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第181节

  陈程点点头:“有道理的,那就再加两个附加功能,一个是谁漫游、谁不漫游,用户要自主选择,默认是都不漫游,需要漫游谁的记录,就单独开通这个好友,当然,也要允许人家批量开通。”

  肖鹏赞同的说:“这个没问题,第二个功能呢?”

  陈程说:“单独加一个聊天记录的查看密码,无论是谁,想打开漫游的聊天记录,就必须输入这个密码确认,这样咱们其实也省流了,用户换机器登陆,咱们第一时间不同步聊天记录,当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同步。”

  “好主意。”

  肖鹏和陈伟都觉得很靠谱,一举多得。

  于是陈伟说:“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调整了!”

  说完,俩人又都回了岗位。

  丁宁看的惊讶,没想到一帮在校大学生,工作和沟通效率竟然能高到这种地步,没有任何繁冗的流程,两个部门之间有问题当场提、当场定解决方案和方向,然后大家一句废话都没有,立刻就投身工作,她心里对这个团队,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期待感。

第227章 光棍节预热

  丁宁答应了尝试一下陈程给的岗位,但谨慎起见,想先好好了解一下校内网这款产品。

  陈程欣然接受,并且给她开出了三千块的月薪。

  他知道丁宁家庭条件一般,不然也不会大三了才买第一台手机,而且选的也是诺基亚的便宜机型。

  上辈子没读研,也是因为经济压力。

  三千月薪能帮她解决目前生活学习乃至读研规划的所有问题,可再多,陈程怕她不愿接受。

  可陈程没想到,三千丁宁都接受不了,觉得一开始肯定要摸索学习,一千块钱就已经很高了,何况三千。

  陈程只能含糊的说让她先试,工资回头再聊,丁宁这才接受。

  刘诗语去燕京的时候,陈程本想和丁宁一起送送她,但她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说是怕送别的时候伤感,所以也没告诉他们自己具体的航班时间。

  陈程见她不愿意,便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在电话里再一次叮嘱她:“诗语姐如果想加入校内网,我这里随时敞开大门欢迎!”

  刘诗语笑着说:“放心啦,我去试试看,如果能力不行,或者待的不开心,第一时间告诉你。”

  陈程还叮嘱她:“另外,如果你哪天真的想出道了,我所有给你唱过的歌,都可以免费给你用,如果你签约了唱片公司,我就把版权授权给唱片公司,但版权费的分成都签给你。”

  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什么尿性,陈程再了解不过。

  他们都是一群打着文艺和理想的旗帜,榨干签约艺人每一滴油水的周扒皮。

  要是艺人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大概率不会额外支付版权费,要是第三方的歌曲,他们只能老老实实掏钱。

  刘诗语倒是没往这方面考虑,只是笑道:“放心啦,除非你签我,否则我不考虑走演艺圈路线。”

  陈程笑道:“那这倒是挺考验我的,等我再努努力吧,要是哪天我能在校内网搞一个音乐市场,我就签下你!”

  陈程深知目前国内的版权市场现状,所以他对任何与版权沾边的生意,都不是很感兴趣。

  很多时候,你辛辛苦苦做的东西,被别人直接拿走用了,这感觉很冤种也很不爽。

  文化产业是版权侵权的重灾区,他还真是一点都不想碰。

  原本陈程还想着,刘诗语走之前能跟自己坦白一下“施小姐”的身份,结果这女人一直到挂电话也一个字都没提。

  周日中午,陈程上线了自己唱的那几首歌。

  这次他发了公告,公告是“会员专享背景音乐上新,可抢先试听。”

  反正每首歌都只有一段,非会员听也就听了不要紧。

  《孤独患者》、《好久不见》很受男性用户的欢迎,前者能装逼装深沉,后者能表露爱而不得的内心。

  这年头的男性网友,多半都喜欢装逼装深沉,而多半也都遇到过各种爱而不得的事情,所以两个多半一重叠,几乎就把八成以上的男性网友都囊括进来了。

  新的背景音乐受到追捧的时候,双十一光棍节的卡通秀也陆续确定了。

  美院出身的设计师们各显神通,都搞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光棍节卡通秀,陈程选了十多套,在周日下午再发公告《11.11日即将到来,在这个全是1的日子里,召集男光棍、女光棍们一起过校内网第一届光棍节!》。

  所有用户都觉得很新奇。

  原来,1可以代表光棍。

  11月11号,确实全是棍子,把这一天定义为光棍节,还真是有点妙啊!

  为了让第一届光棍节有点热闹的劲头,陈程在正文里,搞了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所有人都可以在校内秀里,免费领取一个“双11我过光棍节”的灯牌,领取后,你的人物就会手里拿着这个灯牌,而且灯牌还会闪光。

  免费的物料,可以帮助双11和光棍节这两个概念提升曝光,加深用户印象和接受程度。

  第二个活动,其他一系列专属的光棍节校内秀上线“秒杀”活动,秒杀的价格极低,还可以按天购买,如果只在双11这一天用,那就只需要按原价的0.1折支付,比如原本九块九的,现在只需要九分九,也就是一毛钱,如果购买一个月有效期,只需要1.1折。

  搞这个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双11、光棍节的概念,顺便灌输一下“秒杀”的概念,然后再试着刺激一下那些从不花钱的用户,让他们实现从一毛不拔,到花一毛钱的跨越。

  第三个活动,双11这天,所有卡在11点11分11秒发布说说,并且说说里包含“光棍节快乐”五个字的,就有机会参加抽奖,奖品是从中选出11111名用户,每人赠送11.11个校内币,还会选出111名用户,每人赠送111个校内币。

  上辈子,双十一被淘宝搞成了购物狂欢,陈程现在搞不了电商,但狂欢还是可以搞一搞的,送点校内币而已,花钱不多但效果肯定不错。

  第四个活动,双11当天,校内秀商城上架校内币膨胀卡,膨胀卡标价111校内币,购买成功后,自动膨胀1.1倍,余额就会增加122.1个校内币。

  第五个活动,如果在双11当天购买年付校内会员,不但能享受11.11个校内币的减免,支付成功后,额外赠送11.11个校内币。

  现在没有推出年费会员,订购一年是120元,现在120元减免11.11,再赠送11.11.等于98元就能买到年费会员。

  现在的会员大都按月付费,说不定哪个月觉得不新鲜就不付费了,趁着活动按年卖,一方面肯定能促进消费,另一方面,还是要各种加强双11的记忆。

  随着一系列的活动一股脑的推出,校内网的网友们,立刻就感受到了光棍节浓浓的仪式感。

  人都爱跟风,过光棍节也是一样,单身的人哪想过还有一个跟单身汉有关的节日,校内网还搞了这么多活动,又送校内秀、又抽奖、又秒杀,搞得还挺热闹。

  于是,网友们迅速接受了光棍节的这个亚文化,并且开始乐此不疲的提前预热。

  所有与双11有关的校内秀,都在公告发出的那一刻就自动上线,几个小时内,领取免费双11灯牌的用户,就有三十万人。

  而且,这几个小时,说说发布量比昨天同时期相比翻了三倍,陈程让后台随机十选一拉了个列表,发现大多数说说都和双11光棍节有关,有的人在表达双11定义成光棍节很有意思,有的人在表达自己刚好适合这个节日,还有人在问谁能陪自己过光棍节,以及祈祷自己能中双11抽奖。

  关于双11的话题度,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看到这些说说,陈程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搞一个话题超链,也就是未来互联网常用到的##组合的话题标签。

  一旦使用##符号,中间的字就会成为话题,也会自动形成一个超链接,点进去,就会进入到全是这个话题的帖子页面。

  这种玩法,在微博很常见,与微博的热搜结合起来,是微博维持活跃度的一个利器,后来的微博大多数用户都不再发表内容,只是单纯用它来看热搜以及吃瓜,但即便这样,也能给微博创造巨大的流量。

  校内网的说说,其实跟微博是一类东西。

  用户关注谁,就能看到谁的说说动态,但是,热搜词条的功能还不具备。

  要是把这个功能加上,大家发光棍节话题的时候,就能自动进入所有与光棍节有关的说说页面,这样不但能够看到好友的说说,更能看到陌生人的说说,可以与对方互动,甚至自己如果发的东西很有趣、得到很多人的点赞、互动,还会成为话题热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而且,这个页面很好做,功能也很好实现,无非就是编写一下基本逻辑。

  有了这个思路,陈程又冒出一个新思路,就是@好友。

  当用户可以通过热搜词条,跳出原本被框定的好友范围内后,他可能会看到一些自己能看到,但好友看不到的东西,@对方的功能就会变得非常实用。

  无论是#号的话题,还是@号的提及,在社交平台都有很大的用处,而且会成为用户的行为习惯。

  上辈子,他也不知道谁首创了这些玩法,但这辈子他知道,一定是自己。

  于是,陈程立刻召集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开会。

  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三个技术需求。

  1、话题;

  2、热门话题榜单;

  3、@好友。

  话题功能,大家都听明白了,其实就是代码的前台使用,把##给用户当做一串代码来用,一旦用户使用了##这两个符号,并且中间有实质性的内容,那中间的内容就会自动生成一个超链接。

  只是,热门话题榜单,该如何运作,大家都还没有概念。

  肖鹏问他:“陈总,热门话题的具体逻辑,你能大概给讲讲吗?”

  陈程说:“简单来说就是算法,一旦用户使用井号键生成话题,那系统就要把这个话题记录下来,统计它的出现次数、浏览次数、评论、点赞以及转发次数,然后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出它的热力值,一旦有多个话题产生,系统就要把这些热力值降序排列,然后把前十名直接呈现在前台,热度变化,排名也要变化,至少每十分钟就要更新一次热力值以及热力值相对的排名。”

  “比如,#光棍节#这个话题,每当有用户发表一次话题,计算5个热力值,每被浏览一次,计算0.1个热力值,被评论一次计1个热力值、点赞计0.5个热力值,转发计3个热力值,系统后台记录下用户的相关行为,用公式计算出最终的热力值就行,不过这个算法不要对外公布,一旦公布了,可能就会有人会想办法人为操纵某个话题的热力值!”

  一众人听的惊叹,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陈程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直接给出这么完善的解决方案,心里都将陈程视作天才,但对陈程来说,这些都是十分肤浅的算法逻辑,跟字节跳动的算法比起来,完全就是小儿科,不过好在自己现在搞算法,就是绝对的先行者,算法就像是大数据的数据库,会随着时间、随着一条一条规则的添加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算法数据库,让别人很难追赶。

第228章 开门红

  11月10号的晚上,双十一的热度已经越来越高。

  大几十人的技术团队也在加班加点,赶工初代的话题广场。

  热门话题榜今天时间已经不够开发了,但话题功能倒是不难,晚上九点钟便正式上线。

  陈程深知用户习惯不容易培养,一上来就想让他们学会用##发话题,肯定没那么容易,所以他就让技术从后台直接生成热门关键词,只要用户发表的说说里,带了这个热门关键词,就会自动把这个关键词两端加上井号键,自动形成一个话题,当用户发现自己发表的内容忽然多了一个蓝色超链接的时候,他自己就会去点,点了之后进入话题广场,他就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意思了。

  当他进入话题广场之后,界面再浮出一个温馨提示,话题可通过##的格式自动生成,他很轻松就能学会使用。

  比直接发公告或者站内信教他,要简单明了的多。

  第一个被转化成话题的关键词,就是光棍节。

  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自己发表的、包含光棍节三个字的说说忽然有了点变化,原本只是发了一句“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谁愿意陪我一起过节?”

  结果变成了“#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谁愿意陪我一起过节?”

  而且,#光棍节#这一段也变了颜色,根据以往经验,蓝色的字,预示着它可以点开。

  于是用户随手点开这个链接,立刻就进入到了话题广场,也就是所有光棍节相关话题的信息流页面。

  这个产品逻辑和微博已经很像了,正常情况下,打开微博的首页,信息流都是用户关注的账号动态,一旦进入到某个话题广场,就解除了“关注账号”的限制,可以看到所有用户发表的内容,等于是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开了一扇门,让用户可以从这里走出去看世界。

  用户第一次感受这个功能,确实很有新鲜感,而且,信息流的前五条,都是一些点赞数、评论数最高的热门说说,这些说说大都在抖机灵,内容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鸣。

  当话题广场被大家关注之后,每个人发表的相关话题说说浏览量都在不断增长,他们也第一次得到了陌生人的点赞或者评论,这让校内网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一次有了大范围的扩展和渗透。

  大家在话题广场乐此不疲的时候,第二个功能开始上线。

  这次,系统在页面内弹出提示:“如果您遇到想给某位朋友单独分享的说说内容,可以在评论里@他或她来看啦!只要在@后面加上他或她的名字,他或她就能收到系统提示哦!”

  既然是打开了信息茧房,就自然要把好友也拉进来一起体验,@用户的功能推出的恰到好处。

  这样,看到有趣的内容,就可以@自己的好友来看,好用,而且新奇有趣。

  陈程觉得,这两个功能一开,再加上热门段子会被优先推荐的算法,用不了多久,校内网就会出现第一批网红段子手,千万不要小看段子,段子捧红过无数网红,甚至支撑起了字节跳动老板张一鸣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内涵段子,以及当年红极一时的糗事百科。

  于是,他临时又推出一个活动,从现在开始,到十一月十二号的零点结束,热度排名前一百的说说,都将得到111个校内币,排名101到第500名的说说,将得到11.11个校内币。

  各种层出不穷的活动,让用户感觉非常新奇,许多未来的段子手,已经开始绞尽脑汁的编写与光棍节有关的段子,不只是为了校内币,也为了能够成为热帖。

  

  为了应对明天的促销,陈程为每一位合作商家提高了授信额度,直接从一千元,提高到了一万元。

  其实很多经销商为了不耽误赚钱以及节省汇款步骤,已经开始在校内网进行余额的预存,再加上一万块钱的授信,扛过双十一的流量问题不大。

  他并不担心这些商家的履约问题,因为校内币充值的前景他们已经看到了,随着营业额的不断提升,未来会给他们的网吧带来一份非常稳定且可观的收入,如果不履约,先不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问题,光是这份收入的损失,就远不是八千五百块钱货款所能比拟的。

  而陈程打算再收最后一笔款,后面公司注册好、银行账户开好之后,就全走对公,这样不仅更正规,也相对更方便。

  现如今,网络支付虽然还很困难,但工商银行已经开通了网络银行服务,陈程希望到时候能够通过对公账户的页面,搭建一套自动充值系统。

首节上一节181/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