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但陈平生心里的那杆尺却定得很清楚。
他已经掌握了国内大半流量,又拥有绝对的资金跟传统经验。
一旦他再进入新的传统行业,一般创业者,甚至是那些才华横溢的天才创业人都极难跟他竞争。
这不是能力问题,只能说他在传统领域的综合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根本不是一般的小企业能比。
所以,腾影已经不再对传统领域发力。
转而用圆梦基金,扶持更多的小型实体行业创业者。
算是一种帮扶政策。
科技领域就不同了,国外发展几百年,竞争对象是全球领域的优秀企业。
这样的竞争家层面都是喜闻乐见,希望看到的。
甚至都会大力扶持。
林秋楠在腾影秘书办待了整整三天,只能说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算是彻底打破她的认知。
也让她从内心对腾影集团产生一种由深敬意。
因为身处秘书办,从某种程度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大老板一天的工作日常。
虽然这几天大老板根本没有出现在集团,但不代表她们的工作就会减少。
最简单的,内外很多顶级投行都希望跟大老板有机会见一面。
时不时的就会托人来约他时间。
这些人不止是会带来资金,还会带来一些产业的发展研究报告。
劝服大老板再进入一些新型的传统行业。
比如传统的快餐店,通过卖预制菜的方式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快速实现利润跟扩张。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拉上腾影这艘大船,研究预制菜绝对大有前景。
除各种各样的资本大佬外,还会有很多的行业大会,也就是地方上的商业论坛邀请大老板参加。
名次紧跟马老师后面。
这种秘书办都是能直接拒绝的,因为大老板肯定不会参加。
除这些外,还经常会有体制内的人喜欢来腾影参观。
秘书办需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位进行招待。
这种事大老板现在同样不会亲自出面,别人要问起就说他家里有事就行。
这是大老板自己给下来的借口,一句话形容没有敷衍的必要。
他的时间也不能花在招待上。
这些工作还仅仅是对外的,对内工作,秘书办要整理集团每天的日常项目工作进程。
腾影集团正在推进的项目有很多。
最大项目无疑是投资五百多亿的腾影总部未来城。
另外还有投资四十多亿的腾飞新能源生态园,投资五十亿的腾飞供应链扶持研发中心。
以及各地都在加快建设的研究中心。
项目进程是每天都要有报告的,除此之外,还有各个企业的资金情况,工作进展等。
秘书办这边都要有标准。
可以说大老板一个人的工作,至少需要十几人来配合。
而这也组成了现有魔都秘书备选办。
每一份看着不起眼的文件。
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数字都是按亿来算。
这些文件根本不能出现任何马虎,这就需要她们非常专心了。
等待腾影这次秋季校招结束之后,集团还会在12月安排一次超大型的实习生返农行动。
时间为15天,所有这批招进来的实习生都要参加。
包括集团新晋管理层也是一样。
返农行动是由大老板亲自定下来的,也是集团首次举办。
各种各样的细节,秘书办这边都已经提前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至于这样的返农目的,按大老板的意思来说就是,腾影招进来的大部分都是贫困生。
而这些贫困生对农业最不陌生,从事农业活动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信。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关键还是,腾农养殖身为腾影集团最大的慈善项目。
迄今为止所投资金已经近百亿,而它对地方上或者是那方水土上的农村家庭来说。
意义还是不言而喻的。
但这百亿资金放在整个中大地的农业养殖上,尤其是农村家庭上。
又显得杯水车薪。
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腾影计划投入的资金至少超三百亿。
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改善五百万户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这是腾影集团未来的一份责任,也是大爱。
外人根本不知道,腾影已经跟国内最著名的几所农业大学达成深度合作。
甚至它还成立了一所规模超千人的专业农业养殖研究院。
主要就是负责研究各地气温气候,以及帮助农业养殖团队进行更好的收成,栽种。
让实习生跟高管一块去腾农养殖,进行为期15天的返农行动。
这是腾影未来每年都会举办的活动,甚至还会形成一种集团文化。
深度影响整个企业的人。
只能说腾影集团比外界想象当中的要大得多,其实力也根本不是一般的超大型企业能比。
更不是那些靠着压榨员工劳动力来实现收入的吸血型公司能比的。
在这样的一家集团,你能深刻感受到什么叫社会责任。
也能感受到腾影集团发自内心的那一份对社会,对贫困生的真切善意。
从这来看,林秋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家企业还会经常引起大面积专家在网上的围攻。
又会让资本市场压低它的股价。
要不是因为腾影娱乐有三大互联网霸主BAT的同时入股。
股价怕是也到不了1600亿的高度。
其它腾影系股价基本都是被严重低估。
只有真正了解了这家企业,才会对课堂上那些侃侃而谈评价它改革错误。
甚至是说它老板眼光出现问题的大学生。
嗤之以鼻。
因为那些人根本连一家企业的责任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又如何能去评价这样的一位大老板?
仅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或者是他们的自以为是。
完全就是麻雀评说翱翔天际的雄鹰,说它不配飞那么高。
……
财大的课程到了大三大四之后其实就很少了,更多的还是要去接受企业实习。
也就是社会实践。
林秋楠很珍惜自己在财大的这次机会,更珍惜大老板身为普通客座教授的机会。
他还是那么温和且孜孜不倦的回答那些大学生问题。
哪怕他们的问题都略显幼稚,也是一样在认真回答。
真正有大才的人基本不会出口成章。
而喜欢出口成章讲道理的,也根本没有进入到智慧这道门。
仅是游离在生搬硬套的书本外而已。
好比陈教授自己从来不会刻意的引经据典,只会以最平常的话解说那些因社会实践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慢慢也有不少大学生反应过来了,看似普通的话,每一个回答的背后代表的都是一位长辈级教授学者,对他们最真挚的祝福以及善意。
很多人开始问一些实实在在的小问题。
比如说大学毕业合不合适创业,工作之外又该不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其它想法。
陈平生不厌其烦的为他们一一解答。
大学毕业家里没条件的,肯定不适合创业。
家里有条件的,也应该先在大企业上几年班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再说。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几年时间都不能在大企业升职加薪。
自己去创业也是十死无生,因为完全不具备那个能力。
当然,前提是去掉那些万中无一的天选之子。
不要拿极少数的个例当成功经验。
要看大部份人的实践结果来对比,这也是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至于大学生毕业之后工作之余还要不要享受生活,又或者是增加其它副业。
确保不会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这一切都问题不大。
前提是不影响主职工作。
刚参加工作很忌讳三心二意。
……
11月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