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第541节

  “大概多少钱?”张老板皱着眉头问道,太高了他有点吃力,但绝对会跟。

  作为三家渔具店的老板,同时也拿下不少代理权的情况下,对渔具行业还是有信心的。

  大河渔具可了不得,眼下鲢鳙饵料的销量逐月递增,明眼人都知道势不可挡了。

  “不管评估多少,上限就是一千万,你们四大代理商的入股成本不会超过这个价。”他自信的说道。

  要是放在互联网行业,一个冉冉升起的网站,每个月收入暴涨的情况下,估值破亿轻松的很。

  但渔具行业是实体,计算方法又不一样,一般市盈率都在十倍左右。

  按照现在的势头,大河渔具今年的利润肯定超过200万了,还处于上升期,简直就是白送钱,几年就回本了。

  听到一千万的限价,张老板点了点头,值!

  “等你们各自入了股,会在你们所在的城市建立仓储,到时候你们自己负责啊。”

  “这个没问题,批量运还省钱了。”

  “大刘,这次拿了冠军,我也不搞虚的,私人转让一个点的股份给你。”大刘自费宣传大河渔具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也看在眼里。

  虽然说人家是富二代不在乎这么些钱,但秦大河不能当人傻子,朋友之间想长期相处,账还是算清楚一点比较好。

  “哈哈,那个无所谓,让我多买点儿吧,我再买十三个点的股不行?凑十五个点。”

  别的行业大刘也不在乎,甚至创业都懒得去,证明自己的傻逼一般都亏得裤衩子都不剩了。

  但钓鱼这玩意是真有瘾啊,上大鱼,享受周边人的恭维,爽的很。

  秦大河看了他一眼,琢磨了一下,“行,你狗日有钱,我也不帮你省了。”

  那就是放二十五个点的股份出去。

  也无所谓,他的底线是34%的股份,拥有一票否决权就够掌控品牌了。

  这叼毛拿了15%个点的股份,家里人肯定是要出力的,正好把品牌放注册在沪市。

  品牌和厂子是一体的,但不用非得在一个地方,以后有一些商务合作也方便。

  “那我把品牌交给你了,注册就在沪市。”

  “我来搞定。”大刘笑呵呵的点上香烟深吸一口,回头让家里帮个忙就行。

  “代理入股会有扶持。”秦大河对着张老板说道,“这是针对其他三个代理商的,如果手头不凑手,就以部分欠款的方式入股。”

  “不过这笔欠款会有利息,按照银行最低接待利率算,赚到钱了再还给公司就行。”

  相当于鼓励三个代理商空手套白狼了。

  但四大代理商很重要,几乎涵盖了长江中下游,不捆绑一点利益,哪里会尽心尽意帮品牌做大。

  他可没功夫扑在生意上,分点儿股份出去,让别人忙活多好,自己只要把控产品质量就行了。

  大刘倒是不在乎这笔钱,但是张老板心里一喜,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儿。

  他手上有钱,入股肯定是够的,但能多留点钱在手上总是好一些的。

  烟头掐灭到烟灰缸里,三人接着商量着和富士合作的事儿。

  他俩的心态已经代入到股东了,自然开始出谋划策。

  “岛国那边的人胃口都不小,起码要30个点的股份。”大刘皱着眉头,老爸也聊过这些事儿,他耳濡目染还是知道一些的。

  “呵呵,股份没事儿,那边也不缺钱,还拿不到决策权。”喝了一口茶叶,他笑呵呵的说道。

  国内合资企业虽然多,但有着股权限制,外资不可能拿到决策权。

  除非是那些个互联网公司,等着资金救命的那种,才会被外资拿捏。

  实业根本不带怕的,账上有钱,厂里有人,比比歪歪直接让人滚蛋。

  闹也没关系,还有个本地保护,怕个叼。

  “最好是能拿到一些海钓产品的代理权,咱们也能卖。”张老板提出建议。

  他有两家渔具店在沿海,能卖进口渔具肯定赚钱。

  “哈哈,那个是对方条件,合作的事儿可是黑川上赶着的。”秦大河呵呵一笑。

  “我的底线的是一条T300的生产线以及鱼竿设计资料,原生产线原材料可以从那边进口,但价格得和光威看齐。”

  “我们这么厉害?”大刘和张老板面面相觑。

  自家的厂房还没立起来呢,都能谈到碳纤维生产线这种条件?

  “别把碳纤维看的太高,T300的生产线是岛国三十年前的技术。”他哭笑不得,“那边的材料研发是个产业联盟,富士肯定在联盟里面。”

  “最主要的时候,我要做大物竿,现在国内外都没有长竿,咱们订的那些九米鱼竿太笨拙了。”

  “没有技术储备,咱们自己做啊?”

  “大物竿现在都没有技术储备,前期让富士外派一个设计师,国内再招聘点点人才学就是了。”秦大河轻松的说道。

  “大刘,招人的事儿交给你了,不用太过专业的,只要是设计相关的就行,专科都够用。”

  “emmmmm,可以找你陈叔借点儿人过来。”

  “不是,咱们做鱼竿是在抢他生意,你确定能借到人?”

  “我做的是大物竿,七米二起步的,和市面上主流鱼竿厂家没有任何竞争关系的。”再次点上一根香烟,说话说的嘴都干了。

  还没领奖的赶紧了

第534章 合作谈妥

  “我跟你讲,咱们这是造福所有钓友的事儿,必须得有人去做,哪怕没有富士,我都会想办法找人设计鱼竿。”

  “等注册的时候,你就是董事长,真正的董事长,我在县里负责生产就行了。”

  他听出来了,这叼毛也想撂挑子,草。

  关键是秦大河也想撂挑子,做生意可以,但绑在上面天天忙,还不如去干机加工呢。

  好歹自己有那么多经验在,赚钱比渔具轻松。

  “行吧,我试一下啊。”大刘无奈的说道。

  听到能当董事长,他还是蛮开心的,以后出去钓鱼也更有派头。

  不就是招两个学设计的人嘛,让老爸那边的人事帮个忙就行。

  “先别急,等明天和富士那边谈一下再说,天冷之后再建厂。”

  “现阶段还是得等经济上行,不用你太费心思的。”深吸一口香烟,秦大河笑呵呵的拍了拍大刘的肩膀。“钓鱼佬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你粉丝肯定能超过我。”

  这叼毛做事其实还蛮有章法的,就是懒。

  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定还能接手自家的集团,到时候抱个大腿多爽。

  第二天,吃过饭后兄弟俩再次返回度假酒店。

  先把东西收拾了一下,脏衣服也用袋子装好放在车里了。

  今天中午谈完直接回家,从这里到家三百公里左右,天黑之前就能赶到。

  “娃儿,你中午不喝酒啊。”

  “嗯。”

  “哈哈,以后咱们一起发财。”拍了拍自家兄弟,他便去启动车辆了。

  浮漂生产他可是准备交给自己这个兄弟的,股份也会给一些管理股,不多。

  不过得一切都进入正轨才会有。

  品牌虽然打响了,但厂子还没立起来,不急。

  到了松鹤楼,黑川已经在等着了,秦大河上前打了招呼。

  “上菜!”

  苏州的菜品虽然同样偏甜,但松鹤楼要好很多,带了不少淮扬风味。

  “秦先生,可以尝尝醉虾,我很喜欢的一道菜。”黑川笑呵呵的邀请了一番。

  “不错。”他尝了两口,味道确实可以,但没有多吃。

  作为安徽人,生食从来都不在食谱里面。

  反而烧鹅、腌笃鲜吃的多一些,他大口朵颐着,仿佛这是一场常规的餐饮宴请。

  等松鼠桂鱼上来的时候,看到姿造他心里叹了口气,白瞎了。

  鳜鱼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都是极品,哪个憨憨想起了糖醋这种吃法。

  姿造确实好看,厨师下功夫了,但是里面塞鳜鱼肉和里脊其实区别不大。

  “秦先生,昨天我已经把大河渔具的情况传输到总部,他们也觉得和您合作是很好的决定。”黑川看他一直在吃,只能抢先开口。

  谈生意的时候就是谁先开口谁吃亏,气场上发生变化,后面会比较被动。

  谁知道秦大河这么个岁数,居然如此沉得住气。

  正常的国内企业,都在捧着外资,恨不得把公司都卖了。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富川也是一家值得信任的公司。”擦了擦嘴,秦大河认真的说道。

  昨晚回去之后,他自己考虑了很久,如果富川能拿出态度,他不介意合作的事儿。

  放下手中餐具,双方心知肚明,接下来互相都要给对方一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达成合作。

  秦大河虽然占据主动,但也不是没有可替代性的对象。

  “不知道大河渔具本身的销售渠道搭建的如何?”黑川帮忙倒了一杯茶水。

  客气的接过茶水,他想了想,决定如实说。

  “目前我有四个代理商,囊括五个省份,还有其他渔具店,销售点在国内可能有一百四十个左右,几乎涵盖了整个长江流域和南北方部分市场。”

  能拿下这么大的市场,最大的功劳还是大河渔具。

  “很厉害。”黑川如实的赞叹道,一年多的功夫,能拿下这么大的市场,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大河渔具虽然厂子都没建起来,但鲢鳙饵料的口碑和销售渠道才是最大的价值。

  “秦先生,我们前期可以先进行一些合作,后续产品开发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是正题了,两边互相给条件,满足对方的同时,让自己不吃亏。

  富士的经营范围是材料,包括海钓、筏钓的线组、导环、渔轮生产等等,还是国内一部分合资汽车的配件供应商。

  哪怕到了二十年后,人家的台钓鱼竿也不是主业,主业仍然是材料。

  有了材料,什么生意都好做,而国内加工行业最大的短板就是材料。

  秦大河需要这些,自然开始提需求。

  一条T300的碳纤维生产线,大物竿不需要高碳,太脆了,T300勉强够用。

  这几年先凑合,等光威那边出结果了,直接去光威订货,把国产碳纤维顶起来,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后世威海渔具行业扎堆,归根结底还不是碳纤维在那里,鱼竿的生产、设计十分成熟,原材料运输也方便。

首节上一节541/5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