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78节

  陈家志说:“现在他在负责这里,他比我更熟悉情况。”

  “有毛病。”

  卷毛最终还是付了钱走人。

  单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在寒潮期间,卷毛可是一晚上要拿十几件菜心,现在近乎直接减半。

  这种市场行情对卖菜人不太友好。

  不过56号档口不仅没用塑料筐,也恢复了分装、送货等服务,再加上长久以来陈家志积攒的口碑,所以出货频率还是比较快。

  一晚上出3吨菜,对一个二级批发市场的档口来说,算比较少了。

  卖了会儿菜,陈家志便去市场里闲逛,陈正旭也在买其它需要配送的菜了。

  一圈看下来,菜真不少。

  陈家志感觉今年竞争在加剧,就连原来的临时摊位上,也多了很多陌生新面孔。

  看来去年严酷的天气,并没有阻止新人的入行。

  今年估计没去年那么好运了。

  他也记不住关键信息,只能靠经验去计划茬口期,几个关键行情节点不会有错。

  另外,自有的配送体系确实要尽快建立起来。

  不到四点便卖完了菜,拿了钱,陈家志又陪着陈正旭去给几家酒楼配送。

  其中就有东湖酒楼。

  在陈家志第一次拜访之后,陈正旭后续给其它店送货后,也时不时来东湖吃早茶,顺便给酒楼送菜场自产的蔬菜。

  最终,靠着这份坚持,在月初,酒楼老板丁宏同意试试。

  抵达东湖酒楼时,天还没亮,丁宏却刚好在酒楼。

  “丁老板,合作这么长时间了,你感觉怎么样?”

  丁宏笑道:“还可以,不然我也不会继续和你们合作。”

  回顾这十几天的蔬菜配送经历,丁宏确实感觉很省心省力,不仅品质更好,最重要的是成本大幅降低了许多。

  陈家志也知道缘由。

  首先是省了人力成本。

  其次减少了中间环节。

  最后这时候采购就少有不捞油水的,价格早就降下来了,采购价上晚两天改,就能捞一笔,少有人抵挡得住。

  所以后世酒楼酒店都发展成了固定配送。

  不过配送如何定价也很有讲究,随行就市太麻烦,酒楼也担心被忽悠。

  而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般都是取一个周期内某一天的价格为基准。

  比如说一个月,那就取月中的价格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再加点利润,就是这个月的定价。

  或者是一个季度定一次价。

  甚至还有半年或者一年定一次价,酒楼酒店等需求方会提前进行成本核算,最后让配送方报价,在成本核算价内选出一个合适的合作方。

  形式多种多样。

  不过目前陈家志采用的是一周结算一次,单量不多,双方也还需要建立信任。

  回访了几个配送客户后,也只花了一个半小时,两人又打道回府。

  陈家志对市场建设方面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薛军、陈正旭,乃至李才都是雏鸟,对蔬菜行业不太熟,一切都还才刚起步。

  总之就是缺人才。

  国内批发市场都还才刚起步,行业相关人才更是稀缺,想招人都不知去哪儿找。

  只能再费点心思培养。

  好在陈正旭和李才都有文化基础,又年轻好学,再多历练两年,也许有机会独当一面。

  “正旭,再给你也招几个工人怎么样?”

  正开车的陈正旭讶然道:“要扩大规模了吗?”

  “是啊。”陈家志沉吟道:“江心菜场那么大,不能全靠供港市场,靠外人也靠不住,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渠道。”

  “我觉得我可以试试。”沉吟了下,陈正旭说道:“小叔,我挺喜欢做这行,我的人生从来没有这么精彩过。”

  陈家志笑了笑,“是吗?每天熬夜也不好受吧?”

  陈正旭说:“但赚钱。”

  陈家志点了两支烟,给了陈正旭一支,“那就招人,以后你就是配送中心的负责人!”

  就在这时,一束强光直直射来。

  此时视线不算清晰,但陈家志还是隐约瞄见了不少人影,立马焦急的怒吼道:“不要停,加速,加速,冲过去!”

  陈正旭原本想踩刹车的脚,瞬间又挪到油门上,面包车咆哮着往前冲去。

  强光顿时就散了。

  “小心石头!”陈家志又喊,只恨不是自己开车。

  砰砰砰!

  砰!

  磕碜了几下石头后,其中又夹杂着一声枪响,面包车歪扭了两下,最终还是继续往前。

  一直到跑远了,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在城里遇到了拦路抢劫~

  也还好是城里,也快天亮了,拦路没乡村道路那么方便,不然还真不一定能跑。

  陈家志打开车窗,抖了抖烟灰,笑着问陈正旭,“现在还觉得精彩吗?”

  陈正旭双手紧握着方向盘,很紧张,却大吼一声:“精彩!太精彩了!”

  “精彩个毛线,我看你手都在抖!”

  “我是怕翻车。”陈正旭略微放松了些,“小叔,再给我支烟,刚才掉在座椅下了。”

  陈家志又给他点上。

  陈正旭抽了一口烟,沉稳的表情突然就带了狠劲儿。

  “小叔,我们也搞两把枪吧,或者我回老家拿,我爸还在家里藏了两把步枪。”

  “别,那枪别动。”

  他大堂哥陈家顺那两把枪收藏了几十年,是他大伯和二伯留下来的中正式步枪,老古董了。

  这两年收缴枪支,以及再过两年的严打,其它枪都被收缴了,就这两把枪一直被他大堂哥藏得死死的。

  大伯二伯都死在战场上,留下的东西不多,这枪主要是一个念想。

  一直到十年后,过年时,冬水田里出现了几对野鸭子。

  陈正旭的大侄子,也就是陈家志的大侄孙,按耐不住寂寞,把家里的步枪拿出来打野鸭,弄得全大队的人都来看热闹,这才又被官方收缴了一把。

  陈正旭对枪并不陌生,即使陈家志也玩过不少次,老爹陈少昌更是玩枪玩炮的老手。

  今天的事也给陈家志提了醒,当下还比较乱,以往没遇到过除了他比较小心外,也有运气好的因素,但不可能一直运气好下去。

  尤其是钱越来越多,被人盯上是迟早的事。

  天渐渐亮了。

  “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陈正旭凝眉道:“我和薛军一直很小心,没几个人知道我俩谁拿着钱。”

  “今天小叔你一来就出事,时间地点也不对,如果是巧合,不该在城里,也不该在快天亮的时候动手。”

  陈家志也不由一愣,缓缓说道:“早被人盯上了?”

  “应该是。”陈正旭点了点头,“小叔,本市场有多少人知道你住哪儿?”

  “我去年说过我住东乡菜场,很多人都知道,但只有一两个人知道我来了江心菜场。”

  陈家志若有所思:“如果我没来江心菜场,可能去年就已经出事了?”

  “不知道,以后小叔你得更小心了。”陈正旭沉吟道,“最好还是弄两把枪,家里给幺公拿一把,我们跑外面拿一把,自保用钢管和砍刀还是太单薄了一点。”

  一遇到事,陈家志感觉原本很稳重的陈正旭就像激发了血脉之力,变得热血亢奋起来。

  “我想想办法,回家你啥也别说。”

  提到家里,陈家志感觉确实得慎重,今时不同往日,他身家也不少了。

第266章 合作

  三月的花城像温婉的佳人初醒,晨曦轻拂似柔滑的纱绫,空气里浮动着湿润的草木香,木棉树稍燃起一簇簇烈焰般的红花。

  如果没有凌晨那急促而又短暂的奔逃,这岭南特有的朦胧春意也值得一观。

  如今却只剩下沉重。

  陈家志心里还在回忆,是何时被人盯上了?

  他很认同陈正旭的判断,如果是巧合,更应该是在乡村道路上被人拦路抢劫,而不是城里。

  在城里,就明显有提前谋划。

  他从去年开始回忆,四五月不可能,一天只能卖几百块钱;

  六月有少许可能,抓住了端午和6.18两次行情,日收最少也有一两千,有两三天还突破了四千。

  七月可能性更高,最高时有几天日收六七千了吧。

  八月前期比较萎靡,但中旬换了轻卡,最后十来天更是十分扎眼,每天一两百件菜,菜价也高得离谱,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最高时达到了1.6万元。

  最关键一点,那时长期是易龙和他一起卖菜。

  大概就是这时被人盯上了。

  但随后他就断菜,整个9月没卖一斤菜,等10月再度卖菜时,他已在江心菜场,换了路线,而且后面都是卖一段时间就玩消失~

  最近一次机会是在今年1月寒潮期间,菜多菜价又高,但那时去的不是易龙,而是他和李才、陈正旭和薛军,还是两辆车分开~

  闭眼沉思了一阵,一条抢劫的心理路程浮现。

  也让陈家志肯定是市场上某一方势力动了歪心思。

  “这些人是不是傻,今天才卖四千块钱啊,四千块钱就玩命!”

  想通了后,陈家志忍不住破口大骂。

  “四千块钱也不少了。”陈正旭默默说道:“而且最近一直是薛军在卖菜,他们可能以为钱在薛军那里,今天是你来收钱的日子。”

  “……”

首节上一节278/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