分都是死在了那些雇佣国的领土上,留给公会的只有驻地星系中的老弱病残。

  不过大灾厄也让他们公会的名号在银河系中彻底传播开来,海量的任务订单让公会蓬勃发展!

  那么,共和国是否在五百年前的战役中被敌人消灭了?这是所有船员心中无法去想象的一种情况。

  虽然他们中已经没有了从共和国时代存活下来的人,但是他们的父辈们一直在教导他们来自何地,寻找蓝星和太阳系也是整个公会上千年的最高目标。

  “我们的无人机到达蓝星轨道了!”

  “蓝星的视频正在上传!”

  “有了!”众人放下手中的工作,齐刷刷看向了主屏幕中出现的蓝色行星。

  寂静,舰桥中有的只是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些许不好的预感,不为别的,因为蓝星实在是太干净了!

  整颗蔚蓝的星球轨道中没有任何人造物体存在,行星的地表上也没有覆盖整颗星球的高速网络和特大城市!

  “没有检测到蓝星上有任何的电磁信号出现!”

  “没有在轨道中发现任何飞行器!”

  “蓝星…还处于原始状态!”船员们开始惊慌起来,如此原始的蓝星绝对不可能是他们的母星!

  要知道在公会的记录中,哪怕是虫洞刚刚关闭的时候,共和国都已经在轨道中建造了太空城!

  然而他们面前的这颗星球…什么都没有!

  就算是共和国在战争中灭亡,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至少也会漂浮些残骸,星球地表上也应该有城市废墟存在!然而这里什么都没有!

  “发现人类城市!放大图像!”突然,一名船员惊呼了一声。

  在视频中,一个古代的城池被放大到了大屏幕中。

  “我们…来早了。”船长咽了下口水。

  他已经意识到了,他们虽然回到了太阳系,但是太阳系却还处于数千年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他们在穿越虫洞的时候,不光穿越了大半个银河系的距离,更是穿越了时间!

  “时间旅行!我一直以为这是不可能的!”船长有些震惊地靠在了身后的椅子上。

  “舰长,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先降落到木卫二上修复飞船,然后登陆蓝星么?”船员们纷纷看向了船长,等待着他的定夺。

  “不!我们不能去蓝星!!”船长猛然间摇了摇头。

  “如果我们真的是回到了数千年前,我们一旦到达蓝星势必会对蓝星上的历史造成一定的改变!”

  “在蝴蝶效应下,我们很可能无法出生,直接彻底消失掉!”船长摇了摇头。

  现在接触蓝星上的人类绝对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一旦造成蝴蝶效应他们就完蛋了。

  说不定不光共和国不会出现,他们公会也不会出现,银河系也没有打赢那场灾厄战争!

  这一切结果都是他无法接受的!

  “降落木卫二!我们将会在木卫二上定居!直到人类再次离开蓝星步入星空,直到虫洞彻底关闭!”舰长对着众人沉声喊道。

  现在他们做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扭曲历史,唯一的方法就是不与虫洞关闭前的共和国和人类有任何接触!

  等到虫洞关闭,公会便不会再受到影响,历史将会回到正轨!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回家的时候!

第517章 改变未来

  视频到这里便彻底结束。

  不用想唐士哲也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无非就是这艘飞船在坠毁到了木卫二上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可以用来修复飞船的材料。

  而他们的货仓和生存物资又损失殆尽,这群可怜人只能在这颗寒冷的星球上苟且维持生命。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因为缺少科研人才,先进的技术开始渐渐流失,每延续一代,科技便退后一点。

首节上一节241/3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