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不可能了,如果是放在被收购之前,恒声银行在我看来,有很大的希望超越汇沣银行,可自从被收购之后,这个可能性便直接降为零了。
作为母公司,汇沣银行绝对不可能让一家子公司的风头盖过自己,在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恒声银行都会受到诸多限制。
如今恒声不过是汇沣银行在香江金融版图上的一枚棋子,只能按照汇沣的意志行事,哪还有什么自主发展、超越汇沣的可能。”何善恒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与失落。
作为恒声银行的创始人,他见证了恒声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历程,每一个决策、每一次突破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如今看着曾经怀揣着无限梦想与希望的银行,在汇沣银行的掌控下逐渐失去活力与自主性,他的内心满是苦涩与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作为恒声银行的绝对控股大股东,汇沣银行已经可以完全操控恒声银行的一切,包括人事任免、业务拓展方向,甚至是日常运营的细微决策。
恒声银行曾经那股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今在汇沣银行条条框框的约束下,早已消磨殆尽。
“那何叔叔,您觉得如今的恒声银行,如果没有您继续执掌,还能有如今那么辉煌的成就吗?”林浩然笑着继续问道。
作为香江第二大银行,市值超过一百五十亿港元,恒声银行如今的成就,的确算得上是辉煌。
虽然头顶上一直有一家汇沣银行在压着,可也不能否认,恒声银行的实力一点都不差。
“自然,如今的恒声银行,早已经进入了平稳的发展阶段,即便没有我,恒声银行也会按照既定的模式和轨道继续运转下去,维持现有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并非难事。
说实话,如今的恒声银行,在汇沣银行的遏制下,有我没我,其实区别也已经不大了。
再加上如今我也已经有81岁了,所以我已经打算,再过两年,便向董事会提交辞职申请,打算好好地去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何善恒说出了一些比较机密的事情。
事实上,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何善恒的确就是在1983年,也就是两年后正式从恒声银行的董事长位置上离任。
此刻,他并没有骗林浩然。
之所以早早辞去董事长职务,并不是他年纪大了没有精力了。
实际上,林浩然可以看得出,如今的何善恒,身体健朗得很,虽然年纪大,但精神显然很充沛。
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恒声银行已经发展稳住了,有他无他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再加上他在恒声银行已经没有什么股权了,而恒声银行在汇沣银行的遏制下,也难以再有突破性的发展,看不到更大的上升空间,继续留在那个位置上,于他而言不过是按部就班地维持局面,索然无味。
他心中那股曾经为恒声银行拼搏奋斗的激情,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掣肘与限制中消磨殆尽。
而听到何善恒的话,此刻林浩然却是惊喜不已。
这么说,何善恒被挖的概率,又增大了。
他继续问道:“那何叔叔,您觉得,如今的东亚银行还有没有发展的希望?”
何善恒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依我之见,东亚银行如今有你接手收购,又有置地集团等企业提供资金与业务保障,未来发展机遇肯定是有的。
但如今香江金融市场的格局下,东亚银行在汇沣银行不公平性的‘二选一’战略布局里,必须做出关键抉择。
当下香江金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英资银行根基稳固,汇沣银行更是稳坐行业龙头之位,还有诸如恒声银行、渣打银行等行业巨头,东亚银行在香江市场难以发展的情况下,就得精准定位自身,明确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这个定位就是国际市场,在香江,东亚银行正遭受汇沣银行联合其他银行发起的不公平围剿,发展空间实在有限。
但国际市场一片广阔天地,蕴含着无限可能,东亚银行可以凭借自身灵活的经营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再加上你手中雄厚的海外资产实力,在国际也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如果发展国际市场,可以走并购这条路,从而让东亚银行在未来成为一家知名的跨国银行,绝非难事。”
何善恒停顿了一下,拿起餐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林浩然并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继续沉默着,等待着他继续说。
“至于香江市场,就目前情况而言,除非东亚银行能得到花旗银行这类老牌国际跨国银行的支持,才有可能在汇沣银行的围剿下突破重围,不过,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小。
花旗银行等老牌国际跨国银行在金融领域向来精打细算,它们有着自己既定的战略布局和利益考量,轻易不会卷入香江本地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
我知道你和花旗银行有些交情,所以过来这边的时候,我便建议你找花旗银行,但我也不确定你是否能够说服他们支持你,花旗银行这种国际性大银行,更看重的是利益,一旦他们觉得有利益可图,合作自然就不是问题。
一旦成功说服花旗银行,让他们站在你这边,东亚银行在香江的困局便能迎刃而解!
等东亚银行在香江市场的限制被打破,以你如今的影响力,再加上国际化的市场拓展,东亚银行未来实力超越汇沣银行,也并非遥不可及。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成功破局,如果无法打破香江市场的僵局,东亚银行就只能另辟蹊径,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了。”何善恒这次一口气又说了不少。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何善恒的分析,内心暗暗惊叹,何善恒给出的建议确实高瞻远瞩,不少想法竟与自己不谋而合,那些原本如乱麻般混沌的思路,此刻也渐渐明晰起来。
然而此刻,他心中如今最紧迫的事并非继续规划东亚银行的未来发展蓝图,而是如何能说服何善恒这位金融界泰斗,让他加盟东亚银行。
如今东亚银行虽然暂时有大山在稳住,可大山在他看来,终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像何善恒这样的恒声银行创始人,更是带领着恒声银行成为香江第二大银行,足以证明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金融智慧。
若能将何善恒招致麾下,东亚银行无疑如虎添翼,未来在金融市场的征途上定能披荆斩棘,无往不利。
相比李富书先生,林浩然觉得,何善恒的能力,更强!
失去了一位李富书,迎来一位更强的何善恒,再加上他能够提供的发展资源,东亚银行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啪啪啪!”林浩然鼓起掌来。
“何叔叔,您分析得太好了,句句都直击要害,让我对东亚银行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站起身来,由衷地说道。
何善恒却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简单地分析了一下而已,也只是我的一些愚见,如果非要深入式地去分析,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你作为东亚银行的老板,如何发展东亚银行,还需得结合实际情况去细细斟酌、审慎决策。金融市场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林浩然微微颔首,说道:“何叔叔,您说得极是,我深知其中利害,所以才会如此急切地想向您请教。
您在金融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验丰富,见识广博,您的每一句话对我来说都如同珍宝,我也明白,要将东亚银行发展壮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不是仅靠纸上谈兵就能实现的。”
何善恒看着林浩然诚恳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赞赏。
“同时,我也有一个不情之请,我想邀请何叔叔来东亚银行,成为东亚银行的董事长,我知道,您对恒生银行被汇沣银行遏制有着不甘,而东亚银行能为您提供一个不受过多掣肘、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您可以重新点燃心中那股为金融事业拼搏的激情,实现您一直未能达成的金融抱负。”林浩然目光灼灼,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诚意。
何善恒微微一怔,他没想到林浩然居然会打算让他跳槽。
这实属让他意想不到。
不过,很快他便直接摇头道:“浩然,你何叔叔我如今已经八十有一了,这个年纪,精力与心力都大不如前,即便我准备从恒声银行离职,也没打算继续在金融业拼杀折腾了。
金融这行当,看似光鲜,实则暗流涌动、压力如山,年轻时我还能凭着一股冲劲披荆斩棘,可如今这把老骨头,实在经不起这般折腾。
我更想着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去做些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情,好好享受享受生活。”
对于何善恒的拒绝,林浩然并没有感到意外。
不过,他可没打算仅凭一句话就放弃。
林浩然目光诚挚地看向何善恒:“何叔叔,我完全理解您想安享晚年的心思,可您在金融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下的智慧和经验,那可是无价之宝啊!就这么被岁月尘封,实在是金融界的一大损失。
恒声银行受制于汇沣银行,上限已经被汇沣银行限制了,但是东亚银行不一样,他即将被我彻底私有化,一旦我成功私有化之后,便是我说了算,而我可以将东亚银行的一切管理权,都交给何叔叔您打理,您的能力我相信得过。
有您的加入,我有信心东亚银行未来成为世界顶级银行,甚至是成为全世界排名前十的跨国银行也不是不可能!
到那个时候,您便是全世界金融行业最顶级的传奇人物之一,您的名字会永远铭刻在金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数后来者敬仰和学习。
您曾经在恒声银行因种种限制未能完全施展的抱负,在东亚银行都能一一实现。”
林浩然所画的这个大饼,不可谓不大,大到何善恒根本不信。
“浩然,不是我不相信你所说的,而是我觉得,你如今连香江市场这个局都破不了,更别提成为顶级跨国银行了,况且,我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能活多多少年呢!”何善恒叹道。
林浩然闻言,突然笑道:“何叔叔,您虽然年过80了,但以您如今的身体情况,我觉得活到百岁完全没有问题,如此算来,您最起码还有将近20年的时间,怎么能说没时间呢?
至于面对东亚银行如今的处境,何叔叔,我们不妨打个赌,如何?”
“噢?什么赌?”何善恒来了兴致。
“如果我能解决东亚银行在香江的尴尬处境,您就过来东亚银行帮我,如何?到时候,您在恒声银行的待遇,我在东亚银行这边可以翻倍给您!
可如果我解决不了,自然也没脸邀请您,更不会再来打扰您安享晚年,您看这赌约可行?”
林浩然目光灼灼,直直地盯着何善恒。
何善恒微微一怔,旋即爽朗大笑起来:“浩然啊浩然,你这小子,倒是会给我出难题,不过,这赌约倒也有趣,我接下了,若你真能做到,我定当全力相助。”
显然,他完全不相信,林浩然能够解决如今东亚银行在香江所面临的困境。
可如果林浩然真的能够解决这个在何善恒看来完全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在这个年纪再拼搏一次,那又如何?
对何善恒而言,这反倒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是暮年时光里可能绽放的最后一抹绚烂烟火。
他内心深处那团对金融事业未曾熄灭的火苗,因这赌约又隐隐跳动起来。
第619章 东亚银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击!
正如何善恒所言,香江警察署次日便在报纸上刊出公告,言辞明确:东亚银行前员工的种种行径,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指使操控。
与此同时,证监处也紧随其后发布公告,声称:经全面细致调查,汇沣银行在此次事件中并未涉及任何违规违纪之举。
也就是说,汇沣银行直接被政府机构强行“摘清”了与此次事件的不当关联,哪怕一切证据都表明,这些东亚银行前员工皆是被汇沣银行在幕后主使。
没错,政府机构就是如此轻描淡写地为汇沣银行开脱了罪责。
这般行径,无疑是在向公众传递一种信号汇沣银行有着总督府这个靠山,哪怕其行为存在诸多疑点,也能在政府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前一天,东亚银行向外界所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所说的内容,居然只有《东方日报》等寥寥数份报纸进行了报道,其余报纸,清一色地都是将头条内容交给汇沣银行那边的记者招待会所辟谣的内容。
很显然,这些报纸都被汇沣银行那边暗中收买”或“深度施压”了,选择将此事的舆论压下,最后不用多久,便会不了了之。
从表面看,警察署的公告和报纸的报道倾向,似乎让汇沣银行暂时稳住了阵脚。
不过,昨天林浩然在东亚银行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那可是由香江两大电视台进行了直播,整个香江都有不少人全程观看了这场记者招待会。
再加上《东方日报》这份在香江销量遥遥领先、影响力巨大的报纸的报道,汇沣银行妄图凭借其在香江的霸权地位,将舆论彻底压下去,简直是痴心妄想!
《东方日报》可是林浩然独资的报刊,哪怕汇沣银行再权势滔天,也无法插手《东方日报》的报道。
而政府部门目前虽然偏心于汇沣银行,但兴许是得到了总督麦里浩的警告,这些政府机构倒也没有向《东方日报》等媒体使坏。
因此民众的舆论声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反倒是不少市民开始为林浩然打抱不平。
东亚银行的各个分行,因为那些员工被炒鱿鱼,人力开始显得有些不足。
不过,林浩然宣布对东亚银行实施私有化举措后,不少市民对提现一事不再那么急迫了。
在他们看来,只要东亚银行能获得林浩然的注资支持,资金安全便有了坚实保障。
况且,香江银行公会已明确给出期限,允许市民在 7月份前重新选择银行,只要在 7月截止日期前将资金从东亚银行转出,就不会被列入黑户名单。
正因如此,尽管各分行门前依旧排着长队,但人数较之前已明显减少。
“二选一”的不公平竞争,终究是让许多人还是选择放弃东亚银行,虽然他们可怜东亚银行的遭遇,但是面对自身利益与便利的考虑,现实天平还是倾斜了。
毕竟,在香江这个金融活跃、竞争激烈的地方,市民们习惯了在稳定与便捷中做出最优选择,而香江银行公会,已经代表了汇沣银行、渣打银行、恒声银行等香江大部分的银行机构,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如果他们选择东亚银行而放弃其它银行,显然是不理性的。
特别是汇沣银行,凭借其庞大的业务网络和长期积累的客户基础,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即便被质疑,却依然能凭借着“安全牌”吸引大部分市民。
基本上,这场挤兑潮中取现的市民,有超过一半的客户最终选择将资金转移到汇沣银行去。
嘴上在口头支持东亚银行,实际上却用脚投票,将资金大量转移至汇沣银行。
这就是现实。
面对这样的情形,林浩然并没有着急。
如今,他暂时让舆论保持热度,就足够了。
等东亚银行彻底私有化成功,他才会正式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