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3亩地生产了5100多斤芥菜,产量超预期,却牺牲了品质,因为提前采收迟了,芥菜长大了,但因为包心太厚,许多包心腐烂了,按生长时间来算,产量又是不合格的,还影响了品质和采收效率~”
“嗯,记得很清楚。”
“我记性很好的。”
“厉害!”
陈家志感觉她步子都欢快了不少,又说:“我低估了这边的温度,还好台风后晴了好几天,雨水要是早几天来,可能芥菜就损失惨重了。”
“你很厉害了,如果没看你的笔记总结,我还傻乎乎的啥也不懂呢。”
前天播种的芥菜也都出苗了,和前两批一样,出苗很密。
而高温高湿要求稀植。
所以间苗时,会拔掉很多苗,如果扔了会很浪费,可以移栽一些芥菜。
陈家志也是如此计划的。
在遮阳网出现之前,珠三角没有在夏天育苗移栽芥菜、菜心、芥兰的历史。
但90年代后期,遮阳网逐渐普及后,夏季栽苗也多了起来。
…
凌晨,易龙在坝子里给菜称重,多减少补。
陈家志则在泡菜心和芥兰种子,白天要播种,这两样菜夏季移栽品质会更差。
菜量和昨天一样,22件菜心,8件芥兰,菜价也没变,菜心70元/件,芥兰60元/件。
给洪安的芥兰则是2.5元/斤,刚好200斤。
因为惦记着家里,陈家志一路都没耽搁,送货拿钱走人,往往话都没说上几句,就结束了一个单子。
56号档口,徐和也才刚拿了菜,付了钱。
“陈老板,这两天菜少该有空了吧,白天一起去江心菜场看看?”
“没空啊,家里有事。”陈家志头也没抬,拿着笔在本子上记着下一个单子。
“小龙,刘胖子两件菜心,给他送一下货,钱已经收了,记得把昨天的菜筐拿回来。”
“我马上去。”
徐和站在一旁,神色有些不好看:“那你大概什么时候有空?”
“多等几天吧,我这几天家里真有事,不骗人。”
陈家志又开始招呼下一个前来的老客户,简单几句话就收了钱,等送完菜就又清空了。
徐和还站在一旁,给他递了支烟,说道:“那我等你消息。”
陈家志接过烟,点点头:“放心吧,答应了的事,我不会水了的,只是效果不敢保证哈!”
“没事,你提建议,该怎么做是其他人的事。”
确认陈家志还记着这事后,徐和就走了,陈家志也盘算了下今天的账。
该来的客户都来了。
至于消失的一些老客户,比如说张姐,主做零售,就嫌弃他的菜价贵了,还只能整件整件拿,便有几天没来了。
陈家志认为还有个原因,他晒黑了许多,容颜不再风华绝代~
心里还是有点遗憾。
看了一会儿账目,收入2520元,比昨天多几十块,等易龙送完货还了板车回来,又往家里赶。
这时还不到3点。
到家看到熟睡的李秀时,才松了一口气。
又轻轻提着泡种子的桶到院子里,捞起来用布包裹着催芽后,才上床歇息。
清晨巡田也很赶,安排完工作就回家呆会儿。
撒种子也是,开了个头,就把撒种任务交给了敖德海和戚永锋,又回家。
中午也是他做饭,弄得李秀很是不习惯,午休时问道:“你今天咋了,有点不对劲。”
“我感觉娃今天就要出来了。”
“是你怀还是我怀呢,我怎么感觉不到呢。”
“总之你注意点,下午不要去摘豇豆。”
“嗯,你快睡吧。”
睡觉时陈家志也不安分,时不时回头看,直到四点时才安稳睡着。
五点过时,李秀去菜田里溜达了一圈,看了看豇豆,敖德良已经在准备采摘了。
回去时,远远就看到陈家志在门口看她。
“你该叫我和你一起出去。”
“没事,就走一走,你今天怎么神经兮兮的。”
“……”
已经过了前世出生时间,陈家志也意识到自己过于紧张了,明明前世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吃了晚饭,易龙又想去打野钓黄鳝,陈家志不为所动,没去。
也没去地里。
今天菜心也没了,就有点芥兰和豇豆,芥兰也不多了,不需要他去帮忙。
散了会儿步,便和李秀在家里听歌听新闻,时而在笔记上写两笔。
心里也很急,这小崽子还不肯出来呢,他明早还得练车呢,后天就考试了。
凌晨,三轮车空荡荡的,只装了8件芥兰和约两百斤豇豆。
陈家志很轻松,心里抱着对回家的渴望。
陈泽、老吴、徐和、卷毛、刘胖子等一个个老客户丧着一张脸。
菜心没了,一点也没了。
只能去市场上找。
当他们看到市场上那些歪瓜裂枣,并且还要费半天功夫才能拿到菜时,切实感受到了差距。
老吴看到买回来的菜心还要重新打理时,默默感叹。
想念陈菜心的第一天。
次日,陈家志忐忑的回家,李秀依然没动静,还能有说有笑的帮二姐打扫厨房。
但他没耐心了,找了个车,把李秀送去了医院,又让黄娟去帮忙陪着。
他这才去练车,练完车回来,又去医院替换黄娟,依然没动静,便随便找了个角落补觉。
睡得正香时,就听到了李秀有些急的喊声。
“家志,快,快,要生了!”
或许对每一个年轻的家庭,新生儿的诞生都如同神迹。
爱,从一开始就抵达沸点,是饱满纯粹,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如他们这一群人,很多人一生只为两个目标活,一个是他们生养的,一个是生养他们的,或许也该多为自己而活。
第158章 菜越少还越高兴
陈家志傻傻站在门外,只能听到屋内的啼哭声。
是个带把的小子。
前世是二姐接生,忙前忙后,一个人照顾母子二人,这次好歹把李秀劝来了医院。
娃生了不久后,二姐就来了医院,原本是打算替换他的,陈家志却不愿意走。
又等了一会儿,陈家志和二姐才进了产房。
李秀脸色有些苍白,目光柔和的看着旁边另一架床上的婴儿,对打量的陈家志说道:“皱巴巴的,还小,不好看。”
“好看的,又白又胖。”
“哪里白哪里胖,睁眼说瞎话。”李秀忍不住失笑。
“养一养就好了。”
前世不到半小时就出来了,又黑又瘦,那模样他忘不了,养了几个月才人见人爱。
现在起步就好多了。
二姐带来了有鸡蛋羹,吃了点东西,李秀脸色也稍微好了些。
陈家芳说:“家志,你先回去吧,饭给你留着的,这里有我就行,晚上睡不着可以和易龙去弄点黄鳝鲫鱼回来。”
陈家志:“我再坐坐。”
李秀有些虚弱的说:“家志你回去吧,我没事,你晚上还要去卖菜呢,回去再休息会儿,下午在医院都没睡好。”
陈家志笑道:“你怎么还关心起我了,先照顾好自己。”
这时,才进来的护士说道:“家属可以回去了,产妇也需要多休息。”
“……”
陈家志只能克制住激动,先回去。
到家时,易定干和易龙已经吃完了,给他单独留了饭菜。
“舅舅,当爸爸的感觉怎么样?”
“你妈让我晚上和你去钓黄鳝。”
易龙愣了愣,把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才反应过来。
“好啊,好啊,我这就去挖蚯蚓,老汉儿,你要不要去?”
“去啊,为什么不去。”
吃饭时,也不断有菜农回来,给他打声招呼,道声恭喜。
晚上菜也不多,只有芥兰和豇豆。豇豆价格也很好,能卖到两块一斤,2.3亩地,昨天摘了195斤,今天估计也差不多。
日收降到了1370元,也非常不错了。
菜田里不用他帮忙,吃完饭回家里呆了片刻,也确实睡不着,发了会儿呆,就听到易龙在门外喊他出发钓黄鳝。
出门就看到易龙左手拿着黄鳝沟,右手拿烧火钳,腰间挎着竹篓,易定干把地笼放在了自行车上,也等着他了。
陈家志看了看全副武装的两人,摇了摇头,那就走吧,黄鳝泥鳅大板鲫,今晚收你们来啦!
“舅舅,上次好像不是这个方向。”
“我知道,带你们去一个新地方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