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特型演员不能当影帝? 第514节

  “这次看片会也主要是给领导看的,还有柏林那边会来人,几个欧美影业也会过来!”

  “你让电科派个人过来一起聊聊,具体发行权的事情,你们谈!”

  “好,我马上来跟陈宿说,他负责海外发行权业务!”

  其实这部门也是前不久因为《致青春》刚刚成立的,《致青春》的海外发行权卖的还凑合,因为内地打破了票房纪录,所以东南亚这边卖的都挺好。

  哪怕欧美也卖出去了,虽然价格不是太高。

  但《金陵十三钗》不一样,这个涉及到很多的交易内幕,还有海外抵制的问题。

  初看贝尔主演,这发行权肯定会卖的不错,但影片的性质肯定也得考虑,所以很多影业虽然对电影感兴趣想赚钱,可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这一单的生意,很难谈。

  卖低了肯定不行,卖高了人家也不会愿意。

  陈瑾倒是知道《金陵》除了内地,就卖了200多万美金,这发行权怎么着也能超过这个数。

  就是几家影业要亏了。

  陈瑾也想开大把哥伦比亚、索尼给镇压了,但这压根不现实。

  还是想着怎么样,能让《金陵》在北美、全球大批量上映才是王道。

  这次让陈宿去谈,倒也是考验他的能力。

  “还有就是柏林那边!”

  “他们想让《金陵》去参加评选,你这边怎么说?”

  “柏林……赶不上了吧?”

  陈瑾前几天还在考虑这件事。

  柏林他还是很想让《金陵》亮过相的,这是一个发声的渠道,可以有助于金陵大屠杀的扩散。

  但如果跟原本一样只参加展映,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没得奖,造成不了任何轰动。

  原本张卫平其实也不是为了《金陵》在国际上的发声,而是为了赚钱去的;他让《金陵》展映,是为了能多卖钱。

  这家伙陈瑾可太了解他了,所以哪怕入围了主竞赛,因为国内上映的缘故,所以没法评奖。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现在,《金陵》陈瑾原本是想春节上映,柏林明年比春节迟半个月。

  “这个你不用管,你要是想,我来负责搞定这件事!”

  张一谋说的义正言辞,陈瑾也回答的很干脆:“去,我这边来负责公关!”

  “确定得评奖,只入围主竞赛的话,意义也不大!”

  “这里面还得考虑金球和奥斯卡,两个奖项的评选,是需要电影在北美上映的!”

  张一谋提醒了一句:“明年金球奖,1月16日就开始了,所以北美得尽快定档,这是最早的一个奖项,奥斯卡倒是不急!”

  “张导!”

  陈瑾明白张一谋目前的执念。

  他三大已经荣誉在身,拿不拿无所谓,但金球和奥斯卡是他人生接下来唯二的追求。

  尤其是奥斯卡。

  身为一个导演,全球没有人可以拒绝奥斯卡的星光。

  张一谋当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现在2012年,奥斯卡的影响力在全球处在绝对的顶峰,三大也难触其缨!

  哪个人可以拒绝入围奥斯卡的诱惑?

  最佳外语片的奖项,张一谋想它都快想疯了,身为奥斯卡前哨的金球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有一个最佳外语片。

  老谋子已经入围了4次,但无一所获。

  《金陵》不出意外,会第五次入围,但依旧没能得奖。

  这原本是张伟平通过韦恩斯坦的公关,但没舍得砸钱,所以奖项旁落了,这家伙抠门是出了名的,再加上北美的票房不佳,还有日本两大影业从中作梗。

  他就更不可能让你拿奖了。

  所以金球奖,陈瑾压根就没想过,更何况是奥斯卡?

  这特么不是电影有超高质量就能拿的。

  这需要金钱开道外加人脉,还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我觉得,我们还是得全力冲刺柏林,这个奖项更稳妥一些!”

  “金球如果只是入围的话,意义其实也不大,而且北美上映和国内上映意义也不一样,柏林不一定会让我们参加评选!”

  “最主要的是!”

  陈瑾斟酌了下语言:“日本人干涉不了欧洲,但可以干涉北美!”

  “哥伦比亚、索尼几家,能影响到金球和奥斯卡的风向,哪怕韦恩斯坦公关能力再强,奖项的风险性也大!”

  “而且……”

  “柏林今年不能错过,金球奖、奥斯卡,我们可以等下一届!”

  “等国内上映看看风向,还有北美完全不需要这么急着上映,等明年找个好的档期!”

  陈瑾在那宽慰着。

  他不像张伟平那么急。

  在原本的时间线,因为海外抵制的缘故,外加双张私底下交恶,所以张伟平迫不及待的让《金陵》在北美全球率先上映,导致了后续的所有计划全部旁落。

  他不想《金陵》亏损,但越是这样,后续的多米诺效应就越惨。

  他把《金陵》的海外发行权低价卖给了韦恩斯坦,让韦恩斯坦帮忙公关金球和奥斯卡,最后没曾想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最主要的是,柏林入围了主竞赛,但没法评奖。

  一系列的骚操作,导致了《金陵》只在国内掀起了声浪,而海外……没有任何波澜。

  张一谋最想的日本上映,也不了了之。

  如果全球票房市场效应好,日本人其实也难以拒绝的。

  抵制归抵制,生意归生意。

  《奥本海默》不还是照样能上?

  小日子的节操没那么强,不像国内上映是要经过审查的。

  “明年再上金球么……”

  张一谋有些为难。

  他想弄《金陵》的看片会,其实就是为了金球和奥斯卡,三大说实话要不是迪特科斯里克的强烈邀请,他也不放在心上。

  “张导,你要信得过我,就把《金陵》交给我!”

  “我来操盘《金陵》的评选!”

  只要柏林拿下金熊,一切的后续将顺理成章;而且这是最能够促成的一件事。

  金球和奥斯卡真的是空中楼阁。

  张一谋是当局者迷,他以为《金陵》这次能拿下金球,信心满满,但事实上,老美是最善变的。

  欧洲人公关比金球和奥斯卡绝对容易得多。

  原本的时间线,就是张伟平和张一谋错估了《金陵》的水准,以至于满盘皆输。

  棋子,是要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而政治格外热衷的柏林,无疑是落子最合适的那个点!

  金球和奥斯卡,那是需要铺垫的!

第349章 “金棕榈耳语者”!

  晚上,纽约圣瑞吉酒店。

  拍完一天戏的陈瑾回到了房间,打开了电脑。

  电影节的评审团一般会在几个月前,就确认好评审团邀请的嘉宾,因为他们还得负责入围影片的提前评选工作。

  所以,明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眼下是能查到评审团成员消息的。

  而要想让一部电影获奖,那都是需要提前公关。

  就跟之前陈瑾能获得威尼斯影帝一样。

  当然存在好电影肯定能获奖,新人能脱颖而出这样的稀少案例,但公关的套路已经不是业内的潜规则,这是好莱坞都能摆上台面来说的一件事情。

  所以,基本上电影节、颁奖典礼,哪怕金鸡、金马,都是有某些暗箱操作的。

  而能影响到奖项的,除了主办方主席、大的影视公司之外,当然就属当届的评审团了。

  陈瑾当然得好好查一下,看能不能找找关系啥的。

  国人在人情交往方面,一直很擅长;好歹上下五千年的待人接物,这几乎是刻在每个国人内心的一种超绝基因。

  【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阵容】

  主席:迈克李。

  成员:杰克吉伦哈尔、夏洛特甘斯布、巴巴拉苏科瓦……

  连评审团主席在内,一共8位。

  无一例外都是老外,没有华人影星;不然公关肯定要容易些,有华人当评审或者主席,这评奖的难易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华人在撕奖上一向挺厉害,哪怕是华裔,其实很多还是会卖国人一份面子。

  这当然不是友谊,大多数是看在华夏这么大的市场之上。

  少数的XX除外。

  ……

  “迈克李?”

  陈瑾看着上面对于他的介绍,仔细在脑海中想象着能跟他认识的人脉。

  这是个英国国宝级导演,多次获得三大电影节的入围和奖项,奥斯卡入围了7次,其中五次是最佳原创剧本,非常擅长创作。

  代表作《秘密和谎言》拿过戛纳金棕榈,还获得过戛纳最佳导演。

  所以在奖项上的成就,让他这个主席很具有话语权。

  年龄也已经接近70,属于电影圈的老资格。

  人老又有履历,这种人当主席差不多也算是一言堂,除非成员之中有厉害的。

首节上一节514/6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