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30节

  真正核心的东西他一直记在脑海里。

  何况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来就要从一开始积累,投桃报李也总得把桃子投出去吧?

  这些小经验就是他投出去的桃子,目前也有了收获。

  东乡菜场这茬菜就是其一。

  “其实很简单,四个字:物极必反。”

  等众人平静下来后,陈家志才开口说起了他的体会,有关于这茬芥兰行情的前后分析。

  高温干旱只是推手之一,核心原因还有农户的种植心理变化。

  九月份芥兰价格低到极致,导致农户改种其它作物,叠加高温干旱,才有了芥兰的起飞。

  由此还可以延伸出农业大小年~

  但陈家志没多做分析,只是说了物极必反,以及如何通过市场行情变化去捕捉机会。

  这些东西足够他们消化总结好几年了。

  就像股票一样,都知道超跌反弹,但没人知道底在哪里。

  种菜大致类似,只是目前蔬菜市场还不饱和,不会出现一烂市就是大半年的情况。

  物极必反在当下还是很准的。

  这也是陈家志在这次大丰收中总结出来的唯一一个经验教训。

  其余全是收获。

  想到一个个数字,他一晚上都很兴奋。

  19日凌晨。

  又是一车菜到了市场。

  陈家志和易龙才下车,尾箱上就挤满了三轮车和板车,几个客户打量着车里的菜,纷纷吐槽。

  “咦,陈老板,今天有芥兰,不对啊,怎么这么小?”

  “菜心好像也少了!”

  “是不是又想涨价了,我靠,陈老板,你不会还想憋吧,男人憋久了可不好!”

  他憋个锤子啊!

  拢共就这么多菜心了,芥兰也只剩一点小货,还得想一下怎么忽悠这些老客户~不对,解释!

第219章 承诺分红

  陈家志思考时,客户又纷纷催促起来了。

  “陈老板,搞快点收钱,钱都不收了吗?!”

  “快别憋了,这价格憋不起来了。”

  “快一点,先给我拿两件芥兰,三件菜心!”

  “吁~你刚才不还嫌弃芥兰太小了吗?”

  “小也比没有好。”

  陈家志和易龙都习惯了一来就是大车小车的场景。

  打开车厢,两人又开始配合着卖菜,易龙在车上往下递,陈家志在车下接,收一份钱,拿一个人的菜,配合得颇为娴熟。

  暂时断了送货业务。

  没办法,客户内卷得太厉害,老客户想拿菜都得提前点,再想坐享其成,只怕其他人不给机会。

  一边卖菜收钱的同时,陈家志也在提醒说明天没菜心了,又惹得一阵天怒人怨。

  “别憋了,再憋就真坏了!”

  “价格已经够高了,75元/件还不够你赚的吗?”

  陈家志:“我没憋,这下是真没菜心了,今天卖完就真没了,可能得等两个月才有。”

  一众客户闻言色变。

  最近市场上的来菜量并没有好转,再少了56号档口的输出,那又得历经一番磨难。

  而且,两个月啊!

  “陈菜农,你变了,你变得不持久了。”

  “还有这芥兰,你憋了这么长时间没割来卖,结果现在就拿来这么小的芥兰?!”

  “菜心不持久,芥兰又小,你怎么越混越回去了呢,干脆把自己下面也割来卖得了!”

  老吴来得不早不晚,拿了6件菜心、2件芥兰,得知明天又没菜心了,而且一断就是两个月时,心里满是怨气,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持续输出。

  陈家志脸一黑。

  “不想买菜就直说,我可以把菜收回来,把钱还你。”

  “老子以后再买你的菜,踏马的就是狗!”老吴护着板车上的几筐菜走远了几步。

  陈家志:“那行,我明天也还有几十件小芥兰,老子要把菜卖给你,我也是狗。”

  老吴心里一咯噔,话说早了,该明天来说的,但现在骂爽了,也不可能再退缩,一声不吭走了。

  其余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两人咋就闹掰了,这两人以前可是合作密切啊!

  但不止是老吴,其余一些老客户虽然没破口大骂,但也一脸便秘的难受~

  陈家志大概知道些原因,前面他把期待拉得太高了。

  手工、包装、品相、品质都是一流,又是长期稳定供货,估计老客户下游的客户也被养叼了胃口,一旦质量断崖式下降,估计都得被怼几句。

  有点类似看小说看得好好的,结果作者突然太监了,爱得越深,伤得越痛,不寄刀片都算好的~

  但只要质量过硬,一旦恢复更新……呸,恢复蔬菜供应,多数老客户还是会回来的。

  也许下次见老吴的时候,他就没那么嘴硬了。

  之前也不是没有这种经历~

  卖了一晚上菜,也经历了一晚上精神洗礼。

  陈家志感觉他确实变了,前世的他做生意最讲究稳定和信誉,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断菜就是一两个月。

  但时代在召唤,前世他是没得选,现在他暂时只想猛猛猛!

  只要每次都踩中风口,真香定律永远有效。

  等再过两年,市场蔬菜供应多了,大行情变少,再来求稳也不迟。

  56号档口。

  “呼~明天还有一天就又可以休息了!”

  砰地一声,陈家志关上车门,颇为兴奋的对易龙说道。

  易龙反而没那么兴奋:“也意味着我又要没有工资赚了。”

  陈家志:“你老汉儿说了,他还不需要你赚钱~”

  “这不一样,自己赚的钱才香!”

  易龙哼哼说了一句,往车头走,陈家志也从另一边上了车,问道:“现在存了也有三四百块了吧?”

  “嗯~”

  “不少了。”

  “我说我以后想做一万块钱一个月的男人,你说我没出息。”

  “……”陈家志默默点火开车。

  易龙:“舅舅,你这有连续多少天卖了一万多块了?”

  陈家志回忆了下,说:“加上今天,一共九天吧。”

  “昨晚上还有那么大一车芥兰……”

  想到这两个月接触到的钱,易龙已经快对金钱没概念了。

  三百块以前在他眼里是个很大的数字,一万块更是可望不可及,现在每天都能亲眼见到这么多钱,可能一万块一个月还真少了点吧?

  这天凌晨,一共140件菜心,50件芥兰(小),收入了15200元。

  一路回到江心菜场。

  吃了早饭,洗了澡,陈家志又把钱拿回宿舍藏起来,然后锁门骑车去巡田。

  其实没啥好巡的了。

  菜田里只有最后几十亩蔬菜,从满眼碧绿到一片土黄,只过去了不到两个月。

  能做的就是趁现在温度还高,早点深翻一次,狠狠暴晒几天消毒杀菌杀虫。

  “要不要上一次有机肥?”

  在一块空地里,陈家志抓了一把土,感受着土壤的状况,状态比较一般。

  而东乡菜场的土壤,手一抓起来就是松散的状态。

  这也是当下大菜场的通病,更喜欢用化肥,因为有机肥用起来麻烦,体积大,运输和储藏困难,施用量大,需要耗费的人工也是天量。

  但秋冬季叶菜生长期长,有机肥持续释放肥力,效果会更好。

  思索了一会儿,陈家志决定还是先观察下徐闻香等人的态度。

  这茬菜马上就结束了,他想见到第一笔分红,还要看到股东的诚意。

  毕竟签的协议上是年利润500万以上,他才能有25%的场长分红。

  现在没到这个数,但只是两个月就创造了两百多万,快接近三百万的销售额,单茬利润也很有可能超过两百万元!

  如果他还不能提前按25%的标准来分红,他就得做其他考虑了。

  巡完田,陈家志又找到了易定干,以及这两天负责收菜的黄日新和郑中。

  今天就要结束了,要来一个完美的收官,在结束时出差错,那就不太美了。

  等解决完地里的琐事,陈家志又回到了办公室,检查了一下账目,又和童刚说了下组建食堂的事,先准备着~

  忙完这些,他才发现没看到黄川。

  “黄川一大早就在库房,这小伙子有点实在~”

  库房一共有四个房间,面积都不小,陈家志在其中一个有些杂乱的房间里找到了满头大汗的黄川,就站在门口看他忙活了一会儿,才咳了一声。

  “陈场长,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先歇一会儿。”

  黄川的态度让他很舒服,昨晚还帮了忙,挺有眼力劲,所以打算多说两句。

  “库房的事其实不难,你要做的就是记账,其余摆放、领取搬运可以交给小组长来,没必要亲自动手。”

首节上一节230/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