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175节

  众人心中,疑云重重。

  此时,青年已将圣旨念罢,微笑莫名,望向台上:“恭贺镇南王,请接旨吧。”

  许阳看他,却是一笑:“来者便是客,给他们一个位置坐下。”

  “是!”

  听此,即刻有人起身,排开一席位置。

  青年见此,也是不惧:“镇南王果然好客。”

  说罢,便与那僧人堂而皇之的坐了下来。

  这一座,让气氛陷入尴尬,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

  “哈!”

  一声轻笑,吸引目光,竟又是那青年出声:“有酒有肉,无歌无舞,怎算宴席,可惜,本王来得匆忙,并未带着舞姬。”

  说罢,目光一转,望向许阳:“镇南王,听说你这郭北书院有教无类,纵是女子也能入学,甚连那江南十魁,秦淮八艳,都被你收入院中,着实叫人艳羡,不知能否请她们出来,献上一曲歌舞助兴啊?”

  “这……”

  众人听此,皆是错愕,难以置信的望着那赵王。

  这人……疯了吗?

  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还是说,他故意如此?

  那普渡慈航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众人错愕,许阳漠然。

  那赵王见此,更是张狂:“不过我想纵是江南十魁,秦淮八艳,也不及镇南王身边的佳人万一啊,能否请镇南王割……”

  “拖下去,斩了!”

  话语未完,便被上方一声压断。

  场面一滞,随即便见动作,直向那赵王而去。

  虽然早已料到是这般结果,但见此赵王还是变了颜色,当即高声叫喊起来:“李留仙,我是钦差,天子手足,大陈亲王,敢……”

  话语未完,便被一把摁住,拖拽出席。

  “阿弥陀佛!”

  见此,在旁那位中年僧人终是站起身来,口宣佛号,平静说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阁下如此……”

  “回去告诉普渡慈航。”

  话语未完,又被打断,许阳垂下目光,漠然说道:“这点小伎俩,帮不了他什么,拿出点真手段来,否则,他的命数就要到头了!”

第151章 水陆

  一场宴席,意外波折,竟令风云巨变。

  翌日,便有消息传出,如风席卷天下。

  “郭北李留仙,抗旨不尊,弑杀亲王,已成叛贼,十方共剿!”

  “朝廷发兵百万,南下征讨逆贼,势要荡平不臣。”

  “南方七省,一夜之间,改旗易帜,尽归郭北书院治下。”

  “北方六省,大为震动,随后各大世家力同心,慷慨解囊,纷纷出资襄助朝廷剿灭叛逆。”

  “各大道统,亦入纷争,佛道之争,一触即发!”

  “双方以秦淮为界,成南北对垒之势!”

  “……”

  乱世风云,就此而起。

  但却无人想到,这一起,就是十五年!

  南北对垒,僵持不下。

  十五年间,双方竟未发动攻势,都在高筑坚城,训练军士,积累粮草。

  这般景象,怪也不怪。

  因为谁都知道,此方世界,决定战局的并非千军万马,而是道法修士。

  修者不动,兵马厮杀,又能如何?

  无意义的消耗,双方都不会做,所以如此僵局,也是情理之中。

  ……

  十五年后。

  北地,京城。

  正值盛夏,纵是北方,也不见多少清凉。

  虽然夏夜闷热,但人心却一派清净祥和。

  只见城中,张灯结彩,似有一场盛会召开。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供桌,桌上摆满香火,还有瓜果豆斋。

  街头巷尾,亦有布施,却是寺庙僧人,大开方便之门,救济穷苦百姓。

  此外,各大寺庙,千万僧众,齐声阵阵念诵佛经,梵音禅唱,浩浩荡荡,犹若黄钟大吕,震撼人心,开悟大觉。

  只有城外,治水河上,略显冷清。

  京城繁华,若是以往,这治水之上必是画舫游弋,花魁娇笑,风流韵事不断。

  但因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的召开,京城内外,皆有禁忌,这等烟花生意,也要息鼓偃旗。

  做不得生意,更不能揽客,连花灯都没挂的画舫,静静的停在水上吃风。

  就在这样的一艘画舫之上。

  “小姐,你怎又出来了?”

  一名红装艳丽,美貌动人的女子,依坐在船栏边,望着远方灯火通明的京城,怔怔失神,久久无言。

  一名侍女赶忙来到她身边,将一件披风盖在她身上:“你的身子骨你又不是不知道,受了风,着了凉,那可如何是好,就算这几日城里开水陆法会,不用见客人,也能这样折腾自己啊。”

  女子没有言语,任由侍女动作,许久方才出声:“蝶儿,这水陆法会结束之后,是不是就该我出阁了?”

  看她这失魂落魄,行尸走肉一般的模样,侍女也明白过来,叹息一声,幽幽说道:“小姐,放心,妈妈说了,一定会给你找一个好归宿的。”

  “好归宿?”

  女子听此,一阵惨笑:“什么好归宿,她舍得我这颗摇钱树,千金一夜过后,肯定清倌人转红倌人,真以为我是三岁孩童?”

  “小姐,不可乱说。”

  侍女面色一变,赶忙捂住她的嘴巴:“给人听到,可不得了。”

  “……”

  女子望着她,再看那灯火通明,隐有佛光,阵阵梵音不断的京城,喃喃说道:“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为何不肯垂目看我一眼,难道我真前世作孽,此生必要苦海沉沦?”

  “小姐,不要再说了!”

  侍女听她这般话语,小脸变得煞白,连忙将她拉住,哀求说道:“我们回去,好不好?”

  看侍女这般惊吓模样,女子也知自己说得过了,闭上眼眸,点了点头,起身就要离开。

  不想,就在这起身转头的一刹,惊鸿一瞥,竟见一人。

  治水之上,圆月之下,一叶轻舟独泛,舟上一人孤身而立,青衫飘渺,似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彩凤一怔,立在原地,一时鬼使神差,竟然叫喊出声:“这位公子,夜间风寒,可要上船来饮一杯酒水?”

  “公子,什么公子?”

  侍女却是不明所以,循着目光望去,方见那人身影,也是一阵诧异。

  那人回过头来,看着船上二人,也是一笑,步踏而来。

  一步踏出,缩地成寸,转瞬便出现在了二人身侧。

  这般手段,看得彩凤心中一跳,连忙行礼说道:“小女子彩凤,见过公子,敢问公子姓名?”

  许阳笑道:“我姓李,名留仙。”

  “李留仙?”

  “这……”

  彩凤彩凤一惊,满面错愕,但很快又回过神来,眼光打量对方,随后又行一礼:“原来是李公子,今日画舫,不可接客,但可会友,公子若是不弃,入房一叙如何?”

  显然,并未将他当成那位名满天下的李解元,只当是同名同姓,误打误撞。

  许阳看她,轻笑说道:“也好。”

  “蝶儿,快去后厨,上些酒菜。”

  彩凤一阵惊喜,吩咐侍女一声,再转头说道:“公子请!”

  许阳一笑,同她而去。

  来到房中,彩凤习惯说道:“妾身略通音律,不如抚琴一曲,为公子助兴如何?”

  许阳摇了摇头:“我向姑娘打听点事情。”

  “哦?”

  彩凤望了他一眼:“公子请问。”

  许阳笑道:“城中可是在办水陆法会?”

  “不错。”

  彩凤点了点头,细致说道:“听说是天子新政大见其效,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因此天子下旨,召请护国法丈普度慈航圣僧,开一场水陆法会,消灾祈福,护佑苍生,并为平定南方叛逆……”

  说着说着,便停住了话语,只怔怔的看着许阳。

  许阳看她,亦是一笑:“姑娘有话要说?”

  “我……”

  彩凤话语一滞,眼中涌现几分希冀,但很快又如星火扑去:“公子不凡,妾身得见,已是万幸,不敢奢求其他。”

  许阳一笑,竟是问道:“你想我救你?”

  “……”

  彩凤怔怔的看着他,不想他说话如此直接,有些不知所措,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声说道:“彩凤知晓,公子不凡,必是有法修士,但彩凤身陷红尘苦海,不敢连累公子……”

  泣声话语,半真半假,连她自己都分不清,究竟是想以退求进,求取怜悯,还是真的不愿连累对方,插手此事。

首节上一节175/5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