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与仇人合作,都不算什么。
他这一路,吃了太多太多的苦!
只有那太监老祖宗的位置,才配得上他这一路的辛酸苦辣和颠沛流离。
而且听说皇宫中有一本给太监修炼的无上宝典,练到最高层次,能使人血肉再生,一直由大内的太监老祖保管着。
那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
…
抓了高公远的家眷,进行审案结案之后,徐青一下子陷入完全的闲暇中。
他利用寒玉珏,帮助冯芜修炼到驱物大成的境界。
到了这一步,只要机缘一到,便可晋升显形之境。
徐青劝她放下心,不要为此忧虑。
两人琴瑟和谐,好似提前进入夫妻相处,举案齐眉的状态中。
这也是冯西风本身是个不拘礼法的人,换个古板的岳父,肯定不会让两人在成亲前,有过多接触。
不过,冯西风也享受这段女儿还在家里的时光。
不时还能找准女婿纵论天下大势,臧否人物。
他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快活了。
哪怕冬日的寒意已经到来,亦散不掉他心中的暖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婚期越来越近。
徐青按照步骤,准备着跟婚事相关的一切。
成亲的地方,当然在江宁府,邀请的名单,早已定下。
冯芜看着一长串的名单,咂舌道:“这人也太多了,有许多你都不认识吧,这样请人来,到底好么?”
徐青:“我知道你不喜欢热闹,但这一次,希望你忍耐一下。不是我故意要请这么多人,而是请的人越多,大家越安心。希望经历过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外界可别把我继续当成什么可怕的混世魔王。”
冯芜抿嘴一笑:“你不但是混世魔王,还欺师呢。”
徐青微微一笑:“可以不可骑师呢?”
冯芜先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明白了意思,双脸一红,说道:“我看过舅舅家姨娘给我的春宫图,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姿势。”
大户人家,女儿出嫁前,总要学一些侍奉夫君的手段。
冯芜没有母亲,便由舅父家的姨娘代劳。
徐青笑了笑:“好了,不逗你。这次帮林天王办了事,他打算将那枚四曲灵参拿出来炼药,已经和丹溪翁、徐福他们在研究赶工了,争取在咱们成亲之前,奉上丹药,届时可助你一臂之力。”
冯芜:“难怪你叫我不用担心‘显形’的事,原来早有算计了。”
徐青微微一笑:“我可不是故意瞒你,何况你也一直不说,显形之后,有什么惊喜给我。”
冯芜:“显形之后,咱们就可以神交啦,当然,不止这个好处。”
“神交?”徐青来了兴趣。
冯芜:“只有神交之后,咱们才能孕育出最精华的子孙后代,不过,神交孕育子孙,在我怀孕期间,需要消耗的修炼资源可不少,你要做好准备。”
“放心,我一定承担起这个责任。”
冯芜微笑道:“我肯定要吃穷你。”
徐青笑了笑:“不怕。”
冯芜明知徐青是哄她,依旧感到开心,大概被人爱,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不过,实际上不需要徐青付出什么修炼资源。
因为那时候,她就能叫上徐青,去开启玄天宝库了。
有玄天宝库在,徐青想必也能借此更上一个修行台阶。
那是玄天道人的宝库,师父便是为了这个秘密丧命的。
冯芜清楚,这个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将会惹来许多武道和道术高手的觊觎。
她正因如此,一直忍住不说,直到有能力将宝库开启,才会向徐青吐露实情。
第142章 大婚
婚期很快就到了,徐青先回到江宁府,准备布置接亲的事,以及“安床”。
回到徐府大宅,解元牌坊已经制作好,门楣焕然一新。
徐青前世时,对这类事其实不怎么感冒,觉得有些显摆和肤浅。
他读书时,最喜欢书中那一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内心世界的富足,可比物质的满足有趣许多,更加充实。
好吧,那是因为他前世没有富足过。
现在他精神和物质同时富足,两者都要!
到了解元府邸,徐青先去见婶娘。
他实际上有点伤感,成亲之后,婶婶和叔父就彻底搬出去了。
这不仅仅是未来冯芜和叔叔婶婶相处的问题,亦是婶婶她们即将有自己的孩子,再和徐青住一起,难免有些不合适。
毕竟叔父也是官,当了官,谁不希望在自己家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不然白天要迎上迎下,晚上回家还得小心翼翼地顾忌侄儿这边,那日子过得也没劲。
君臣也,父子也。
确然是一回事。
儿子翅膀硬了,便不想听君父的。
“青哥儿,未时三刻是安床的吉时。”
“嗯。”
其实信里已经说过,周氏力求周全,又说了一次。
她开心地拉着徐青去看新婚夫妇的床。
这起码有千斤,造价也是千金。
雍容华贵,上面有数不清的精细雕纹。
徐青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床。
周氏道:“本来不想造这么大的,但胡老爷他们非要凑钱,千叮万嘱让我找人造一个江宁府最豪华的大床。”
木头是紫檀木。
床有多大呢?
这么说吧,此床甚至能隔出内外两间出来,里面是睡觉用的小榻,外面可以用来更衣,还带有一个小榻,那是给通房丫头睡的。
可惜,冯芜没有陪嫁的通房丫头,倒是舅父家,还有个差三岁的小表妹。
周氏一边给徐青讲解大床的用途以及各种雕花的寓意,一边心里感慨,换做两年前,她想都不敢想,能有今日的富贵。
仿佛做梦一样。
她已经忘记,大病前的青哥儿怎么样了。
之前,她还和老李嘀咕,青哥儿是不是沾染了不祥的东西,醒来之后,变了一个人。
现在偶尔想想,哪里会是这样呢,即使是被什么上了身,那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或者前世的宿慧觉醒。
婶侄聊着闲话,老李则是负责婚宴上的事。
他知晓媳妇儿怀着孕,自己能多干一点就干一点,若是不会的,也尽量找人来,反正尽量不让周氏劳累。
不过周氏也只是负责盯着人干活,整天喜气洋洋,听得都是奉承话,也累不着。
用她的话来说,嫁到李家,过去那些年,哪一天不比现在累得多。
现在这叫苦尽甘来。
徐青和周氏,聊着聊着,便等到了吉时。
床周边站了一圈人,花了吃奶的劲,才将床移到吉位。
徐青没有动手。
但也看出来,这床质量确实不是一般的好,应该足够能在婚后折腾了。
他现在是武道高手,万一有时候玩尽兴,忘了控制力道,一般的床,指不定就给玩坏了。
还是婶娘有远见之明。
床安到吉位之后,便是铺床。
上面放好龙凤被,再撒手桂圆、莲子等十几样寓意吉祥美好的喜果,然后是孩子们上床打滚。
这可是解元郎的婚床,能上来打滚的孩子,都能沾到星宿老爷的福气呢。
毕竟在世人眼里,南直隶的解元不是星宿下凡,那能是什么?
没直接说是文曲星,那是给状元面子。
不过乡人眼里,南直隶的解元,绝对不比状元差。
若是徐解元日后中不了状元,那自然是朝廷诸公的眼光问题。
何况人家应天府是六朝古都,论排面,那也不小。
其实南直隶人,一直对北直隶颇有意见,认为国朝不该迁都北方。而且还一直靠东南的赋税和钱粮养着。
吃的,喝的,都是南直隶的血。
甚至南方人因为读书厉害,在国朝开始时,往往占据极大的优势,所以北方人不平,闹出个南北榜。
至于有识之士认为,北方是南方的屏障,南方给北方输血是应该的,南方人也不怎么买账,他们还有大江作为天险呢。
虽然历史上,偏安南方的,最终都逃不过灭亡,但本朝太祖不是成功了?
再者,南方的士绅最羡慕前朝的政策,那就是包税制。
朝廷中枢定个税额,士绅们交足之后,都是自个儿的。
可不比本朝大方许多。
人家是明明白白给士绅特权,本朝抠抠搜搜的,现在甚至还想清丈田亩。
因此伴随闻香教慢慢复苏,有些乡绅说了怪话,还不如当年闻香教起义成功,大家跟着混个香主、堂主,搞地方自治呢。
至于老百姓,根本不懂这些。
他们能知晓皇帝是谁,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还是因为当今皇帝在位够久,若是在位时间短的,有些偏远地方的老百姓都不一定知晓,中间换过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