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却实现了,仿佛活在梦里一样,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新来的黄川更是目瞪口呆,14天时间,卖了265万元,这是在种菜吗?
感受着众人的喜悦,陈家志笑了笑,又说:
“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本来该请大家喝酒的,但我还有一点菜要处理,就过两天吧,在场的人一起喝一顿。”
嘘声一片。
“嘘~”
“没办法喽,今天只能扫大伙的兴了。”
戚永锋抬声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下次喝酒不能养鱼~”
“哈哈哈~”
“我什么时候喝酒养鱼了?”
“还没有,非得酒杯里养鲸鱼才算养鱼啊?!”
“哈哈哈……”
“靠,不和你们扯了,时间来不及了。”
“嘘~”
陈家志直接选择开溜。
江心菜场结束了,那么东乡菜场也该早就完成了最后的收割。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丰收,他又带领着团队斩获了一次胜利,跨过了一级台阶。
10月20日凌晨,
陈家志以90元/件的价格,出售了最后45件小芥兰,用4275元的收入给这次行情画上了句号。
也许后面还有行情,但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他已经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利润!
“走,小龙,嗦粉去!”
“要得嘛,我要加蛋加肉!”
“管够!”
今天菜少,芥兰又抢手,卖完菜也才3点过,但粉摊也是专门做批发市场的生意。
一碗粉让两人很是满足。
这次一连来市场卖了15天菜,但身上常常都带着大把现金。
为了安全考虑,两人一般都不会在市场逗留,早餐都较少买,更别提在路边嗦粉了。
嗦完了粉,在心底压下对家里的思念,陈家志还是选择回了江心菜场。
江心菜场有很多事情没收尾。
两批芥兰的钱也还没有结算,还有下一茬菜的资金计划、物资需求……
到菜场时,夜色依旧深沉,但村庄里也陆续响起了鸡鸣声。
“舅舅,你不睡觉吗?”
“你睡吧,我去办公室坐会儿。”
“那我也去看会儿书。”
“行吧。”
凌晨静悄悄的,菜场连只狗都没有,而东乡菜场不仅有两只狗,老娘来了后,李秀还去买了一群鸡鸭给他养。
说来,这半个月都没怎么和家人呆在一起,对儿子的印象更是完全停留在半个月前。
心里有一丝愧疚。
但很快又沉浸在了工作中去。
江心菜场此次一共出菜94.79万斤,但各品类间却有很大差距。
其中菜心43.09万斤,平均亩产约1539斤;小白菜19.3万斤,平均亩产约1608斤;空心菜17.6万斤,平均亩产约1467斤;芥兰14.8万斤,平均亩产1850斤。
总量看似很多,但平均亩产其实不怎么样,各个小组长之间也有差距。
比如说,郭满仓管理的小白菜,亩产就达到了2000斤,其他人明显拖后腿。
再比如郑中和黄日新管理的菜心,亩产刚过1400斤,就这两人还沾沾自喜~
和东乡菜场一比,更是天差地别。
就拿菜心和芥兰来说,一个平均亩产高出近六百斤,一个平均亩产高出近千斤。
感觉放在一起比较都有点为难江心菜场。
从土壤、种植管理到采收,形成了全方位的差距。
人力的影响太大,一个菜场想做大做强还真挺不容易。
江心菜场这次能卖265万元,一半因素在生产管理,另一半则是怼中了市场。
两个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回顾了一下,陈家志忍不住喃喃自语:“不是我不懂人情味,而是这25%是我应得的~”
第221章 一波肥
转眼便到了下午,云杉的一间小会议室里。
“陈场长,投入成本会不会太高了点,115万元,几乎是上一次投入的4倍!”
黄建远面色为难,只见他和其余股东手中都拿着一张资金计划表。
一、有机肥计划每亩施用2~3吨,采购成本27万元,原因是土壤地力太差,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小拱棚,包括竹片和薄膜,一共500亩,总投入25万元,主要作用是御寒,缩短生长期;
三、中型竹架大棚100亩,总投入20万元,用于种植一季荷兰豆;
四:农药、化肥、种子等合计18万;
五:两个月人工20万。
六:备用金5万。
合计115万元。
不止黄建远面色为难,李再兴、张乐荣神色也颇为严肃。
上一茬菜股东们一共筹集了30万元的资金,用于江心菜场的复产。
但实际上,这30万元都没有使用完,江心菜场就活过来了,还大赚了一笔。
而这次,则要投115万元。
不止黄建远面色为难,李再兴、张乐荣也都欲言又止。
总共265万元,扣掉115万元,再扣掉场长的25%协议分红,不剩多少了。
三人不约而同看向了徐闻香。
徐闻香也面色凝重的看完了,“陈场长,你觉得这上面的东西都有必要吗?”
陈家志就坐在她旁边,黄建远的对面,他面色淡然的点头。
“很有必要,关系到两三个月后我们能赚多少钱!”
李再兴问道:“陈场长,广东用小拱棚和竹架大棚御寒,是不是可以再商榷一下?”
陈家志笑着反问道:“李总,你认为广东冬天冷吗?”
李再兴:“是有时候挺冷的,但这对种菜能有多大影响,这荷兰豆,露天也能种植的吧?”
“有大棚更安全,也能缩短生长期,如果运气好,遇到天气不正常,那就赚大了。”
陈家志顿了顿,又说:“即使天气晴好,供港蔬菜有些微价格优势,也能保证不亏,说白了,也是赌行情,赌中了,就发财!”
李再兴:“小拱棚呢,也是一样?”
陈家志:“小拱棚更便宜,但荷兰豆需要搭架,小拱棚用不了。”
旁边的张乐荣插话道:“为什么一定要种荷兰豆呢?”
一时,徐闻香、黄建远、李再兴也都看了过来。
“也可以不种。”
陈家志摊了摊手,呵呵笑道:“事实上,我也希望投入成本小点,这样我也能分到更多的钱,决定权还是在你们,干脆点吧,徐总,你表个态,是按低投入来,还是就按这个来?”
笃!笃!
徐闻香敲了两下桌子,迎着陈家志的目光,一咬牙:“就按这个来!”
徐大姐有魄力啊!
陈家志暗叹一声,不得不说,徐闻香在支持力度上是给他拉满了。
除了信任他,他也想不出其它理由,这让他有些愧疚,决定以后不再喊她徐大姐。
徐闻香一定调,其他三人即使有心反对也没辙了。
何况他们也未必没有赌一把的想法,上一茬菜,陈家志也未必没有赌的成份。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投入定下来,之后就涉及到了分红。
扣除各种成本,账上其实都还有260多万,加上之前的30万,这茬菜的总成本大概约35万元。
不过给他的分红,和最初的协议上有些差别。
如果严格按净利润算,给他的分红就是260*0.25=65万元,但那是按年净利润拟定的协议。
现在是陈家志想提前拿钱,得扣除菜场的预留经营资金再算给他的分红。
场长协议分红算成本,剩下的钱里面,他还有5%的股东分红。
一番计算下来,陈家志一共分得了36.25+5.44=41.69万元!
分得的钱仅次于大股东徐闻香,徐闻香持股约56%,分得了60.9万元。
黄建远持股27%,分红29.4万元。
李再兴约6%,分红6.5万元。
张乐荣约6%,分红6.5万元。
谈清楚了钱的分配后,气氛又慢慢变得融洽了起来。
不论怎么说,这都是江心菜场的逆风翻盘,也是股东们第一次见着回头钱。
值得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