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第164节

  比如短期、长期的占地规模,以及时间节点。”

  徐文龙随即抽出了几张图纸:“我们之前设想,第一期规划1000亩,主要搭建明清风格建筑群,三年内完成。

  中期拓展到5000亩,增加唐宋、秦汉场景,五年内实现。

  远期目标是1万亩,打造全朝代影视基地。但这都得靠资金支持……”

  顾俊辉听完,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徐总,您方才说的规划,太小打小闹了。我想要的,是打造一个能与好莱坞比肩的影视帝国。

  这里会有全中国最全的影视场景秦王宫复刻咸阳城的巍峨,明清宫苑一比一还原紫禁城规制。

  还有民国街、香港街,未来科幻基地。

  光是场景还不够,要配套建设五星级酒店群,开办专业影视学校定向培养人才,打造全球顶尖的后期制作中心,发展电影重工业。

  另外,这里不仅是拍摄地,更要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圣地。

  要建梦幻主题乐园,有摩天轮、过山车、VR体验馆,每年举办影视文化节、旅游狂欢节。

  我的计划分三个五年推进。”

  顾俊辉竖起三根手指,“第一个五年,投入二十亿搭建基础场景;第二个五年,砸五十亿完善配套;第三个五年,至少二百十亿专攻电影重工业。

  特效、虚拟拍摄、动画制作,这些才是烧钱的大头,但也是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核心。”

  顾俊辉讲完,会议室陷入死寂,徐文龙握着水杯的手微微发抖,众人瞪大双眼,满脸震撼。

  一位年轻员工喃喃道:“这样的规划,场地怕5万亩都不一定够……”

  另一位老者颤声接话:“这要是成了,整个横店镇都得围着基地转!”

  此时,徐文龙既兴奋又苦涩:“顾总,想法是好,但先期二十亿……可二千万我们现在都拿不出啊!”

  顾俊辉笑着道:“徐老,我这不就来了吗?”

  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瞬间化作哄笑。

  待笑声渐歇,顾俊辉坐直身子:“咱们说回正题你们最多能让出多少股份?”

  徐文龙深吸一口气:“顾总,您若真能把这三个五年计划落地!

  股份对半开,我们出土地、出人、协调资源,资金投入全靠你们!”

  “啪!”顾俊辉猛地拍桌起身,惊得众人都站了起来。

  “好!徐老这份魄力,我顾俊辉敬你!只要签约了,第一笔五千万资金立刻到账!

  而今年的《还珠格格》拍摄、陈凯歌导演筹备的《荆轲刺秦王》,这些项目全放进到这里!

  我们可以签对赌协议未来十五年,二十亿、五十亿、二百十亿的投资,辉远一分不少!

  股份对半没问题,但运营管理得由辉远全权负责。

  我保证,一定把横店打造成中国的好莱坞!”

第145章 缂丝宫装下的暗涌

  顾俊辉提出由辉远传媒全权负责横店影视基地运营管理后,会场陷入了沉默。

  尽管他开出15年共投资270亿、首期即注资五千万并引入《还珠格格》《荆轲刺秦王》等重磅项目的优厚条件,横店方面仍顾虑重重。

  毕竟横店基地作为集体产业,涉及土地规划、人员安置、政府审批等诸多复杂事务,容不得半点草率。

  当晚,横店相关负责人连夜召开会议,就合作细节展开激烈讨论。

  从土地使用权限到税收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未来拆迁安置,每一项条款都经过反复推敲。

  由于决策需兼顾集体利益与长远发展,正式签约无法一蹴而就。

  2月20日,农历十四,顾俊辉踏上回京行程时,已握有一份草签协议。

  协议初步明确双方权责,但诸多关键细节仍待敲定,正式签约被定在五月中旬。

  在此期间,辉远传媒需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完成人才招聘与储备工作。

  同时将首批五千万资金投入《还珠格格》与《荆轲刺秦王》的场景建设。

  顾俊辉尤为重视秦王宫的规划。

  计划将其打造成标杆性建筑群,为后续承接《英雄》《大秦帝国》等史诗级巨制奠定基础,推动横店影视基地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返回公司的路上,连日奔波的疲惫席卷而来,但顾俊辉的思绪却愈发清晰。

  《还珠格格》剧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推进,自制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也将在上半年完成立项,年中正式开拍。

  而电影项目同样在筹备中,电影板块将以冯氏喜剧作为先锋军。

  (冯晓刚在2000年左右称霸贺岁档,其作品诙谐幽默又贴近生活,屡屡斩获票房冠军。)

  这些影视项目作为年度重头戏,都将在年底至次年年初陆续与观众见面。

  音乐板块同样有条不紊。

  楚若琳首张专辑MV已进入最后制作阶段,即将在4月1号重磅推出。

  韩旭东的个人专辑也计划在近期启动制作,预计五月与听众见面。

  顾俊辉早有筹谋,计划在五月举办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届时不仅要公布《还珠格格》的详细信息,官宣下半年影视项目布局。

  还要与横店方面完成正式签约,向整个行业宣告辉远传媒进军影视领域的决心与实力。

  ……

  下午三点,辉远传媒的会议室内。

  戴总、冯晓刚、王晶花等管理层及核心团队成员都在翻看着顾俊辉带回来的横店草签协议。

  15年270亿的总投资规划,相当于每年18亿。

  就第一个五年计划,平均每年也要4亿的资金投入,这些数字让众人内心只有两个字:震撼。

  大家看着协议上宏大的时间规划与投资规模,都产生一种自己快要跟不上顾俊辉发展步伐的忐忑感。

  不少人在心底自问:这真的是我们辉远传媒要做的事?

  顾俊辉将众人震惊、不安又略带怀疑的神态尽收眼底。

  在他看来,15年270亿的投资并非难以企及,就算将这些资金压缩到五年内投入,有十足把握将项目顺利完成。

  其心中还有更大的盘算!

  辉远传媒未来更重的资产投资方向,就是按照万达模式,将院线与商业地产相结合,那至少是千亿级别的投资项目。

  明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会让国内经济短暂承压,而国企改革也进入“三年攻坚”的关键期。

  在这个节点出手,无论是土地购置成本,还是商业项目建设费用,都将远低于市场常态。

  低价拿下城市核心地段,提前布局影视与商业融合的综合体。

  等经济回暖、市场复苏,这些重资产项目不仅能为影视作品提供专属放映渠道,更能凭借地产增值带来巨额收益。

  会议室里翻页声渐渐停歇,众人面面相觑。

  顾俊辉敲了敲桌面:“大家看完了这份规划,想法如何?”

  没人先回答,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戴总。

  其实戴总早听过顾俊辉描绘的商业蓝图,可当具体的数字、时间节点铺陈眼前,才惊觉那些野心竟如此迫近。

  原本以为是遥不可及的远景,此刻却要化作真实的项目轰然落地,这让他既兴奋又有些茫然……

  顾俊辉心里清楚,这样庞大的规划让管理层立刻给出完善的应答并不现实。

  “大家也不用急着,横店那边正式签约要到5月,咱们有时间慢慢筹备。

  现阶段还是要把重心放在公司现有的业务上。唱片、电视剧、电影这些项目,一个都不能落下,必须加快推进。

  另外,公司正处在大跨步发展的关键期,管理团队必须跟上节奏。

  安于现状只会被时代抛下,接下来要通过猎头公司招揽高端人才,国内资源不足,就高薪聘请海归精英。”

  说到海归,顾俊辉脑中闪出许安红的身影。

  想着未来公司要做大,舆论管控、政企关系这些板块缺一不可,和横店的合作也会涉及诸多利益博弈,需要这样背景深厚的人来坐镇。

  顾俊辉讲完,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众人松了口气,和横店合作的庞大规划远超他们预期。

  原以为不过是常规的影视制作与唱片发行,却不想直接上升到全产业链布局,难免让人压力骤增。

  接下来的会议进程,戴总先汇报起了公司管理层面的调整与现有项目推进情况。

  讲完后,冯晓刚便接上话头:“楚若琳专辑的MV后期制作一切顺利,3月中旬就能交付太平洋影音公司生产,时间上绝对没问题。”

  紧接着,王晶花也补充道:“楚若琳港台宣传效果超出预期。等她明晚元宵晚会结束,3月初就动身前往东南亚各国。

  我们计划在MV全球发行时,同步到欧美华人聚集的重点地区宣传。

  等那边的反馈传回国内,正好能借着热度,为5月的发布会和横店签约仪式再添一把火。”

  会议临近尾声,顾俊辉做了总结。

  “今年,我们就聚焦于手头这些项目。但要秉承辉远出品,必是精品,不管是唱片、电视剧还是电影,都要做到行业顶尖水准。

  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天看到的与横店合作的规划,这只是开始。

  明年,我们会全面铺开宣发体系。

  和太平洋影音合作时,我们已经摸清了唱片生产制作的门道,下一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而等公司电影项目上线,院线布局也会提上日程。

  未来一年,公司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会远超现在。

  所以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多关注行业动态,储备相关资源,既要有冲劲,也要有紧迫感。”

  他的目光如炬,在每个人身上停留片刻。

  被他注视的众人不自觉挺直脊背,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振奋的气息。

  “我们的目标,不是国内行业的顶峰,而是要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央。

  这条路很长,也很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并肩前行,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希望在座各位,一个都别掉队。”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离座。

  他们的神情已从最初的震撼,慢慢转为了深思。

  每个人都清楚,顾俊辉描绘的不只是蓝图,更是一场需要全员加速的变革。

  从唱片生产到院线建设,每个新领域都像未知的战场,等待他们去攻克。

  无论是影视投资的新模式,还是商业地产的复杂门道,都需要恶补。

  都明白,想要跟上公司大踏步前进的节奏,就必须不断突破舒适区,主动充电学习。

  会议结束,顾俊辉与戴总走出会议室。

首节上一节164/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