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眼眸微凝,驾起无形剑光,往东北方向去了。
大河之畔,老者拄杖而行,城上小妖竟似没瞧见他一般,任由他在城外行走。
老者身形清瘦,看着弱不禁风,步履却甚是矫健,在碧云驾剑光东去的刹那,忽然抬起头来。
“这遁法倒是新奇。”
老者笑了笑,缓缓迈步,踏在水流衰减,却依旧滔滔的河面上,缓步而行。
……
大商都城几经变幻,成汤灭夏,定都于亳,后来屡次迁移,盘庚率臣子入殷,帝乙又迁到朝歌。
这座雄伟城池,某种程度来说,代表着玄鸟血脉的兴衰。
如今,大商国势还称不上倾颓,帝都朝歌,却被梅山妖邪率军围得水泄不通。
此非战之罪,却是神仙妖邪之流施展神通,变更天象,致使方圆十万里大旱,不久前,又生瘟病,加上殷受败走孟津,士气更加萎靡,就算闻仲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对抗天数。
天下诸侯,倒也有忠心的,北伯侯有意南下,奈何寒冬腊月,粮草紧缺,麾下将士怕是出不了冀州就要冻死大半,东伯侯姜文焕是国丈,也想发兵,却同样遭受旱灾、瘟灾,无力来援,西、南两位诸侯,以及五关将士,都被渑池、孟津门户阻遏,难以拱卫京都。
碧云在日落前赶到京畿,远远瞧见枯黄、惨绿二气瘟癀之气,从山林中发出,渐渐吞噬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帐,朝朝歌蔓延。
本来命数,西岐会承受瘟疫之灾,谁知天数变更,竟是朝歌先遭了劫难。
若依常理,闻太师也是碧游门下,李平多少要顾忌几分香火情,可吕岳、陈庚都死了,声名山毁灭,他一心要拖碧云下水,无所畏惧,近乎癫狂。
这时的闻仲,发觉旱灾、瘟灾来的诡异,去往东海祖庭求援,恰好不在城内。
故而,李平才钻了空子,得以隐匿山林之间发瘟。
这座山林,也藏着秘辛,轩辕坟便坐落其间,那头还没能魅惑殷受的九尾狐狸精,以及雉鸡精、玉石琵琶精,都在内中藏身。
碧云驾起无形剑光,入了山林,直朝轩辕坟掠去。
只见道人一袭幽绿袍服,眼神近乎枯寂,仿佛活死人般,手持瘟疫钟,轻轻摇晃,便有无穷无尽瘟癀之气涌动,管他商俊叛军,无差别祸害。
这位碧游外门真仙,其实是声名山性情最温和的一位,感应到至亲之人接连身死,恰好遇到旱灾,忽然生出发瘟祸世,业力诛敌的心思。
“你们声名山一脉,从修炼瘟法那一日起,就注定要灭亡。”
碧云眼眸微凝,祭起青瘟袋,收拢周遭瘟气,驾无形剑抵近,五毒仙剑化作一道青色光华,轻轻一绞,便将绿袍道人躯壳斩断。
人间最后一位瘟神,终于身死,真灵归于泰山,静待封神之时。
第220章 拜师太清
不用无形剑斩李平,并非仁善,是怕飞剑受污,斩吕岳时,对方几件接近镇洞之宝品质的发瘟之物都被震毁了,也不怕污浊剑气。
这种峨眉独门秘传飞剑,妙用无穷,唯独有一样缺点,便是品质低时,易受污浊。
碧云倒是有许多灵丹妙药,都能化解异气,却不想浪费。
剑斩李平,业力就消了半数。
毕竟,发瘟害人的是他,碧云也没逼着他行凶,最多算是个诱因。
余下半数业力,却需将梅山、朝歌之间,好大一片山河瘟疫驱散。
“这般浩大工程,我一人之力,断难解决,化身新炼,也没个朋友,还是得真身出面,让龙女、钱塘君、三太子来帮着行云布雨。”
碧云发纯阳火将李平躯壳、道袍焚了个干净,将瘟疫钟收走,眼见瘟癀之气朝朝歌蔓延,祭起青瘟袋悬空虹吸。
这件法宝,乃是吕岳熔化列瘟印炼就,品质奇高,且对于瘟癀之气有着压胜之效,堪称瘟宝之祖,刹那便将那黄绿二色隐藏邪雾收了。
不过,依旧有数万士卒、百姓被瘟气侵入,发热发燥,更要命的是,声名山瘟疫,传得极快,要不了多久,城内城外生灵就都得病倒了。
天遁镜能够破除邪法,强行驱散躯壳内瘟气,但对凡夫俗子行不通,哐哐一顿照,猛攻病灶,瘟散了,命也快没了。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便是此理。
“好在李平才是真仙修为,中了瘟法,还有七日生机……先试着将朝歌瘟疫祛除……”
碧云炼就婴儿,灵觉敏锐,闻得城外营帐渐有哀嚎之声,也懒得管在轩辕坟石堆缝隙窥探的三双眼睛,驾起无形剑遁,将十粒小还丹、三粒祛毒丹取出,接着尝试以烛龙水阴法,攒聚云雾。
不论第二元神还是身外化身,蜀山元神才是真我,除了与肉身紧密相关,难以复刻的手段外,真身化身神通,近乎一致。
剑术、雷法、火法,二身施展起来,威势等同,真身炼了几个月的烛龙水阴法,化身也有相同的造诣。
这两具躯壳,都是水行作为根本,化身还炼入五行精英,无有缺漏,施展起烛龙水法来,威势相当不俗。
碧云先运元神,发太清阴气,新肉身没炼成五脏神,也就没引动肾水,直接将阴气灌注双目,眼睛阖开,发出两道最是纯粹的水阴之气,去往天幕,接着将口一张,吐出太乙神雷。
其躯壳内,敛藏极深的丝缕莽苍之气涌动,竟然招来风云,霎时间,黑云压城,狂风呼啸。
炼入祖龙之,炼就烛龙神目,碧云都能算是人形真龙了,也得了行云布雨的本命神通。
正要将小还丹、纯阳祛毒丹化成神液,随雨落下,漫天风云,却兀得消散。
这片雨云,由烛龙水阴法生出,行云布雨神通凝就,足以数千里之广,竟在刹那之间崩塌,甚是古怪。
天幕异象,很快引起了梅山六怪注意,袁洪更是直接化风,直上云霄。
奈何碧云一直在无形剑光内施法,仅有刹那的气机流露,袁洪也无火眼金睛,就算在面前也寻不见,四处飞掠一阵,又重新归营。
不久后,他忽然领了数千还没得瘟病的士卒,趁着城内城外乱作一团之时,前去攻城。
这次,碧云没有出手阻止,前番在梅山斩妖,头一回是对方劫营时,队伍里混了好些妖怪,不守人道规矩,第二次是张奎身陷险境,仗剑斩了牛妖。
袁洪率凡俗士卒冲阵,并不违背规矩,战死者,兴许还有望成为天兵。
“如此看来,殷受手上,怕是已无震天箭了……不过,朝歌方圆十万里大旱,又生不出云雨,怎才能用神丹祛除瘟毒呢?”
碧云心念微动,伸手将一枚小还丹捏成粉末,被清风卷着,往朝歌散去。
不等观摩丹丸效用,碧云却心下一凛,其身前,忽然现出一位拄着竹杖,白发苍苍的老者,神色和蔼地出言。
“这法子固然有些暴殄天物,倒也有几分效用,不过,你那丹药未必足够。”
老者面容、气度平平无奇,身上看不见半点法力、道韵,真似个凡俗长者。
只是,谁家凡人能凌虚而立,还能窥破大罗神仙都看不穿的无形剑遁,还能无声无息接近炼就神目、灵觉敏锐的一具身外化身?
碧云无形剑、五毒仙剑,甚至连寄托第二元神的日月珠都放出光华,其上太清符篆摇曳不止。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封神蜀山,太清并非等同,却在冥冥中有着些许呼应。
碧云有两世宿慧,清楚封神世界,有此等神通的,至多两掌之数,习惯以老者形象示人,还能引动太清符篆的,说一位也对,四位也没错。
“晚辈有心消除瘟灾,却苦于修道浅法陋,未能成功,斗胆请前辈指教!”
碧云默诵玄经,快速平复心境,撤了剑光,郑重俯身下拜。
“贫道山野之人,称不上前辈,我倒是知晓消灾之法,不过,法不轻传……”
老者拄着竹杖,身形却并不佝偻,甚至还比少年模样的碧云化身高了些许,抚须笑道。
这时的碧云,大略也猜到老子注意到多半是与紫青宝篆有关,闻得话语间的言外之意,刹那决断。
“老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碧云说着,拜倒在虚空之中,接连三次,然后又叩了九个响头。
“贫道法号太清,声名不显于世,你是我唯一的弟子,按照法脉…前面…罢了,你从前因果,为师已出手彻底斩断,今后,便唤作玄霄吧。”
太清道人说罢,身上装束忽然变化,现出九霄冠、八宝万寿紫霞衣,左手龙须扇,右手三宝玉如意,全然一副仙家气派。
碧云闻言,确定了猜测,心头又是一震,连忙仰首应答。
“谢老师赐名。”
“你还有两口宝剑傍身,为师却是身无长物,先将道法传下,法宝,自行祭炼吧……”
太清道人说罢,袖中一点灵光飞出,渡入碧云眉心。
第221章 八景正法,火云三圣
这时的碧云,还没从忽然入了八景道统的巨大冲击中缓过神来,纵然看见太清道人一身豪奢行头,也没好意思去求。
不错,八景道统,阐教大掌教老子创下的一脉,太清是元气化成,却也是混元大罗金仙分出。
哪怕没收入阐教,算作教外别传,那也约等于圣人弟子,还是珍贵独苗。
当年混沌开辟,鸿钧道人一教传三友,八景、玉虚、碧游三脉,道法皆有不同,却是同源而出。
老子至宝叫做太极图,太清道人传授的,正是仅有两人修炼的八景宫嫡传正法,较元始、通天法门,更侧重两仪阴阳。
真算起来,八景一脉的确与碧云颇有缘法,道德经言:“上善若水”,碧云两具躯壳都是水行根底,并且都重阴阳二气。
太清道人给徒儿起的道号玄霄,也有讲究,玄者,玄门、玄都,也能和某位还在八景宫扫洒的大法师名号对应,霄者,既与碧云跟脚有关,还有九霄、凌霄、紫霄的说头。
何况,太清是化身,玄霄也是化身,化身收化身为徒,无比般配。
莫说“玄霄”了,远在钱塘龙宫,也刚刚炼成烛龙神目的碧云真身,都被从天而降的机缘弄的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太清道人传授八景嫡传正法时,并没有对第二元神做限制,法门同时传到真身识海。
幸亏碧云将龙女说服,分别修炼,否则,单是泥丸元神发出的璀璨神光,就会露出破绽。
“道者,虚极之先,混沌之祖。无为而运日月,不言而育乾坤。八景凝玄,一化三。太清居上,玉清次之,上清辅之,共演混元……
泥丸九真居绛宫,三田之中有玄牝。存思日月照五脏,呼吸吐纳合紫烟……
人心本静,欲动而扰。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神而道自明。无为非不为,顺天应人,和光同尘……
九转还丹,七返灵砂。铅汞相投,龙虎交媾。外丹炼形,内丹炼神,形神俱妙,方为金仙……
符者,天地之信;者,鬼神之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卦定吉凶……“
这部八景嫡传功诀,包罗万象,分总纲、炼炼神、心境道力、内外丹道、符五篇,共计万字,阐尽玄门之理,堪称微言大义。
至于遁法、五行法术、炼宝之法、护身神通,却是只字未提。
若仅是功诀,纵然珍贵,也较从袁角那儿得来的碧游正法玄妙不了多少。
这回太清道人亲自施法传渡,堪比教主灌顶,内中精义,悉数呈现,却又极度收敛,仅仅讲述大道本义,并无衍生,给门人留了走出新路的机会。
“我修炼的九天玄经、太清仙法,虽是蜀山玄门正宗,总归重术轻道,如今得了八景嫡传之法,二者竟有融汇之势。
这两种源自不同世界的道法,殊途同归,确比碧游正法更加适合于我……”
碧云盘膝坐定,屏气凝神,以八景法门吐纳行气,竟然毫无阻塞地一身法力化去,重新凝就,论淬炼真气之效,胜过炼化千百枚小还丹。
……
“你从前道法与本门颇有渊源,不耗多少功夫便能转修融汇,还是先化解九州瘟灾,再闭关清修。
这次灾厄,本该在二十余年之后降下,奈何天数变更,提前生祸,若要根除,须往火云洞求见三圣。”
太清传了八景嫡传正法,再度出言,指点迷津。
不等碧云发问,老道又是一指点出,将机要传授,缓缓迈步,忽然消失无踪。
“这孩子有几分先天根性,又是后天生出,灵光少了些,入炉炼上一遭,或许也能修八九变化。”
太清道人刹那归往玄都八景,心中暗道。
“我算是体会到几分便宜徒儿的心情了。”
碧云眼见刚拜的老师转瞬失了踪影,哑然失笑,却也彻底消去了业力加身的阴霾,驾起无形剑光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