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神话铸长生 第213节

  真珠粉末抛洒炉中,手结法印,密祝祭祀风囊的风后真言。

  八卦炉扑嗖嗖冒出白烟,灵珠粉末,化作符篆显化于幡杆。

  幽蓝色幡杆,无穷密密麻麻的细微符闪烁,外以八卦之妙,摄山川形变之气,攒簇灵妙,顷刻之间,将千百年祭祀之功,缩为一瞬。

  顿时,那密密麻麻细小符篆,隐入幡杆,消失不见。

  而纪缘盘坐炉前,施法不断,又将灵蚕丝入炉中。

  又依先前步骤,文武火交叠煅烧,再文武火交叠,炼形炼质数次。

  灵珠粉末,化作符禁制,篆刻于幡面。

  转眼。

  八日过去,到第九日这天。

  灵台峰炉火依旧未熄。

  旗幡却已于炉中成形,神光氤氲,冲霄数丈,映射百里昼夜可见,如煌煌日月。

  “瑶儿,拿一盏真水来。”纪缘坐在八卦炉前,整整八天,未曾言语动作,只是双眸微闭,此时突然出声叫醒了昏昏欲睡的殷瑶儿。

  “哦,好!”

  而此时,神岳之下,众道妙真人也知晓纪缘修炼法器,恐怕已到关键时刻。

  遂整个神岳之下,静悄悄一片,众人皆目光紧紧注视,看得摒弃凝神,可谓万众期待。

  一盏灵液真水,被递到纪缘面前。

  “开炉!”纪缘双目睁开。

  轰隆一声炸响。

  炉中一条白光飞出十数丈高,裹着一条旗幡,摇曳冲霄而去。

  纪缘打一道法力,使摄法,顿时将白光摄住。

  只见一条赤红旗幡,总长才不过尺许,四指宽、八指长的赤红幡面绣云纹法篆,烨烨生辉,光飘摇,千里可见。

  “噗!”纪缘此时接过玉盏,口含灵水,一口朝天喷出。

  霎时间,天空轰隆隆乌云汇聚,化作数尺阴云,聚在赤红旗幡顶上。

  “雨来!”纪缘捻决一指。

  扑嗖嗖雨水落下,皆是灵液真水,“噗嗤噗嗤”白烟腾腾,将旗幡高温缓缓消泯。

  那一滴雨水,洒落地上,令草根树木疯狂生长。

  然只顷刻间,一口真水耗尽,风停雨歇。

  招风旗毫光氤氲,一声呼啸,穿破阴云,飞落入纪缘手中。

  从旗杆到幡面皆已化作幽色模样,灰朴朴并不起眼。

  “法器?我的天!你竟然真的练成了!”殷瑶儿却腾的惊起,激动得奔上前。

  不止殷瑶儿,外间以照天镜观测大衍洞灵境一举一动的众师叔伯,道妙真人们,望见镜中景象,也是激动得浑身颤栗。

  “恩!”纪缘颔首,嘴唇微动,念一道咒语。

  未施丝毫法力。

  那法器却如吃大补丸,灰朴朴幡面闪烁毫芒,光飘摇数丈,拿在手里微微一晃,四周山林之中狂风呼啸而起。

  霎时间,飞砂走石,轰隆隆,浩浩荡荡惊起飞禽走兽。

第138章咬铒之鱼,达成目的,法禁真符

  法器方一练成,殷瑶儿还沉浸在惊愕之中,她正想抢过来看看,纪缘已有所感,转头望去:“收敛着点,众师长前辈都来了。”

  洞天之外,缕缕气机不一的道妙气息浮现。

  纪缘正要掐指印,开了虹桥洞天通道。

  可还不等他施法开启虹桥涌道。

  灵台峰上,已不断有道妙气机闪过,一幢幢身影浮现。

  却是大衍洞另外两脉的丹陵、赤灵二位真人,皆握有开启洞天灵境的指决。

  领着其余道妙前辈们,直接施法从神岳到了洞天之中。

  只瞬息功夫,狭窄的灵台峰空地上,

  人影幢幢,有老有少,有儒有道,有男有女,或金冠、或玉簪,或道髻,或须发皆白。

  为首者,正是殷太尉、薛老祖,其余人也一个个浑身道妙气机飘渺,境界高深莫测,不下百余人,显然都是教中道妙上真。

  此时,他们看向纪缘手中玄色法旗,目光灼灼,脸上激动已难以言喻。

  丹陵真人死死盯着纪缘手中法旗,面色赤红,声音高昂:“法器!这确实是件法器!”

  赤灵真人也难掩激动之色:“纪师侄他真的练成了!”

  “九天,短短九天,练成一件法器,要不是亲眼所见,这可着实难以置信。”

  “这说出去,只怕诸天万族将为之疯狂。”

  连薛老祖、殷太尉等诸天一流道妙,顶尖大能,此时都略有些失态。

  不怪他们如此激动。

  要知道,就算他们这等道行境界,要修成一件法器,时间也得按数百年、千年计算。

  短短九天练成一件法器,简直骇人听闻。

  而一件法器对于炼气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纪缘正准备行礼,殷太尉已上前打断:“不必多礼了,且将你刚才炼那法器,与诸位观阅。”

  纪缘自无不可,手一伸,掌中令旗毫光收敛,重新化作灰朴朴形态。

  四周山林间的风气,也霎时止住。

  薛广法伸手一捞,隔空将那“招风旗”摄入手中。

  众道妙真人,皆凑上去,细细观看。

  但见,形容古朴,拇指粗旗杆镌刻纹路,长一尺三寸,黑色绢帛丝绣云纹宝篆,隐显灵光攒簇。

  这小小旗幡,捻在手中,重不下百十斤。

  众道妙真人一一传阅把玩。

  有人啧啧称赞,有人颔首,有人捻须带笑。

  神色不一而同,皆有喜悦之色。

  “纪师侄,此幡便是招风旗嘛?”

  “回二位师伯,正是招风旗。”纪缘点头。

  “好好好,师侄可真是后生可畏呀!”丹陵、赤灵二位真人闻言,环顾四周同道,不禁昂然挺胸,满是得意,欣慰之意。

  顾少清满是皱纹脸上,竟也毫不掩盖赞赏之色:“原以为你能炼就八卦炉,乃侥幸成就。而今看来,若要练就八卦炉这等造化奇珍,非你不可,你出身寒微,却真有惊世之才也。”

  “前辈谬赞,弟子不才拙劣小技,不足称道。”纪缘赶紧躬身,谦虚客套一下。

  一旁殷瑶儿心头却暗自得意:“这老虔婆可是出了名的自视甚高,瞧不上任何人,爷爷说她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怪,不想竟然也对二哥哥如此赞赏,哈哈”

  要知道,顾少清这老妪,在诸天之中,出了名的性格孤僻古怪难交往,又暴躁好杀。

  只因她与旁的道妙不同,修炼雷法,为人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

  早年间,其但凡心情不爽利,隔着千里、万里,降一道雷火,莫名的把那些旁门左道的术士,击成齑粉。

  遂得了个外号“老虔婆”。

  不过这老虔婆性格虽古怪,却称不上贪婪邪恶不择手段之辈;因此之前纪缘练就八卦炉,她也是众多道妙之中,罕有的,不觑觎纪缘法宝的前辈高人。

  饶是纪缘对此,已有所料,但还是低估了这种成体系炼宝之术,对于此世的震撼。

  或者说,对于昆吾大教的重要性。

  “师侄,方才我观你炼宝步骤分明,淡然若定,对于这种练制法器,你可是有成体系的方法?”薛广法此时问出来关键所在。

  此言一出,场中肃然寂静,众人皆凝神以待。

  这也是众人所真正关心的。

  面对上百双道妙高人的目光注视,纪缘早有准备,略显无奈之色摇头:“回师伯,所谓成体系之法,弟子确实有那么一丝,奈何。”

  “奈何什么?”

  “快说?”

  纪缘指着灵台峰前八卦炉:“实不相瞒,弟子之所以能九天时间练成法器,并非弟子有多么惊世之才。”

  “而是全靠此炉攒簇万火,才具备短时间内烧炼宝物之能。”

  “这”众人将信将疑。

  “此话当真么?”薛广法手中捻着【招风旗】,又看着台前此时灰朴朴返璞归真一般的混元八卦炉,显然半信半疑。

  之前纪缘炼制法器,他们都看在眼中,那一步步,当真熟练至极,从开炉到宝物出炉,步骤技术都十分完备。

  纪缘说自家技术粗浅,完全是靠八卦炉,这话他们自然不信。

  但八卦炉能攒簇神焰亿万重,温度惊人熔炼万物,又亲眼见证宝物从炉中锻出,说靠八卦炉烧炼宝物,却也有道理。

  但不论如何,纪缘手中显然也掌握着成套的法器、法宝祭练之法。

  纪缘叹息:“诸位前辈、师叔伯;这祭练宝物之法,并不难,招风旗材质配方弟子已经上交,具体步骤、关窍,想来也瞒不过诸位前辈”

  众人闻言愣了一愣,后皆颔首赞同,薛老祖笑说:“惭愧,我辈并非是有意监视师侄你,只是实恐有小人逞凶,来盗取师侄宝物。”

  他们监视纪缘,确实有一部分缘故是因为怕有人不顾一切偷袭,将八卦炉抢走。

  毕竟在他们看来,纪缘一气修为,终究太低了,简直如同幼童。

  而炼宝的步骤,他们确实看得清晰。

  纵然其中火候变化不同,但大体上其实跟原本的火炼、水炼之法区别不大

  炼制【招风旗】的材质,纪缘早早上交给殷太尉,众人都传阅过,也是早就知晓。

  总体来说,材质上没啥问题、手法技术上也没啥问题。

  这么说,核心的关键,确实是八卦炉了。

  但想到这儿,心头对那八卦炉又愈发忍不住好奇起来。

  “嗨呀,那法器祭练之术,我等得之也无用处,有灵宝在,日后教中若要法器,尽管让他练就完了。”殷太尉此时说。

  “也是,我看这关键并非祭练之法,而是灵宝修成的三昧真火异术。”黑云仙裴行云思虑片刻,也认同的点头。

  他们虽然不解其中详细缘故,但道妙的境界见识何等广博。

  自然也是看得出三昧真火不凡。

首节上一节213/2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