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堂同时也发出邀约,请当代隐蛾现身相认、重归术门,以恢复隐蛾一脉。
宗法堂并不谋求其隐蛾之物,众长老会尽其所能,帮助其解决传承困扰,包括持有隐蛾之物带来的种种弊效。
这只是一份邀约,并没有任何强迫的意思,接不接受全凭当代隐蛾自己。
这则消息给各大术门弟子带来的震撼,一点都不比宗法堂的最新命令小。很多人就算没有来到栖原,最近也或多或少都听说了隐蛾的传闻。
没想到真相揭开后,隐蛾竟是这般来历。
事后聪明的人总是很多,比如有人便恍然大悟,难怪宗法堂早就下令,各术门高层不得涉足栖原。因为去了也没用,隐蛾之物不可夺!
也有人嘲笑那些跑到栖原、打隐蛾主意的术士,他们是怎么想的?假如隐蛾之物那么好谋取,以各术门长老的本事,哪还能轮到这些晚辈弟子?
术门中当然也有很多真正的聪明人,他们料到了这个结果。不是说他们早就清楚宗法堂公布的真相,而是明白没必要也不能去打隐蛾的主意。
一个很显然的事实就摆在那里,千年以来,隐蛾总是不断出现于人间,术门历代祖师那么多高人,也没听说过谁找到隐蛾并取而代之、成为了隐蛾。
找到甚至抓住隐蛾的传说是有的,但想由此拿到隐蛾之物并成为隐蛾,则从未听说过!
历代祖师都办不到的事情,凭当今术门弟子就能办到吗,凭他们会开车还是凭他们会电脑?所以尽管有人也动心了,却很明智地选择了不去掺和。
至于真正隐蛾何考,闻听消息则很感慨。
在他看来,术门宗法堂并没有公布全部的真相,或者宗法堂也没有更详尽的记录,或者有些东西特意没说。
比如宗法堂只强调了隐蛾之物不可谋夺,却不知隐蛾的身份还可以通过仪式传承。
另外,隐蛾的特点,比如其拥有哪些能力、使用能力时又会受到哪些限制……这些内容是一概未提,如果不是不知,这么做也可视为一种善意。
毕竟把这些东西说出来,就暴露了隐蛾的弱点,别有用心者就有办法进行针对。
对何考而言最大的意外,就是隐蛾门不仅存在过,且曾经就是术门的一脉,但在一千二百年前就传承断绝了……这是他此前并不了解的情况。
至于一千二百年前隐蛾在术门中的特殊身份,倒是可以理解,就与隐蛾的能力相匹配。
至于宗法堂的邀约,何考则完全不感兴趣,至少暂时不会去考虑。
如果说这份邀约有什么吸引力,无非是各位神通广大的长老,能够尽力帮助隐蛾解决使用能力的隐患,还会设法解决隐蛾术的传承问题。
只是设法而已,至于能不能真的解决,还是个问号。
何考已经得到了隐蛾术传承,就用不着麻烦各位术门长老了,毕竟他们都不是修炼隐蛾术的。
理论上何考已经是当代隐蛾门的掌门,光杆掌门也是掌门啊,他暂时并没有回归术门的打算。
但无论如何,宗法堂表达的善意是明显的,也为隐蛾的处境消除了很多隐患。
比如说申明了隐蛾之物不可谋夺,就会劝退很多打个主意的人,给何考创造一个能相对安心的修炼环境,别隔三差五又招来赵还真那种家伙。
感慨之余,何考心中多少还有点怨意,宗法堂既然能公布这样的消息,那么早干啥去了?孩子都快饿死了,这才想起奶一口!
仔细看这三人发来的消息,何考还有一些微妙的推测,尽管对方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比如小武随消息发来一条喜讯,他只告诉何考,自己成为了正式的术门弟子,并没有解释任何原因。但何考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定然与宗法堂的最新命令有关。
宗法堂的最新命令,就相当于一次术门弟子大普查,其师伯叶回定会趁机将小武的情况也报上去,然后顺势将其纳入传承谱册。
这就像东国的人口大普查,过去有不少人就趁着这个机会给孩子上户口呢。
再看姚少兰的消息,重点是她那一句解释,说明了什么?很可能老钱在出事之前就叮嘱过姚少兰,术门有什么最新情况,让她通知何考一声。
老钱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叮嘱姚律师?
要么就是他提前知道自己会出事,找姚少兰做了某些安排;要么就是姚少兰找到他的时候,他其实还没昏迷,或者曾短暂醒来,对姚少兰说了什么。
这些潜台词,发信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但何考却能解读出来。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林青霜前辈又发来一篇法诀批注。她上次就已经给何考整理的观法秘籍做了一次批注,主要针对的是入门前的内容。
这一次再做的批注已经不能叫批注了,更像是一种增补与删改,主要针对第二页以及第三页的部分内容。
假如何考没有在门户后领悟“我无观”法诀,以及之后的隐蛾术传承,还在继续修炼自己整理的那套“隐蛾观”,那么到目前这个阶段,差不多就该修炼这次批注的后续法诀了。
原本林青霜告诉他,后面的内容是没法修炼也不能修炼的。
上次对功诀进行批注,主要是结合切身的修炼经验,林青霜尚能办到,毕竟只是观法入门的讲究。
但是对一套完整的法诀,后续进阶内容进行增补删改,哪怕以她的三阶修为,恐也不可能。
林青霜有解释,这不是她的手笔,而是灵犀门六阶算师、宗法堂的江长老所为。
何考擅自修炼来历不明的秘法功诀,林青霜很不放心,但也清楚自己难以劝阻,所以上次就把那套“观法秘籍”发给师兄了,那次的批注也得到了师兄的指点。
接下来的内容,她的师兄看了也眼晕,觉得不能练也没法练,于是又那把那套“观法”转给了灵犀门的江长老看看。
因为江长老平日的一大爱好,就是研究这些来历不明、谁也看不懂的所谓“秘籍”。
江长老见多识广修为深厚,能印证各家术法玄妙,也最擅推算。他根据这套观法的特点,推演了后续可能及可行的内容,再根据何考总结的资料,进行了补充删改。
但江长老说了,就到此为止了,他也无法再推演后面的修炼法诀。而且那份资料的后续内容,已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言下之意,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已用尽,仅限于入门后相当于一阶术士的境界。
术门有成熟严谨、千年来经无数人验证并不断改进的术法体系,所以这套所谓的秘法功诀,其实际修炼价值约等于零。
这对江长老而言只是一番有趣的研究探索,但是这套功诀绝不能轻易修炼,否则不仅很难练成,还有极大可能出问题。
会出什么问题呢?批注中也写了
“此观法于初境极凶险,须快速破关,否则恐有人格解体之忧。
若不合门径,多修一日便有一日之患,渐似我已非我,或若旁观之人、或若旁观无人,疏漠本应所思之事,待日久年深,恐近于无思。
入此境修炼,当求一气圆满以破关精进,若迟迟不得,则切不可再修。
无论修何种术法,皆当讲究根基稳固、功行日深而水到渠成,术门种种所谓晋阶仪式,只为破关寻便宜机缘。
此秘法这般讲究,似与修炼根本要旨不符,绝不可轻擅尝试,实则另有诀窍。须在入门前蓄势良久,以至进无可进,方可在入门后一气功成。
须择上上资质者,潜心培养多年,内求心境自觉、外待机缘触动,方可入手。然有此等佳苗,又何必行此无路之险?”
总之这段批注,只是江长老得出推演结论后的一番感叹。
但在何考看来,其核心意思就是,按照这套观法修练,入门之后,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一阶功诀修炼圆满,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到二阶。
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不能再修炼了。
这样的讲究,与修炼术法时要循序渐进、稳打稳扎、不可急躁的主旨,看似完全背道而驰。
但是换一个角度,它其实也要求根基稳固、循序渐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入门后又必须快速达到一阶圆满以突破二阶,假如办不到,就等于不符合这套法诀的要求。
人挑法诀,法诀也挑人。
假如事实已经证明,某人并不适合继续修炼这套法诀,还要坚持修炼会怎样?其后果批注中写得也很清楚,何考还特意上网查了人格解体是怎么回事。
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远远到不了那个程度呢,他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至于批注中说的“渐似我已非我,或若旁观之人、或若旁观无人,疏漠本应所思之事”。只要修炼“我无观”入门,确实很难避免这种影响,这是功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何考可以确定,自己的没有变笨也没有变傻,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没有减退,只是有时在无意间,忘了原本会想到的某些事情。
入门后要尽快突破至二阶,尽快是多快呢?反正千万别耽误,抓紧时间赶紧修炼,最好是找个地方闭关,力争在一个月内突破二阶。
假如一个月内办不到……那就别再练了。
隐蛾术一阶的根本法诀,又称“见我观”,何考已在门户后得到传承。
再看林青霜这次发来的法诀,逐字考校具体的增删批注内容,竟与何考得到的见我观非常契合,个别细微处可能另有强调,但基本是同一思路。
何考简直太佩服那位灵犀门的江长老了,一时惊为天人!
那位江长老应该没见过隐蛾术,否则术门也不会一千二百年来都没有恢复隐蛾一脉,但根据何考整理的“观法秘籍”开篇内容,居然把后续的一阶法诀给推出来了。
林青霜不仅告诉何考,这是灵犀门江长老的手笔,她还多说了一句
江长老除了定期与宗法堂有联络,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宗法堂的另外两位长老知道他具体的行踪……但听说他的老家也在栖原江北,与何考就是老乡啊!
**
PS:这也算是二合一大章了,我尽力了!
第78章 历千年沧海遗珠
透过手机中的消息,何考仿佛能窥见林青霜前辈的想法。
林青霜原本也不知道,这套法诀的后续竟有这样的讲究,看见之后吓了一跳,赶紧给何考发了过来,其实她的内心中也有点纠结。
她并不相信何考能修炼那套观法入门,但上次还是给了善意的指点,就怕何考乱练会出岔子,如今才知道,假如没出岔子问题才更大!
万一何考真的修炼入门了怎么办?林青霜也清楚何考是棵好苗子。那么何考接下来唯二的选择便是,要么赶紧打住别再修炼,要么快速破关达到二阶。
问题在于,就算以江长老之能,也无法根据那份材料推出下一步的法诀了。
但二阶术士耳聪目明、身轻体健,对普通人而言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成就,很多术门弟子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二阶,日子也挺舒坦。
林青霜本人,也只是三阶术士。
所以她还是将法诀发给了何考,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后果,批注里都写得很清楚了。假如何考无法修炼入门也就罢了,但万一能入门,也好心中有数。
修炼中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指点,否则何考的心思再怎么细腻,凭他自己也琢磨不出这些讲究。林青霜为何这么关照何考,原因无他,就是喜欢。
人和人之间的感觉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人第一眼就看不惯,然后越看越不顺眼,总能找到其不是;换成另一个人,第一眼看着就喜欢,然后越看越投缘,总能发现其优点。
她与何考第一次见面就动了收徒的心思,却被宗法堂长老阻止。
这让林青霜更难受啊,她不仅有气而且还来劲了,不让收徒就不能指点了吗?术士之间,就算没有正式拜师也讲究师徒缘法。
林青霜既然插手了钱固然的事,当然也关心最新状况,她进不去医院便设法联系上了姚少兰,从姚少兰那里得知何考的最新举动,看何考那是更顺眼了。
林青霜最后那句话,已经不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让何考去找江长老。
为什么不让林青霜收他为徒,以及他想修炼术法的一系列问题,可能都要等找到江长老才有答案。
何考皱着眉头撅着嘴想了半天,心道既然指点他去找江长老,倒是把话说清楚些呀,就知道姓江吗,是男是女都没提?
假如知道其全名,他还可以通过姑夫找派出所去查,能有张照片就更好了!
但他也清楚,林前辈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极限了,可能她也不知道江长老具体叫什么名字,或者限于术门规定、长老命令等原因不能透露。
栖原江北人,姓江?JB区的范围也很大,但乡下有个好处,就是同姓的宗族往往就住在同一个村子。
比如何考小时候所在的浦户村,当年村中的人家就以周、何、黄这三姓为主,那是个多宗族混居的大村落,后来的浦港镇就以其为基础。
离浦户村不远的下湾村,居民就曾以江姓为主。
但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随着江*北新区成立,附近几个村子合并为浦港镇,再加上人员流动、拆迁改造等诸多因素,早就没了以姓氏划分为特征的居民聚居区。
就连老的下湾村,如今都已经被拆了,村民成了镇民。整个JB区也不止原下湾村有姓江的……但下湾村江姓毕竟是一条线索。
下湾村当年离得也不远,现在更是混成一个镇了,这位长老自己有没有可能早就认识?何考眯着眼睛开始回忆,从小认识哪些姓江的……
从小学到高中,各班级、年级,他还能记起来的江姓同学就有几十号,老师中也有好几位姓江的,包括初中的校长,隔壁梁阿姨的老公也姓江。
幸亏林前辈发的是文字而非语音,否则他还得把姓姜、蒋的也考虑进去。
线索太多就等于没有线索,何考想得脑壳都疼了,就是想不起来某个摆棋摊的老头。其实那个老头他还真认识,不仅是他,包括他爷爷、他父亲,他们祖孙三代都认识此人。
想着想着,何考突然掏出了手机,因为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一件原本非常重要,他却偏偏忘记了的事,就是询问有何种术法能解决黄小胖的身体隐患?他猜测应当是观身术,但还是要找明白人问清楚。
他原本有两次机会可以问的,首先就是昨天与林青霜前辈吃午饭的时候,但居然忘了开口。吃完午饭他倒是想起来了,又觉得没关系,因为还可去医院问姚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