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蛾 第192节

  市中心有座东华大酒店,老板就是东国侨民,请都是东国厨师,明晃晃的霓虹灯招牌也是东国字,常安居定好了一个包间早早地就在等着。

  何考都不用问,神识一扫便知道他在哪里,直接上了二楼推门而入,昨夜偶遇时他用的是冯梓龙的面目,此刻仍是冯梓龙的样子。

  常安居见到何考非常兴奋,忙不迭地把他请到主座,连声叫着前辈。

  何考摆手道:“你的年纪比我大,用不着叫前辈。我到萨哇国是执行宗门隐秘任务,暂时不便泄露身份,你叫声师弟即可。”

  常安居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看很多修仙小说,修为低的都管修为高的叫前辈。您是传说中的高阶术士,我寻摸着也该这么称呼。”

  何考差点乐出声:“术门哪有这个讲究,你师父没告诉你吗?”

  常安居:“师父教我的时间很短,除了讲了一些禁忌,其他的也没说太多。”

  何考:“那你如何知道我是高阶术士?”

  常安居:“你能我的封禁修为啊!我师父都没这个本事,按他的说法,那是高阶术士才掌握的手段……”

  **

第238章 路过青山杳无音

  因为法布尔的事,何考最近对江湖散人总有些敏感,更何况昨夜刚刚目睹了常安居的“行凶”,也不知此人是什么路数。

  但听完常安居的自我介绍,何考又感觉有几分搞笑。并非所有的野生术士都是法布尔那伙的,这个常安居的经历有点像武岩骏,只是还没找组织。

  常安居的师父叫张老三,一听就不像本名,但师父就是这么告诉他的。张老三是一名江湖艺人,应是兴神门术士,因为他传授常安居的就是兴神术。

  兴神门术士,何考当然打过交道,比如锦行传媒的前总裁彭咸,就死在他和小胖的手上。还有兴神门掌门李修远,不久前何考刚将他老人家送到珠峰脚下。

  江湖艺人如今几乎已绝迹,谁真有本事还不如去搞才艺直播,在今天的城市中,也不允许有人随便圈个地方就敲锣起棚。

  但在常安居小的时候,县城以及乡下集市中还是能见到各种走江湖卖艺的。张老三是个卖膏药的,膏药的疗效吹得神乎其神,恨不能瘸子贴了就去参加奥运会。

  师父也教了常安居怎么做膏药,要说疗效当然有,无非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房里也能买到同类产品。

  江湖人卖膏药并不是直接摆摊硬卖,而是耍绝活来带货。张老三耍的是飞叉,一柄叉子不仅舞得虎虎生风,还能用肩、背、腿、臂各种部位打着旋抛起再接住。

  在八十八年前的奥运会上,还真有人表演过飞叉。

  这是典型的武棚,主打一个炫目,总之就是气氛热闹,围观群众往往彩声雷动……武棚也有文戏,边耍飞叉边唱戏文。

  张老三只有一个人,这叫跑单帮。过去敢出来跑单帮的,往往都有几手防身的本事,甚至也兼职做些无本买卖,那时的治安可没现在这么好。

  常安居如今的修为是二阶钓客,至于张老三当年的修为有多高,常安居也不清楚,但何考根据他的转述判断,应该也只有二阶。

  常安居是在乡下集市上遇到师父的,那年他十四岁,上初中二年级,正是心中充满各种梦的年纪,见了张老三的飞叉技,把他当成了电影中武林高手,缠着要拜师。

  江湖艺人在每个集市顶多也就待几天,每到一个地方,需要换不同的集市去赶场。常安居也不知着了什么迷,追着去不同的集市看张老三耍飞叉。

  他把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都掏出来了,硬要塞给张老三当拜师费,还追着张老三差点离家出走……结果被张老三送回了家,钱也还给了他父母。

  没法不送回去啊,否则就成了拐卖儿童的嫌犯,张老三也不想吃官司。

  常安居的父亲倒是豁达,不仅感谢了张老三,见儿子这么着迷,便央求这位江湖艺人能不能随便教这孩子几手?

  反正就糊弄一下,让他待在家里练着,也就不会到处乱跑了。

  张老三居然答应了,既然要教那就好好教吧,他在常家住了三个月,反正乡下地方大,也不缺一间房。

  师父没有教常安居飞叉,而是告诉他,想学飞叉绝技必须先练基本功,包括外练身形、内养存神……其实教的就是兴神术。

  后来常安居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因为兴神术和耍飞叉一点关系都没有,相比之下玩飞叉只是小技巧。

  据常安居的亲身观察,师父摆摊的生意特别好,不仅围观的人多,喝彩的声音也特别大,表演结束后带的膏药每次都能卖光。

  这恐怕也与兴神术有关,常安居只要学会了这个,想和师父一样做个江湖艺人,其实也没必要一定去耍飞叉。

  师父没有教他文戏、武戏,主要只教了兴神术,还有做膏药的手艺。

  师父在他家只住了三个月,反复讲解修炼兴神术的各种讲究,传授了根本心法以及几种应用术法,离开的时候常安居尚未修炼入门。

  师父只是用了三个月时间,让他反复记熟了、印在脑海中。小孩的理解能力可能还不够,但是记性尤其是机械记忆力非常好,等到将来再慢慢领悟并修炼吧。

  师父当时也没有大哥大,告辞后便断了联系,就像消失在青山的彼端,看不见身影也听不见声音。

  张老三可能也没指望常安居能修炼有成,只是因机缘而传法。他还告诉常安居,假如他将来能修炼入门并突破高阶修为,自有机缘得到更高境界的术法传承。

  至于这机缘是怎么回事,张老三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天机不可泄露,他师父的师父就是这么告诉他师父的,而他也是原话转述……

  听完常安居的讲述,何考叹息道:“你父亲太开明了,实在令人羡慕!”

  在这段经历中,令何考感触最深的不是张老三,而是常安居的父亲。孩子想学江湖“绝技”,他就请求师父来家里传授,这是如今绝大多数家长都不可能做到的。

  提到父亲,常安居的神色立刻黯淡下来。父亲听闻弟弟的噩耗,昏厥过去再没有醒来,他因此才会跨国追杀钟靓慧,誓报此仇、誓除此害!

  何考见状立刻转移了话题,这才及时将气氛给缓了回来。

  常安居的经历证明,很多所谓的江湖散人就是流散在外的术门传承,而且有可能已传承了好几代。

  东国社会整体进入信息时代不超过二十年,甚至只有短短十来年。想随时随地就能联系上某个人,在此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不仅是常安居,包括他的师父、师父的师父,都已经与术门断联了。但他们这一支传承,却是正式的术门弟子留下来的。

  像这样的散修传承,往往传着传着也就断了,只有在特别理想的情况下,后世有传人能突破高阶,可在冥冥中感应到洞天召唤,从而回归术门……谷椿就是这种情况。

  假如谷长老当年没有突破高阶,可能也会成为一名江湖散修,说不定也会在世间某个地方留下传承,随手教了像常安居这样的弟子。

  常安居这一支传承保持的情况还算很不错,一至三阶法诀并未散逸缺失,而且伴随秘法的门规也都传了下来。

  但不能指望所有江湖散修始终都能保持传承完整,秘法若有缺失,不仅无法修炼,甚至会导致后果严重的偏差。

  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完整地传下门规,就算师父交待了门规,也不能指望所有传人都会自觉遵守。

  他们在掌握术法的同时,实际上都处于失控的状态,这也是一种隐患。

  术门从去年开启的弟子大普查,随之衔接的就是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说做到了历史上从未做过的事情。

  先摸清所有在籍弟子情况,包括他们传授弟子的信息,逐一登记避免失联失控。

  在此过程中,对于那些江湖散人,则是发现一个联络一个。若他们愿意主动接受术门监管,那就提供联络方式,通过考核后可回归术门。

  若他们不愿意呢?有些江湖散人逍遥自在,不愿接受术门监管,但术门也会登记情况,只要他们不犯事,平时并不必理会。

  谷长老这一年来干的就是这个活,他老人家其实早就发现叶良辰和兰九畹了,但是留了个空子,把人交给了何考。

  什么是缘法?常安居偶遇何考就是缘法!

  何考虽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却详细介绍了术门当前的情况,并给了常安居术门信息办的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和热线电话等等。

  去年的时候,宗法堂联合各大术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总部设在凤尾乡,还有个常驻办公地点在西京,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假如常安居愿意回归兴神门、成为正式的在籍弟子,可以主动联系术门信息办,上报个人情况并接受宗门考核。

  假如他不愿意的话,何考也不会勉强,但会将自己的掌握的、有关常安居的情况上报术门。

  常安居可不是法布尔,他当然愿意,感觉就像走丢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家,而何考就是送他回家的警察叔叔,激动地都快哭出来了。

  他连干了好几大杯,对何考千恩万谢,后来说话舌头都大了,还是何考及时摁住他没让再多喝。

  常安居对术门的一切都好奇,连声追问着各种情况,从历史到现实,从正式公告到八卦消息,当然也有宗法堂令的各种讲究。

  何考刚在惊花洞天请教过几位长老,今晚正好现学现教。

  常安居兴奋不已道:“我明天就联系术门信息办,不,今晚就联系……都需要上报哪些材料,要求什么格式……”

  何考笑着劝阻:“不用着急,白天也来得及,至于格式和内容要求,我可以告诉你。”

  两人聊了很多,最后还提到一个情况。钟靓会的那些坏事可不是她一个人干的,她有一批同伙也是原诈骗集团中的骨干分子,如今也一起逃窜到这里。

  既然已经万里迢迢追到此地,常安居也不想放过他们。

  **

第239章 身在江湖锋在鞘

  何考刚刚讲解了宗法堂令,第一条就是“莫违事端,先付有司”,所以常安居还是很顾忌,特意跟何考解释了一番事情经过。

  常安居追踪钟靓慧来到素他尼市,用手中掌握的材料报了案,结果当地警方根本没管。

  钟靓慧是东国人,所谓的犯罪行为发生在隔壁的瓦底国,好像跟萨哇国警方没什么关系。而且萨哇国南部很多地方自治程度比较高,就连中央政府都缺乏控制力。

  警方不管也就罢了,还有人给钟靓慧通风报信,有警察可能是收了什么好处,居然反过来要抓捕常安居,也不知给他安了个什么罪名。

  除了警察装模作样要抓捕他,有当地团伙得了悬赏也要对他下手。还好常安居有修为在身,功夫也不错,及时逃脱了。

  钟靓慧以为风头已经过去,这才放松了警惕,独自驾车外出让常安居逮住了机会……自始至终,何考都没问常安居将钟靓慧怎么样了,常安居也没说。

  听到这里,何考忍不住提醒道:“宗法堂令也不止一条,你可知‘莫违事端,先付有司’之后还有一句注释?”

  常安居:“啊?这我怎么可能知道,是什么啊?”

  何考:“司贼一体,反害良善,则引第三条令莫遗祸端,当断则断!”

  这句注释,是谷椿白天刚告诉何考的。宗法堂令的前三条已传承千年,历代祖师也总结了很多具体情况,主要是针对古代社会的经验。

  打个比方吧,比如常安居在萨哇国住酒店,叫了个保健按摩,假设正规的那种,哪怕在东国不正规在萨哇国也是正规的……结果却遇到了仙人跳。

  姑娘进屋就要借用浴室,接着几个彪形大汉便破门而入,硬说他干了啥啥坏事,反正绝不仅是嫖,具体是啥罪名可以脑补……除非给多少钱私了,否则就要送交法办。

  常安居自忖没有犯法,就报了警。萨哇国当地警察上门之后,居然跟这些人是一伙的。也威胁常安居花钱私了,否则就要带走定他个XX罪。

  注意在这个场景中,警察是真警察,不是假冒的!常安居若坚持不给钱,或者拿出的数目不能令对方满意,就真的要被带回去了。

  在那种地方被带走,指不定会被关在哪里、会有什么下场。

  普通人对此可能无力反抗,但术士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莫遗祸端,当断则断”。宗法堂允许甚至鼓励弟子们动手,首要对象就是那代表有司的恶吏,只是尽量别留下首尾。

  若是当场动手会暴露身份、留下祸端,那么还可以先谋求脱身,再伺机动手。

  这是一条古代行走江湖时的潜规则,在现代社会可能不适用了。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秩序可能仍与中国古代社会一样混乱,甚至混乱。

  秩序的背靠是合法暴力,大多数普通人并不掌握公权力,在犯罪势力面前几乎没有反抗能力,只能寄希望于秩序的保护。

  秩序是普通人最后一层保护,哪怕是现代文明社会,很多人受到了不法伤害,报警几乎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秩序不是人,需要具体的人代表它来执行。假如代表秩序的执行人员,,却“司贼一体、反害良善”,普通人几乎只能任其宰割。

  东国有句古话“破家县令,灭门刺史”,掌握秩序暴力者足以令无辜者家破人亡。

  术士有修为在身,天然就有破坏秩序的能力,他们的行止需要约束,但并不代表这种能力不存在。术门对此的态度是,该动手就动手,只是莫遗祸端。

  为什么会特别强调这一点,与古时很多术士的经历有关。术门弟子或多或少都需要行走江湖以历练修为、增长见知。

  在古代宗族社会的背景下,他们往往就是典型的流民、社会不安定份子,各种恶性案件天然的嫌疑犯。

  某地如果发生了什么无头案,在刑侦技术落后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官的第一反应就是抓附近的流民回来打板子。

  那时候可没有疑罪从无、文明执法的概念,实在受刑不过、屈打成招的事情也不少见,这是术士尤其是低阶术士行走江湖天然要面临的风险。

  遇到这种事怎么办,那就只有动手了。

  在极端情况下动手可能不敌,也可能选择暂时隐忍、伺机脱身,回头瞅空子再收拾那些枉法构陷者……

  何考为什么要讲这些?因为常安居显然在担心一件事,就是害怕自己如果行止出格,可能通不过术门的考察,所以他将此事前因后果都解释了一番。

  何考则告诉他不必担心,至少他追杀钟靓慧这件事,并不违反术门的任何规定。

  至于钟靓慧的那些同伙,何考则提醒常安居一定要甄别清楚,绝不能滥杀无辜。和钟靓慧走在一起的人未必罪大恶极,有可能只是仆从一类的无辜者。

  常安居则连连点头,据他了解的情况,钟靓慧那伙人逃到素他尼之后开了家外贸公司,雇员加起来有几十号。

首节上一节192/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