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513节

  而让他们在暗中谋划收购汇沣银行之际,还要将汇沣银行子公司恒声银行拱手让出,这简直如挖心割肉般痛苦。

  毕竟,在如今的香江金融市场,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与渣打银行在香江的业务资金规模不相上下。

  少了恒声银行这个子公司,即便成功收购汇沣银行,对渣打银行而言也是一大损失!

  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凝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高层们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难道我们真的要因为东亚银行的这几个苛刻条件,就放弃这次收购汇沣银行的绝佳机会吗?”一位高层满脸不甘,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汇沣银行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他们手头上的资金已经没有多少了,只要我们稍加在它们身后插上几刀,就能以极低的代价将其收入囊中,这可是我们拓展香江市场、提升在亚洲金融界地位的千载难逢之机啊,几百亿港元的市场,垂手可得啊!”

  “可东亚银行的条件实在太过苛刻,我们若答应,无异于自断臂膀,损失惨重,甚至在还没有消化完汇沣银行的市场,我们自己就有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另一位高层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国际资源、高额补偿金、发钞权,还有恒声银行,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核心利益?一旦让出,我们渣打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一名老者开口道。

  渣打集团董事会主席是德里克巴伯勋爵,这位堪称渣打银行“掌舵人”的终极BOSS,从前任董事会主席西里尔霍克爵士手中接过权杖,肩负起引领渣打银行前行的重任。

  在任期间,德里克巴伯勋爵肩负重责,负责监督并制定渣打银行的长期战略规划。

  他高瞻远瞩,确立了渣打银行加大力度聚焦海外商业银行这一核心业务的发展方向,为渣打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德里克巴伯勋爵与汇沣银行的沈弼有着显著的不同。

  沈弼在汇沣银行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常常可以凭借个人判断自作主张,迅速做出决策。

  但德里克巴伯勋爵却难以做到这般随心所欲。

  渣打银行内部有着更为复杂严谨的决策机制和多方利益考量,每一个决策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权衡与讨论。

  这也是为何一个议题在会议上开了两三天,都未能得出一个准确决定的原因。

  德里克巴伯勋爵看着会议室乱糟糟的一团,叹了口气。

  如今香江的渣打银行分行有这么一个机会扩张市场份额,他肯定是不愿意错过。

  即便如今汇沣银行已被东亚银行蚕食了半数市场,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根基与底蕴犹存。

  只要渣打银行能顺利完成对汇沣银行的收购,其在香江金融领域的地位必将实现质的跃升,对渣打集团的整体发展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要知道,尽管汇沣银行如今掌控的资金规模与两个月前相比已大幅缩水,但仅凭其现有的合作伙伴支持,所涉及的资金体量依然高达数百亿港元。

  尽管目前这些资金大多被汇沣银行以投资、放贷等形式外流,导致汇沣银行资金链岌岌可危,短期内难以回笼资金,沦落到如今只能希望渣打银行等外部势力提供帮助以及总督府出面。

  但只要渣打银行能咬牙熬过这段艰难时期,待资金逐步回流,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必将一片光明,有望在香江乃至更广阔的金融市场中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那可就是如花旗银行等那般巨头了。

  所以,在场的人,都不希望错过这个机会。

  但是如果四个条件都答应,对他们渣打银行而言,风险太大了。

  他们收购汇沣银行,本身就有些勉强,付出的代价自然不可能很小。

  如果在东亚银行那边再度付出更多,那么他们渣打银行很可能会陷入汇沣银行的后续泥沼,甚至可能被拖垮。

  “各位!”德里克巴伯勋爵突然开口道。

  顿时,会议室中原本一片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德里克巴伯勋爵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高层。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这四个条件确实每一个都如同烫手山芋,让我们难以抉择,但是,这也是我们渣打集团这一百多年来好不容易等到的一次腾飞机会,我想大家都不愿意错过!”德里克巴伯勋爵缓缓说到。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不少高层不自觉地点头。

  这一点,在众多高层里,已经达成了一致。

  如今,他们是担心,如果让步太多,他们渣打集团也陷入危机罢了。

  “四个条件,对我们而言,的确都是难以接受的条件,特别是如果四个条件都答应,我们是万万不可能答应,一个不小心,便会让我们渣打银行如同汇沣银行一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大家这么吵下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而汇沣银行那边,可不等人,万一被汇沣银行找到了解决资金链断裂的办法,那么我们渣打集团便就此错过这么好的一个崛起机会!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尝试与东亚银行进一步的沟通协商,看看是否能够在这些条件上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调整?在这里继续争吵下去,也难以得到一个统一的意见!”德里克巴伯勋爵继续说道。

  “德里克巴伯勋爵先生,您请继续说!”有心腹这时候出声说道。

  “四个条件,我们万万不能答应,但是如果我们只答应其中的两个条件,这种让步,应该在我们的接受范围内,不至于导致我们倾尽全力收购汇沣银行后,被竞争对手抓住机会,将我们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四个条件都让大家纠结不已,难以决定让步哪些,我们不如直接将决定权交给东亚银行,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两个,如此一来,双方之间也都算是让步了,这个底线,我想大家应该能接受吧?”德里克巴伯勋爵目视全场,继续说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我给大家十分钟的考虑时间,十分钟后,大家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德里克巴伯勋爵再度说道。

  时间不等人,德里克巴伯勋爵不愿意继续再这么争吵下去了。

第660章 新霸主登基,东亚银行正式加冕香江第一大银行!

  十分钟的时间在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迅速流逝,会议室里的高层们交头接耳,权衡利弊。

  渣打银行的高层们,大多代表着各股东背后的利益诉求。

  正因如此,每一位高层,实质上都代表着某个大势力的意志倾向。

  十分钟后,德里克巴伯勋爵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视全场,开口说道:“时间到,现在开始投票。”

  高层们纷纷举起手,表达自己的决定。

  有的直接支持德里克巴伯勋爵的提议,认为这是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有的则面露犹豫,但最终还是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举起了手。

  经过统计,大部分高层同意德里克巴伯勋爵的方案,即让东亚银行在四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合作的基础。

  德里克巴伯勋爵微微点头,心中稍感宽慰:“好,既然大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按照这个方案去和东亚银行沟通协商,我们要尽快推进此事,不能让机会从手中溜走。”

  对渣打银行而言,拖延了两三天时间,已经是在浪费时间了。

  很快,渣打银行总部的决定,便传达到了远在香江的渣打银行香江分行大班布朗的手中。

  ……

  7月26号,早上。

  林浩然一觉睡到自然醒。

  看了看床头柜的闹钟,已经上午八点半了。

  他双手伸了个懒腰,这才起身。

  刷牙洗脸后,佣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早餐和报纸。

  林浩然首先拿起《东方日报》,目光瞬间被报纸上一条极为显眼的头条内容吸引。

  “新霸主登基,东亚银行正式加冕香江第一大银行!”

  详细内容里,寰宇调研公司发布的金融行业报告跃然纸上。

  该报告凭借详实的数据、鞭辟入里的分析,从多个维度精准剖析并预测了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当下的市场份额格局。

  而在这条头条新闻下方,还刊载着多篇文章,都是依据寰宇调研公司发布的金融行业报告数据,展开深度剖析与拓展探讨。

  “资金规模首破千亿港元大关,东亚银行强势开启华资银行霸主新纪元!”

  “市场占有率飙升至44%,东亚银行以雷霆之势碾压汇沣银行,香江金融格局迎来深度重塑!”

  “双霸主格局仅维系数日,东亚银行便再度发力,将汇沣银行远远甩在身后!”

  林浩然快速扫视着报纸上的内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不出意外,东亚银行登顶香江第一大银行之位,必将在香江各地掀起惊涛骇浪。

  新霸主上位,老霸主自然就只能从高位上滚下来。

  他放下报纸,简单用过早餐后,便坐车前往康乐大厦。

  这段时间,因为东亚银行的事情,他反而比较少去康乐大厦那边,白天基本都是待在东亚银行总部。

  一路上,车窗外街边的报摊上,《东方日报》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不少行人驻足购买,街头巷尾也隐隐传来人们关于东亚银行成为新霸主的议论声。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此刻,整个香江都因为此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金融热议浪潮之中。

  由于是独家报道,《东方日报》的报纸在今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狂购潮。

  尽管崔子龙早有预判,深知此事必会掀起热潮,特意嘱咐印刷厂足足印了五十万份报纸。

  可没想到,不到中午时分,各报摊就纷纷传来消息,报纸早已销售一空。

  不少报摊老板见状,赶忙紧急加订,生怕错过这波赚钱的好时机。

  印刷厂那边也忙得不可开交,机器轰鸣,工人们加班加点紧急加印,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可是一次有望突破报纸销售记录的机会,自然不可卖完就算了。

  由此可见,对于东亚银行荣登香江第一大银行之位,香江市民们关注热情之高涨,简直超乎想象。

  而香江的其他主流媒体老板或负责人,此刻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复杂至极。

  他们眼睁睁瞧着《东方日报》凭借这一独家报道,赚得钵满盆盈,声誉与销量齐飞,心里满是懊悔与不甘。

  要是继续对汇沣银行相关事宜避而不谈,岂不是眼睁睁看着《东方日报》日日独占流量鳌头,将读者和广告商都吸引过去?

  思及此处,许多主流媒体的总编或老板不再犹豫,大手一挥,果断派出自家团队、狗仔队倾巢而出。

  他们四处奔走,想尽办法挖掘与汇沣银行、东亚银行相关的热点新闻内幕,试图在这场新闻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挽回一些失去的颜面和市场。

  至于给汇沣银行面子?

  如今汇沣银行都不再是那个他们惹不起的霸主,既然如此,还何必再顾忌往日情面?

  只要能挖到猛料,吸引大众眼球,提升自家媒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提高广告费,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一时间,香江的街头巷尾、金融机构内外,都活跃着这些主流媒体团队和狗仔队的身影。

  他们伪装成各种身份,混入各类金融聚会、商务洽谈场所,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新闻线索的细节。

  有的狗仔队守在汇沣银行总部大楼外,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行中捕捉到一丝关于银行现状的蛛丝马迹;

  有的则混入东亚银行的客户群体中,旁敲侧击地打听他们对东亚银行成为第一大银行的看法,以及未来是否会加大与东亚银行的合作。

  汇沣银行总部大楼,沈弼的办公室内。

  沈弼死死盯着手中的报纸,怒火在胸腔中熊熊燃烧,额头青筋都隐隐暴起。

  《东方日报》这篇报道,简直是把汇沣银行架在火上炙烤!

  原本,汇沣银行打算低调行事,逐步寻求资金支持、收缩贷款、投资业务,想方设法让外面的资金缓缓回流,如此一来,或许还能安然度过这场危机。

  市场份额减少些又何妨,只要能稳住根基,他们依旧是金融界的巨头之一。

  可如今,《东方日报》的报道却让汇沣银行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热度居高不下,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沈弼只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愤怒得几乎失去理智。

  “沈弼先生,楼下来了好多记者,都嚷嚷着要采访您!”秘书小心翼翼地敲门进来,轻声汇报,眼神中满是担忧。

  “不见!谁都不见!把他们统统赶出去!”沈弼气得双手猛地一挥,将办公桌上的文件扫落一地,纸张在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他此刻烦乱的心绪。

  华人行,长江实业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首节上一节513/5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