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从路知远那里,拿来的那段视频素材。
“小赵,这是什么地方?景色不错。万达最近不是在做文旅吗?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地方,搞个度假村什么的。我们也可以跟投一点。”
“姗姗姐,这是什么呀?拍的好漂亮。是阿远的电影素材吗?太美了!帮我问一下阿远,我现在加入剧组当女主角,来不来得及?”
看着两人回过来的消息,赵姗姗脸上露出笑意。
就知道,会这样。
她反手将自己离开之前,拍下来的,小山村的真实照片,又发了过去。
“小赵,你开什么玩笑?这是一个地方?你搁我面前变魔术呢?我懂了。你在跟我推销摄影师。倒是个人才,别管多少钱,这人我要了!”
“姗姗姐,我懂你的意思。等阿远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把他骗去西安城墙上,让他给我们老家拍一部旅游宣传片。”
看到这两人回过来的消息,赵姗姗虽然很高兴,觉得这两人跟自己一样,都很有眼光,很欣赏路知远。
但是,这不是她今天想要表达的主题。
“我的意思是,阿远的视觉风格,天生就适合拍商业大片。他的能力,完全不输国内的任何大导演。”
“我们公司,对待自己人一向大方。这次让他拍电影,才给300万,跟打发叫花子似的。被老外知道,还以为我们拍不起。”
“因此,我有一个新的计划……”
赵姗姗这么一说,路政和景恬都被吊起了胃口。
“什么计划?”
“姗姗姐,你快说!”
才华什么的,我们可能没有,但钱这种东西,完全是身外之物,要多少有多少。
赵姗姗神秘一笑,脸上露出一丝富婆独有的慷慨韵味:“我给这个计划取了个代号,叫做【拔苗助长】!”
第27章 【爱德华霍珀】的荒凉与不安
……
《心迷宫》,拍摄场景。
【宗耀】的扮演者,忻玉坤骑着一辆小电动车,身上背着个斜挎包,晃晃悠悠的,经过了村口的小桥,进入了村子。
这是电影开头的一幕。
也是最简单的一幕场景。
作为开机第1场第1镜,所有人都在旁边看热闹,忻玉坤虽然是第一次当演员,但是也没当一回事。
这么一个简单的镜头,他还能演不好?
谁知道……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咔!”
“重来一遍!”
“光的感觉,不对!”
听到路知远喊咔,忻玉坤总算知道,为什么今天一大早,总是感觉浑身不对劲。
原来是,没听到这一句【光的感觉不对】。
跟路知远当了一年同学,一起合作拍了好多广告片,忻玉坤非常崇拜路知远,也确定自己这个同学,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然而,天才,往往也是变态!
他对生活上的琐事,可以说一窍不通,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出门要拿着地图,要不然,真的会迷路。
但是,他对于光影的美学,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
“你想要哪种感觉?”
忻玉坤倒不是想要,挑战路知远的导演权威,纯粹是想要,近距离偷师。
至于其他演员,李健义老师,刘师师同学,倪红洁,还有一群特约和龙套,这会儿都围在一起,跟小学生上课一样。
经过这一段时间,互相之间的闲聊,和侧面观察,这些人都非常确定,路知远是一个孤僻的天才。
天才的思维方式,往往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他们之中很多人,拍过电视剧,也拍过一些商业电影,但对于这种偏文艺向的作者电影,还是头一回拍。
心里都挺好奇的。
“宗耀从外面回来,回到家里,这是故事的开始,这里的光线,需要有明显变化,从明到暗,隐喻他进入了一个牢笼。”
“我需要一种,逐渐变冷的光线气氛。”
“让观众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被凝视的不安】。”
“另外,小村与外部的环境,需要有明显的,明暗分割线。”
“很显然,现在的光线,感觉不对。”
“大家休息一下,根据我对村子周围的观察,下午4点,应该会出现我需要的光线感觉。”
现在已经是3点了,距离下午4点,也就一个小时。
等一个小时,倒也无所谓。
但问题在于,这才是开机第1场第1镜……路知远的要求,就开始逐渐变态。
“我就知道会这样。”
“我一开始就知道,阿远这家伙,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拍那种普普通通的纪录片呢?”
“我太天真了。”
前两天,赵姗姗过来的时候,路知远拿出普普通通的素材片段,说服了赵姗姗。
结果,一个转身,他就反悔了。
早就将什么纪录片风格的写实画面,抛之脑后,又开始追求起了极致的光影变化。
幸好,自己和路知远,没有投资一分钱,花的都是别人的钱……不然的话,自己肯定得心痛死。
现在这样,最爽了。
花别人的钱,追求自己的艺术。
……
一个小时之后。
摄影机重新打开,剧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工。
忻玉坤又骑了一回电动车,从外面进入村子,他还不小心压了一下小水坑,让几乎静止的画面,出现了一次颠簸。
其实,他是无意识的行为。
但放在电影画面里面,思维活跃的观众,可能会想,导演是不是在暗示,宗耀要踩坑了?
“好,完美!”
“换场!”
看了一下摄影机当中的光影变化。
刚才那一幕几乎静态的画面当中,随着太阳光线,在宗耀身上逐渐暗下去,产生的暗流汹涌的气氛……
这个画面,让路知远非常满意。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等了一个小时,只拍了一个镜头。
忻玉坤早已经见怪不怪。
其他剧组演员,只是觉得路知远这个导演,对画面要求高。
像刘师师,拍了不少电视剧,但拍这种文艺电影,也是头一次,对一切都很好奇。
更不用说,路知远还现场教学,告诉他们光影变化,对影片氛围的影响。
一个字,专业!
“阿远,真帅!”
刘师师再一次化身小迷妹,亦步亦趋,跟在路知远身后。
没什么其他原因,就是想离路知远近一点。
受到一点艺术的熏陶。
……
“阿远,我们的计划是,每天拍10场。你这样搞,一天3场都拍不了。”
忻玉坤拍完了自己的镜头,再一次变成了剧组的副导演,帮路知远掌握摄影机。
作为剧组老二,他不得不提醒路知远,注意时间。
以他这种效率拍下去,戛纳那边,奖都发完了,他们可能还在这个村子里打鸟。
“放心好了。”
“室内拍摄,可以让灯光师,调出我对光线的需求。室外场景,像是今天这种情况,最多三场,不会浪费太多时间的。”
“我心里有数。”
路知远很淡定。
其实,他在拍摄之前,已经在心里模拟过一遍,整个拍摄流程。
不会太长。
顶多45天,肯定可以搞定。
毕竟,这是一个小成本悬疑电影,场景有限,对美术要求也不高。
这45天,他可以尽情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画面。
完成对原版的全面超越。
……
第2场第1镜。
场景换到了室内,忻玉坤和李健义老师,有了父子对手戏。
这是一次争吵,气氛有些压抑。
台词不多。
但路知远又一次开始操作了。
他将摄像头,通过门缝隙,以母亲的视角,看着这对父子争吵,通过强烈的光影切割空间,让两人的身影,忽明忽暗。
给人一种感觉,这一对父子,就像是在道德与罪恶的边界,来回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