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
张一谋摆着手:“你以为是70、80年代?那时候电影票才多少钱?一年上几部电影?”
“你甭管什么年代啊!”
陈瑾内心叹息了一声,这为什么说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听听张一谋的话就知道了。
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一个世界里。
“泰坦尼克号,97年就能在我们国内拿下3.6亿,那时候是市场经济了吧?”
“这说明什么?”
陈瑾死死的看着沉思的张一谋:“说明,营销的重要性!”
“昂?”
张一谋还以为陈瑾要说什么长篇大论,没想到来了一句这个?
“对啊,营销!”
“泰坦尼克号这种电影,你来拍,你觉得能在97年拿3.6亿吗?”
“……”
张一谋都不用说。
那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他商业片也比不上卡梅隆。
“抛开泰坦尼克号的质量来说,他确实是一部佳作,但看这部电影的老百姓,一开始是不知道的,他们都是从报纸、新闻上听说了,一艘船撞了冰山,所以想去见识下!”
“新闻媒体电视无孔不入的宣传,换你你去看嘛?”
“会!”
张一谋还真就去看了。
“所以这不就得了,阿凡达当初的营销,不也是一样的,全世界宣传什么肉眼3D,特效一流!”
“老百姓都想去尝尝咸淡!”
“如果我们国内有一部影片,营销到很多老百姓都想去电影院,你觉得他们掏不起这35块钱的票钱?”
“不就跟当年《地道战》、《妈妈再爱我一次》、《少林寺》一样!”
“这根本不是票价和电影太少的缘故,看得人越多,舆论越大,营销就越好做!”
“雪球会越滚越大,就跟少林寺万人空巷一般!”
“国内不缺观众,缺的是好的商业大片,好的营销!”
后世往往是营销到位了,但电影质量不符合;电影质量上去了,但营销又没钱。
“观众,是爱看电影的,毕竟华夏娱乐业太匮乏!”
“经济上去了,大众娱乐除了看电影之外,别的都太小众!”
“那《金陵》呢?”
张一谋皱着眉道:“是因为春节档的缘故?”
“对,金陵的成功,成也是因为春节,败也是因为春节!”
“营销上面,它跟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是差不多的量级,可能还有更强些;但电影的题材局限了,它不适合春节档这样一个合家欢的档期!”
“如果是一部喜剧,20亿应该轻轻松松!”
张一谋被陈瑾这数字给吓到了。
20亿?
他梦里都不敢这么吹啊!
“而换其他的档期呢,例如贺岁档,又没有这么多人会走进电影院,除了春节之外,其他时间很多人是要上班的!”
“嗯,你说的这个我明白,春节档,确实被你给激活了,这个电影局的领导其实都没想到!”
“而且……”
张一谋笑道:“春节这个日子确实好,促进各行各业消费,一部电影,可以带动多少产业,电影局明年估计得给你颁发大奖状!”
这是实打实的业绩,简直是陈瑾送给他们的。
“不说这个,我跟您老说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想法!”
“拍完《陆犯焉识》,能不能拍一部我所说的商业大片,哪怕请好莱坞明星,剧本我这边提供,一起拍了试试看,给国内,还有全球人民看看?”
这,才是陈瑾跟张一谋说这么多的原因。
强强联合,才能把2014年的春节流量,彻底拉满!
第367章 陈瑾最大的一个野心!
事实上,未来老谋子的新东家,也跟陈瑾有过一样的想法。
也就是张一谋牵头,中美合作一部超级商业大片。
但是,他走错了路子。
《长城》!
一部由乐视、环球、传奇和中影四家中美巨头联合牵头投资的影片,耗资1.5亿美金,更是邀请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马特达蒙、佩德罗帕斯卡几个,外加国内的刘德桦、流量鹿含……阵容堪称强大。
题材也是扣紧华夏文化,长城在全球也算是知名景点,月球上都能看到。
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是成功的,就是口碑不佳,评分超拉,属于中美观众都不满意的代表作。
比当年《功夫之王》,还要让两国人民不买账。
好歹程龙李联杰双j合作的功夫之王,老美看了还是感觉很不错的,评分在及格线以上,北美票房也不错,拿下了5000多万。
可《长城》,确确实实是一部超级没底线的大烂片。
甚至,张一谋拍到一度崩溃的不想拍;因为连他都知道,包烂的。
拍到一半就知道肯定烂,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操作?!
资本只能最后硬着头皮上了。
要知道,张一谋的编剧功底本来就很差,又跟《功夫之王》一样,找了几个老外当编剧,这注定是不讨好华夏市场的,老外怎么可能理解的了华夏的文化?
而里面华夏演员和美国演员基本上平均分,这就导致了一个两边失衡的问题。
所以张一谋拍摄《长城》时,是分开拍的,拍着拍着他肯定知道,这电影绝对崩了。
不要觉得一个导演对自己的作品没什么判断力!
越是牛逼的导演,越能掌控一个剧组,就因为……张一谋掌控不住了。
他驾驭不了老外。
最后没办法,只能说华夏拍华夏的,好莱坞拍好莱坞的,怎么统一风格?
电影上映就显得特别割裂。
但为什么成功呢,因为票房,《长城》全球拿下了将近4个亿美金,国内11.73亿人民币,北美将近5000万美金,确实没亏,还小赚了一些。
只不过最终的票房,可能跟四家一开始预测的5-10亿美金有出入。
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张一谋带头,中美合作的路子,是有钱赚的,前提是……电影的质量得过关。
你不能赚钱了,把自己口碑给毁了吧?
换句话说,如果《长城》的评分是7分甚至更高,票房肯定更好。
质量能让中美都买账,票房绝对不可能差。
其实,眼下就有一个成功的例子,摆在张一谋和陈瑾面前,原本的时间线因为张卫平,张一谋合作的新东家乐视并没有分析《金陵》为什么成功。
至少,原本它在国内也算是成功的,票房6亿+,而且是一部战争灾难片。
国际上没成功,是因为日本人的阻拦,北美上映就20个院线,它怎么火?
没地方给你上映。
一个好莱坞巨星在电影里,一点都不违和,评分还达到了8分+!
《长城》的故事,老外违和,剧情割裂,就是因为它讲的不是华夏故事。
中美合作,既然找一个国人导演来拍,也是华夏元素,那肯定得华夏人主导,包括编剧、主演。
未来的《哪吒2》已经为华夏电影出海打了一个样,讲好华夏人自己的故事,只有国人买账,海外的平台自然就会买账,因为爆款核心是共通的。
凭什么全球的市场要由好莱坞来主宰基调,文化本就是多元化的。
***
“我打算,拍一个西游的真人电影!”
陈瑾朝着一旁的张一谋说着,这一直以来,就是陈瑾内心最狂妄的一个愿景。
《大闹天宫》体验后,之前跟原本要拍西游系列的导演张健亚也聊过,再加上未来《哪吒2》动画的成功,全球第一IP真人电影,本就自带热度。
虽然说,拍砸了肯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陈瑾一路积攒而来的口碑要面临下滑崩溃的境地。
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可以呢?
《流浪地球》一旦成功,可以让国内的特效公司得到十足的进步,之后的所有心思,就是这一个西游的真人IP!
不管最终怎么样,陈瑾是怎么着也得拍一下的。
“西游?”
张一谋显然没想到,陈瑾会说出这么一个题材。
西游……很难拍。
主要电视剧太经典,角色超越难不说,剧情出彩也不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特效!
讲故事、特效、表演,这电影的几大基础都不行,谁敢尝试?
但恰恰是这样的题材,才是走向全球的关键。
好莱坞写的剧本,本就不适合国人。
一定要自己国家的编剧,自己国家的文化,主演主导,外加可能拉一个西方的好莱坞明星,当做票房提升,会起到很不一样的作用。
其实这很好理解。
很多未来好莱坞大片中,只要有国人参与,哪怕是个配角,电影票房也不会低,因为营销会宣传。
网友也会去看个咸淡。
好莱坞明星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给钱多让他演男二男三,有的缺钱的也是愿意的。
只不过资本觉得这样不可行,老外资方觉得咖位不符合罢了。
“这光特效,就不是一般公司可以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