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来,给奶奶磕头!”
老大王彦辉这一次,把老婆和女儿都带了过来。
老二王井春依旧在那嘀咕着:“喊了一辈子中彩票得头奖,没想到阿瑾这狗屎运的,居然中了100万!”
“你说你是不是傻啊,100万给老婆子买这么好的独栋公墓?”
眼下他们站在整个墓园最显眼的一个独栋公墓前,有花坛、有围栏,看上去漂亮上档次极了。
陈瑾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其实只有他知道,这100万,是外婆从小每个月给他存的钱,存到她去世,给她留的一笔遗产;所有人都不知道,老太太还留了这么一笔钱。
一开始她把房子留给二儿子,很多人还不买账,包括阿瑾本人。
他也觉得外婆偏心。
明明是他一直照顾到她去世,为什么把房子留给了游手好闲,整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二舅。
这家伙还没老婆。
现在,阿瑾完全理解了。
因为外婆才是看的最清晰的那个。
二儿子正因为这样,她做母亲的才会不忍心;归根结底,再怎么不堪,都是她儿子。
她怕她去世后二儿子受苦,虽然狗改不了吃屎谁都知道,可老人不会管那么多。
大儿子有老婆孩子,事业有成,将来肯定能养活自己。
女儿也有儿子,有人照顾。
所以,她唯独不放心的,就是这个二儿子。
这就是一个母亲,伟大的母亲。
“外婆~~~”
最后的镜头,留给了陈瑾一个近焦。
墓园上方的阳光照射下来,给他的侧脸更加增添了一抹光晕;他站在吴明珠的墓前,郑重的朝他跪拜合十,起身后迎着阳光微微笑了起来。
眼中含泪,眼眶泛红,就那般抬头微微的眨着眼,看到了墓碑上面的一张照片。
笑着笑着,泪水从陈瑾的脸上滑落。
“……”
阿瑾想起了生前外婆的点点滴滴,一路上颤抖的嘴唇、泛红的眼眶和欲言又止的眼神,都没让他流泪。
但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他完全的绷不住了。
他用笑容掩盖内心的悲伤,却越发忍不住,整个人在那抽搐的哭了起来。
越哭越伤心,越哭脑海中都是外婆的一幕幕过往。
咔擦!
最后的镜头定格,是陈瑾痛哭流涕但笑着的脸庞。
那是一种直击心灵的悲恸。
亲人的离世有时候不会让人马上痛哭,这是一种心理的防御机制,大脑通过否认现实来缓冲巨大冲击,表现为情感麻木或思维空白。
但某一天,看到熟悉的场景,突然的习惯被更改后,人的身体会瞬间把这种悲伤,完全的推动出来。
“……”
陈瑾在那哭着,完全的止不住。
哪怕喊咔了,依旧浑身抽泣。
啪啪啪!
吴言姝突然站起来,眼眶泛红的朝陈瑾鼓起了掌,而后是整个剧组的所有人。
陈瑾跪在吴明珠的墓前,哭的已经完全泣不成声。
外婆,我想你了!
他脑海中只有这一句话,不断的重复再重复……直到表演的情绪开始退却后,他才擦了把眼泪,朝着剧组拍手的人点了点头,准备今晚去昆城看望下他的外婆!
亲人的离去是有些人一辈子的潮湿,生前的陪伴比死后的难过更加重要!
第395章 表演的真谛!
陈瑾的系统能查看很多娱乐圈的新闻,还有电影相关,唯独亲人的未来,他看不了一点。
所以,他并不知道,家里人未来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自从他爸妈跟他一起搬到帝都之后,老家就难得回来一趟了;而外婆外公家,除了他爸妈偶尔会来一下,陈瑾基本上也就过年看望看望。
这一点上,他其实是做的有些不够。
所以这次在魔都拍戏,如果有空的话,陈瑾都打算回来陪陪二老。
陪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角色成长的一种过程。
反倒是陈瑾爷爷奶奶,他们会时常被他爸接去帝都玩两天。
老人的想法很多不太一样。
外公外婆住乡下,懒得动,觉得跑大城市是一件受罪的事情;反倒是陈瑾爷爷奶奶,则是趁着还没老的走不动路,喜欢到处旅游走走。
这是人老了的选择,并没有好与差之分。
陈瑾都选择理解,小辈们能做的就是多多陪伴陪伴。
……
“你怎么想到去看外公外婆了?”
陈瑾老妈苏婉瑜在电话里诧异着,陈瑾坐在去往昆城的路上,笑了笑道:“这不在魔都拍电影嘛,正好拍的是关于外婆的影片,刚刚拍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所以想去看看!”
“看吧,我就说你有事了你才会想到他们,小时候白疼你了!”
“我当时坐月子……”
一说起这事,苏婉瑜就开启了独属于老妈的唠叨模式。
来来回回就那几句,小时候多亏了你外公外婆照应,你爷爷奶奶都没帮衬过云云。
反正陈瑾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知道啦妈,我以后一定定期回来看望二老!”
钱确实是赚不完的,老人真的是看一眼少一眼,不管苏婉瑜怎么说,陈瑾确实看望的少。
挨打要立正,倒不是孝心绑架。
有的人受生计所困,家里长辈都能理解;陈瑾没有这方面担忧。
“嗯,记得多买点东西啊!”
“到了跟我视频,好久没看到他们了!”
苏婉瑜电话里也很是惆怅,她也想尽可能的多回家看看。
已经跟陈贤齐商量着,抽空回老家住一段时日,以前是怕被人惦记,眼下陈瑾已经“名满江湖”,早就不需要担心这些。
“好的,妈!”
“那不跟你说了,我到了跟你视频!”
挂断后,陈瑾的脑海都被《姥姥》的剧情,还有小时候曾经跟外公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所充斥,最后感觉电影的体验,跟那些发生过的真实,好似都融合在了一起。
窗外的风景一幕幕划过,陈瑾的内心却有些归乡情切。
每个人的童年和曾经都不相同,可隔代亲跟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很多相处模式,都是差不多的。
【表演方法派的大师李斯特拉斯伯格认为,表演理论核心包括即兴表演,还有情绪记忆!】
【即兴表演就是你表演的一个天赋!】
【而事实上,对于演员来说,情绪记忆更加重要!】
唰!
冷不丁的,陈瑾的脑海,突然闪过了自己学到的一些表演理论。
这时候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像……表演还确实是这样。
相比于天赋,其实情绪记忆,也就是曾经发生过一些很有印象的事情,对你的演技更加有帮助。
你会想起曾经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从而把他给演出来。
例如老妈的唠叨,儿子的不耐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表演系的老师和演员,强调演员一定要有生活阅历的重要性。
很多年轻演员演不好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经历的少。
除了本色出演能获奖之外,很多角色演起来就很假。
陈瑾能演的这么出彩,还拿到威尼斯影帝,这是多亏了系统的体验,让他有了这么多的阅历和情绪记忆。
倒不是有多强。
而其他的同龄人,显然没有这样的体验外挂。
这就使得,他们需要去观察、去体验职业,才能演好某些特定的角色。
所谓的戏路宽,其实也是经历的多导致。
“所以,如果我没有系统,想要演好《姥姥》里的角色,就必须得跟外婆好好相处,观察……”
陈瑾眺望着外面飞驰而去或熟悉或陌生的建筑、景色,脑海中突然对阿瑾这个角色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他有系统,不代表就一定要按照里面体验的那么演。
因为那是一个发生在泰国的故事。
改编成了华夏的版本,那陈瑾也必须改变一些行为准则和习惯。
“或许,这一趟探望之旅,对我演好这个阿瑾的角色,也很重要!”
陈瑾越发理解了很多表演学方面的理论,像什么‘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在表演课里面,也是很经典的论断。
很快,带着思念和角色的感悟,陈瑾终于到了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里。
老两口早就知道了陈瑾要回来,整个村子都有些轰动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星。
虽然二老不喜欢出门,但外孙上了春晚这种事,三里八村的老乡都知道了。
这种事都不需要刻意出去说,因为陈瑾小时候,每个周末都是在这里渡过的,村里面的人看到电视广告或者报纸上他的形象,都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