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82节

  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统计,东亚银行总部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所有高层管理人员都屏息以待。

  随着数据的逐一汇总,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逐渐显现今日,东亚银行与新并入的道亨银行分行共吸纳了超过20亿港元的定期存款,高达20.86亿港元!

  这并购之后,虽然没有实现翻倍,但增长的速度,已经令东亚银行的高层以及林浩然感到惊讶不已了。

  前一天,才12亿港元,今天就20亿了。

  用三千万港元的资金,撬动一天8亿港元的资金,不要太划算!

  “老板,我们发现,道亨银行的工作效率一点都不比东亚银行的工作效率低,我们猜测,应该是这些员工在得知自己的工作得以保全,且未来有了更坚实的依靠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大山向林浩然汇报道。

  “嗯,这说明收购道亨银行是一步妙棋,可还有没有其它合适的银行收购?”林浩然笑着说道。

  “暂时没有,根据崔总那边的情报资料显示,目前有倒闭危机且有出售计划的银行,都是一些中小银行,而且都不算什么优质银行,因此我不建议收购。”大山说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暂时不扩张吧”林浩然点了点头说道。

  三天下来,相当于他旗下的银行已经增加了44.7亿港元的储户资金,林浩然已经非常满意了。

  希望接下来还能再搞多一段时间。

  如果能够搞个一百多亿港元,那么未来起码可以帮他在日本赚多几百亿甚至是上千亿港元。

  而他,只需要付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利息。

  这就是他为何有收购银行的想法。

  仅仅依靠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企业,虽然同样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资金显然难以满足他在海外大规模布局,尤其是对日本经济泡沫期进行精准投资的需求,以及投资欧美国家一些重要的企业。

  银行的资金吸纳能力,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的财富之门。

  他如今的确不缺现金,特别是在丰田股票一役中直接赚了几十亿港元。

  但林浩然可不嫌钱多。

  如果能够继续吸纳更多的资金,为海外投资布局提供更为雄厚的资金支持,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在金融市场中,资金就是一切的基础,是撬动更大财富的杠杆。

第637章 还望总督府能出面主持公道!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迎来了新的一个工作日。

  就在东亚银行与道亨银行积极吸纳从其它银行过来的存款,香江四大证券交易所中,又迎来了新一天的交易日,交易所里不少股民脸色都不是那么的好看。

  明明牛市还没结束,恒生指数却被拖累,涨幅远远没有以往那么高,甚至还往下跌。

  一方面,东亚银行并购道亨银行这一重大事件,让金融市场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汇沣银行、恒声银行等传统大行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这使得这些大行背后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原本那些依赖汇沣银行等大行信贷支持的企业,如今面临着融资环境可能改变的担忧,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这些企业的未来盈利预期,纷纷抛售相关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另一方面,银行的利率竞争也波及到了证券市场。

  东亚银行以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这使得原本可能流入股市的资金被分流。

  许多股民看到银行利息如此诱人,尤其是长期定期存款的高利率,开始犹豫是否要将资金从股市中撤出,转而存入银行获取稳定的收益。

  这种资金流向的转变,进一步打压了股市的上涨动力。

  能够上市的银行,实际上都是实力很不错的银行。

  比如汇沣银行、恒声银行、永隆银行、渣打银行、永亨银行、恒隆银行、广安银行等等,这些银行的资金规模起码数亿以上,大部分背后都有实力较强的金主。

  比如恒隆银行,背靠着恒隆地产这家地产巨头,即便是面对来自东亚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源调配弹性。

  恒隆地产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恒隆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和信用背书,使其在金融市场的波动中不至于陷入太过被动的局面。

  但是,即便短期内没有倒闭风险,终究也因为市场的流失而导致股价大跌。

  基本上,整个香江的上市银行股票,全都是一片红(在香江,股市中,绿色代表股价上涨,红色代表股价下跌)!

  其中,最显眼的,就数汇沣银行了。

  受到股东、投资者的压力,汇沣银行高层一直以来不得不保持着不断增高的股价,正常情况下,如果出现股价大跌的情况,甚至会下场护盘拉升。

  可自从上一次林浩然让银河证券公司光明正大地做空汇沣银行后,虽然汇沣银行想尽办法维持股价,但根本维持不了。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市场份额一直在流失,还上涨那才叫奇怪,股民们虽然韭菜不少,但也不是蠢货。

  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想着汇沣银行股价上涨?

  还不如尽早脱手,以减轻自己的损失。

  汇沣银行可以短期内依靠护盘拉升让股价保持上涨的趋势,但是,这种靠外部资金强行支撑股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方面,护盘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这对于本身就因市场份额流失而营收受影响的汇沣银行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财务负担。

  每一次拉升股价,都像是在从本就干涸的资金池中抽水,长此以往,银行内部的资金链会愈发紧张。

  另一方面,市场投资者并非盲目跟风之辈,他们深知汇沣银行面临的实际困境。

  即便股价在短期内被强行拉起,但缺乏业绩支撑的上涨终究难以持久。

  投资者们对汇沣银行的信心并未因护盘行为而真正恢复,反而更加警惕,担心这种人为干预只是暂时的,一旦资金耗尽,股价将面临更猛烈的下跌。

  此前当依附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企业将金融业务转移到东亚银行的消息暴光后,汇沣银行的股价已经跌到一百六十亿港元了。

  这和去年中旬时的汇沣银行市值差不多了。

  相当于汇沣银行这一年时间的涨幅都白涨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汇沣银行股价基本稳定在一百六十多亿港元的时候,东亚银行这边直接宣布将最高存款利率提高至5%,汇沣银行作为香江最大的银行,流失的市场份额是最高的。

  也正因为如此,汇沣银行的股价又再一次开始暴跌了。

  仅仅三天,汇沣银行的市值便从一百六十多亿港元跌到一百三十多亿港元。

  如今,香江第一市值的企业,已经不是汇沣银行了,而是港灯集团!

  港灯集团以163亿港元的市值,成为香江第一大市值企业。

  当然了,谁都知道,即便市值超过汇沣银行,港灯集团的真正实力,还是与汇沣银行有很大差距的。

  作为香江金融业的老大,汇沣银行如今股价大跌,不过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的冲击与变故,暂时处于低谷期罢了。但这一低谷,却让整个香江金融市场都为之震颤。

  一个月前,汇沣银行的市值可是一度达到恐怖的二百五十多亿甚至是二百六十亿港元。

  结果,短时间内,汇沣银行经历了大起大落,一下子跌回了一百三十多亿港元,这般巨大的落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汇沣银行高层和股东们的心头。

  而且,这还不是最低。

  而今天,汇沣银行继续下跌,上午才开盘,早已经收到东亚银行并购道亨银行消息的股民们,更是人心惶惶,抛售潮如汹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

  简易的交易电子屏幕上,汇沣银行的股票代码不断闪烁,成交量急剧放大,每一笔卖出指令都像是一把利刃,割在汇沣银行残存的股价之上。

  开盘短短半小时,汇沣银行的股价就又下跌了 5%,市值进一步缩水,跌至一百二十多亿港元。

  股民们在证券交易所的大厅里,神色焦虑地讨论着,有人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早点抛售;

  有人则满脸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那些原本对汇沣银行抱有最后一丝希望的投资者,此刻也彻底失去了信心,纷纷加入抛售大军。

  康乐大厦,银河证券公司办公室。

  “老板,汇沣银行又跌了不少,我们要不要开始吸纳汇沣银行股票了?”戴石恭敬地向林浩然问道。

  他们此前对汇沣银行进行融券,一共借入25.6%的汇沣银行股价,卖出去60.1亿港元。

  而如今,汇沣银行的股价已经跌将近一半了。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暗中吸纳股票,再把股票还给那些股东、券商、投资公司,那么林浩然此次短短半个月内就直接赚了将近30亿港元!

  提前知道内幕针对某上市企业进行做空,果然是最赚钱的手段之一。

  虽然需要支出一小部分的利息费用给借出股票的各方,以及一些手续费,但相较于那将近 30亿港元的巨额利润,这点利息成本,手续费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林浩然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自信。

  他转过身,看向戴石,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不急,现在汇沣银行的股价虽然下跌了不少,但市场恐慌情绪还未完全释放,股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更何况,你也应该知道,我们还有后招没有使用,我们再等等,等它跌到一个更合适的价位,再开始吸纳。”

  林浩然所说的后招,便是将置地集团、港灯集团、万青集团等旗下公司的所有员工都通过东亚银行进行转账发工资。

  这个手段,起码能帮东亚银行拉拢十几万家庭的客户,所涉及的资金一点都不少。

  如今,英国的BACS系统公司已经带着系统仪器,万里迢迢从英国飞到香江这边了,已经开始在各分行进行安装。

  就连那6家还没开业正在装修中的分行,也都已经在安装调试了。

  8月份之前,英国最为先进的银行转账系统便可以正式为东亚银行服务。

  一旦此策略实行,那么对东亚银行而言,又是一次暴涨。

  而作为目前香江最大的银行,汇沣银行必然会再一次遭受重创,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股价也极有可能迎来又一轮的暴跌。

  而且,除了这个后招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后招。

  那就是郭河年、邵逸福等人将旗下企业的金融业务转移到东亚银行来。

  这两人可都是承诺过的。

  仅仅这两人,所涉及的资金就已经高达几十亿港元了,重要性可是一点都不小。

  除了这俩人,林浩然相信在香江,还有许多人会支持他,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如今香江商界资产最多的商人,给面子他的自然也不少。

  汇沣银行在金融界的确几乎没人不敢给他们面子,可其它行业的巨头可就不一定了。

  到那时,才是他们出手吸纳汇沣银行股票的最佳时机。

  一连串的打击下,林浩然就不相信,现在的股价会是汇沣银行的谷底。

  林浩然也不是小白了,自然明白金融市场的波动犹如潮汐,有起有落,而真正的猎手,总能在最佳的时机出手,收获最丰厚的果实。

  他继续对戴石说道:“你看,现在市场对汇沣银行的信心已经严重受挫,投资者们如同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会争相抛售,我们此时若急于吸纳,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还可能引起市场的警觉,导致我们的计划提前暴露。”

  戴石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林浩然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谁能在短短半个月内赚几十亿港元?

  反正除了林浩然这位老板之外,戴石是没有见过。

  戴石从1978年末便开始跟林浩然混,这几年来可谓是见证了老板从一名小小的水泥厂老板,一步步成长为如今香江商界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这一路的风雨兼程、跌宕起伏,戴石都历历在目,他自然明白林浩然能有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凭借着过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

  即便是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老板,我明白了,我们继续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戴石恭敬地回应道,眼中全是敬佩和信任。

  同时,也更加庆幸自己会遇到林浩然这样的老板,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商海中紧紧跟随,共享荣耀与机遇。

  在林浩然面前,所谓的股神巴菲特,又算得了什么?

  在戴石的心目中,林浩然才是真正的最强股神。

  犹记得当年九龙仓一役,在老板没有本钱的情况下,依然轻轻松松赚了几千万港元。

  ……

首节上一节482/5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