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你买的啥车啊?”
“花了多少钱?”
“装的菜多吗?”
“能坐几个人?”
刚才培训时默不作声,现在一说到酒和车,敖德海三人都陆续打开了话匣子,接连问了起来。
没有男人不爱车。
尤其在这个年代,一辆三轮车都能成为村里最靓的仔,何况是一辆卡车。
陈家志笑道:“车已经到了,等我提回来你们就知道了,好了,你们先忙去吧,今天搞不好要下雨。”
陈家志心里还惦记着台风。
这都17号了,八月都过了一半了,再晚也没几天了,所以今天才想着打药预防。
走在菜田小径上,最近十来天播种的菜苗长势都还不错,也很均匀。
不出意外,这批菜苗应该能赶上行情。
车也回来了,也不用再愁运输的事,心里有点美啊!
“家志,这会儿去提车啦?”
易定干戴着草帽,光着上身,披着汗巾走了过来,刚才应该在挖地,锄头都还放在地里。
接过烟后,陈家志笑道:“嗯,说了这么久,也该提回来了。”
易定干闷了一口烟,吐出两个字,“真好!”
“三轮车你还要吗?”
“买了肥料,还差点钱。”
“没事,钱晚点给我也行。”陈家志笑了笑:“反正也是三手的,你给我2000元就行。”
易定干摇了摇头,“你这才三个月,就又折价了一半,也不用这么照顾我。”
“那2500元?”
“这还差不多。”
“也就500块。”几万块的买车钱都要花出去了,这话陈家志说的轻描淡写。
“也就你不拿500块钱当回事。”易定干沉吟道:“小龙给我说了,他还想念几年书,多学点东西,之前我俩的事,你就别放心上。”
“啥事啊。”
“……”易定干语噎片刻,又说:“反正他跟着你,确实比跟着我要强点,后面也让他跟着你,你多教教他。”
“那明年呢?”
“我争取让他在这边上学,好歹再多认点字。”
易定干又回到了地里,挥起了锄头,偶尔抬头看一眼陈家志走远的背影。
不一会儿,另一边又响起了微耕机的轰鸣声,对比手中的锄头……没得比。
心里不知何时却没了嫉妒。
可能是小龙和他说想读书时,才意识到心里的那点嫉妒有点可笑。
一直以来,他才是这群人的带头大哥。
虽然一开始只是下苦力的菜工,后来又沦落为苦哈哈求生存的菜农。
但也勉强算领头人吧。
一群人里,也属他家底稍厚,条件稍好一点。
可很快家志变了,肯下苦力也就罢了,关键还种啥啥赚钱。
用家芳的话说,祖宗显灵,开窍了。
他也想开窍,于是也时不时烧香求祖宗保佑,但始终没反应。
一直到易龙和他说想读书,他才反应过来,祖宗可能给他施过法了,但他肚子里没墨水,想开窍也开不了啊,这不是难为祖宗吗?
他又想到了易龙,肚子里的墨水比他还少,以后岂不是更难?
的确,易龙也可以和他一起种菜。
但身边就有例子在,种菜要想种出人样,也得有知识,光靠下苦力就真只能挣三瓜两枣辛苦钱。
握着手中的锄头,易定干感觉更有劲了。
另一边,
陈家志回了家后,就见易龙在晃动着婴儿摇篮。
易龙笑道:“舅舅,豆豆太赖皮了,我一停下不摇,他就哭。”
陈家志笑了笑,也蹲下来看了看,小声说:“那你就摇着,等他睡熟了就好。”
“舅舅你要去提车了吗?”
“嗯,马上出发,今天带不了你了,在家帮忙带下孩子,你舅娘要准备中午的菜。”
“要得,要得,把他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易龙拍了拍胸口,又说:“明天就能开新车去卖菜了吧?”
“应该可以。”
“好耶。”
又去厨房看了看,和李秀打了招呼,陈家志才又回自家换了身干净衣服,又去照了照镜子,感觉比白净时更有味了,怎么就没人叫他靓仔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
…
这年代买卡车麻烦。
所以陈家志选择了加价服务,通过二级经销商提车,还附带一条龙上牌服务。
在花城天平架汽车市场,就聚集了多家卡车经销商。
在一座广场上,陈家志围绕着一辆深蓝色卡车来回打量。
圆滚滚的车头,四个圆灯如同四只明亮的眼睛,没有花哨的装饰,却更显沉稳。
如同宋代瓷器的素雅,不事张扬,却自有一股内敛的气质。
车厢内部虽简陋,但处处透露着实用,最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宝塔仪表盘,尖尖的。
这车陈家志还算熟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跃进。
南京跃进131。
仿制日本五十铃,从1983年开始生产,标准货厢4.2*2.1*0.55米,标称载重3吨。
但实际载重超出想象。
陈家志前世在上海,就听一位老板吹过牛,1998年开着跃进131,从江苏盐城去西安,拉了9吨藕,全程国道,开了3天多时间。
真实性不可考证。
但也能证明这车耐操,与五十铃相比肯定是天差地别,胜在价格便宜,载货也多,也是这时候个体户首选的轻卡。
看了外观后,陈家志又对发动机号进行了核对,检查了货厢焊缝,测试了离合器~
“兄弟,怎么样,这车可以吧?”
“没问题了,老板,提车吧。”
买车的地方是驾校张教练给介绍的,提现车要加价。
另外,他买的也不是标准版,而是加强版,货厢4.5*2.2米,标准载重3.5吨。
又加装了1.5米高的货厢护栏,加上交强险、上牌等等,一共支付了6.8万元。
如果去南京厂家直营点提车,车价要便宜许多。
但他也没那时间。
再度检查了随车文件后,陈家志才坐上轻卡,突然心里怪激动,心跳明显加速。
点燃的仿佛也不是发动机,而是一颗躁动的心。
跃进发动机噪音也确实大,动力也不是很足,但它就是为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了新的期待。
与此同时,东乡菜场。
一群人坐在台阶上聊天,在后厨帮着做饭的男女也不时到前门来看了又看。
“回来了没?”
“应该快了吧?”
“还没回来啊?!”
厨房里也火热朝天,陈家芳和李明坤掌勺,一个又一个硬菜都在准备着。
又出锅一个菜,陈家芳问道:“李秀,家志说等会儿谁杀鸡了没?”
“他说他自己来杀,他之前杀过一次鸡了。”
“是哦,差点忘了,以前小时候他最怕杀鸡杀鸭了。”
“现在长大了嘛。”
“是啊,长大了,几万块的车说买就买,要能开回村里洋盘一下就好了。”
忽地,只听前院爆发了一阵阵欢呼声。
“回来了,回来了!”
“这车好大!”
“真买回了!”
“不得了,这一车该能装多少菜哦!”
李秀和陈家芳也放下手里的活,到了前院,只见男女老少都站了起来,齐刷刷的看着一个方向。
那里,一辆圆头深蓝色卡车开了进来。
第171章 来信
“李秀啊,有了这车,你们以后赚钱停不下来了。”
“不种菜了,去跑货运也赚钱啊!”
“这车多好!”
“家志也太能干了,秀啊,你要享福过好日子了!”
蓝色卡车看上去沉稳内敛,再听着耳旁传来的各种称赞声,李秀心里美滋滋,看着卡车也是越看越欢喜。
很快,车停在了坝子里,人站在车头面前显得有些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