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18节

  李松拿出来的技术只是在这些航天人研究的技术上进行加速而已!

  内地现在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缺钱。

  航天这个东西,那是真正烧钱的玩意儿。

  成功也就罢了,如果失败的话,那就代表着你前期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它这个的成功只有零跟百分之百。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后来发展航天的速度慢。

  因为一旦失败,要从失败中找原因,这个就很难,火箭是整个体系性的东西。

  有可能你找到的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导致这次真正失败的原因,当你以为你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重新来发射,然后依然会失败。

  李松现在就是有钱有技术没人,内地现在有人有能力制造火箭还有卫星,所以双方就形成一个互补的条件。

  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来说,要把手里的钱用到最有用的地方。

  而且航天技术也并不是说单纯砸钱就能完成的。

  各种试验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来,一步一步的记录各种数据,然后优化。

  而每一次试验都代表着一次经费的燃烧。

  所以在八十年代国际局势微妙的情况下,国家的管理者把目光转向了经济建设。

  目的就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的人吃饱饭。

  这个看似最简单的要求,哪怕在一百年之后,还有很多国家没有实现。

  有人说智能系统?

  对于那些不发达国家来说,一个机器人的价格可以雇多少人?

  而且智能化的时代,必然会导致所有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成功的国家转移。

  其他国家只能沦为商品的倾销地以及原材料的供应地。

  而原材料与商品之间有差价,这就会导致这个国家单纯的原材料供应无法满足商品的价格!

  这就会导致这个国家会越来越穷。

  马胜利又去汇报工作去了,李松也没有得消息,第二天一早直飞长安。

  长安这边下雪了,李松看到道路上有不少人在铲雪!

  “以后咱们的汽车制造出来就好了。”李松坐的是进口的福特汽车!

  这辆车以前在羊城那边,现在被送到了这边。

  而且这次李松下了飞机之后,前面有212吉普开路!

  李松到飞机制造厂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机场跑道已经被铲出来了。

  “多亏了有军区他们的人,每次下大雪,他们都来很多人铲雪!”

  “主要是防冰冻系统,现在用着不划算。”马总工看到李松的第一时间就解释。

  机场跑道有防冰冻系统,主要就是喷洒盐水。

  这些盐水会被收集起来,然后循环使用,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过滤蒸发,因为盐水里面有雪水会让盐水的比例降低。

  “嗯,辛苦了!”李松点点头,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地面测试情况十分优秀!”

  “预计在春节就可以进行飞行试验。”

  “国内的特殊适航证已经拿到了!”

  “如果顺利的话,再有四个月时间,这款飞机就定型了!”马工汇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

  “嗯!”

  “我这边有发动机的技术以及图纸,咱们厂里能不能制造?”李松开口问道。

  马工推了推眼镜:“涡轴发动机?”

  “这个没问题!”

  “只要有技术有资料,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就是了!”

  “明年开始咱们就试验制造大涵道比发动机。”

  “对于中远程客机,我唯一担心的就是飞机大梁还有起落架这些零部件的制造。”

  “其他方面并不担心!”

  “发动机制造车间的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很快就可以进行试验生产。”

  看到马工推眼镜,李松把以前想到的又忘记了,那就是光学领域!

  于是赶紧在二手平台下一个悬赏,就是光学镜头,还有镀膜,这也在智能时代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智能时代,很多需要图像采集。

  “这个你不必担心!”李松也不知道万吨水压机多久能够建成,估计也要不了多久。

  因为这个东西上级部门比自己还着急。

  超大型钢铁厂,超大型化工厂,超大型的水电,火电,还有核电,盾构机,以及火车内燃机车!

  飞机的核心零部件,不单单是战斗机,还有民用飞机都需要用到这个设备。

  各行各业都等着这个国之重器,所以李松根本不去催。

  国内钢铁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受制于外国。

  主要就是设备,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且国外的设备到国内之后水土不服。

  又让国外的财团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国内的钢铁杂质多。

  所以国外的财团又开始布局海外优质铁矿石原料。

  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钢铁产业不但在技术上要被人敲骨吸髓,还要在原材料上受制于人!

  因为用国内的原材料,用它的设备技术就无法生产出合格的钢铁,只能用进口的材料。

  这其中小本子的新日铁,赚的是最多的。

  一边卖技术一边卖设备,还一边在原材料产地投资。

  也就是说内地建一个钢铁厂,他在这个钢铁厂身上要赚三份钱。

  这个时期国内这些核心设备之所以没办法自己制造,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国之重器!

  哪怕你自己设计出来了,没有这样的国之重器,也没办法把设备制造出来,只有去买他的整套设备!

  因为你单买他的核心设备,一方面他不卖,另外一方面就是你买核心设备,他不提供技术支持。

  小本子在冶炼行业,本来就比内地发展的要早。

  在二战的时候,小本子就能制造万吨级别的战列舰。

  然后在二战之后,又因为半岛以及制衡肥熊,阿美转移了很多的技术装备。

  因为那个时候阿美国内的钢铁产量已经过剩。

  更别说阿美还从三德子那边抢了不少东西。

  所以就把一些设备还有技术全部转移到小本子。

  这也是二战之后小本子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

  “嗯!”马工听到李松这样说,就没多问了。

  “那我下次就把资料带过来!”李松准备下次就把直升机相关的技术带过来。

  “好!”然后李松就在塔台上,看着星辉公务机进行地面测试。

  李松不知道的事,他在港岛的一番讲话,在欧美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引起轰动的就是李松说的众筹。

  至于李松能够制造小型喷气式客机,还有弯弯封杀李松的事情,对于欧美国家这些民众而言,那都不算事。

  因为欧美这些人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周围的情况,至于远东那边,那是属于边角料!

  他们不会太关心边角料地带发生的事情。

  李松承诺众筹制造螺旋桨小型飞机,价格只要现在市场售价的一半。

  因为李松是委托采访自己的记者,进行众筹活动。

  所以阿美这边的观众看到之后,就纷纷的打这个记者所在的公司的电话,咨询众筹的事情。

  根据后世一些统计,阿美以及北边的枫叶国的私人飞机的保有量超过两万架。

  这里面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螺旋桨小型飞机。

  因为阿美很多大农场都会购买这种小型飞机,用来播种施肥,或者打农药又或者是打野猪!

  另外阿梅很多农场距离城市较远如果开车的话,会很浪费时间,所以部分农场主会买小型飞机通勤。

  另外还有就是牧场主,牧场主放牧主要是用私人飞机,牧场组的私人飞机包括两种,一种是螺旋桨固定翼飞机,另外就是小型直升机!

  至于说北边枫叶国,很多地方完全就只能靠这种小型飞机,因为那边根本没办法修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知道阿美对于小型飞机的需求。

  现在一架小型飞机只要两万美元,市场价格的一半。

  所以那些有计划买飞机的,肯定要打电话问问。

  毕竟要便宜一半的价格。

  而且这个还不是最终的价格,众筹的数量越多,成本越低。

  根据这家电视台的报道,他们在一天之内接到了一千二百个咨询电话,并且还有更多的咨询电话打进来。

  阿美这边的小型飞机制造商就着急了,就纷纷的在报纸上发文,然后在电视台上找专家来吹水!

  反正就是说这件事情不可能,还有就是说李松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噱头。

  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想试一试。

  因为众筹条件说的很明白,那就是先登记,如果有一百个人众筹的话,对方才制造样机!

  样机制造出来验收合格之后才会继续批量化的制造。

  也就是说在这架飞机被验收之前,所有人只是需要简单登个记而已。

  并不需要大家付出一美分。

  这名记者所在的电视台明显发现了,这就是一个新闻爆点,于是要求这名记者重新与李松沟通重申众筹的条件,并且最好要有文字性的东西。

  当然顺便采访李松,然后自家电视台进行一个独家报道!

  这名记者就赶紧联系百盛公司!

  百盛公司只能联系宝马公司!

  然后宝马公司联系马胜利,最终通过周科长联系到李松。

首节上一节218/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