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60节

  这边也终于拿到了完整的精简指令及芯片的所有技术!

  包括晶圆厂以及投射式光刻机的技术资料。

  在芯片产业中,芯片设计仅仅只是一部分。

  更多的还是依靠高端的制造业!

  虽然说晶圆厂还有光刻机李松已经交给上级部门来公关,但是研究所也要对这些技术有所了解!

  因为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才能掌握研究方向!

  现在上级部门是依靠国内的这些研究所。

  李松根本不可能指挥这些研究所后续的研究方向。

  因为这些研究所根本不属于自己。

  自己现在委托他们研究技术只能算是一种交易方式!

  只是单纯的甲方与乙方的关系,李松也没想过要入股这些研究所,因为这些研究所是国内的根本!

  再说李松也没有精力去跟这些研究所打交道。

  也没有精力去一一说服这些研究所,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发展!

  说个不好听的,别人是什么级别?别人在整个体系内又是什么样的影响力?

  而且李松本身对专业方面的东西不懂。

  研究所里面也有这些项目研究,到时候再接收其他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成果。

  这样以后研究所里面的研究方向就是自己说了算。

  半导体在后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不管是芯片制造还是芯片设计。

  在这段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就是摩尔定律。

  当然摩尔定律到后面也不行了,特别是精度越来越高。

  这次李松就把各个项目制定了绩效。

  从吃透技术再到生产再到量产!

  整个李松拿出相应绩效奖金。

  现在整个电子实验室有几个大部门。

  芯片设计,晶圆制造。

  光刻机制造,其中光刻机制造分为光源系统,光学系统,工作台系统,浸润系统,对准与测量系统,环境与控制系统。

  芯片封装系统!

  其中项目占比最大的就是光刻机系统。

  因为采用了最先进的投影式光刻机,所以达到了现在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领先于世界!

  虽然说晶圆制造还有光刻机制造,有内地的其他研究所研究,但是这并不妨碍电子研究所自己人研究。

  等到国内其他研究所吃透技术应用之后,电子研究所在接手就很容易了。

  因为这些项目都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些绩效,分到各个部门之后,还有一百万的额外绩效!

  也就是所有部门当中,哪个部门作出的贡献最大就有额外的奖励!

  对于那些拖后腿的部门,就会降低绩效评级。

  下一次的任务就会降低绩效奖金。

  因为李松作为私人老板,就是要让手下人内卷。

  而且不内卷也不行!

  当然这些李松只是召开部门负责人。

  并没有给电子研究所里面其他实习生说这些东西。

  至于说部门负责人怎么督促这些实习生。

  那是各个部门负责人的事情,李松自己根本不管这个,如果这个都要管的话,李松何必要这些部门负责人。

  作为老板,要是每个部门的事情都要管理,李松觉得自己恐怕就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了!

  李松在电子研究所的时候,上级部门也召开了一个多部门会议。

  这次多部门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工业产品标准。

  国内的工业产品标准,说实话,现在就没个标准。

  现在工业产品不管是有瑕疵没瑕疵的,只要生产出来都能卖出去!

  至于说螺丝打歪了什么的,到时候用户自己重新打就是了!

  是螺丝打滑了,那就重新开孔,用个大点的螺丝或者缠点棉线之类的,甚至是直接焊死!

  现在的很多零部件都没有通用的标准。

  比如说一个型号的螺丝该多长该多粗,螺纹的深度,螺纹的宽度等等!

  这就导致了再过几年跟阿美关系好的时候。

  国内把八爷送到那边去进行技改。

  结果两架八爷上的零部件根本不通用,公差大的让阿美那边的人怀疑人生。

  国内现在的工业种类的确很全面,但是技术以及标准就不敢恭维。

  当然哪怕就是这样,在全世界那也是能排上号的。

  至少说内地生产出来的飞机还有其他这些东西在使用当中问题不大!

  不像隔壁某些人,阿美还有肥熊手把手的教,结果制造出来的东西,自己军队都不要。

  一架飞机研发了几十年!

  别说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购买别人的飞机回来修修,然后再飞就能摔几千架!

  虽然说纵向对比国内在标准化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的确不如西方以及其他发达国家。

  但是横向对比还是很优秀的!

  当然国内现在这样也是没办法,因为国内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工厂,如果全部搞标准化。

  那么企业必须要停工,停产人员必须要培训,但是国内又需要工业产品。

  所以从去年内地拿到李松哥的技术之后,摩托车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所有工厂,借着学习新技术的时候,引入的生产标准!

  所以国内现在有一大批的厂子,已经在开始标准化生产。

  当然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国内现在一共有八个摩托车生产企业。

  这八个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上的所有厂家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完全通用。

  不再像以前,这个机器上用的螺丝要哪个厂生产的,哪个型号就必须要购买哪个厂生产的,你换个厂的话,拿回来说不定就没法用!

  还有家电企业!

  另外还有矿山机械设备企业!

  现在就是下面厂里面执行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要高太多了。

  这次之所以几个部门联合起来推动这件事情。

  主要就是宝马汽车马上要开始量产,要给汽车产业定下一个标准!

  因为汽车产业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更多。

  另外就是飞机相关的标准!

  长安飞机制造厂的星辉客机,要不了多久也要开始量产,而国内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小型客机的标准!

  更别说李松众筹的单引擎,低空固定翼飞机,眼看着也要量产,并且出口阿美。

  到时候国内拿不出标准,会不会被国外的人笑话?

  另外还有长安飞机制造厂的中远程客机,也在开始组装。

  因为汽车还有飞机,这些产业链上涉及的基本上都是全工业体系!

  所以各个部门要一起推进相关的标准。

  当然这个标准有一定的期限!

  也就是说现在是两套标准,符合新标准的直接就按照新标准执行。

  不符合新标准的,在五年或者几年之后才开始执行!

  “我觉得咱们应该用订单模式来推动标准化的落地!”

  “咱们国内以后单位上采购,就要逐渐扩大标准化产品的比例!”

  “然后逐渐降低非标准化产品!”各部门开会的时候,大家踊跃的发言。

  “我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我们单位的车队。”

  “每辆车都有固定的司机,因为换了一个司机,根本就不知道这辆车哪里有问题!”

  “还要看宝马汽车厂的技术!”

  “看看宝马摩托车的故障率就知道了。”

  “就是!”

  “咱们摩托车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标准化做得很好!”

  “现在整个行业内部的零部件采购不在,需要指定厂家生产!”

  “宝马汽车厂已经同意授权他们的汽车相关技术!”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宝马汽车厂的生产技术比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要高太多!”

  “到时候技术授权,咱们就两条腿走路,汽车厂一部分车间还是采用原有的技术生产!”

  “另外一部分车间就学习新技术,实行新标准!”

  “等到新的车间开始量产之后,原来的车间再停用原来的技术!”

  “外资的那种绩效管理,我觉得很好。”

  “这个我不赞同,毕竟我们的厂是工人大家所有的。”

  “呵呵,这话你相信吗!”

  “工厂的确是工人大家所有的,但是分配权在厂长那里,每个厂里面做的最差的都是工人,没看过哪个厂长住的差。”

  “好了好了,这次主要是推进新标准的落地!”

  “至于说工厂的事情,以后慢慢说。”有些问题领导不是不知道,但是牵一发动全身。

首节上一节260/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