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临近收盘的时候,低于八港元每股的东亚银行股票挂单,甚至超过三千万股,这里所占据的比例,就超过20%了!
一旦林浩然将这些股票都吸纳,再加上他自己本身的,以及收购李佩才家族剩余的那近千万股,那么他便能够迅速让自己持有的股票增持到80%以上。
到那时候,他便可以申请强制私有化了。
然而,林浩然却是摇了摇头。
“马先生,我不能这么做,一旦这么做了,那么我的目的性太强了,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此事是我暗中策划的,那么如此之多的股民,如何看待我?”林浩然摇头说道。
对东亚银行私有化,已经是他接下来的打算,但是,他并不想以这种过于显眼和充满争议的方式推进。
看人家这些股民聚集在证监处大楼外愤怒的模样,就知道这些股民的内心是有多不甘了。
毕竟,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自己持有的股票一下子亏损了这么多,任谁都无法接受。
这几乎都可以用血本无归来形容了。
一旦他此时就开始对东亚银行进行私有化,那么大家必定会认为,就是他特意看着东亚银行股价大跌,然后趁机低价收购,坐实了他“恶意收割”的骂名。
到时候,别说顺利完成私有化,恐怕连他现有的商业声誉都会毁于一旦。
虽说他对名声并非十分看重,但此地终究是香江,他的商业根基与大本营皆扎根于此,自然不愿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名声变得过于狼藉。
如今,他分明才是此次事件里不折不扣的受害者,又怎会傻到主动站出来,替汇沣银行它们背下这口黑锅、顶下这滔天骂名呢!
以东亚银行的现状,说实话,他不出面拯救,东亚银行都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所以,东亚银行的股价想再涨起来,根本不可能!
因此,林浩然根本就不着急着将东亚银行私有化。
东亚银行如今虽然面临的困局不小,但是客户排队取现,将近三十亿港元,也得好几天才会被取完。
在这几天时间里,他只需要东亚银行那边,保持好服务,就足够了。
至于等现金都被取完了之后怎么办,到那时候,他自然会有下一步的计划。
马世民也不是蠢货,经林浩然这么一说,他便理解了林浩然的想法了。
……
“沈弼先生,对于您所提前的合作,很抱歉,我们李家并没有打算参与,此外我们也还没有开始创立新银行,对员工的需求量并不大,不过您放心,我代表李佩才家族可以向您保证,您所说的这些,我不会对任何人透露!”
当沈弼约见了李富书,将他们打算与李家联手挖人的事情说了出来后,令沈弼没有想到的是,李富书完全没有思考,就直接拒绝了!
李富书的确也很想要东亚银行的那些员工,毕竟这些也都是他们李家一手搭建出来的人才体系,曾经耗费了李家无数心血与资源。
但李富书心里明白,汇沣银行这次在东亚银行事件里的手段并不光彩,一旦卷入其中,李家极有可能陷入一场难以抽身的泥沼。
他们李佩才家族,如今要的就是保持中立,抽身于这场愈发混乱且暗藏风险的金融风暴之外。
说句不好听的,汇沣银行他们李佩才家族得罪不起,林浩然这边,他们李家也同样得罪不起!
更何况,他们此前已经答应了林浩然,只带走那三十多名心腹。
如今如果再度与沈弼联手挖东亚银行的人才,那么,他们李佩才家族就相当于直接撕毁了与林浩然之间那层微妙的默契与潜在的承诺,这无疑是将李佩才家族置于两面树敌的危险境地。
林浩然虽然在金融业的确比不过汇沣银行,可却改变不了他依然还是香江商界巨头的地位,也改变不了他是香江如今的首富身份。
而一旦挖人,这事根本就藏不住,到时候迟早会被林浩然知道。
如今,虽然因为中途撕毁盟约,退出东亚银行令林浩然不爽了,可双方也只是从盟友关系变成了形同陌路的关系罢了,最起码他们李家还没有彻底成为林浩然的敌人。
可一旦李富书答应沈弼的合作,那么与林浩然结下死仇,是跑不掉的了。
所以,李富书想都不想,便直接拒绝了。
在他看来,一旦东亚银行在汇沣银行等联手逼迫的情况下,这些分行因为业务量大减,分行很快便会减少。
到时候,不少员工也会遭到裁员。
而他们李家对这些员工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旦此刻李佩才家族重新创立一家银行,这些被裁员的员工极有可能念着往日情分与李家积累的声誉,主动投奔而来。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当下与林浩然正面冲突,又能以更稳妥的方式吸纳人才,重新扩充家族的金融版图。
他们又何必冒着彻底得罪林浩然的风险,去与汇沣银行合作,做那可能引火烧身之事呢?
李富书的果断拒绝,的确出乎沈弼的意料。
原本,在过来的时候,他以为此事应该不难说服对方。
可如今看来,人家是根本不给你机会继续谈下去啊!
沈弼的脸色有些难看。
不过,他却是知道,自己不能过分得罪对方,否则万一李富书反悔,回去继续与林浩然联手,那他此次过来不仅仅没有完成计划,反而会让汇沣银行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沈弼强忍着心中的不快,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李先生,既然李家目前没有合作的意向,那我自然不会强求,既然合作不成,那我先行离开了,公司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处理。”
“沈弼先生请慢走,有空咱们再聊!”李富书与其挥手笑道。
等沈弼离开之后,李富书的脸上也不再是笑容。
“这些汇沣银行,打的主意倒是不错,一旦我们协助他们,那么东亚银行的人事体系,必定加快崩塌,可惜啊,我由始至终都没有这个想法,如果我想挖,何须与你们汇沣银行合作?”李富书喃喃说道。
而离开的沈弼,虽然因为李富书的拒绝,而导致他们的计划无法完美地执行下去。
但是,挖人这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和备选方案,并不是说一定要完全依赖李家。
很快,晚上的时候,便有人开始接触东亚银行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员工。
这个行动,极为秘密。
有着强大情报机构的汇沣银行,很轻易地便掌握了东亚银行的人事资料。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周末。
今天,林浩然并没有出去,尽管整个香江都在因为东亚银行的事情而沸反盈天。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们议论纷纷,话题无一例外都围绕着汇沣银行联合其它银行强迫市民二选一、东亚银行股价暴跌、东亚银行客户排队取现出现挤兑潮、小股民血本无归等等展开。
谁曾想到,在香江立足多年的东亚银行,居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情。
今天是周末,东亚银行的各个分行都不上班,这倒是给东亚银行一定的喘息时间。
据大山那边的汇报,东亚银行原本还有29.3亿港元的账面资金,但在昨天一整天下来,就被取现了将近4亿港元之多。
也就是说,即便按照昨天的速度,这将近30亿港元的储备现金,都也只能支撑一周左右。
要是取现潮在下周工作日持续且速度加快,东亚银行恐怕很快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绝境。
林浩然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报纸。
报纸所报道的内容,他都知道,只是自己从报纸上看,又是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大部分报纸,普遍都在唱衰东亚银行的未来前景。
《东方日报》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报道,可大家都知道林浩然就是《东方日报》的老板,因此哪怕《东方日报》唱好东亚银行的未来,大家也不会相信。
正在这个时候,林浩然的移动电话铃声响起。
第609章 客户经理卖消息
“老板,我想让《东方日报》给您一个专访,您看如何?”电话是崔子龙打来的。
“专访吗,行,我大概上午十点钟左右到康乐大厦的办公室,到时候你再让记者过去吧,我现在还在家里!”林浩然思索一番,便答应了。
这几天,许多记者都想采访他,不过都被他让人拦下了。
比如,如今康乐大厦楼下,就有不少记者在游荡,试图能够偶遇林浩然,如此一来就有可能掌握一些别人没掌握的内容,从而在第二天的报纸销量上拔得头筹。
《东方日报》是自己的报社,他自然放心不少,至少在报导的倾向性和内容把控上,他能更有话语权,也能借这次专访传递一些关键信息,稳定当下有些动荡的局势。
“好的老板,我会安排好的。”崔子龙闻言,也放下心来。
他作为东方报业公司的总裁,自然也希望《东方日报》趁着此次的事件,让报纸销量大涨,在香江的媒体圈里狠狠刷一波存在感。
而且,林浩然亲自接受自家报社专访,这本身就是极具话题性的新闻点,只要操作得当,报纸销量肯定能迎来一波增长。
放下移动电话,他便重新将目光放到报纸上。
上午九点,林浩然这才慢悠悠地出了门。
不过,在路上,他却再次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东亚银行如今的临时总裁大山打来的。
“老板,有件紧急事情要向您汇报,如果您方便的话,最好来一趟东亚银行总部办公室。”大山的语气中透着焦急与凝重。
“行,你在办公室等我,我几分钟后到。”林浩然直接回答道。
他的车子本身快到康乐大厦了,不过既然大山说有重要事要禀报,那他自然得改一下线路。
康乐大厦与东亚银行总部大楼距离不远,加上他的私家车如今在路上,而且过去也是顺利,几分钟时间足矣。
“改道去东亚银行总部大楼!”林浩然挂了电话之后,对正在开车的李卫东说道。
“好的老板!”
车子迅速从辅道汇入主干道,往东亚银行总部大楼而去。
几分钟后,四辆车已经停在了东亚银行总部大楼的地下停车场。
办公大楼很安静,因为今天是周末,办公室的员工基本不上班,唯有一小部分员工在值班岗位上坚守。
林浩然脚步匆匆,乘坐专用电梯直达大山所在的总裁办公室楼层。
很快,他便见到了大山。
而在大山的旁边,有一名大约三十岁的年轻男子。
“老板早!”大山与年轻男子都站起身来,异口同声地向林浩然问好。
林浩然点了点头,目光好奇地看向这名年轻男子。
他并不认识这年轻人,不过从年轻人头顶上出现的62忠诚度,忠诚度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低的一个忠诚度了。
这种人他以往没注意到,可要是知道,绝对会让大山把他裁了。
不过,既然对方有忠诚度,这足以代表了这位年轻人是他旗下公司的员工。
“老板,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东亚银行铜锣湾分行的客户经理,名叫张磊,这次喊您过来,就是张磊有重要的事情向您禀报。”大山此时也赶忙介绍道。
林浩然微微皱眉,示意张磊坐下说话。
虽然面对林浩然这样的大人物,张磊有些紧张,不过想到自己的目的,他很快便镇定下来。
正如他显示的忠诚度那般,他对东亚银行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反倒是整天想着如何捞钱。
作为东亚银行铜锣湾分行的客户经理,张磊在银行体系内也算得上是中层管理人员了。
正因如此,在林浩然入主东亚银行这一消息上,他比普通市民更早获取到了内幕情报。
嗅到商机的他,决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年辛苦积攒下来的积蓄,一股脑儿全投进了东亚银行的股票里。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东亚银行分行客户经理的身份便利,从东亚银行贷款了十万港元。
同时,他又凭借自己在金融圈的人脉和关系,从汇沣银行那边也贷到了十万港元。
再加上他自己原本的十几万港元存款,前前后后凑足了三十几万港元,全部押在了东亚银行的股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