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第一财阀的诞生 第493节

  停靠在魔都专门停放游艇的租赁港口。

  一家四口并排走起来,那姿势说不出的怪异。

  “老豆,别人会不会将我们当傻子看?”

  “那肯定不会,除了你傻一点外,我们都还是挺正常的。”

  “那妹妹呢?”

  二屁丫,别提呢!

  真就一言难尽,小小年纪知道每天要来这边散步之后,竟然还特意去网上学了走猫步。

  那小屁股扭得。

  她真是一点也不放过,要在人群当中做最靓的仔。

  陈平生都受不了她,抓着她就往回走。

  二屁丫四肢划拉,哼哼唧唧说不出的怪异。

  一点魔都小公主的样都没有。

  等到回家之后,陈安安还贴心的给她老豆在阳台煮好茶。

  偌大一个阳台正对着黄浦江,坐在这个上面小酌一杯。

  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啊。

  华灯初上再是物欲横流的十里洋场,也抵不过他这一杯小茶一份温情且舒适的小家。

  次日。

  他还是开着自己的小大众去送两小只上学。

  然后才去财大报到,今天下午有他的第一节选修课。

  老校长亲自给他安排的,不得不说大学生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群体。

  也是一座人生当中最有纪念意义的象牙塔。

  尤其是大一跟大二,那干脆就是无忧无虑。

  像魔都这样的大学,一般也分群体。

  最大两个群体无疑就是魔都本地的,以及外地的。

  魔都是一个优越感十足的城市,这来源于它从民就绝对领先的经济地位。

  外地人在这边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很难不受到一些冷眼相待。

  这也是很多人明明就是名校毕业,出了大学之后还很自卑的主要原因。

  钱是脊梁骨,这话一点也不假啊。

  陈平生的第一堂课,他自己那是根本不在意有多少人报名的。

  正如他不会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一样,往后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他也只会越来越低调。

  能在财大这种地方当客座教授的,一般都是有些极其擅长的领域。

  出了这样的大学,再想听到这些真正专家甚至是行业大佬的课,那无疑是难上加难。

  所以哪怕他没有经过任何宣传,选修课还是来了不下两百位学生。

  这并不是什么很惊人的数字,要知道这所大学光学生就有超两万。

  两百人放在这个里面,不过就是沧海一粟罢了。

  根本就不值一提。

  老校长还给他安排了一位女助教,也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女学生。

  光从她那发黄的衣袖就知道,这是一位贫困女学生啊。

第397章 第一堂课

  姜依澜魔都大三女学生。

  她穿着一套略显宽大的衣服,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都刻意的低着。

  从她那略显精致的脸庞可以看得出,这还是一位校花级女孩。

  可惜从她那不经意间的躲闪眼神,以及略显紧张的情绪当中就能发现,这明显还是一位不太自信的女孩。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姜依澜出生山区,她能在大学想到最好的交际方式,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小手给那些同学做一些家乡特产。

  只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接受她这份善意罢了。

  老校长喊她来给自己当助教,总不会无缘无故的。

  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刻意,那这女孩身上肯定有他需要帮助的东西啊。

  思维重新回到脑海中,还是先上好这一堂课吧。

  姜依澜也轻轻的跟他说,都准备好了。

  然后她就去了一个前排位置,也是最靠近讲台的位置。

  不止要帮着维持课堂基本秩序,还要做一些上课记要。

  也就是记录同学们的那些问题,以及他自己的回答。

  新教授的到来,很多同学还是好奇的来观看。

  比起那些专业领域的老师,陈平生自己明显不会教具体的专业。

  他只是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为更多大学生解惑罢了。

  课堂上本地学生跟外地学生各占一半。

  陈平生连自我介绍都干脆省了,直接让学生提问。

  问题范围包括社会实践,企业经营,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以及定位营销等一大堆专业领域的话题。

  因为他这上课方式的特殊性,好半天都没人举手,一时之间让课堂氛围难免有些尴尬。

  连坐在后面撑场面的张昌文,蒋晓东跟杨虹都忍不住的对视一眼。

  看看要不要找个学生化解一下。

  他们昨天也是一块吃了饭的,自认为跟老陈还是有点关系的。

  这种时候就该帮忙才对。

  等了大概几分钟吧,还是一位前排女学生举手提问了。

  她是大三学生,问的问题不要太实际,甚至算不上什么专业话题。

  “教授,我想请问怎样才能快速应聘到一家理想企业去上班。”

  这问题简直不要太实际啊。

  陈平生问她,她自己的理想企业标准是什么?

  高收入,专业对口。

  陈平生很想说,在校靠成绩出校靠父母,但凡你父母或者家庭有一些关系,这些都不难达到。

  要是没有,那就只能依靠自己超强的专业性了。

  专业也不行那这个问题就不可能有答案。

  因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实在太多。

  懒得去打击人,他干脆回答不知道。

  底下议论纷纷,没想到新来教授的回答这么离谱。

  连他们自己面对这种问题,都能随便说出一二三。

  道理嘛,谁不会讲!

  对成年人来说最没屁用的就是讲道理。

  所以,陈平生干脆不回答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

  哦…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能轻易办到。

  那就是拿着他名片去应聘,别说一般的大企业了,金融机构也能畅通无阻。

  第一个回答,直接血崩。

  陈平生在自己的A4纸上,画二屁丫的搞笑形象。

  到他这个层次已经不需要去证明自己了,更不需要去跟年轻人讲那些屁用都没有的大道理。

  “那教授,既然我们学了专业要是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请问学专业的意义在哪里?”

  这次又是一个无奈的大四学生站了起来,都是那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

  陈平生道:“你选择专业那是因为大学需要你就读一个专业,而你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是因为社会上这类工作一直都是供大于求,大企业的专业岗位都是有限的,与其追问这个,不如先找个工作稳定下来再求自己满意。”

  回答等于没回答。

  最无奈的一件事,问这些问题的都是外地大学生。

  而本地的那种学生,他们明显有更优选择。

  这些选择不在于自己能力,而在于他们的父母亲戚早就提前安排了。

  处处都是大学生与农民工父母的故事啊。

  半生辛劳的培养出一位大学生,结果在毕业之际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工作。

  那这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怕是很多人心里都会有这个疑惑吧。

  原以为这位新来教授会有些与众不同,结果回答得还不如身边那些同学。

  同学还能夸夸其谈的讲一堆大道理,教授自己干脆是一点道理都不讲。

  这就太让人失望了。

  一堂课也就四十五分钟,开时匆匆结束时也是一样。

  很多人失望而归之后,换来的肯定就是再也不会来了。

  甚至还在小范围影响身边那些人。

  课后,姜依澜将课堂整理得干干净净。

  这才跟着陈教授到了他办公室。

  陈平生问她,“你为什么会来当助教?”

  “我,我想多学一点东西!”

首节上一节493/887下一节尾节目录