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仁心里乐开了花,这一波可以说让自己赚足了眼球,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从牛郎界“飞升”,进入演艺界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是年入一亿日元的东京都头号「男公关」,他也深知这个行业新陈代谢的速度快得惊人。自己已经30岁了,还能维持几年是个未知数。
不如趁这个机会,脱离“苦海”。
何况石原慎太郎本来就对东京的风俗产业态度极其不友好,不仅在任内提出了「东京都净化计划」,还多次想要提高对牛郎店的征税。
“这种人真是虚伪啊……谁不知道你自己就是那些提供性服务的高级俱乐部的常客呢?为你生下孩子的情妇就是那里的陪酒女郎吧……”
他忽然又想起两天前,歌舞伎町那个有名的中国「案内人」李小牧忽然神神秘秘找到自己的下午,他就问了一句:“城桑,想不想在新闻的头版中出现呢?”
这时记者又问道:“那你们又是怎么达成和解的呢?”
城仁依然用他那特有的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的轻柔嗓音道:“今天和张潮桑恳切地面谈过后,我发现他之所以会用「男公关」来做比喻,主要还是因为不了解。”
记者问道:“哦,不了解日本的「男公关」吗?”
城仁又是一声轻笑,才道:“是不了解石原知事这样的政客。我出生在东京都的板桥区,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石原桑就是东京都的知事了。
他的政治风格实在太粗暴了,伤害了很多人。在我的少年时代,东京还是一个像大游乐场一样充满愉快的地方,自从石原成为知事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东京建成了很多高高的楼房、庞大的体育场,但是日子似乎还不如泡沫经济破裂的时候啊……
所以我就想,要是把他这样的人与创造欢乐的我们放在一起类比,对我们实在太不公平了。张潮桑听完我的意见以后,也深表赞同呢!”
记者们又问道:“在你眼里,张潮桑是个怎样的人?”
城仁暧昧地看了张潮一眼,才道:“张潮桑是个难得的温柔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张潮被瞅得浑身直冒鸡皮疙瘩,连忙接过话头道:“经过和城仁先生的交谈,我不仅深刻认识到了错误,也愿意为自己犯的错买单。
我会给受到我言语伤害的人致以深深的歉意!”
记者连忙追问道:“这里‘被伤害的人’包括石原知事吗?”
张潮义正词严地点头道:“当然包括石原知事!石原知事两次在我面前倒下,虽然主要是他内心的愧疚感作祟,但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会以最大的诚意进行澄清!……”
就在张潮等人对着记者叭叭叭个不停的时候,街对面一辆黑色的轿车里,渡边恒雄正透过车窗,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意气风发的中国小伙子。
历经了半辈子政坛风云诡谲的他,当然不相信这是一场偶然。
虽然年纪大了,渡边恒雄已经很少关注日本以外的新闻事件了,但作为日本最大报纸的总编辑,张潮的“光荣事迹”他也略有耳闻。
今天的局面,显然是精心的设计与偶然的巧合,相互加成的结果。
他身边的助理悄声问道:“我们还过去吗?”
渡边恒雄回头乜了助理一眼,沉声道:“现在过去干嘛,抢年轻人的风头吗?”
助理心领神会,立刻嘱咐司机道:“回报社。”
渡边恒雄却道:“不回报社,去「成城」。”
成城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日本知名的高级住宅区,不过渡边恒雄的家却不在那边。
助理先是疑惑,随即恍然大悟道:“你要去见哪一位?”
渡边恒雄点点头,道:“既然年轻人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我们的采访也需要一些更有趣的东西才行呢。”
与渡边恒雄一样心情复杂还有饭容、角川历彦等人,他们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局面,不禁显得十分尴尬。
不过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是张潮策划的结果,因为巧合得太过于荒诞,简直像小说里的情节。
现场最看得开倒是村上春树,他对老朋友饭容道:“今天看了一出不错的喜剧呢!看来这个小伙子不需要我为他造什么势啊……”
然后就趁着记者的注意力都在张潮那边,首先洒然离开了现场。
饭容教授和其他几位好友面面相觑,脸上都浮现出哭笑不得的笑容。过了好一会儿,饭容道:“走吧,我知道有一个拉面屋,正宗博多风格,豚骨汤底熬得很香,我请客!”
几个老教授这才开心起来,相拥而去。
角川历彦倒是很快缓了过来,问旁边的编辑道:“张潮桑的《原乡》预计什么时候上市来着?”
编辑愣了一下,不知道社长为啥突然关心起这件事来,盘算了一下才道:“怎么也得到11月初了,毕竟翻译方面,还在精修阶段。”
角川历彦急了,指了指被记者簇拥着的张潮道:“你没有看到吗?你想错过热度吗?11月前必须弄好,给翻译加钱、加钱!”
编辑明白了,连忙点头表示记住了,回去就和翻译沟通。
角川历彦交代完以后,也匆匆离开了现场。上车以后,他先给正在给张潮父母陪玩的谷田打了个电话:“……对,服务要升级……他们住的必须是最好的酒店……
还有他们要买的任何东西,你都可以先行垫付,然后到社里来报销。务必让两位觉得「角川书店」是张潮桑在日本最可靠的朋友!”
挂掉电话以后,他又给司机报了一个地址,正是清和派常聚会的俱乐部所在。
石原慎太郎上一次中风没能立刻把他从东京都知事的大位上赶下来,这一次摔倒恐怕真是凶多吉少了,围绕着必然到来的重新选举,今晚必然是一个不眠之夜。
张潮重获“自由”,并且再次把石原气得当场晕死过去的消息,很快也传回了国内。
铁宁和王蒙本来还在部委领导面前痛陈厉害,把张潮被日本警察“逮捕”的事情说得十分严重,希望能官方出面,为张潮争取早日恢复“自由”来着,接到来自日本的电话以后都懵了。
领导倒是没有生气,放下手机以后对铁宁、王蒙开了个玩笑道:“还好咱们比较‘官僚主义’,没有马上行动,不然可就没有这场‘好戏’看咯。”
铁宁、王蒙也都哭笑不得,王蒙连声道:“这小子……这小子……”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铁宁想的倒比王蒙周到一些:“我们还是该提醒提醒张潮,他一个人在日本要小心点……好好呆着,等我们去了汇合嘛。”
王蒙有些自嘲意味地道:“他能‘好好呆着’?他敢这么说,你敢这么信吗?”
没想到王蒙一语成谶。
日本的电视台当天晚上几乎没有播报别的新闻,全是有关于张潮、石原的消息。
NHK综合频道:《「文学论战」引发政坛地震:石原知事二度入院,村上春树首度发声》
朝日电视台:《「石原神话」终结?市民要求彻查“男公关报警”事件》
东京电视台:《石原私生子疑云!医院护工爆料:神秘女子携幼童多次探病》
产经新闻台:《中国文人毒舌搅乱东京!政府紧急会议:拟立法限制外国人“文化恐怖主义”》
富士电视台:《当长安城对话江户川:张潮现象背后的东亚文化权力转移》
……
阵势比几天前石原第一次中风住院还要夸张,几乎有把民众视听淹没之势,日本,尤其是东京地区,就算对文学、政治毫无兴趣的人,也几乎都知道了「张潮」这个中国作家的名字。
只有张潮父母本来是在游山玩水,两人听不懂日语、看不懂日文,自然不看电视和报纸,手机也接不到国内的电话,加上张潮交代谷田要瞒住两人,这才勉强让他们不为儿子担心。
现在所有人的悬念就一个:张潮说要用“最大的诚意”为石原“澄清”,到底要怎么操作?
没想到答案第二天就揭晓了。
东京地区除了五大报以外,发行量最大的《东京新闻》的二版整个版面都被买了下来,只登了红底白字的一行道歉:
我错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是「男公关」!
所有人看到以后的反应都是:“……”这特么是道歉么?石原慎太郎的血管就算是无缝钢管焊的,恐怕也要当场爆裂吧。
只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看到今天的《东京新闻》了。
因为从昨天傍晚再次倒地开始,到现在也没有传来石原苏醒的消息,为他主刀的医生面对记者的采访更是三缄其口,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一直到下午,才突然由他的儿子石原伸晃代为出面向社会宣布:“我的父亲石原慎太郎因为身体缘故,辞去东京都知事的职位,感谢大家的关心!”
同样只有一句话,不接受任何采访,转身就走。
这些大家都确认了,石原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这位以「昭和男儿」的形象驰骋日本政坛近40年的保守派大将,不仅政治生涯滑入了深渊,甚至就连生命都要画上句号。
“你们肯定都以为这是他前几天骂了我的作品的缘故吧?”张潮坐在电视台后台的化妆间里,悠闲地和要担任他翻译的王震旭聊着天。
王震旭道:“难道不是吗?”
张潮瞥了他一眼,道:“人啊,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石原就是乱说太多了……”他知道王震旭从小就来了日本,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当然感受不到石原的该死之处。
王震旭好奇地问道:“如果石原这次康复了呢?”
张潮邪魅一笑,道:“东京不是有出租飞艇的服务吗?我就租一架飞艇,把「我错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是男公关」印在上面呗,然后从他住的医院上空飞过。一天飞八趟,直到他看见为止。
那画面,呵呵,想想都美!”
听到张潮的话,王震旭浑身打了个冷战。
这时候工作人员敲响了化妆间的门:“张潮桑,节目要开始了,您可以出场了。”
第362章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张潮和王震旭来到演播厅,这里台上的灯光已经亮起,台下的观众也已经就位。
《读卖新闻》不仅是日本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同时是日本最大的媒体集团,旗下有两家电视台:读卖电视台,日本电视台。
其中「读卖电视台」以大阪为中心,播出地区包括大阪、京都、兵库、滋贺、奈良等地。
「日本电视台」则以东京为中心,覆盖了东京都市圈的所有地区。
这次他们就是在「日本电视台」接受渡边恒雄的采访。
不过比较让张潮奇怪的是,现场竟然摆放了四张单人沙发。除了自己和担任翻译的王震旭,难道还有其他人?
渡边恒雄已经坐在其中的一张沙发上,悠闲地抽着烟斗。
日本的禁烟条例很严格,如果不是他位高权重,又在自家地盘上,恐怕早就被检举了。
看到张潮来到现场,渡边恒雄收起烟斗,站起身来,笑呵呵地张潮握了握手,道:“中国有句老话‘后生可畏’,你就像是这句话的具象表现。”
这回用的是日语,王震旭翻译以后,张潮连忙客气了几句。
王震旭内心则难掩激动,毕竟渡边恒雄这样的大佬,就算是自己的导师饭容教授也和他差着辈分,自己能见到“活的”日本新闻史传奇,也足够在同学那里吹嘘一阵子的了。
导播看到双方已经熟络了,于是打出手势:“可以开始了。”
三人并排站在镜头前,演播室里的灯光随即全部亮起,做了简单介绍以后就各自坐到沙发上。
渡边恒雄首先开口道:“张潮桑,最近你在日本做了一些不得了的事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中国的作家能在日本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渡边恒雄一边说,王震旭在张潮耳边一边翻译。
等渡边恒雄把开场白说完,张潮才开口道:“其实我这次来日本主要就是为了自己新小说出版,以及马上要举行的「中日青年作家交流会」做一些前期工作。
会卷入这么多的意外当中,确实也是挺‘意外’的。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相信在日本发生的一切,也是这样。”
渡边恒雄笑道:“对你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就不是了。”
张潮一脸认真地道:“我觉得对石原先生来说,也是最好的安排。”
渡边恒雄一愣,心想你该不会在节目上也不放弃“追杀”石原吧?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张潮解释道:“石原先生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但还缺少一笔浓墨重彩的结尾。
这么说对一个住院的老人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一个一生执着于口舌之争的作家来说,未尝不是让人永远记住他的方式。就像三岛由纪夫那样……”
渡边恒雄:“……”不过很快就接过话感叹道:“石原桑一生在口舌上不输于谁,想不到最后却栽在这上面……”
日本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没有什么“孝文化”土壤,所以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尊老思想。何况石原是先把张潮摆在「敌人」位置上刻薄攻击的,如今被“轰杀成渣”,倒也没有什么人觉得张潮道德有亏,最多就是认为这小子口才太毒辣。
不过渡边恒雄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停留,他采访张潮不是为了鞭尸石原的,于是马上转移了话题,问道:“我们知道你是中国近几年彗星般出现的年轻作家,与以往中国作家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同。
你非常喜欢在公众媒体上表达意见,更像一个雄辩家。这是你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普遍特点吗?”
张潮沉思了一会儿,才答道:“如果我说自己不具备什么代表性,我只能代表我自己,那就太虚伪了。
任何作家有了上百万的作品销量以后,都不可能只代表他自己。他身上一定有一种让时代共鸣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