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供应链这一环,拿捏起来更简单。BN link的上游供应商,十有八九依赖三菱系银行的贷款。
只要银行那边稍微收紧信贷,或是暗示“合作需评估风险”。
供应商就得掂量:是保自己的资金链,还是继续给BN link供货?
不用明说,订单自然会变慢变少,生产线一停,长户再硬气也得低头。
这些都是日本财团控制市场的常用方式,通过影响政府部门、动用媒体资源、操控供应链,层层施压,直到小公司屈服。
顾俊辉综合考量后,最终定下条件:12倍估值和35%股份可以接受。
但必须允许他在一年内通过增资或收购其他股东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且需在明年9月前完成交割。
上野听完顾俊辉的条件,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点头:“可以。我会把这条写进周一的谈判条款里。”
在他们眼里,这点份额和估值的拉锯本就不算什么。
长户那边松口到35%也好,最终让到51%也罢,不过是时间问题。
按当下122:1的日元兑美元汇率算,12倍估值840亿日元,还不到7亿美元。
就算顾俊辉最终以51%控股,总投入也不过3.5亿美元。
这点投入,相较于接下来要谈的事,实在算不得什么。
顾俊辉说道:“我这次在贵行账上还有十亿美元,原本是准备这次东京之行用作收购的准备金。
不过既然贵行愿意提供日元贷款,那这十亿美元,我打算继续在日元汇率上建立头寸。
上野翻开手里的资料。
“顾先生,您上个月在我行以118:1的汇率,用十亿美元加40倍杠杆建立了400亿美元的头寸,这笔规模确实不小。
如今汇率到了122:1,这部分收益已经很可观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复杂:“当然,顾先生有这样的魄力,想必是不看好日元走势。
看来您判断这场金融危机还会波及更广的地方。”
“没错!华尔街那些金融财团在东南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九月时看似偃旗息鼓,其实早在暗中布局。
10月份,像量子基金这类国际游资机构已经联系过我们,他们筹集了更庞大的资金。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东亚韩国、日本,还有台湾和香港。
各地的货币,恐怕会面临大幅贬值了。”
上野点头:“这些华尔街秃鹫在亚洲兴风作浪,我们也没办法。
虽说银行也参与其中,但比起对国家、对地区经济的破坏,赚的不过是蝇头小利。
有时,我们还需配合政府出手维稳日元,维系金融体系稳定。”
佐藤千夏静立一旁,听着顾俊辉谈论金融危机时眉峰微蹙却语调沉稳的模样,竟有些晃神。
这份远超其年龄的笃定与从容,和他对着坂井泉水时眼里的柔光、唇边的笑意截然不同。
却同样极具魅力,让人不由地被吸引。
想到晚上要陪他挑礼物,心里期待了起来。
顾俊辉心里清楚,像三菱这样既是财团核心又是巨无霸银行的角色,从来都是明暗两条线并行。
明面上必须紧跟国家金融政策,该出手维稳时绝不含糊,这是撑起日本经济门面的本分。
可私下里,趁着乱局分一杯羹的事,又怎么可能真的缺位?
所谓“配合政府”的体面要维持,暗地里的利益算计也从没停过。
想到这些,他就说道:“上野先生,之前的融资利率是5.5%,按这个算,一年下来光是利息就有22亿美元,实在太高了。”
第207章 你就这样照顾我!
贵宾室里,顾俊辉敲了下文件上的数字。
“上野先生,9月那笔10亿美元、40倍杠杆400亿美元的头寸,5.5%的利率不变。
但这次新增的10亿美元,同样40倍杠杆400亿规模,利率必须降到5%。”
上野雅隆微皱眉:“顾先生,5.5%已是我行底线,再降……”
顾俊辉打断了他的话。
“摩根大通在香港、花旗银行在新加坡,同类利率早就是5.5%了。
你们要是还咬住5.5%不降,我又何必非把这10亿美元放贵行呢?”
上野的脸色沉了沉,看了眼身旁的佐藤千夏。
顾俊辉接着抛出了诱饵。
“我本只打算申请1200亿日元的收购贷款,要是能把新增头寸的利率降到5%,这笔贷款可以加到1500亿日元。”
1500亿日元的数字让上野的眼神一亮。
“5%可以答应,但这400亿美元头寸得持有到明年8月,中途不能平仓。
另外,1500亿日元的贷款,利率得按3.5%算。”
“3.5%太高了。”顾俊辉摇头,“你们国内现在利率为2%-4%,一般都是2.5%-3.5%。
3.5%已是上限了!
我这么大的资金量,没道理拿上限利率。”
上野沉吟片刻,看向佐藤千夏确认了一下行内利率区间,才提出条件。
“那这样,利率降到3%,但贷款规模得加到2000亿日元。”
“2000亿可以,但3%还是高了。”顾俊辉寸步不让,“得降到2.5%。”
“2.5%太低了!”上野提高了声音,“无抵押贷款放这么多,利率还压到谷底,风险根本兜不住!”
“怎么会是无抵押?”顾俊辉挑眉,“我在贵行的日元头寸早就盈利,足够覆盖本金。
另外,收购的资产虽不能100%抵押,但都在日本、你们掌控范围内。”
上野被噎了一下,再次看向佐藤千夏,对方在笔记本上快速写了几个数字推给他。
2400亿日元按2.5%计算的利息,与2000亿3%的利息持平。
上野咬了咬牙:“2.5%可以,但贷款得加到2400亿日元(约19.7亿美元)。
这个数刚好匹配你在我行的日元汇率操作本金,这样风控那边才好说。”
顾俊辉心里快速盘算眼下的2400亿日元,按当前122:1的汇率换算,约为19.67亿美元。
到明年8月底连本带息2460亿日元,彼时日元贬到150:1,折算成美元就是16.4亿。
这部分日元贷款省下3.27亿。
再算上新增头寸:从现在10月上旬到明年8月底,差不多11个月。
400亿按5.5%年利率算利息是400亿×5.5%×11/12≈20.17亿,降到5%后利息是18.33亿,节省了1.84亿。
两边加起来,共节省5.11亿美元。
但顾俊辉觉得还能再争取些。
“2400亿没问题。但佣金得让点利。后续收购的手续费,按行业标准下调5%。”
“下调5%?”上野追问,“BN link的收购不算吧?
之前说好快速收购加5%佣金的。”
“可以。”顾俊辉颔首,“就按之前约定的来。”
上野这才站起身来:“顾先生,成交。”
两只手相握时,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文件上,把“400亿美元”“2400亿日元”的数字照得清晰。
佐藤千夏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很是欣喜。
前一个400亿头寸年息22亿,新添的400亿20亿,加上2400亿日元贷款,再算上后续收购的佣金和执行……
顾先生和三菱的捆绑越来越深,她这个居中联络的角色自然更重要。
和他接触的机会也定会更多。
“千夏?”上野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佐藤猛地回神,见两人已松开手,上野正催促。
“整理成正式文件,尽快安排签约。顾先生在东京时间有限,别耽误行程。”
这话让她瞬间绷紧顾先生的选择不少,华尔街的摩根、香港的汇丰都盯着,稍慢一步可能就旁落别家。
慌忙低头记录着,却还是忍不住偷瞄下顾俊辉。
而顾俊辉将这些看在眼里。
心想:三菱以为靠这些业务就能“绑住”他?
在日本的布局需要本土财团,三菱正合用,但这终究只是其全球版图的一角。
他们越急切,越会拿出真资源,反倒省了不少功夫……
佐藤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专注,心里却仍想着:绑得越紧,共处的时间才越多啊。
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
-
新增10亿美元头寸,40倍杠杆400亿,利率5%,持有至明年8月不平仓;
-
三菱提供2400亿日元贷款,利率2.5%;
-
除BN link外,收购佣金手续费下调5%;
-
特别注明:收购BN link公司的佣金在行业标准基础上上调5%(因快速收购需求)。
协议最终由顾俊辉与上野雅隆代表双方签字。
对顾俊辉而言,这只是在日本操作的起点,全面布局要等到明年七八月份金融危机白热化时。
日元贬值的浪潮才会让这2400亿贷款与新增的400亿美元头寸真正显露出锋芒。
佐藤千夏将签好的文件收好,手指在纸页边缘微顿。
心里清楚,她与顾俊辉的交集,才刚刚开始变得紧密。
晚宴被上野雅隆安排在一处隐于山谷的私宅。
没有招牌,只有和服侍者引路,木屐踏在石板路上的声响与远处的溪流声交织。
席间的料理精致却不张扬,透着财阀招待贵客的私密与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