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蛾 第244节

  何考原先还以为很远呢,没想到会这么快,这就是工业与信息时代的基建,假如换做古代还不知得走多久呢,普通人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抵达。

  假如天气条件不错,更快的方式是坐飞机,航程是两个多小时。当然了,最快的办法还是动用隐蛾之能,顷刻可达。

  但是江老头的安排,不是上述方式的任何一种,而是给他订了两张火车票。

  第一张票是从栖原出发,西行入巴川省,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县城转车。第二张票是从这个小县城出发,穿过大巴山脉到达汉宁市。

  两张票并不是同一天的,何考还要在那个小县城住两个晚上,原本一抬脚的路程,却要折腾他两天。

  何考打电话给江长老,却是无法接通,想来他老人家又躲在洞天里了。他真想此刻就去惊花洞天问清楚是咋回事,但还是忍住了。

  江道祯如此安排定有其用意,跟一位灵犀门的大算师打交道有时就是这样,对方总是神神秘秘的,有什么事却不肯提前说清楚。

  这么做其实也有道理,因为有些事如果提前说了,可能就不会发生了,颇有点像量子态中的观察者效应。

  宏观事物是否也有直观可理解量子态?

  有,当然有,一个很简单的思想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个实验不是后世著名的“薛定谔之猫”,而是所有灵犀门弟子都要了解的“预言之应”。

  假如有个会算命的,他预见到了张三明天出门后,恰好会被楼下扔下来的臭鸡蛋砸中。他如果告诉了张三,张三明天就不出门了,便躲过了那枚臭鸡蛋。

  那么他的预言还准不准呢?不说就准、说出来就不准;或者是听就不准、不听就准!这只是打个比方,实际发生的事要远比这个例子复杂得多。

  “预言之应”还有个通俗说法,便是天机不可泄露。

  何考虽然尚未将灵犀术修炼入门,但身为隐蛾,他对各门术法的讲究都必须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也知道什么是预言之应。

  当天下午,何考在巴川省东北部的当关县下了车,这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人口将将三十万,历史上曾经交通非常不便。

  如今因为东国的大规模基建开发,有一条高铁线路也从该县穿过,其意义不啻于打开了一扇传送门。

  可惜的是,高铁站设在距离主城区十五公里之外,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算相当远了。

  这不是线路问题,而是特意这样规划的,当地政府希望以高铁站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也就是说计划建设出一个新城区。

  只可惜当地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一个小县城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就算没有赶上疫情,周边也很难再打造出一片新区。

  所以高铁站尽管已落成五、六年了,出站之后放眼望去还是一片荒地,除了站内的便利店与快餐,附近连个卖馄饨的简易房都没有。

  因为周边都是当地政府的贮备用地,还没有开发呢。出站之后,只能见到揽客的出租车以及机动三轮车,而何考没坐车便步行离开。

  其实这一带何考早就来过,他的足迹已点亮了整幅东国地图以及海外的大片区域,但此前只是在夜间穿行而过,并没有特意停留。

  当关县位于大巴山脉的南坡,境内有大片连绵群山,海拔落差很大,气候条件非常复杂,适合居住耕作的区域不多。

  在这一带的山中,却有一大片术门弟子自古经营的药田,其规模非常大,又称巴山药田,驻有一脉术士传承。

  巴山药田比林青霜的岐黄灵苑大很多倍,形式也不一样,它并没有围墙,看上去就完全自然的山野。

  曾有一名观身门的祖师在此隐居,名叫赵三金。附近的大巴山中盛产各种灵药,他平日就带领一批弟子于山中采药炼丹,传授术法与丹法。

  灵药本是天生地长,且大多分布在人迹难至之处,只有高人才有本事采摘。其原因或许也很简单,假如生长在很容易被找到的地方,恐怕早就被采尽了。

  另一方面,珍稀罕见的灵药往往也是特殊的环境化育而成,哪怕换个地方,种子可能就不发芽,或者同样的植株也不再具备相应的功效。

  赵三金百年前就在这一带采药炼丹,其师父、师祖在此地清修的时间当然更早。这一脉传承的内容可不仅是秘法,也包括各种有关灵药的知识。

  周边人迹罕至的广袤深山中,各种灵药的分布与生长情况,他们皆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植株群落、环境成因、最适宜的采摘年限、每年的成熟情况等等。

  灵药当然不能一次采绝,而要保护其天然群落,能培育的就尽量顺手栽培,仍令其生长在天然环境中,重点区域还要利用天成地势布置法阵。

  到了近年,其传人通过世俗的关系,结合国家政策因势利导,将这一大片山区都划成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森林公园。

  巴山药田的区域太大,不可能像岐黄灵苑那样圈起来,这一脉的历代术士在其边缘地带留下了简单标志,只起到神识提示的作用。

  只要三境以上修士进入那片区域,就会有所感应。

  若是采摘几株普通药材自用或应急,倒也并无不可……但是明显有标记区域的珍稀灵药,是不可以擅动的。

  论辈分,赵三金比如今的观身门掌门野凤凰还高两辈,他在新东国成立前后也曾担任过观身门掌门,退位后仍回到大巴山隐居,如今已久无音讯。

  他可能早已坐化,还有人说他仍在世上,假如他还活着,应该有一百四十多岁了吧。

  赵三金当然有弟子传人,但其本人的子辈与孙辈中修行有成者寥寥,倒是重孙辈中出了一名高阶修士,名叫赵辞。

  赵辞是其徒孙的弟子,如今三十二岁,三年前突破了四阶修为,算是术门的一位后起之秀,也被这一支术士推为嫡枝掌脉。

  心中回想这些术门掌故,何考步行到达了酒店。

  住的地方是江道祯给他订好的,叫北苑庄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园林式酒店,离主城区大约有十公里,档次挺高,收费挺贵。

  别看当地只是一座小县城,但经常有人在这里搞活动、组织会议啥的,北苑庄园不仅有当地的客户,偶尔还能见到全国性的会议活动。

  何考在北苑庄园的大门外以及酒店大堂里,都看到了术门弟子才能看懂的暗语标记,意思是主人不在家。

  这显然就是给术门弟子看的,其潜台词是请路过的术门同道自便,此地主人抱歉暂时无法亲自出面接待。

  他这才知道,原来这家酒店也术门弟子的产业,其经营者应该就是赵辞那一脉的观身们术士吧。

  既然看见了这样的暗语标记,何考当然也不会再去找人攀关系。

  山庄的餐厅经营当地特色菜肴,熟客打招呼还可以品尝到大巴山中的野味。只是这里稍微有点偏,两公里以内几乎没什么其他的外卖。

  北苑庄园后面就有一条进山的小径,路边立着保护区的警示牌,标明这是不开放的保护区,同时警告有野生动物出没。

  上了山不远,便进入巴山药园的地界了。

  何考不知江长老为何要安排他住在这里,主人不在,这里跟术门及术法沾得上边的,就是附近的巴山药园了,难道是想让他去巴山药园见识一番?

  但何考是谁呀,林海雪原、大漠戈壁、雨林湿地、秀谷奇峰、高原寒甸,他什么地界没去过,什么珍禽异兽、瑞草灵花没见过?

  可若非如此,他老人家又有什么别的算计呢?

  何考反正也想不明白,索性就去山里逛逛吧,曾经路过时并未仔细观瞧,只是记住了一些落脚点的情况而已。

  他就像个路过的外地游客,次日吃完自助早餐,便背着双肩包在附近溜达,瞅了个无人处便钻林子进了山,斜插到山间小道上。

  何考没动用隐蛾神通,就是脚踏实地行走,他有一整天的时间也不着急赶路,就是来参观的。

  登上密林中的小山梁,越过山脊线的时候神识忽有感应,有人在这里利用天然地气灵枢为标记,提醒过客已进入巴山药园范围。

  普通人当然察觉不到,但三阶以上的术士便会明白,这是有人圈定的地界。

  再往前走便没有了道路痕迹,山深林密群峰层叠,高低起伏落差极大,温度、湿度的差异也很大,时而云雾缭绕时而艳阳高照,转弯进入幽谷又飘起绵绵细雨。

  突破五境修为后,便掌握了御形之法,虽不能飞天遨游,但只要脚尖稍有借力处,便可登临绝壁,甚至还可涉水而过,所以地形倒也阻碍不了何考的脚步。

  渐行渐深,何考也见到了很多种药材,但大多并非修行灵药。

  能辅助修行的灵药,与年限、长生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有时哪怕是同一物种也未必符合要求。

  就比如珠母蚌中所结的寒水珍珠,不可能都是雪光寒。

  就算偶尔见到可用的灵药,何考也没有采摘。这里毕竟是巴山药园,尽管看上去是开放的天然山林,其实数百年来都有人维护灵地与培育灵药。

  他今天只是来观摩的。

  继续往前已是人迹难至之地,除了像他这种修行有成者,哪怕山中的采药人也不会到达,翻过峭崖往下是一片缓坡,前方山谷林间,居然有一大片开阔的花草地。

  何考终于发现了术士留下的痕迹,这一带的树木显然被清理过,才会有这么一大片花草生长在阳光下的空地上。刚刚是阳历四月末,居然就有野果成熟了。

  这一片山谷中遍布这种野果,比樱桃略大,形似山楂、海棠,有长柄,长在一丛丛小灌木的枝头,呈扇形分布,乍看上去很像凤凰的冠羽……

  **

第307章 狭路花丛冲剑气

  何考认出来了,此果名叫凤翎结。这一片山谷地气环境极佳,这里生长的凤翎结,很多都已达到了修行灵药的标准。

  修行灵药大多是不能直接服用的,尤其不能被普通人服用,但凤翎结却是一个例外。它成熟之后可以当水果吃,主要功效就是化润消积。

  对普通人而言,它可以调理肠胃帮助消化,若炼制丹药,它是一种很有用的辅药,可以帮助更好地运化吸收灵效。

  何考炼制的碧玉丹,也可以加入此物。

  难得见到这么一大片灵效上佳娥凤翎结,他也打算采一些,尝个鲜顺便研究一番。此地显然是有人维护打理的药田……只是有点奇怪,怎么没有法阵呢?

  有这样大片的凤翎结生长,山谷中中也有人工清理的痕迹,照说至少该布置一个简单的聚灵法阵。

  何考当然不必走进灌木丛一个个摘果子,当即展开神识以御物之法,挑选灵效上佳已成熟的果实卷一兜,可立刻就发现了不对。

  这么好的环境,地气灵枢却紊乱不宁,似是遭受了什么冲击尚未恢复……他突然意识到四个字栽赃陷阱!

  这里原来是有法阵的,不仅有聚灵法阵,应当还有简单的守护法阵,可就在不久前阵法居然被人给破坏了!

  在这深山之中布置阵法、利用天然环境培育灵药,颇不容易,擅自破坏无异于结仇,谁会干这种事?

  神识再向远方扫去,谷地的中央灌木花草环绕间,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坑,看痕迹明显是刚挖出来的,应该是将什么植株给连根刨了。

  一片天然药田当然不可能只生长一种东西,有些灵药如果混植得巧妙合理,还能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打造这片药田者,显然利用了凤翎结聚集的特性,又培育了一种更珍稀的灵药,而且是大型植株。

  只从痕迹判断,这三处植株生长年限不尽相同,却全部被人连根刨走,根本就不是采取灵药的正常情况。

  通常采取灵药,如果需要的是花、叶、果、枝之类,则尽量不会伤害到植株本身,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它。

  就像何考采取碧玉梧桐子,绝不可能把碧玉梧桐树给砍了。

  就算有时需要全株入药,也要掌握好分寸,往往先培育出新株替继,否则以后就没得用了。

  此地的痕迹,不论大小全给挖走了,分明是有人破阵盗取灵药。有人前脚干了这种事情,他后脚就路过这里,难道是想将罪名栽到他头上?

  不论是否如此,何考也打算赶紧远离是非之地,转身间却察觉到有人正在窥探自己,却不知这窥探来自何方。

  ……

  隔着一座大山,远处的另一片山谷中,有一名男子正站在花丛中照镜子,此场景显得十分诡异。

  镜子不大,连柄长约一尺,形状就像一柄带茎的芭蕉扇,似是青铜质地,背面的浮雕竟是裸身的一男一女。

  那人看着镜子,嘴角带着得意的冷笑。镜中却不是他的面目,而是一片生长着很多野果的山谷,最中央赫然就是何考的身影。

  见何考已经发现了不对,那人左手持镜,右手朝着镜面伸出拇、食、中三指虚空一捏,居然像是在对镜中人施法。

  ……

  远处的何考忽觉周身发麻,一时竟动弹不得,他随即意识到这很像观身门的定身术。

  定住一个人的术法手段有多种,而观身门定身术的特点,主要是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意识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何考此刻全身都是麻的,手脚不听使唤,勉强想驱动肢体,结果只是让全身紧绷。假如他不是已经站定而是还在行走,估计就会像一根木头般栽倒。

  人动不了还是其次,就连神识也受到了极大的压缩,无法释放太远。由于不知袭击者在哪儿,他想御器反击都找不到目标。

  假如换一个人可能会手足无措,或者只能被动地运转法力相抗。但何考的反应不一样,既然意识控制不了身体,那就干脆放弃身体控制,意识瞬间离体。

  在这种情况下,意识离体反而更顺畅,这是隐蛾门的独家神通。

  “何考”离开身体冲到高空,视野变得开阔无遮,扫视一圈立刻就发现了那名男子。对方正拿着一面镜子形状的东西,好像在施展什么术法。

  两人之间还隔了一座山,在平常情况下,假如事先知道对方的位置,何考的神识延伸出去越过山脊,也未必能够得着。

  假如事先并不知道,那就更加发现不了。

  此人离得这么远就锁定了他,并能施展如此诡异的神通,应当与其手中的法宝妙用有关。

  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捣鬼就好办多了!何考衣兜里飞出一枚雪光寒,被他张嘴含住,唇齿间发出一片雪光,衣服下的身体隐约呈半透明状,似是照出了冰肌玉骨。

  何考曾借助雪光寒修炼筋骨,还多次用类似的手段为兰九畹“祛毒”,当然也能用以化解自身的负面状态。

  果然感觉手脚又回来了,他随即朝那人所在的方位冲了过去,速度虽快,却比正常情况下慢了许多,而且身形踉踉跄跄就似喝醉了一般。

首节上一节244/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