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141节

  小怡着魔一样一个个点开看。觉得有趣的就看完,没意思的就关闭……

  “看什么呢?饭都不吃了吗?”小怡吓了一跳,抬头看到是自己的同事兼闺蜜,才松了一口气。再看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原来不知不觉已经1个多小时过去了。

  小怡连忙招呼闺蜜坐到她的旁边,神秘兮兮地道:“我找到一部电影,可有意思了……”

  类似的情形,不仅发生在摸鱼的上班族身上,也发生在大学、家里、网吧……凡是有浏览视频网站习惯的网友,都发现《你的名字》日本版的解说视频,似乎一夜之间就霸占了首页的主要位置。

  而且解说方式也是千奇百怪,有些简直闻所未闻,还怪有意思的。

  就是这些解说,要么是有头没尾,要么是短得令人发指,要么省略了大量细节。简直是看20个视频都拼不出一部完整的动画。

  网站在推荐这些解说视频的同时,也穿插推荐了中国版《你的名字》的最新3分钟预告。

  解说视频里的日本版,虽然清晰度已经不差了,但是和预告片比起来,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加激发起人们对《你的名字》中国版的好奇心。

  大家都想看看这部“中国动画”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和日本版比较起来孰优孰劣?

  很快,日本版《你的名字》解说视频的热潮,就蔓延到了门户网站和各大论坛上。绝大部分人都对这种新鲜的影视剧介绍方式感到好奇,顺便满足了一下对动画内容的窥视欲。

  不到3天时间,这一现象就引起了电视媒体的兴趣。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影视解说是个新生事物,是介于盗版和二创之间的模糊地带,不少节目都播放了相关片段。

  有好奇者,找到了日本版的下载链接,可是费尽周折地下完以后打开了看,但大部分人要么不耐烦地关掉,要么把进度条匆匆拉完。

  这是因为太多剪辑破碎的解说视频,破坏了他们完整观看日本版《你的名字》的耐心。

  尤其是很多盗版网站,提供的并不是 900多兆的清晰版本,而是经过他们重新压缩、转码,加入网站LOGO的低画质版本。

  看过解说视频的观众,很难忍受低画质的折磨。更何况有高清画质的中国版预告片珠玉在侧?

  毕竟有耐心搜索和筛选资源的宅男,在网民当中的比例微乎其微,大部分人都是粗糙地百度一下。

  在解说视频的推动下,大众对于中国版《你的名字》的期待不断上升,到了影片上映前的一周,更是达到了巅峰。

  这点从《你的名字》的预售票房就可以看出来

  在解说视频风靡全网之前,《你的名字》的预售票房一直被《Baby计划》压着一头;但是在9月23日的时候,成功实现了反超,单日预售票房达到了50万元。

  对《你的名字》最终票房的预期,也从3000万元,调整到了5000万元以上,完全可以挑战《Baby计划》了!

  似乎所有观众,都期待着尽早看到这部动画电影。

  要知道,这可是在没有网络售票的2006年,观众们要预先订票,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去电影院的售票处。

  这种情况,完全超出了“潮汐文化”所有同事,以及华宜的王仲军、王仲磊,英煌的杨老板的预料。

  哪有一部电影,有了清晰的盗版以后,票房预期反而更高的道理?

  马伯慵看着“蹭蹭”上涨的各种数据,喃喃道:“原来这就是‘用盗版逼死盗版’吗?”

  而王仲军则给杨老板打了一个电话:“杨老板,要不然我们把《Baby计划》提档上映?”

  (两章合一)

第248章 用帮派逼死帮派

  盗版会影响票房吗?当然会。不过一般影响的是那些黄金档烂片的票房,对好片子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尤其在网络盗版时代到来以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张潮印象里,几年后的《X战警前传:金刚狼》在上映前遭遇了影史最严重的片源泄露,只完成了部分特效的高清版全片比上映提前了一个月在网络上流传。

  制片方20世纪福克斯公司绝望地认为这会是另一部《埃及艳后》,但最终票房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影片上映后横扫北美,周末三天就拿下了9000万美金票房,全球票房也最终落在了近4亿美金。

  不仅给《X战警》系列开了个好头,而且让《金刚狼》独立电影成为了可能。

  再后来各类电影原片、剧本泄露事件屡有发生,但最终决定票房的,还是影片的质量。所以《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在上映十几年后的重映,依然可以取得不俗的票房。

  真说起来,日本各位老师的片子被盗版了十几年,也没有影响制作公司风生水起,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去,还意外地给很多老师退役后来国内走秀的机会。

  所以对盗版影响票房的恐惧,更多是思维惯性和对新传播时代误解的集合产物,实际并没有真的发生。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反直觉的是,盗版从碟片时代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受众面其实是变窄了,而不是变多了。

  碟片时代盗版更能影响票房,主要是因为买碟实在太容易了,2年前张潮还在燕大南门遇上过一回。上到80、下到18,都很容易买到。

  而随着 DVD、VCD从家庭中淘汰,下载网络盗版资源实际提高了看盗版的门槛而不是降低了。中国真正较普遍地具备网络资源搜索、下载能力的人群,其实就70后、80后的两代大学生。

  年纪更大的,电脑都玩不明白;年纪更小的,习惯了付费看片。

  张潮之所以能在看完《你的名字》盗版资源以后,还老神在在,不是他比其他人聪明,而是多了20年的见识的缘故。

  现在轮到其他国庆档电影纷纷坐蜡了!

  大家从各种渠道得知了这次的解说视频倒有一大半是“潮汐文化”自己制作并交给各大 UP进行发布或者二创的,但是这种近乎自杀的传播方式,为什么会取得奇效,就超乎想象了。

  就连中影的韩三爷也被惊动了,他也没有料到一部小小的动画片,竟然在十几天内,连续两次摆进他的重要事务当中。

  随着《你的名字》热度不断升高,让院线增加排片、调整时间、制作物料……都成了需要他拍板的事项。韩三爷想了想,决定还是先和张潮聊一聊,他也想知道张潮是如何在盗版阴影下,想出这么神奇的方法逆转危局。

  这是不是意味着从今以后,电影的宣发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张潮显然是回答他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

  不过当他把电话打给张潮的时候,却意外地得知张潮竟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离开了燕京,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福海去,只能把见面的时间延后了。

  韩三爷一头雾水,张潮这不年不节地回家干嘛。

  张潮也有些遗憾,对于韩三爷这个人物,不管争议有多少,但他确实是一个给整个行业“找饭吃”的人。

  不过他这次回家是不得不回虽然日本版《你的名字》盗版资源的危机,被他巧妙地化解,并且利用,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咽下这口气。

  作为下片经验丰富的资深网虫,张潮对一部电影正常情况下什么时候出现清晰版资源是很了解的。这次《你的名字》清晰版泄露至少早于正常时间2周。

  这里面没鬼就怪了。

  看到儿子突然出现在家里,张卫国夫妇都是十分诧异,不过还是赶紧帮他拉过了行李箱,问道:“怎么回事?”

  在沙发上坐定以后,张潮才道:“没啥大事爸,华伯家的老阿公还在吧?”

  张卫国一愣,儿子从来对亲戚关系不是很敏感,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不过还是答道:“在。七十七了,怎么了?”

  张潮说的“华伯”,是父亲的堂兄,张潮的“堂伯”;“老阿公”则是堂伯的父亲,算起来是张潮祖父一辈的人物。辈分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却是目前青云路张氏里掌管族务的老爷爷,方言里叫“老阿公”或者“老太公”。

  张潮道:“身体怎么样?我想带点东西去看望一下他。”

  张卫国不知道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还是道:“身体还很硬朗。每年过年祠堂里带头的都是他。他现在不抽烟,戒了;但是偶尔喝点小酒。平时主要就是喝茶。”

  张潮道:“好,那我等下买点好酒、好茶。”

  待到下午,张潮就穿戴整齐、拎着本地陈酿的青梅酒和上好的大红袍,出现在老阿公的家里。

  堂伯和老阿公对张潮的到来同样十分意外,不过还是热情地把他迎进了屋子。青云路只有一个张家,张潮成名这两年来,可以说让整个家族都受益。

  他的小说大大带动了青云路的旅游业,不少亲戚都趁机摆个小摊、开个小店,发不了大财,但也能补贴家用。

  就连县里的领导,也时不时来这里视察一下,顺带解决了青云路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供水、供电的线路老化,以及垃圾的清运。

  让青云路这个历史感厚重的小镇,颇有点重新繁华的迹象。

  张潮还给族里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知道有一技之长是能出人头地的。

  尤其是张潮那年被燕大、燕师大录取,如果不是鲁院“高研班”开班开得着急,原本族里是要大操大办、把张潮的事迹写成黄表,郑重其事地烧给祖宗的。

  张潮虽然不喜欢繁文缛节,但也知道在福海这样一个宗族气氛浓厚的地区,这些都是逃不过的事。

  老阿公年近八十,一头银发,精神矍铄。他能掌管族务,不仅因为德高望重,还因为他年轻时出门闯荡,颇有成绩,是老一辈里见过世面、很有决断的一个人。

  他知道张潮无事不登三宝殿,客套过后就问道:“囝仔,有什么事情就直说,阿公能帮到你的一定帮。”

  张潮站起身来,对老阿公又行了一个礼,用方言说道:“阿公,我在日本被人欺负了!”语气里带着说不出的委屈。

  老阿公银眉一竖,问道:“谁?谁敢在日本欺负你?”

  张潮把《你的名字》在日本被盗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还强调道:“这部电影,不仅是我写的小说改编的,而且我还投了好几百万的真金白银进去呢。

  现在被人盗版放在网络上随便就能下载,恐怕这几百万是要打水漂了。”

  老阿公不懂网络,但是好歹看过电影,经过张潮这么一描述,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问道:“你确定是在日本被盗版的吗?”

  张潮点点头,拿出一份文件,说道:“我上个星期就和日本那边沟通过了,他们已经查到了是从哪一家电影院泄露的。

  但是他们也说,也说……”

  老阿公道:“说什么?”

  张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他们说现在日本的电影盗版全部都是我们福海人……尤其是……海东叔他们家……”

  老阿公一时语塞。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福海因为地瘠人贫,陆续开始有人通过各种方式去了日本。后来逐渐在日本抱团,成为了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在90年代的时候,甚至一度把日本本土的黑帮山口组逼到报警,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地下秩序。

  福海帮最大的特点是组织高度依赖宗族、血缘关系,并且大部分成员非常朴实地认为自己虽然在日本砍角头、卖盗版、收保护费……但并不是黑社会,只是一份工作。

  赚了钱,都是要攒着寄回家盖小洋楼的。福海帮成员这个身份是暂时的,回国就不是了。

  所以福海帮虽然都在海外发展,但没有一个分支会把这种关系带回国内;同时,由于“根”还在宗族身上,所以非常重视宗族内部的意见和看法。

  张潮说的“海东叔”,是和张潮父亲张卫国同一辈的远枝亲戚,80年代去了日本开豆腐店,因为不满被山口组收保护费,组织亲戚把山口组反推了,遂成为日本福海帮影响巨大的人物。

  张潮在被角川书店方面告知这种情况的时候,实在也没有想到盗版事件的后续竟然可以这样展开。

  犹豫了两三天后,他还是决定回老家一趟,把这件事情交给族里处理。

  老阿公叹了口气道:“海东仔手下的人都不长眼的吗?怎么自己人的电影也盗版呢?我知道了,你把文件留下来,我给他打电话。

  你是清白孩子,就不要和你海东叔直接接触了,有什么要求我和他说去!”

  张潮连连点头,把文件交给老阿公,又行了一个礼,才离开老阿公的家。

  要说效率,还是帮派比较高。张潮回到家里,刚睡了一个午觉,还没有到晚饭时间,日本那边就把消息传回来了。

  贿赂影院放映员翻录《你的名字》的,还真是张海东手下的一个小弟,叫做“单眼仔”。他从香港的“上海仔”那边拿到了任务,花了比平时高3倍的价格,得到了进入放映室翻录的机会。

  “上海仔”姓郭,祖籍是福海,因为跟着父亲去上海做了两年服装生意,才有了“上海仔”的外号。他就是凭借福海人这个身份和日本的福海帮派搭上了线。

  张潮耐着性子听完了这复杂的关系转述,头都大了。老阿公说完以后,问道:“你海东叔托我问你,这个‘单眼仔’要怎么处理?

  要不然切一根手指回来给你?”

  张潮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千万别。我其实只是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只是收钱办事,真正坏的那个‘上海仔’以及指使‘上海仔’的人。”

  老阿公道:“那就这么放过他?”

  张潮想了半天,犹豫地说道:“现在日本方面也在调查电影泄露的事,如果他能够提供证据给日本的警方,那最好了。

  但要是对他的人身安全有威胁,那就算了。钱的事,犯不上用命来填。文化界的事,尽量还是在内部解决比较好。”

  老阿公深深看了张潮一眼,道:“你果然是个心善的孩子。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去和海东说,一定让他处理得好好的,不让你吃亏。”

  张潮暗道“我倒也没吃亏”,不过嘴上还是道:“那替我谢谢海东叔!”

  第二天,张潮就收到了好消息。张海东不仅让那个“单眼仔”先把全部证据整理好,尤其是他发送盗版资源给“上海仔”,以及接受“上海仔”资金的相关记录,一股脑儿打包给了角川书店。

  然后就打发“单眼仔”回国内避避风头了。这样既成全张潮的善意,也给张潮后续的行动提供了支持。

  张潮谢过老阿公之后,就带着这份证据回到了燕京,并且第一时间约见了韩三爷。

  “你能确保这些证据都是真的?”韩三爷翻阅着眼前的文件,神色凝重地问道。

  张潮点点头道:“我可以保证。”然后把自己回福海的整个过程说了一遍。

  韩三爷把文件放回桌面,问道:“香港的人,吃饱了撑着对你一部内地的动画这么大动干戈所以你也知道背后是谁了?”

首节上一节141/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