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51节

  “另外就是控制技术,比如燃料技术,重量越大,那么回收的危险就越大,要怎么精准的控制燃料。”

  “当然燃料少了也不行,燃料少了反推时间不够,高度太高,容易直接掉下来。”

  “所以这需要火箭的控制系统足够优秀,火箭的控制系统要自己计算出要在什么时间与第二级脱离。”

  “然后在回收的过程中,外部干预几乎不可能,完全依靠火箭本身的控制系统,在什么高度点火,发动机工作时间。反正技术难度很高。”

  “离不开地面辅助设备,因为火箭需要地面辅助设备知道该落在什么地方,精确度要求极高。”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分析……。”

  “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技术方面难度太大,我也是从这枚火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的发动机技术方面发现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二级的技术就没那么优秀。”

  “而且火箭一级回收可以节约至少60%的发射成本。”

  “另外这枚火箭的最后一级设计应该是为一箭多星准备的,也就是可以一次带好几颗卫星释放在不同的轨道。”

  “这个对控制系统也要求极高……。”

  其他人听完之后都沉默了,因为这个技术难度的确太高了。

  涉及到遥感测量等等的精确度,还有火箭本身的控制系统,缺一不可。

  还有后面的一箭多星技术,这个听了就觉得牛逼。

  “到时候问问李松就是了。”主要领导开口说道。

  李松自己不懂火箭技术,但是二手平台悬赏的那些工程师懂啊,自然给了这个时代能够达到的最好的技术。

  当然火箭本身技术是一方面,地面控制遥感技术也是一方面。

  好在火箭回收这一级的飞行高度最大只有一百公里,这样就可以发射场以及火箭运行的东方多布置几个地面遥感监测站,为火箭提供准确的遥感数据。

  因为火箭上升,但是地球在往东转动,所以地面上看起来火箭是往西方飞的,也就是在酒泉发射之后,酒泉西边的人会陆续看到火箭。

  火箭技术本身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难度相当的大。

  后面几十年很多国家都失败了,咱们国家能早早成功,离不开从阿美回来的顶级专家。

  可以这么说,我们火箭技术的成功,阿美也是功不可没的,认真的说这些专家也是阿美培养出来的,这一点要承认。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阿美跟我们之间问题反而不是很大,倒是某些家伙拿的更多,有些城市几十万人口说没就没了……。

  后面几十年更是支持咱们周边的一些国家跟咱们找麻烦……。

  液体火箭技术最大的优点就可回收,但是液体火箭的技术难点也是最多的。

  比如燃料喷口的压力,燃料雾化技术,燃料泵的技术,甲烷是低温燃料,燃料泵在这种低温状态下运行多久时间?

  还有火箭燃料喷口压力越大,喷口需要承受的温度就越高。

  火箭喷口的温度越高,火箭推力就越大,但是也就意味着技术难度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火箭,有些火箭可以运送七八吨到最高轨道,有些只有一两吨。

  别的不说,就一个简单的内燃机,燃料雾化水平越高,燃烧更加充分,发动机爆发的力量就越大。

  技术这种东西,搞明白了就简单,没搞明白,那就不简单。

  当然火箭喷口这个温度虽然有四千度,但是也有手段。

  就是把燃料管道从喷口外面绕一圈,这样不但可以给火箭喷口降温,还可以加热燃料。

  这样就会让燃烧室的温度更高,推力更大。

  当然这个制造难度也更高,钛合金材料技术,还有耐高温材料技术,特别是核心的燃烧室。

  当然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短,可回收也是一样的。

  大家看到可回收火箭在回收的过程中,还一直冒着火苗,其实就是让火箭发动机保持一定的温度,也保持整个发动机内部的燃料泵等等部件持续运行。

  燃料泵是低温燃料,万一停止了因为其他原因启动不了,那就麻烦了。

  李松火箭控制系统就是要用自己制造的芯片,这样才能让火箭的控制系统运算速度更快。

  而这个时候大部分火箭都是采用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混合技术。

  电子管主要是用于辅助电路。

  但是火箭回收需要控制系统不断接收地面遥感数据,然后不断的运算,要让火箭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下一步要怎么做。

  还要根据火箭自身的状态,因为火箭在回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大风等等。

  所以这些都要提前进行计划,火箭根据自己的状态来选择下一步的操作。

  采用芯片控制技术,可以让火箭的运算速度更快,反应更快,也可以降低火箭本身的重量。

  当然国家层面还有战略考虑,考虑到未来战争等等因素,所以国家在某些技术方面的应用,是比较保守的。

  因为国家层面一旦太激进,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而且技术这个东西,一旦新一代技术运用,那么上一代技术就会逐步淘汰,

  最终上一代技术会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面,相关的技术人员也会逐渐抛弃这些技术。

  其实李松在这个时候能拿出这么优秀的火箭技术,离不开冷战的功劳。

  因为在智能化时代来临之前,世界发达国家一直吃老本。

  甚至老本还吃不明白,比如后面分家的肥熊那边,生产冷战时候的战略轰炸机,还需要考古。

  而阿美搞了一个重返月球计划,也是搞的一地鸡毛,就是因为一旦技术不用了,啥都没有了,要想重新搞,又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而且到后面阿美那边大家都知道,只要有项目,那百分之百的要比计划的费用多很多。

  只要有个名头,费用使劲的涨,某个州搞什么高铁,计划几百公里,最后一百多公里,然后喊了多少年投了多少钱,结果一公里铁路都没铺设……但是前期的钱花了……后面要是再搞,加钱。

  李松拿出来的技术是相当的高,主要是这个时间段火箭的技术那是相当的高,阿美的土星号,肥熊的能源号,这些技术都是杠杠的。

  当然李松拿出来的火箭技术不是完整的,控制技术这些都没拿出来,包括地面控制系统,因为李松也要用新一代电脑。

  但是现在芯片还没制造出来,所以李松就没拿出控制技术。

  反正火箭技术这个自己暂时不着急,因为火箭发射场的基础建设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先拿火箭技术,也就是让内地先搞,比如材料,比如加工,等自己要搞了,内地已经消化吸收了自己拿出来的技术。

  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免得自己拿出来完了,自己又要等技术公关什么的。

  正月初十晚上是情人节,李松陪阿琳过情人节。

  然后星期天也陪阿琳。

  1981年正月十二,星期一李松来到百盛半导体研究所溜达了一圈,这里两个项目不是短时间可以出成绩的。

  溜达了一圈就去了不远处的凤凰电视台,奇妙杂志社现在也在这里办公了。

  电视台与研究所都是以前的厂房改造的,港岛的工业逐渐没落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金融以及服务业,所以现在港岛的人热衷炒股。

  李松来到电视台,刘家乐来汇报工作了。

  “老板,大家对我们的庆祝晚会反响很好,纷纷要求我们在重大节假日继续做。”刘家乐首先说道。

  李松还没看到过晚会剪辑之后的录像,不过也知道肯定精彩,特别是抽奖环节,毕竟那可是价值三十万的房子啊,谁不羡慕?

第306章 第一笔票房分红

  “那就中秋,春节吧。”

  “还有海外一些电视台想拿到好声音的授权。”

  “日韩以及欧美都有,其实前面也有一些电视台跟我们联系,但是咱们只是申请了专利,他们并未看到成绩,现在我们电视台好声音的收视率已经说明了一切。”

  “你看着办就是了,直接拿钱最方便。”李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西方的一些公司,会以各种优厚的条件来交换,比如帮你开拓市场,或者是技术入股什么的。

  但是东西方文化完全不一样,所以想要打开西方市场,难度很大。

  就拿最简单的超人系列,或者美国队长来说,在欧美看起来很正常。

  但是换了咱们内地或者是东方这一片文化影响的国家。

  这些片子拍出来就是扑街。

  这些电影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电影里面的世界政府呢?

  完犊子了?

  不在了?

  被编剧强行隐身了?

  一个富二代晚上穿皮裤出来搞事情,哪怕是别人犯法了,就能自己打打杀杀的了,执法权有没有?

  那么这个社会秩序还有没有?

  要是没有社会秩序好说,但是电影里面不像啊。

  这种在东方这一片拍出来,只怕被人骂的不得了。

  这是因为在东方,从很久之前就有统一的政权,就连周边国家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看看亚洲这一块,哪怕是战乱频发的吐火罗国,虽然人家内部部落多,但是人家还是认一个国家。

  还有东南亚某些国家,内部这个邦那个邦的,这些邦大部分都没想着独立,反而盘算着什么时候推翻政府,统一国家。

  再看看西方,哪个国家没有想独立的地方?

  所以深层次的文化影响,让东西方的很多东西存在天然的隔阂。

  至于说神庙大逃亡,其实这个其实就是阿龙的舞台,就这样在内地另外的队友还被骂是猪队友。

  但是在阿美那边,人家就喜欢这种彰显个人魅力的电影。

  所以李松没想着在西方长期的什么影响。

  西方人也不傻,不会让你一个东方人长期影响的,只是神庙大逃亡站在风口上,让阿美那边的人猝不及防。

  “老板,神庙大逃亡第一笔分红到了。”

  “大概是5400万美金,这个时候票房截止日期是4亿多美金。”

  “总票房是6.7亿美金,需要扣除电影转向基金以及营业税,另外还有录像带授权。”

  “加起来也就是后续大概还有5000万美金,因为在国外纳税了,所以在港岛就不需要纳税了。”

  “这笔钱?”

  “分了吧。”

  “咳咳,咳咳,老板是港岛人,而且这笔钱是国外利润,所以分红不需要纳税。”刘家乐咳嗽的是,自己占据公司5%的股份,也就是说自己可以270万美金。

  “电视台还有杂志社不缺钱,我这边恰好缺钱。”

  “乐哥你也辛苦了,该分给你的分给你。”李松继续说道。

  虽然刘家乐分5%,但是这是人家应该得的,虽然说神庙大逃亡自己出力多,但是刘家乐也足够辛苦。

  而且一起合作就是要把事情搞清楚。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刘家乐虽然早就知道这5%的股份价值不少钱,但是没想到第一笔就分270万美元,一千多万港币啊。

首节上一节251/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