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觉间,日月星辰循环交替,半月匆匆而过。
碧云盘坐两峰交汇飞瀑崖壁处,五心向天,吐纳大日光华,腰间朱红葫芦持续流溢丝丝缕缕五色元气,汇入周身穴窍。
这葫芦,也是近些时日新炼,用以区分,选了朱红色,内中仅有千丈方圆,但也足够容纳罡煞之气。
当时碧云赠余元纯阳筑基丹,助余化炼去躯壳异气,破开关隘,得了允许,采了好些天地异气。
本是用来炼青雷子、以及蜀山法术,不想机缘巧合,化身有了修炼八九玄功的机缘,省去大把采罡煞的光阴。
日月五星精华、乾天神罡、长虹贯日罡、地火阴煞、阴雷煞、七玄神煞、秽土腐水煞、孤烟蔽日煞…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炼玄功前三转,需用霸道、精纯罡气煞气异气,磨练经脉穴窍。
每个炼成八九玄妙的人,前三转修炼都有迥异之处。
譬如杨戬,他修行没几年,并无搜寻繁杂零散天罡地煞的功夫,玉鼎真人多年前就准备,也仅仅采集了百余种罡煞。
这位跟脚深厚,神人交合而生的应劫之人,其实是借助眉心天眼神光内炼,另外炼了一百零八种品质极上乘的天罡地煞。
至于碧云,则是打算炼足三百六十之数,并无损耗神目阴阳二气的打算。
当然,凡事皆有利弊,炼罡煞磨练穴窍,本就是精细活,采周天之数,合乎天地大道,却更加费心费力。
这半个月,碧云仅仅炼了七种罡煞,承受七种不同的苦楚,体魄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坚韧。
扑通!
天幕青色剑光被一道迅疾成残影的拳罡砸中,骤然破开,内中道童身形猛地坠落,跌入瀑布之下寒潭,溅起十余丈高的水柱。
“今日坚持了两个时辰,韩师弟进步神速!”
某个皮糙肉厚,半点伤势没有,衣袖微损的三眼少年郎,化清风而来,笑着言道。
这特福生无量的是人话吗?
不说被打的怀疑人生的韩毒龙、以及日复一日观战的杨婵和哮天犬,就连碧云都看不过眼了。
“好了,你在玉泉山苦修半月,剑术进境不小,能破开杨戬衣袖,不遇神仙,总归能遁走。
若是再待下去,宁道友也怕徒儿被我拐走,你且归去,待我向令师问一声好!”
碧云缓缓起身,望向从寒潭中钻出来的凄惨徒儿,正色言道。
“谨遵师叔法旨!”
韩毒龙闻言,如蒙大赦,郑重躬身施了一礼,又朝杨家兄妹打了个稽首,便忙不迭驾起剑光,往山外去了。
第241章 天数归元,总有惦念
帝辛四年夏,宁赤霞与玄霄,相隔十余万里,纷纷闭关,以期在大劫来临之前,修为再上一层楼。
这一年,姜子牙还在昆仑山劈柴、挑水,诵经修道,上山三十余载,炼气士寻常的五行法术,竟然还没纯熟。
这一年,杨戬搬山负岳,修炼玄功,日夜不辍,勤勉到极致,只是不愿再让那天,遮住他的眼。
这一年,哪吒回到陈塘关,静心清修,意在免去身死之劫,省得浪费金光洞宝莲,也省得损了天然躯壳。
这一年,雷震子不知还在天上,哪个旮旯角孕育,等待着与雷霆一道化生。
这一年,姬昌还在西岐做那人间圣人,伯邑考琴音旷达,姬发修文习武,溪还没等到那位天命钓鱼人。
这一年,轩辕坟的骚狐狸还没被招妖幡唤去娲皇宫,苏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一年,朝歌方圆十万里依旧大旱,神仙真龙皆束手无策,梅山地界却是绿意盎然,流民汇聚越来越多,闻仲大笔一挥,九州山河,东西南北,日夜运输粮草,又以碧游法宝承装江湖之水,分往各个城池,再度开拔征讨妖邪。
这一年,殷受伤势痊愈,却也消了亲征之心,商容、比干联名上书,帝王将相大祭三皇五帝,旱灾依旧未消,梅伯、杨任上书,请祭大禹,奏章被按下不表,费仲、尤浑请奏修建摘星楼,登高祷告,准奏。
封神大劫偏移的天数,在太清收徒之后,渐渐归元,神仙两道,三山五岳,短暂陷入沉寂。
至于造成天机愈发混沌,闭关清修的那个“祸害”,也在被许多人惦念。
……
大江以北,汉水以南,矗立着形似乌龟的巨大山岳,正是昔年大禹治水时,镇压妖猴无支祁的龟山。
此山内外,遍布禁制,合仙、神、人三道,纵是大罗神仙,也难以破开分毫。
妖猴被山岳镇住,神仙符篆、人道红气密密麻麻化作囚笼,将之牢牢封锁。
“封神大劫,神道将兴,商灭周起,皆由天定…大禹,你对我困而不杀,便是为了如今吗?
终于快要破开桎梏了…敖雪、敖震…云笈…宁赤霞…殷受…再见之日……”
山根地脉,传出低沉呓语。
……
东海,火龙岛,女仙一袭赤色仙衣,立在熔玉海之巅,身后立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
“老师,宁前辈真是碧……”
胡雷服下纯阳筑基丹,修行较从前顺遂了许多,五气炼就其三,气象不俗。
“我只识得宁道友,余者,与我何干?”
火灵圣母说罢,纵身一跃,缓缓飘往无尽熔岩之内。
本来距离金仙尚远的她,在得了火龙岛之底千余真火真精加持后,窥见了攒聚三花的希望。
……
仙岛之上,孤峰高处,千百洞窟,罡煞无穷。
“教主竟真没计较,赵公明也对西海之事三缄其口,宁道友手段,果然厉害。”
余元盘坐丹炉前,云海涌动,雾霭弥漫,炉中星斗罡煞淬体丹,升腾龙虎之气。
这位截教三代嫡传弟子,在与碧云论道之后,闭关参玄,道、法、术皆有进境,竟有脱离炼血煞法门桎梏,重回玄门大道的架势。
……
截教祖庭,金鳌岛上。
秦完、赵江…等等十缺二天君,在骷髅山、声名山化作齑粉之后,沉寂多日,各自炼阵,少有碰头之时。
今日,八兄弟难得齐聚,气氛却格外沉重。
“不想吕岳那厮,竟瞒着我们,行那等犯三界忌讳的恶业……”
“好在老师并未追究吾等与声名山暗中的往来……”
“可是也似乎无意对付那贼厮……”
“若那厮再动用刹那将方圆数百里化作虚无的手段,谁能抵挡?”
“不论那是法术还是法宝,必然难以炼成,否则,他早就动手了…十天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姚宾、金光遭劫,纵然拼个粉身碎骨,也要报应!”
“只是,十绝阵气数相连,少一阵则威势大损,如今缺了二阵,怎生奈何?”
“这也好办,五妹、七弟阵图,咱们都记得,只需寻两个替补之人,好生祭炼,未必不能恢复鼎盛大……商青龙关有一员大将,名叫张桂芳,曾受七弟指点,精通呼名落魂之术,且先将他寻到,传授阵法,余下金光阵,暂无现成人选,诸位兄弟费心物色,待到大劫之时,再去报应!”
“莫忘了,那贼厮还有一手不俗剑术,就怕其修为再有精进,五姐、七哥遭劫时,罗宣还没身死,多半便是被其飞剑斩了。
咱们先前炼的护身之物,远不足以抵御碧云小儿飞剑,还需另寻他法,重新祭炼,免得报仇不成,又损兄弟!”
这一日,金鳌岛八位天君,悄然分散,去往九州八方。
……
本来西昆仑仅有陆压与度厄两个世外高人辟了洞府,但在骷髅山崩裂那夜之后,又多了一处。
天明时分,晨光熹微。
女仙身形修长,鼻梁高挺,眉眼狭长又带有几分凌厉,盘坐石床之上,搬离龙、纳坎虎,运元神,非积攒功行,却是在祛除经脉中潜藏的花煞神罡。
敖离将白骨洞主仆二人救到昆仑之后月余,石矶娘娘才幽幽醒转,那时还觉肌体酥软,快把度厄真人灵丹吃光了,才恢复几分精神。
彼时碧云怕石矶娘娘与彩云不配合,施展十二花煞神罡时,全力催发,毫不留情,那时,他就有堪比真仙的法力,又是趁其不备,暗中下黑手,就是怕提前醒了,惹出麻烦,毒瘴效果十足。
这些时日,不论陆压、度厄还是敖离,都统一言辞,说是马元从吕岳那借了发瘟之宝,将二人迷晕,有意报复。
好在路过一位散仙,施展法术,将她们救下,不想吕岳铁了心要报复,联合罗宣一道前来,度厄真人心血来潮,及时赶到,与那位散仙联手,诛灭仇敌之余,失手将洞府毁了,那位散仙,也身死道消。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石矶娘娘低下头,看着还在沉睡的女童和狸奴,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第242章 女娲宫题诗
天幕日月星辰流转似梭,光阴快过任何一道剑光。
不觉间,三年匆匆而过,竟到了帝辛继位的第七年。
这三年间,大商咽喉腹地战事未歇,闻仲与袁洪,各自率军,互有胜负。
奈何大旱依旧,梅山冰夷坐镇,雨雪如常,境下孟津、渑池二地,流民渐多,兵民合种,也不愁粮草。
大商却被拖入无底漩涡,朝歌国库损耗甚巨,九州八百路诸侯,在数次上供钱粮之后,渐渐生出民怨。
闻仲也曾请同门助阵,但外门已无多少厉害援手,十天君闭关炼阵,内门余元、火灵圣母,各自参玄悟道,以期功行有进。
于是,梅山六怪在冰夷帮助下,得以维持住一块方圆万余里的地盘,认真耕耘。
这个以妖怪为核心,流民散兵做根基的势力,生生将大商最重要的股肱之臣耗住。
失去了定海神针的朝歌朝堂,逐渐生出乱象。
这日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按班次列位,殷受一夜御十女,精神焕散,迈着略有些虚浮的脚步,缓登金阶,命当驾官传谕:“有奏出班,无事散朝!”
大殿之内立着的,最次也是大夫之类,宰相商容、亚相比干,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大将鲁雄赫然在列。
右班之中出一人,手捧牙笏,伏跪金阶,山呼称臣:“老臣商容忝居相位,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这三年,大商帝王臣子,没少祭祀,主祭上古贤君,除了前朝帝王,上到燧人,下到尧舜,甚至连成汤到帝乙,都依次祭了个遍。
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旱灾久未消除,神仙难解,到了动摇国本的程度,祭祀频繁些,倒也合乎情理。
大商数百年积淀,文丁、帝乙得闻仲辅佐,四海承平,趋于鼎盛,祭祀耗费,九牛一毛。
只是,殷受却在接连失望中,对于祭祀之事,生出厌倦之心。
这个少年时便显出非同寻常气象的帝王,也曾有雄心壮志,不想闻仲、商容、比干等老臣,几乎将朝野之事悉数处置妥当,完全没有半点微操余地。
此前御驾亲征,难得调动起殷受兴致,却是败退而归,还被袁洪一箭射穿肩胛,休养数月才康复。
故而,曾经一派明君之相的帝辛,在失去闻仲镇压的情况下,渐渐骄奢淫逸,有了向前朝末代帝王夏桀致敬的意思。
祭祀?祭个屁啊!
帝辛半靠在龙椅之上,给宦官使了个眼色,代他搀起商容。
“老丞相,大商三年之内,祭祀不下双掌之数,那旱灾却毫无消散之势,女娲有何功德、什么本事,使寡人轻万乘而降香?”
殷受生来便是做帝王的料子,其人身形雄武,气度非凡,从来容不得有人居于其上,少时凡事力争上游,手托梁柱救先王,才以季子身份得了帝位。
如今帝乙驾崩数载,闻仲讨逆,朝歌城内,再无能稳压帝王的存在,文武大臣屡次上奏祭祀,天象依旧,逐渐失了话语权,殷受的权威,一日胜过一日。
不过,殷受也并非单纯与商容呛声,他是真不知女娲功绩,大劫序幕还没拉开,神道未兴,女娲又是上古之神,补天之事,过去太久,庙宇冷落多年,少有人去祭祀,帝王大祭就更加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