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身帝国 第166节

第353章 第一次登陆火星

  “没人说话,那么我们就抽签吧!”唐九零知道,第一批登陆的风险是最大的,毕竟穿梭机的性能是否能够安全到达登陆地点,谁心理都没有数。

  第一批下去的人绝对风险最大,这也是头两架穿梭机中只乘坐两人的缘故。

  “我去!”一名分裂体率先举起了手。

  “我也去!”看到有人带头,一名胆子比较大的男宇航员也举起了手。

  “还有我们!”又有两个人举起了胳膊,这两个人都是招募来的宇航员,这让唐九零有些佩服起他们的勇气来。

  “很好!你们可以出发了!”唐九零点了点头。

  自愿第一批前往火星的四人,启动了身上强殖装甲的头盔,转身向着飞船后方的穿梭机停泊区飘去。

  在经过一道气密门后,四人分别登上了一个机翼上的上下两架穿梭机。

  而此时飞船也已经变轨到了登陆地点上空。

  “通讯设备正常,穿梭机隔热装置正常,所有子系统正常!可以出发!”第一批登陆者们对着摄像头竖了下大拇指。

  “祝你们好运!”唐九零默念了一声关闭了吸附在这两架穿梭机上的电磁锁。

  在穿梭机和飞船对接的舱门关闭后,两架穿梭机从飞船上弹出一段距离后便启动了推进器,向着下方的红色星球冲了下去。

  火星一号驾驶舱内,剩下的六名宇航员通过舷窗默默注视着两架穿梭机上的信号灯渐渐消失不见。

  两架穿梭机互相交替着穿过了火星那稀薄的大气层,来到了早在蓝星上便已经确定好的登陆点。

  这个登陆点位于一个巨大的平原当中,在这个平原的周围还有着数座山脉,在这里火星上最著名的沙尘暴威力将会小上很多。

  而登陆点不远处,巨大湖泊干枯形成的深坑,代表着这片地区的地下应该还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源。

  这样一来,第一座火星前进基地便不再需要派飞船到火星的两极去取冰化水。

  因为火星的重力大约只有蓝星三分之一的缘故,穿梭机垂直降落的难度要比蓝星上低得多,所以所有的穿梭机都是垂直起降设计。

  在穿梭机两侧机翼上的推进器向下转动后,两架穿梭机缓缓降落在了平原上。

  身穿强殖装甲的四名宇航员,一步一顿地从穿梭机打开的舱门中走了出来。

  当第一名宇航员将脚踩在火星的土地上时,另外一名宇航员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这是人类第一次来到了火星,在火星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注意安全,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物存在,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小心!”担任登陆小组组长的分裂体在通讯网络中沉声道。

  “明白!”组员们纷纷点头回应。

  四人一跳一跳地向降落点四散而去,他们不时用手中的探测器插入脚下的土壤中获取样本。

  两个小时后,四人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全部取出,这些样本都被储存在了一个个小的玻璃瓶中。

  在将样本汇集后,一架穿梭机上方突然竖起了一个小型的火箭。

  组长将储存了全部样本的箱子塞入到火箭的顶端,火箭直接腾空而起向着火星一号所在的方向冲了上去。

  这些土壤样本将会被送到火星一号的实验室中进行分析,确认这些土壤样本没有威胁存在,并且地面上的宇航员没有遭遇任何袭击后,火星一号便会将基地的组件全部空投下去。

  又过了两个小时,所有土壤样本都被分析完毕,毫无例外的全部都是安全的绿色级别。

  加上地面上的宇航员们并没有遭遇到任何袭击,唐九零便启动了工具仓的空投系统。

  这些工具仓就如同在蓝星轨道中投下的同温层无人机母舰一般,在脱离了船身后直接被送进了火星的大气当中。

  这些工具仓内携带有用来挖掘矿物的采矿机以及用来提炼金属的提炼设备。

  除此之外便是各种用来制造零件的机床和锻造设备。

  这些工具能够保证第一批登陆的登陆者们,哪怕携带的零件全部损坏,也有能力在火星上建造一座简易的基地等待第二批登陆者到达。

  同时如果携带的零件和设备没有损坏的话,登陆者们还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扩大基地的规模,从而让第二批登陆者到来后便能满功率工作。

  当三个携带有工具的工具仓被抛下后,最后空投下去的便是携带了简易基地模块的工具仓。

  这些已经在蓝星上便建造完毕的基地模块组装后便是一个小型的火星殖民地。

  最先进的循环系统和种植系统能够满足这十名宇航员在火星上的自给自足!

  甚至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间自己的独立舱室!

  地面上的四名宇航员在确定空投开始后,驾驶着穿梭机离开了原地,他们可不想被几百米长的大箱子砸在身上。

  这些如同一栋栋摩天楼般的金属箱在穿过大气层后,底部便开始疯狂喷射出火焰,同时箱体上还出现了大量的气囊,减速伞也已经弹出到了空中。

  四个巨型金属箱在落地后,箱体的金属板便全部展开,露出了里面已经打包好的各种设备组件。

  “看起来是个大工程啊。”几名宇航员咽了下口水。

  不过好在泰坦集团为第一座火星基地准备了大量的人形机器人劳动力,那些重体力活根本不需要这些宇航员亲自动手。

  在两百名机器人的忙碌下,第一座火星前进基地便已经初具雏形。

  工具仓的金属箱壁被拆下,组装在一起形成了基地的围墙,这些十五米高的金属围墙将整个基地牢牢包裹在其中。

  而工具仓的顶部和底部金属,则在简单挖掘后作为了埋在地基下的基地“地板”!

  率先组装好的是宇航员们的生活区,数十个圆柱形的舱室拼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环形的生活区,圆环的走廊连接着各种功能的舱室,而圆环区内侧则是一个正在搭建的种植大棚,整个大棚都将被复合材料的透明穹顶所覆盖,以便种植的蔬菜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

第354章 人类第一艘战舰

  基地的制造区则位于基地的另外一侧,一根根烟囱拔地而起伸入空中。

  这些烟囱今后排放的废气将会缓慢改变火星的温度。

  当然,这些改变无异于是杯水车薪,不过唐士哲还有着其它增加火星温度的方法,这个工厂排放的废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座制造工厂包含了采矿、提炼、锻造、制造所有功能,完全能够让这座基地实现零件上的自给自足!

  当然,芯片等高端设备这里是无法制造的,这里也只能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零件而已。

  五辆高十米的矿车是负责运输矿石的主力,在距离基地不远处的一处陨石坑,便是用来为基地提供矿物的矿场。

  坠落在此的陨石携带来了大量的贵重金属,足以供基地开采一年的时间!

  而在基地的地下,一个正在挖掘的水井则是今后维持基地供水的主要来源。

  一旦在地下找到结冰的水源,或者地下暗河,那么前进基地的水源问题便彻底解决了!

  不过在其发现水源前,前进基地还是只能依靠火星一号上空投下来的水仓过活。

  “火星轨道中的卫星网络已经展开,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导航卫星都已入轨,你们很快就能收到卫星发回的各种信息了!”唐九零看了看显示器中已经全部进入轨道的卫星,对着地面上的宇航员们说道。

  “收到了!”

  “我们希望资源探测卫星能够尽快的找到更多的金属矿,我们打算在农业区稳定后就开始着手扩建基地!”地面上的宇航员们长舒了一口气。

  卫星网络的展开意味着他们能够掌握整颗火星的所有动态,再也不用担心沙尘暴突然到来了。

  前段时间,虽然火星一号发来了预警,但是他们还是被突然出现的沙尘暴搞得灰头土脸。

  而且他们中的一名队员还差点就迷失在基地的外面,幸亏是有机器人的帮助,才让他摆脱了危险!

  “我们能否和蓝星进行通讯了?”离开蓝星这么久宇航员们都有些想念自己的亲朋好友了。

  “可以了!不过因为存在十余分钟的信号延迟,你们只能够以留言的方式进行联系。”

  “但是注意,你们的所有讯息都将被泰坦集团审核数次后,才会被送到你们的亲朋好友手中!”

  “你们的任务是绝密的!任何信息都不能向外透露!一旦违反了规定,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的!”唐九零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知道!放心好了!”宇航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已经了解了。

  此时的月球背面。

  经过一百二十天的发展,原本陨石坑中的矿场和工厂已经彻底完工!

  一座由空间站牵引的轨道电梯也矗立在了陨石坑的中央。

  由于月球引力要小得多的缘故,这个轨道电梯的工程量并不大,难度也不高,技术含量更是低到蓝星联合会都能建造出来。

  不过这座轨道电梯的存在,使得地面工厂建造零件,然后再运送到造船厂的这个过程的耗时,缩减到了原本的五分之一!

  如此高的效率提升,使得造船厂建造飞船的速度也提升了近两倍!

  不光如此,随着陨石坑内制造工厂的完工,所有飞船的零件已经可以实现一大半的自给自足!

  剩下的那一小半也是因为月球的矿场还没有发现这些零件的原材料,不然这个船厂能够实现绝大部分的自给自足!

  要知道这个矿场和制造基地可是投入了泰坦集团这一百二十天的绝大部分产能!

  轨道发射塔发射的胶囊飞船,除了给轨道之光天空站运送生活补给之外,全部都被用于这座基地和船厂的建造了!

  不过成果也很显著!月球B1船厂的船坞数量也达到了三座!可以同时建造三艘不超过1.5km长度的飞船!

  船厂的居住空间站更是能够容纳多达一万人办公和休息!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用魔种去建造月球基地?为什么不用魔种去建造飞船?

  这就涉及到魔种成长的必须条件了,那就是太阳能!

  如果没有太阳能魔种虽然也能成长,不过速度只有原本的千分之一!那还不如造零件拼装!

  而月球背面就是一个没有太阳光直射的地方,魔种在这里的生长速度极低极低!

  而之所以不建造战舰,是因为魔种的强度还是太低了。

  别看轨道之光天空城可以用魔种建造,但是那是一座漂浮在轨道上的太空城!它不需要考虑受到攻击时结构强度能够坚持多久,它的变轨也是缓慢进行的。

  而太空船如果按照轨道之光的变轨速度,早就被陨石或者炮弹击中了!

  按照唐士哲规定的机动速度,轨道之光这种结构强度的空间站只有一个后果,刚刚加速就会解体!

  这种情况下,用合金浇筑的飞船龙骨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这也是飞船的建造效率如此低的原因!

  而且飞船内的那么多设备以及布线等工作,如果放到一艘魔种成长出来的空壳上,那还不如直接造零件拼出来艘飞船来的快。

  模块化设计的飞船可以大大减少内部装修耗费的时间,让爆船的效率更高!

  在这一百二十天中,泰坦集团也建造出来了一艘实验用的太空战舰。

  说是战舰可能有些高估它了,因为这些飞船的结构强度非常低,战斗力可能还没有海洋中的驱逐舰强。

  不过作为人类的第一艘太空战舰已经非常不错了!

  因为和火星一号采用了同样的模板。这艘实验型战舰的主体依旧是长条形,不过比火星一号飞船多了两根对称的龙骨增强了飞船的结构强度。

  如同海洋里那些普通战舰一般的外形,不过就是原本收窄的船底变成了一层狭长的甲板。

  整艘战舰在上部甲板装备了五门双联装的电磁轨道炮,而在下部甲板上也同样装备了五门双联装电磁轨道炮,每门电磁炮光炮管的长度便达到了五十米之巨!

  这样一来,战舰在横着面对敌人的时候,便能够让十门电磁炮同时攻击!

首节上一节166/3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