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嗔道:“乱说什么!我可是他老师,比他大着好几岁呢。”
……
顾俊辉因昨晚跟进警方行动,睡得太晚,醒来时已是八点。
八点二十分,他匆忙赶到三楼,周老师将备好的早餐递来。
保温桶里装着温热的鸡蛋、浓稠的稀饭,还有一碟爽口咸菜。
顾俊辉确实有点饿了,接过早餐便快速吃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没人跟你抢。”
他嘴里塞着鸡蛋,含糊不清地说:“太好吃了!这味道,有家的感觉。
谢谢你,周老师!”
林老师笑着摇头:“你该谢田甜,她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做早餐,我也就是帮着打包而已。”
顾俊辉感慨道:“田甜能说会道、工作上业绩出色,还能吃苦,做家务这么拿手!”
林老师想到昨晚撮合表妹的事,顺势说道:“是啊,我作为女人,都觉得表妹特别优秀。”
“以田甜的能力,我都想把她招到公司来。”
林老师眼睛一亮,追问:“真的啊?那你想让田甜做什么?”
顾俊辉想着田甜这么细心,若能做生活秘书,在身边既能照顾事务,还很养眼。
要是做工作秘书的话,稍微深造也能胜任,不过这些想法还没完全成型。
便笑着说:“具体还得看她意向,以她的悟性,做什么都能做好。”
林老师笑着道:“那我晚上就和田甜说,你想把她招到公司去,保准她乐坏!”
顾俊辉点头应下。
林老师想着若把田甜招进顾俊辉公司,那与他接触的机会便多了,撮合两人的事也更有盼头。
她眉眼含笑,“今早新闻都报道你们公司协助警方的行动了,阵仗可真大!”
“这么快就上新闻了?”
“那可不!”周老师语气带着惊叹,“出动这么多警车,还有你们公司豪掷2000万的专项基金,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林老师忍不住追问:“唱片行业这么赚钱吗?你们一出手就是2000万!”
顾俊辉解释道:“单靠楚若琳这一张唱片,就算卖个400万张、500万张,刨去成本也赚不到2000万。
但这笔投入的意义不在当下赚钱。少一些盗版,这张唱片就能打破更多销售记录,对公司和若琳的长远发展来说,知名度提升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而且通过这次合作,也能和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为公司后续发展铺路。
毕竟公司不只有唱片业务,未来在影视等领域也有布局。”
“可打击盗版是个社会难题,单靠你们一个公司,恐怕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生态吧?”
“事在人为!我打算以公司为标杆,连续五年,每年投入2000万,总共一个亿。
重奖举报人、加大宣传,推动打击盗版和版权保护。
就算别的公司不效仿,也要让那些盗版商以后对辉远传媒的作品,不敢轻易下手!”
“五年一个亿?!”林老师瞳孔收缩,先前2000万带来的震撼还未消退呢。
眼前这个大一学生,竟轻描淡写说出如此庞大的计划。
她意识到对自己这个学生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
想到表妹若真进了这样的公司,未来发展必定会极好。
而自己呢?
虽研究生毕业,现顶着大学教师的光环,可每月不到1000块的工资,除去房租等生活费用就所剩无几了。
那句“你们公司有适合我的岗位吗”在嘴边打转,最终还是被身为老师的矜持压了下去。
……
永盛电子厂的突击行动如巨石投入深潭,在舆论场激起千层浪。
从地方台到央视新闻联播,各级媒体争相报道,事件热度持续攀升。
尤其是辉远传媒重奖举报人的画面,成为舆论焦点镜头里,戴总将印有“十万元整”的巨额现金支票郑重交给举报人阿伟。
为保护安全,阿伟戴着鸭舌帽与墨镜,面部做了模糊处理。
更令人瞩目的是,戴总当场向阿伟抛出橄榄枝。
“阿伟先生展现出的正义感令人钦佩,辉远传媒诚挚邀请你加入,共同守护正版市场。”
在1996年,全国职工年均工资仅六千多元,这笔十万元奖金本就相当于普通人十几、二十年的收入。
如今附带的入职机会,更是让无数人眼热。
消息传开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报刊亭前挤满争相购买报道此事报纸的市民。
茶馆里,有人感叹:“乖乖,举报个盗版不仅能拿这么多钱,还能进大公司工作?
看来以后得留点心眼!”
盗版产业链相关人员就人心惶惶了。
莞城一家地下工厂老板攥着报纸,急忙吩咐手下:“都给我小心点!
辉远那2000万基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带‘辉远’标的东西,碰都别碰!”
而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不少群众跃跃欲试,咨询举报流程与奖励细则。
这场风波中,辉远传媒的名字彻底打响。
戴总接受采访时那句“让盗版成为高风险生意”的宣言,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
甚至有经济学家在专栏文章中评价:“辉远以雷霆手段撕开盗版市场缺口,其‘重赏+吸纳人才’的组合拳,或将重塑行业生态。”
辉远传媒趁热打铁,将舆论热度化作销售东风。
楚若琳的唱片销量在突击行动后迎来爆发式增长1月13日星期一,专辑仅售出7.8万张。
14日新闻曝光后,销量直接飙升70%,达到13.2万张。
到了15日,随着电视、报纸等媒体全方位报道,当日一举突破15.7万张。
顾俊辉抓住这波热潮,授意戴总在媒体面前透露重磅消息。
“为回馈大众对正版的支持,辉远传媒决定未来五年,每年投入2000万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击盗版。
这笔资金不仅用于奖励举报人,还将联合执法部门溯源打击盗版产业链。”
同时,报道中还提到,辉远传媒的股东已达成共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将确保至少一个亿的投入,势要在版权保护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这一消息又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版,财经杂志甚至专题分析辉远的“舆论-资金”双驱动策略。
市民议论:“难怪人家公司能做大,敢拿真金白银砸市场!”
而在辉远传媒豪掷亿元打击盗版的消息刺激下,楚若琳唱片的销量持续飙升,民众对正版音乐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1月16日,销量一举跃至19.3万张;17日稳步增长,达到19.6万张。
18日周六,销售热潮更是达到顶峰,单日售出23.7万张;19日虽稍有回落,仍有21.9万张。
从1月13日至19日这一周,专辑的总销量为120.2万张。
加上前两周累计的195.6万张,三周时间内,楚若琳专辑的总销量已高达315.8万张。
第129章 央视元宵晚会补遗憾!
楚若琳首张专辑《1997至少还有你》发售三周,销量高达315.8万张,这一成绩如重磅炸弹,瞬间在华语乐坛炸开了锅。
此前女歌手单张专辑销量超百万已是顶尖水平,而楚若琳这张专辑不仅远超这一标准,更一举打破了多项销售记录。
虽尚未触及张学友《吻别》400万张的最高纪录,但行业内外均对其后续表现充满期待。
不少人预估,若按当前势头发展,不出一两个礼拜,到月底极有可能刷新这一历史销售数据。
一时间,辉远传媒成为了行业焦点。
众多业内人士纷纷展开分析研究,他们首先对辉远传媒出色的宣传能力赞叹不已。
从专辑发售前的预热,到全国范围内各大电台、报刊的宣传覆盖。
再到地铁灯箱、公交站牌等户外广告的精准投放,每一步都堪称宣传营销的典范。
其实大家也知道,专辑大卖绝不仅仅依靠宣传,楚若琳自身的实力才是关键。
作为青歌赛冠军,她的歌唱技巧毋庸置疑,每一次演唱都能精准把控气息与情感,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形象更是无可挑剔,温婉大气又不失灵动,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极具感染力。
“才女”人设更是增色不少。
专辑中多首歌曲均由楚若琳亲自谱曲,这让听众看到了她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与才华。
加之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的身份,更增添了专业背书,让大众对她的音乐素养深信不疑。
在曲风方面,这张专辑同样表现亮眼。
《至少还有你》的深情缱绻,《勇气》节奏明快,《隐形的翅膀》温暖励志,《夜空中最亮的星》充满希望,《宁夏》清新甜美,《第一次爱的人》俏皮可爱。
多样的曲风不仅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喜好,也充分展示了其在音乐风格驾驭上的多样性。
即便专辑中另外六首非顾俊辉提供的歌曲,也都是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共同铸就了这张现象级专辑的成功。
楚若琳专辑的火爆,也让刚进入国内市场不久的索尼音乐、华纳唱片等国际公司大为震撼。
目睹了在盗版控制得当、宣传得力的情况下,专辑销量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深刻认识到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
这些公司纷纷决定加大在国内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与辉远传媒联系,表达了想要组建反盗版联盟的意愿。
也愿意出资支持,期望能借此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而老牌唱片公司宝丽金、百代等,则将目光聚焦在了楚若琳身上。
他们察觉到了楚若琳的巨大潜力,不免生出挖角的想法。
但楚若琳与辉远传媒签订的5000万违约金合同,却让他们不得不谨慎掂量。
可他们并不清楚,以楚若琳和顾俊辉之间的关系,挖角是毫无可能。
与此同时,百代公司开始与王菲私下接触,开出6000万港币的高价将其招致麾下。
而那些此前试图狙击辉远传媒的唱片公司,在目睹楚若琳专辑的恐怖销量与辉远传媒雷霆手段后,纷纷改变策略。
原本为压制辉远而提前至1月发行的唱片,连夜将档期调回2月;部分定在2月初发售的专辑,更是直接推迟到2月中下旬。
行业内盛传着辉远传媒与执法部门的紧密合作细节,以及顾俊辉“敢砸一个亿护版权”的豪言。
让这些公司深知,此时与辉远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求不被针对便已万幸……
相对于太平洋影音公司而言,楚若琳专辑的火爆热销,就让他们陷入了“痛并快乐着”的境地。
此前,辉远传媒乐观预估专辑首月销量可达300万张,可谁都没想到,仅仅19天,专辑销量便突破了这一数字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